E
Eduard Hanslick 爱德华·汉斯里克
2013年11月20日,《中华读书报》刊登一文《“乐神”或“魔鬼”?》,文中提到爱德华·汉斯里克,文字如下: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在维也纳首次登台落幕时,观众纷纷拥向最具影响的评论家爱德华·汉斯里克,一齐问他最不喜欢剧中什么,汉斯里克斩钉截铁地回答:“音乐!”汉斯里克批评瓦格纳的音乐节奏反复无常。
汉斯里克1825年生于布拉格,其父意欲让他成为牧师,后见他迷恋音乐,遂培养他学习哲学和美学。在布拉格高等学校学习期间,汉斯里克修音乐学。后娶布拉格大商贾萨洛蒙·基希(Salomon Kisch)之女为妻。在其自传《我的生平》(Meinem Leben)中,他说,父亲给他们兄妹五人教授常识和钢琴演奏。
自1 8 4 6年后,他定期为《维也纳音乐报》( Wiener Musikzeitung)撰文。 1849年,从学校肄业后,师从温策·约翰·托马斯克(Wenzel Johann Tomaschek)学习作曲。1854年,其一篇论文《论音乐的美》( Musikalisch-Schönen )刊布,遂名声大噪。 1861年,汉斯里克在维也纳任美学和音乐学教授,从事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的研究,对李斯特和瓦格纳的作品,他极度反感,不断发文痛贬瓦格纳的作品。在汉斯里克的世界里,所谓“好”(schön)的音乐,乃是“自律”的音乐,而不是“借题发挥”式的“情感宣泄”。
德国学者汉斯·迈耶(Hans Mayer)在其书《瓦格纳》( Wagner )中,写尼采在《善恶的彼岸》( Jenseits von Gut und Böse )中,褒赞瓦格纳的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尼采云:此部音乐剧生动活泼,极悦我心,它含古接今,当世无双。
就在《纽伦堡的名歌手》这部歌剧中,瓦格纳将汉斯里克写进作品,用贝克迈瑟尔这个角色,凸显汉斯里克的迂腐顽固。
汉斯里克《论音乐的美》刊布之时,瓦格纳已完成《唐豪瑟》《罗恩格林》《飞翔的荷兰人》等作品,历经巴黎流浪,革命失败,正隐居瑞士。现在看来,汉斯里克的思想趋于保守,没有看到浪漫主义之后的文艺思潮。浪漫主义借强烈情感、主观感受、理想与幻觉,呼唤音乐家广纳众家之长,从文学、哲学、绘画中汲取灵感,欲在音乐中再现莎士比亚、歌德和贝多芬。当瓦格纳在悬崖峭壁间、在波涛海啸间挣扎时,汉斯里克还沉浸在“清风明月、蝉鸣鸟叫”的田园诗中,孤芳自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