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知识与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

一、知识的含义

知识(knowledge)概念与信息概念的关系最为密切。知识概念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中不断演变,众说纷纭。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知识观认为知识就是真理。知识是由两要素构成的:真理和对实在的理解。科学主义知识观则将知识看作正确的描述体系或判断体系。实用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一种认识和处理相对模糊的、非形式的、不确定的、处于连续变化中的活动范围的方式。”“知识是对人类有机体适应或调整的相对非形式的、非精确的、不确定的、连续变化的刺激源的过程的表述。外界事物通过人类心灵这一有机体发展了生物机能,吸取相对说来未形成的原料,并通过选择和定义来学习怎样做出反应和回答。知识就是这一学习过程的结果。因此,知识是一种调整活动,借助这种调整活动,相对非形式的活动范围被建构到生存环境中。”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结构;储存于个体之内的结构性信息可称之为主观知识,储存于个体之外的结构性信息则可称之为客观知识。

《辞海》(1980年版)中将“知识”定义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并指出“从本质上说,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简言之:人类认识世界的结果就是知识。它包括两种:一是个人知识存储于大脑、依赖于人的记忆;二是社会知识、书本记录。《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知识”定义为“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我国有些学者综合了以上说法,认为“知识是人们通过学习、发现以及感悟所得到的对世界认识的总和,是人类经验的结晶”。尽管以上说法可以被认为是我国关于“知识”的权威定义,但它们还是极其简单、朴素而且不完整的。

根据《韦伯斯特(Webster)词典》(1997年版)的定义,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总之,知识是人类积累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我们认为,这一定义基本概括了人类经过实践积累而逐渐形成和深化的对“知识”的较为全面的理解。

知识经济中的知识概念和对知识的划分扩展了知识的范围,对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知识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1996)提出了知识的4W概念:①知道是什么(know-what);②知道为什么(know-why);③知道怎么做(know-how);④知道是谁(know-who)。

袁正光解释道:“①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如纽约有多少人口、中国有多大面积。②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指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如牛顿三大定律、市场机制、供求规律等。③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指操作的能力,包括技术、技能、技巧和诀窍等。④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包括特定关系的形成,以便可能接触有关专家并有效地利用他们的知识,也就是关于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从广义上来说,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包括人工环境、人工智能所创造的一切经验形态、智慧形态的总和,并且都外化为知识信息。知识就是经验和信息,其表现形式是人类社会经验和信息的符号系统。从狭义上讲,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创造活动的产物,是一切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工具体系的总和。因此,可以说知识是现实世界的数字符号系统,是思想、理论、工具、逻辑的数字符号系统。

考察知识概念演化史,目的是对知识概念做出界定,我们倾向于这样的知识定义:知识是“认知主体以其认知图式适应、同化被认知客体的信息内容,经整合重构而再现的观念化、符号化的有序信息集合”。

二、知识的特征

知识不同于土地、物资、资金、人力等资源,它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同其他有形资源相比较,知识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一)实践性

知识的实践性是指人类的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社会实践,又运用于社会实践,而且知识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创新与发展。毋庸置疑,经验是从实践中来的,不实践就无所谓经验。显性知识,如科学常识和专业知识等书本上的知识也同样来源于实践,因为这些知识是无数前人对客观事物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经验总结。在学校里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个人的真正知识。譬如一个人在书本上学过如何修理汽车,但他始终没有修理过汽车,那么,他学的东西是不可靠的,不能称为知识,知识的实践性还体现在知识必须应用于社会实践才有意义。人类创造知识和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顺应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和改造客观事物。如果知识不应用于社会实践,那么知识也就失去了产生和存在的意义。此外,人们将知识不断地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知识在实践中使现代图书馆知识管理与实践得到了检验,真的保留下来,过时的从知识的总体中删除掉,同时还在实践中创造了新知识,完善了原有的知识。知识的实践性提醒我们,要获取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必须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

(二)真理性

知识既然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经验,那么它必然有真伪之分,即所谓的“真理性”。认识和经验的正确与否最终需要社会实践的检验,经过检验,凡是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就是知识,否则是谬误。所有的知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和经验,因此知识的正确性具有普遍性。知识的真理性要求我们要崇尚知识,相信科学,尊敬有知识的人;同时要积极主动地在实践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开发知识,并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

(三)相对性

首先,知识的真理性通常是有条件的和有环境要求的。在某时、某地、某种情况下为真的知识,当时间、环境改变时可能变成假的。其次,由于客观事物本身往往是表露不完全的,因此,人的大脑对该事物的反映也就不可能全面。正因如此,人类的知识才有不断完善的余地,原有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才会不断地被新的认识所取代。再次,客观事物始终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因此,原来是正确的认识,在变化了的客观事物面前也会部分失去正确性。所以,现实中的知识往往都是相对真的,而不是绝对真的知识。知识的相对性要求人们在运用知识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知识用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不能生搬硬套。

(四)载体依托性

有知识必有载体,没有载体依托的知识是不存在的。知识的载体首先是人,其次是实物,再次是组织的内部环境。人承载着个人的特有知识,如技能、技巧、经验等。实物载体(如纸张、磁盘、光盘、数据库等)承载着人们用语言、文字等表述出来的知识,主要是科学技术知识和文学艺术知识。组织的内部环境承载着组织惯例和组织文化等。在这三种载体中,人是知识的最初的和最根本的载体,其他的载体都是人脑中知识的物化和情境化。知识的载体依托性要求管理者在重视收集和利用显性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人和组织所承载的隐性知识的巨大作用。

(五)积累性

知识的载体依托性决定了知识具有积累性。实物载体中知识的积累是科学技术发展和新学科不断涌现的结果。人脑中知识(如经验、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积累是个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直接结果。随着个人大脑中知识的不断积累,其经验也相应地越来越多,能力越来越强,专业知识越来越丰富,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通过人脑的理解和感悟,就会创造出新的知识来。知识的积累性要求管理者应注意组织内部知识积累,尤其要特别关注员工知识的积累,为员工创造能够不断吸收新知识的有利条件和激励机制,以达到知识创新的目的。

(六)非磨损性

大多数资产的价值都会在使用中不断下降,唯独知识不同。首先,知识是取之不尽的,它在使用过程中不但不会消耗,而且还会增值。这种增值来源于:知识会因为更多人的使用而形成使用者的行为准则,使其增值;使用者在实践中不断赋予知识新的内容,使其增值。其次,一种知识可以被多人同时使用,也可以被多人多次使用,使用的人和次数越多,增值越大。知识的非磨损性要求对组织内的知识应建立充分共享的机制,鼓励员工学习、交流和充分利用各种知识,促进知识增值。

(七)离散性

知识浩如烟海。任何组织和个人所掌握的知识都是非常有限的,不可能精通所有领域的知识,在专业分工高度发达的今天尤其如此。因此,知识分散在不同的组织和个人的头脑中,也分散在保存知识和传播知识的社会机构中。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就是这种社会机构。知识的离散性使组织的知识整合决策有一定困难。组织应该寻求整合知识的良好途径,建立基于分散化知识基础上的分散化决策体系。

(八)可传递性

显性知识可以通过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磁盘和光盘传递,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在传输过程中有时需要将它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知识的含义并不发生变化。这也说明显性知识具有可传递性。

隐性知识同样具有可传递性。人们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肢体或示范动作等形式来相互传递自己的隐性知识。当然这种传递只能将知识中的某些部分传给他人,无法将知识的内涵完全清晰地进行传递,容易造成知识的大幅度衰减,而且其传递范围也非常有限。

(九)情境依赖性

知识的情境依赖性是指任何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都是在特定情境中创造的,而且要在特定情境下获得其意义。知识的产生与获得是与特定问题或任务情境联系在一起的,是个人在特定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某种思想和行为倾向,其内涵与认知者特定的情境背景有着直接的契合性,其作用的发挥往往与某种特殊问题或任务的情境的“再现”或“类比”分不开。隐性知识较显性知识的情境依赖性要强很多。虽然显性知识通常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但是这种抽象性和普遍性是相对的,要真正理解显性知识的含义,也需要在一定范围的情境下进行。知识的情境依赖性给知识的理解和共享造成了困难。管理者应该将营造有利于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共享情境作为努力的重点。

(十)意会性

知识的意会性是指知识的不可完全表达性,即有些知识或知识的有些部分是内隐的,是无法表达或不能完全明晰地表达出来的。隐性知识如此,有些显性知识或其组成部分有时也是不能完全明晰地表达出来的,对这些显性知识的理解和获取也同样依赖于个人大脑中积累的知识背景。如果一个人的背景知识不足,他就不能充分地理解和获得显性知识。因此,波兰尼认为,“所有的知识都具有意会的性质,我们知道的要比能够说出来的多得多”。知识的意会性要求管理者首先应激励员工将意会性低的知识进行编码;其次是设计知识意会性降解过程,提高知识的表达性;再次是激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背景,才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获取、共享和应用。

三、知识的分类

1997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将知识分为两类。

(一)编码知识

又称显性知识,指经过人的整理和组织后,可以编码化和度量,并以文字、公式、计算机程序等形式表现出来,还可以通过正式的、系统化的方式(如出版物、计算机网络等)加以传播,便于其他人学习和掌握。编码知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know why——知道为什么;know what——知道是什么。

(二)意会知识

又称隐性知识,是与人结合在一起的经验性的知识,很难编码化并将其文字化或者公式化,它们在本质上以人为载体,因此难以通过常规的方法收集到它,也难以通过常规的信息工具进行传播。意会知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know how——知道怎样做;know who——知道谁如何做。

信息技术的作用就是为了更好地处理“是什么”与“为什么”的知识。大力发展通信基础设施与信息技术,其目的是为了推动对这两类知识的度量与编码化。未来的“信息社会”的一个特征就是大多数人将从事信息类知识或编码化知识的生产、处理与传播。

四、知识的表现能力

知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特别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其地位与作用更为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是人类的财富与力量

知识本身虽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但其一旦与劳动结合起来,就可以从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创造出财富和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价值特别是科技的价值最大限度地体现于经济价值。据有关权威人士估计,1933—1949年,世界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为5,其中60是由于科技进步而获得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济增长中60~80是依靠科技进步取得的。作为一种巨大的资源,知识蕴藏着巨大的物质能量和精神能量。

(二)知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

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根本动力,正是人类知识的积累、传播和进步。知识的不断积累、创造和更新,构筑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阶梯,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内在动力,也同样是以知识为内在动力的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改造。知识经济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意义在于:知识和信息开始取代劳动力、稀缺自然资源和资本等而上升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信息知识产业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重要的产业形式。知识开始上升为支撑一个国家经济增长,衡量和提高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和重要因素。知识经济在为当代社会确立出一种崭新的、占主导地位的新模式的同时,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当代社会的发展方向与变迁路径。

(三)知识是信息社会的驱动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的财富来源不再仅仅限于少数人手里的金钱、房产等资本而是多数人所掌握的知识。知识与其他力量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具有合作增强的作用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五、知识服务的含义与特征

知识服务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提出的新观念。知识来源于信息,知识是信息升华的结果,因此知识服务不是一般的信息服务,而是带有前导性的一种研究活动,是对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

(一)知识服务的含义

知识服务是指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知识创新的需求,分析用户知识信息需求和问题环境,对知识信息进行分析、重组、创新、集成,提供符合需要的知识产品的服务,是面向增值服务的服务。知识创新是知识服务的直接目标和主要实现方式。知识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按照人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并用来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过程。这种服务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面向知识内容和解决方案的服务。

知识服务是以互联网信息进行搜索查询为基础,为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知识服务从用户实际的信息需求和所处的信息环境出发,遵循用户的信息获取途径来组织服务的流程;其核心在于知识创新过程,在显性知识的加工中融入了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共享,将显性、隐性知识集成,形成了智力型的知识产品;并强调专业人员和用户的共同参与,关注的重点从信息本身扩展到服务过程,是一个“一站式”的综合服务。

知识服务作为一个具体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公认的含义,我们无须过分纠结在含义的认定上,只需要在服务理念上、具体工作中加深对其理解,并转化成有效的服务方式就是对其含义的最深的理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环境网络化,文献资源数字化,加之商家推出的各种自助服务和数据库,促使高校图书馆服务快速迈入智能化。现代信息新环境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传统服务模式与用户需求间的矛盾使高校图书馆面临严峻挑战:用户对信息需要的性质和内容已发生改变,图书馆如何利用丰富的知识资源和先进技术,为用户提供精准和个性化服务?显然,高校图书馆为师生呈现信息资源的服务方式已滞后时代发展,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面对新时期内外环境的变化,在用户多元需求和信息泛在化双重冲击下,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把传统的服务模式转变为知识主导的服务模式,否则图书馆将面临生存危机,或被边缘化。知识服务是信息化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必然选择,这里的知识服务是对原始信息进行知识整合,把知识嵌入图书馆服务中,使图书馆的服务能够体现服务者的智慧,充满智力内涵,能为用户提供知识含量高的知识产品。

国内学者对知识服务(Knowledge Services,简称KS)的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相关阐述,但都是仁者见仁,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一般而言,知识服务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各种显性文献资源和隐性资源有针对性地加以整合与提炼,用来解决读者个性化需求的高级信息处理的服务过程。知识服务的主流是使大量处于静止状态的知识得以活化,为需求之人,在需求之时及时提供或传递相关知识。高校图书馆主要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在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可以作如下定义:图书馆员以数字图书馆平台及现代化技术环境为依托,主动融入用户(高校师生)需求环境中,通过对用户问题分析,利用自身已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在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创造性地提炼、整合知识,直接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知识产品的深层信息服务过程。

1.知识服务的本质属性

在理解知识服务前,有必要了解知识服务与传统的信息服务的区别(见表1-1)。

表1-1 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的主要区别

知识服务以信息服务为基础,主动为用户提供由“材料”(信息资源)加工成的“产品”(知识产品)的深层次服务,是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高度信息化服务。信息服务是直接为用户传递原始“材料”(信息资源)的被动、浅层服务,相对于信息服务而言,知识服务呈现以下特性:

(1)知识服务是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服务。知识服务是以用户需求为目标,它关注服务者是否解决了用户的问题。

(2)知识服务是提供智力资源的服务。服务者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将图书馆资源、用户学科专业和图书馆专业知识进行正确的情境融合,通过对信息的多层次采集、析取、重组和评价,形成符合用户需要的、可供评价的知识产品。

(3)知识服务是深度的定题服务。服务者围绕用户问题,在与用户互动的环境中,动态地、连续地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

(4)知识服务是增值服务。服务者利用自身服务智慧和专业能力,通过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不断帮助用户解决因自身知识和能力欠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实现服务增值。

2.知识服务的运作模式

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知识服务,是充分利用现代图书馆的各种技术和馆员的知识运用能力,根据用户的各种需求,对各种资源进行信息加工的深化服务。图书馆员以用户知识需求为起点,直接介入用户问题解决过程(服务情境),通过对知识的挖掘、识别、整合和评价,为用户推送信息资源中最有价值的知识产品,不断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高校图书馆提供这方面知识服务的运作模式如图1-1所示。

图1-1 图书馆知识服务运作模式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运作模式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用户知识需求定位服务和用户知识需求满足服务。

(1)用户知识需求定位服务。一定社会条件下具有一定知识结构和素质的用户在从事某一职业活动中有着一定的知识需求结构,这完全由客观条件决定。但实际工作中,用户对自己的知识需求不一定会全面准确地感知、认识。由于主观因素和意识的作用,用户可能会认识到一部分知识需求,或者完全没有认识到,甚至有可能对知识需求产生错误认识。用户知识需求定位服务就是要通过研究用户的心理状态、认识状态和素质等主观因素和研究包括用户社会职业与地位、所处社会环境、各种社会关系、接受信息条件、社会化状况等客观因素,来帮助用户明确全面地感知知识需求,通过与用户充分交流以及培训用户信息能力来帮助用户准确定位和清楚描述知识需求。用户知识需求是一个运动的状态,整个定位服务是一个对知识需求不断趋近的连续过程。定位服务是知识服务中的一个层次。

(2)用户知识需求满足服务。用户知识需求满足服务提供的是按知识概念体系组织的信息,在这个指示概念体系的框架内,各类信息都可以在数据网格的基础上,跨越不同的知识库,按知识概念和学科门类在知识信息资源之间建立某种关联关系,并帮助用户获取知识信息,对知识信息进行析取、重组,形成最终解决方案,以此来满足用户知识需求,这是知识服务的又一个层次。

二者的关系是用户知识需求定位服务和知识满足服务共同构成完整意义的知识服务。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决定知识服务的效率和意义;后者是前者的服务目的,是本次知识服务的终结和下一次知识服务的起点。二者在逻辑上前后继起,用户知识需求的满足必将催生更高层次上的知识需求,知识需求的深化也将推动用户知识需求满足服务不断向深层次发展,二者的矛盾运动循环往复,形成了知识服务的逻辑循环体系。

(二)知识服务的特征

1.以用户需求为本,以用户满意为目标

用户是知识服务工作的轴心,是服务质量的最终评价者。知识服务是为了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了解用户的知识动态,研究用户的知识需求规律,为用户提供全面、准确、有效的知识信息,提高知识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用户能够高效迅速地获取知识、利用知识,去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知识服务是满足用户知识需求的活动,“以用户需求为本,以用户满意为目标”是知识服务的原则和目标。知识服务要以用户为中心,以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为出发点,收集选择各种信息,克服因信息分散而造成的检索困难,为用户便于理解和吸收知识提供经过提炼、加工和重组的新的知识产品。它关注和强调利用自己独特的知识和能力,直接介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用户解决他们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为用户提供知识并创造价值。

2.面向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贯穿用户信息活动的始终

知识服务致力于帮助用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而这一过程又是一个对信息和知识不断查询、分析、组合的过程。因此,知识服务将围绕解决方案的形成和完善而贯穿于用户信息活动的始终。用户信息需求的产生和利用,解决问题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中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或条件不充分都可能影响信息需求向知识利用的实际行为的转化。而且随着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变化以及用户解决问题的不断深入,用户信息需求或行为也会变化,潜在的需求可能突现而变成实际的信息行为,已开始的信息行为也可能因某种原因而终止。置身于用户信息活动过程之外,是看不到这些变化的,因而就无法真正解决用户的问题。

所以,知识服务从了解、分析、研究用户问题开始,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信息,帮助用户确定和调整信息活动的目标,随时根据用户信息活动的变化重新筛选和组织信息,由始至终不断地提供能支持用户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

3.以知识创新为中心,注重知识资源增值

知识服务中知识的价值体现在能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服务的价值在于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并帮助用户实现知识的利用和创新。在服务过程中收集各种信息资源,采用多种信息技术将其进行整理筛选、重组,形成解决问题的新知识,这个过程是新知识的创造过程。同时,用户利用经过组织、加工、整合形成的新知识,再将它们转化为更高层次的生产力,并由此创造出更新的知识。也就是说,一方面,根据用户的需求收集获取和提供的最新信息,可以使用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启发新思维,创造新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对知识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分析和综合,使无序的信息变得有序,使固化的知识得以活化,工作人员在这一过程中也融入了大量个人的智慧和能力,这也是知识增值和创新的过程。

4.知识服务具有整合性

知识服务需要将知识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各种资源,通过系统集成、服务集成、知识集成、人才集成等手段,将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发挥服务机构在这些资源方面的整体优势,通过开放式服务模式,有效快捷地解决用户的复杂化问题,提升人们对于服务智力内涵的认可度。

5.知识服务具有可共享性

知识具有无体性,所以能被无限利用或由多人共享,因此任何人都可以获得有形的知识产品,因其可储存、可转运的特性,能够方便地流通。服务内容方面,无论是否可具体地呈现,知识服务需求者不但在接受服务时,可以多人共享服务过程,而且在服务完成后,接受服务的用户也可将其所学到的知识授予他人,达到共享的目的。

六、知识服务的发展历程

知识服务是指向用户提供知识信息、知识挖掘手段及问题解决方案的服务。知识服务是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知识创新的需要,以解决用户问题方案为直接目标,通过对用户知识的需求和问题环境的分析,向用户提供经过智能化处理的符合用户需求的知识产品。

知识服务是一个交叉研究领域,是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组织学习、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等领域的相互渗透与结合。知识服务能力成为图书馆的核心能力。知识服务研究最初源于企业管理,今天研究它的学科群已扩展到了图书情报学、社会经济学、企业管理等学科,涉及图书馆、情报机构、咨询、制造、地产、金融类企业,以及医药、农业等社会各行各业。国外知识服务研究多涉及企业知识服务,美国学者克莱尔等人对知识服务的内涵、地位、作用及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公司知识服务的特定问题展开了有针对性的研究。综合国外研究情况,可以看出近几年国外研究的明显特点是开始涉及知识服务的运营、模式问题等操作层面的内容。我国开展知识服务研究的主要是图书情报界,研究对象大多涉及图书馆知识服务。从1998年开始,我国图书情报界围绕知识服务的研究不断升温。2000年以后掀起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的热潮。近几年学术界关于知识服务的研究论文增长迅速,图书馆知识服务问题正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自2002年开始,相继产生了一些研究知识服务的博硕士论文。中国科学院董颖博士的《知识服务机制研究》(2003)从知识和服务两个角度出发,总结了通用的知识服务框架,包括3个部分:知识模型、服务模型以及从知识模型到服务模型的转化系统。同时,相关学术会议的召开也推动了知识服务研究不断向前迈进。2002年5月,全国100多所高校图书馆馆长及有关专家齐聚北京,共商“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知识服务网络共建共享方案”。2004年10月25—28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承办召开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研讨会”。这一系列努力推动了我国知识服务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

七、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物本管理思想根深蒂固,很大程度上重视传统服务轻视知识服务

从长期来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核心一般是文献资源建设,工作重点往往在于购买数据库、“馆藏量”数额以及管理维护文献资料等方面的工作。近几年,在创新服务口号的浪潮下,高校图书馆通过延长开馆时间、提升服务设备、改善图书馆周边环境,不断在建筑风格、布局、阅读环境等方面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环境和人性化服务,相比以往的图书馆服务来说,服务有所改进,但这种服务仍然是建立在物理资源上的静态服务,这种服务只是服务面上的完善,仍然属于浅层服务,并不能满足现有用户的知识需求。在一切资源几乎都能网络获取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如果仍然围绕读者的阅读与借阅,以占有资源提供浅层服务,图书馆就难以建立自身专业地位和竞争市场,势必逐渐丧失知识市场基础。

(二)馆员知识服务意识薄弱,导致用户大量流失

高质量的知识服务应该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知道,图书馆服务宗旨始终是“一切为了用户”。一切以服务用户为中心的核心是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但是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打着个性化服务、特色服务的旗号,提供的仍然是传统单一的文献资源服务。高校图书馆员对知识服务认知不够,仍把自身服务工作定位于对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要求不高的图书保管者和图书借还服务员,不情愿对信息进行知识关联和加工,创造价值,更不愿主动融入用户需求情境中,为用户提供需求帮助。因此,用户获取信息首选图书馆的比例不容乐观,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意识导致用户大量流失,图书馆资源利用率降低,难以彰显图书馆的功能价值。

(三)知识服务结构不科学,知识服务开展不乐观

1.馆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服务能力不强

高校图书馆人员结构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馆员专业知识先天不足,加上图书馆过分关注各类资源硬实力建设,忽略服务品质软实力(馆员)的建设,知识服务人才储备不足,难以顺利开展知识服务。从目前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现状来看,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比较缺乏图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专业人才;既具有图书专业知识,又懂外语,且沟通、表达能力强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馆员学历层次偏低,本科或本科以下学历所占比例较大,大部分非专业、非高学历的中年以上馆员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单一,平时也不注重知识储备。因此,图书馆服务存在“用户对知识产品的迫切需求与馆员服务不深入不充分”的尖锐矛盾,馆员难以为用户提供建立在专业知识基础与服务功能之上的高层次知识创新服务,导致无法满足用户多层次需要。

2.馆员岗位配置不合理,人力资源浪费严重

图书馆领导对知识服务主体(馆员)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和专业能力缺乏科学分析,对专业馆员与辅助人员的界限模糊不清,职责不明,定岗随意,并且采用强性管理模式(命令-服从型)指挥职工,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馆员被安排在浅层的图书借阅和文献管理服务窗口,他们常被临时安排与辅助人员一起做一些日常事务性工作(如排书架、粘磁条、贴书标等),从人员配置和工作职责看都是“大杂烩”,知识服务流于形式。图书馆领导主观臆断定岗的结果就是没把合适的人员安排在合适的岗位,馆员工作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馆员深层服务的时间得不到保障,馆员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不能为教学和科研人员创造有价值的知识产品,难以取得用户的信任。

(四)馆员科研能力不强,影响知识服务质量

长期以来,图书馆重一般业务、轻科研是服务的“短板”,高校图书馆领导对科研不重视,馆员对科研认识不足,学术研究氛围不浓厚,在为师生科研服务时,难以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深层开发和研究。图书馆作为服务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部门,馆员的科研能力和业务能力是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不断深化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图书馆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这方面而言,科研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图书馆的人员素质、业务水平和办馆水平。科研意识是馆员必备的职业素质,图书馆员是知识的组织者,是智慧与价值的创造者,馆员科研能力对知识服务的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只重业务操作不重业务研究不是一个好的馆员。“图书馆员的科研素质是直接影响图书馆服务工作质量的内在因素。”

八、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与发展状况分析

(一)国内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这样几方面

知识服务基本理论、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的关系、知识服务运营模式、知识服务系统设计与开发、知识服务技术手段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知识服务基本理论研究

学者们围绕知识服务的定义、特征、内容、目标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我国图书情报界对知识服务的概念具有两类理解:一类观点认为知识服务中的知识是作为一种产品的知识,提供知识服务就是提供知识产品。另一类观点则强调图书馆员在服务中的知识投入,这里的知识是指图书馆员的知识技能。例如张晓林认为,知识服务是基于集成、自主创新以及分布式多样化动态资源,以用户需求作为目标驱动,面向知识内容和解决方案,贯穿用户决策过程的一种增值服务。韩瑞平将知识服务定义为是对信息流进行有目的地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存储,并将之转化为可用的知识提供给用户且对用户的决策起导向作用的一种服务方式等。对于知识服务的特征,党跃武、张晓林等认为知识服务最突出的特点是:知识服务以用户需求满足的高效性、深入彻底性为主要参照进行业务流程的设计,建立弹性工作体系和柔性服务机制,具有灵活、深入、个性化的特点。何坤振概括了知识服务的4个特征:面向内容;围绕增值和创新目标;基于专业化和个人化;基于综合集成。庞孝梅认为服务方式个性化、服务过程一体化、服务手段智能化、服务模式集成化是知识服务的典型特征。关于知识服务的内容,唐林认为知识服务包括知识挖掘、知识组织、知识开发、知识应用等内容。关于知识服务的目标,王春军认为是根据用户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即提供通过分析用户知识需求和问题环境,对用户提供的信息经过析取、整合、创新、集成而解决用户问题的服务。

2.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关系研究

对于知识服务的研究,通常是基于明确其与信息服务的差异及优于信息服务之处来进行的。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知识,是对信息使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进行处理的产物,是人们认识和经验的总结,是抽象和逻辑的东西,必须经由人的大脑才能产生、识别和加以利用;信息,是人们对数据进行系统组织、整理和分析的产物,它来源于数据又高于数据,不与特定用户行动相关联。知识服务考虑用户在信息使用过程中的需求变化;信息服务不考虑用户需求的变化。知识服务对大量信息进行知识挖掘,涉及对存在于人脑中的隐性知识的挖掘和管理;信息服务不对信息所含的内容进行提炼和挖掘,信息服务的内容仅局限于素材性的显性信息与显性知识,并不涉及对人脑中具有创新活力的隐性知识的开发。所以,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的高级阶段,知识服务能实现信息服务所不能实现的功能。知识服务面向内容和增值,信息服务关注资源的获取、积累和传递,且传递中蕴含的智力劳动较少,无法实现增值;知识服务最显著的服务方式是个性化服务,跟踪用户的决策过程,信息服务的方式拘泥于固定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个性化需求。

3.知识服务运营模式研究

图书馆知识服务运营模式即如何以图书馆员的专业知识为基础,针对图书馆用户的知识需求,对相关知识进行搜寻、组织、分析、重组,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所需知识和服务。图书馆知识服务运营模式研究非常符合现实需求,是目前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方面。李桂华、张晓林、党跃武借鉴了企业化的运营方式,提出了4种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结构化参考服务模式;专业化咨询团队模式;律师模式;顾问公司模式。此外,任庆芳提出了协作经营模式、知识服务专业网站模式以及图书情报部门与企业合作建立共享知识资源库模式。此外,研究者还从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特定角度出发,提出了“面向学科的知识服务”“以人为本的知识服务”“社会化的知识服务”“个性化的知识服务”等概念,并分别探讨了它们的运营模式。

4.知识服务系统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

知识服务系统研究偏重技术领域,研究者多具有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背景。王胜海、沈英提出构建“网络智能知识服务系统”,该系统由智能知识采集系统、智能知识处理系统、智能知识库存储系统、智能知识服务系统四部分构成。陈红梅认为知识服务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知识采集、知识处理、知识库存储、知识服务、知识服务反馈五大模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服务系统平台设计需要达到的功能标准。可以说,知识服务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技术手段的支持。知识服务技术主要有:因特网、内部网和外联网技术;存储结构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元数据技术;数据获取与收集技术;传播技术;通信信息技术;推送技术;检索技术;共享技术;群件技术;中间件技术;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多维度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此外,基于网络环境应用的导航库技术、推送技术、智能代理技术、多语种信息发现技术、智能检索技术被认为是知识服务的核心技术,另外还有内容选择、聚类与分类、信息存储、信息提供、内容挖掘、内容转换、人工智能、可视化、协议、规范、标准、智力基础工具、协同技术也是知识服务应用的相关技术。

(二)知识服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它仍处于发展阶段,尤其在与实践结合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具体包括:

1.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和具体

现有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侧重于分析知识服务的内涵、功能、地位,以及探讨知识服务与传统信息服务在核心理念、手段等方面的不同,较少专门以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方法及实际运营问题为研究对象,已有的研究内容也是分散于诸多文献的章节中,且大多只做了一般性研究,宽泛而不深入,笼统而不具体。如果能对知识服务的模式、方法及其实际运营进行专门系统的探讨,无疑具有理论价值和创新性。此外,对“知识服务系统”的研究较为薄弱。知识服务系统是知识服务得以实现的智能化系统,不应忽视这方面的研究。另外,一些具有较大现实意义的选题,如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社会化,研究者非常少。今后应拓宽研究视野,将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公众、政府部门、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图书馆外部环境中的实体。

2.应用研究中不够重视典型案例的分析

知识服务有一定理论性,但其更具备实践特征。尽管我国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传统因素制约、观念束缚等诸多问题,但仍有部分图书馆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但是,笔者在文献调查中几乎没有发现系统地总结和论述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实践案例的文章或内容,只有少数文章援引了国外某些大学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案例,且多是点到为止,未能作系统、深入的分析,当然这与我国图书馆知识服务实践工作进展缓慢不无关系。

3.忽视了对“知识”本身的研究

知识服务包括“知识”和“服务”两大要素,基于这两大要素的知识服务包含3个前后衔接的环节:知识的发现;知识向服务的转化;知识服务的实现。目前图书情报界对知识服务中的服务模式、服务手段、服务策略等服务实现类问题研究较多,而对贯穿知识服务各环节的知识发现类问题的研究较为薄弱。即当前我们研究知识服务多从“服务”的角度出发,侧重知识服务的第二和第三个环节,忽视了第一个环节。知识服务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质量,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递与共享。要实现此目的,研究视角不能仅仅局限于服务,还应扩展到知识层面,今后我们应立足于知识与服务两个层面,加强对知识本身的研究。而这正是知识构建所要解决的问题。

九、现代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策略

在现代信息环境下,用户所关注的是如何从繁杂的信息环境中获取自身所需的信息,通过知识构建将这些信息熔化和重组,变成相应的知识或解决方案,固化在新的产品、服务或管理机制中去。同时,网络的普及使得用户获取信息的技能和自我服务能力大大增强,用户关注的不再是简单地获取信息,而是能够帮助他们从浩如烟海的信息环境中捕获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信息,直接为他们的科研项目、产品设计等提供知识服务。这样,图书馆通过加工整理,完成从信息构建到知识构建的技术过程就是当前图书馆知识构建与知识服务的主要方式。图书馆的知识构建必须从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文献单元深入到知识单元,详尽地揭示文献的知识内容,通过把握知识间的相互关系,逻辑性地创造出新的知识,形成知识产品,提供知识服务,使用户得到恰如所需的、有别于通过现代信息环境获取的、需要分析重组的知识信息。

(一)加强知识发现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知识发现,又称数据库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 KDD),是从大量原始数据中挖掘出隐含的、有用的、尚未发现的信息和知识。数据库知识发现是从数据集中识别出可信的、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模式的高级处理过程。数据库知识发现是一个交互式、循环反复的整体过程,数据挖掘是数据库知识发现中专门负责发现知识的核心环节,除了包括数据挖掘外,还包括数据准备和发现的结果解释、评估等诸多环节。

知识发现的技术基础是统计学与人工智能。其特点是能对原有的数据进行高度自动分析,归纳推理,从中挖掘出潜在的模式,预测用户的行为,帮助决策者调整策略,做出正确的决策。知识发现的主要技术手段是统计方法,包括数理统计、多元统计方法、计量经济学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知识发现是从数据集中抽取和精炼新的模式。知识发现的结果可以表示成为各种形式,包括规则、法则、科学规律、方程或概念网等。知识发现的任务包括数据总结、概念描述、分类、聚类、相关性分析、偏差分析。

知识发现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科学研究、社会科学、卫星观测以及商业数据等方方面面,数据结构也各不相同,有层次的、网状的、关系的和面向对象的数据。知识发现主要是对数据库、文本和Web信息等工作对象进行挖掘和处理以资利用。当前环境下,首先要对数据库进行知识挖掘,也就是从数据集中识别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数据挖掘的基本目标是预测和描述。预测性数据挖掘生成已知数据集所描述的系统模型。描述性数据挖掘是在可用数据集的基础上生成新的、非同寻常的信息。根据挖掘目标的不同,数据挖掘的任务分为分类、回归、聚类、总结概括、关联建模、变化和偏差检测。其次,要对现有文本进行数据挖掘,其方法主要是文本分析。文本分析是知识发现对文本数据进行挖掘的手段。文本分析的基本过程包括:语种识别、特征提取、聚类和分类。语种识别工具用于自动发现文本使用的语种,根据不同的语种自动组织索引数据,不同的语种有不同的查询结果,并能将文本提交给文本翻译器。特征提取主要是识别文本中词项的意义。特征识别工具在分析文本时一般采取两种模式:一种是单独分析该文本;另一种是先根据其他相似的文本自动建立一个词典,然后在该文本中寻找词典中出现的词项。聚类是将一个文本集合分成几组的过程。聚类可以描述整个文本集的内容,找到其中隐含的相似关系,从而更容易找到相似或相关的信息。分类工具可将文本分配到已存在的类中。分类工具的使用降低分类人员的工作强度,通过自动组织,把文本分配到相应的主题,使之容易浏览、查询。分类是数据组织的有效手段。再次,加强Web信息的知识发现工作。Web信息挖掘技术是面向Internet的分布式信息资源的特点的一种模式抽取过程,它不仅能查找到分布式信息资源中已存在的信息,还能识别出大量存在于数据中的隐含的、有效的规律。

(二)加强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网格平台建设

网格是因特网的后继,它是一组一体化的共享资源,将计算机、网络、软件、数据库、仪器和人通过公共的分布式服务连起来。网格实现统一的软件标准和操作环境;服务层能提供无缝的基础设施,形成用户希望的问题求解环境;网格像电力网一样向用户提供计算和服务能力;网格提供巨大的合作机会。网格体现出自优化、自组织、自修复和自保护四大特点。随着网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从技术手段上对文献知识组织深入到知识单元,甚至为深入到知识元的水平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网络,从而达到对数字图书馆知识单元与知识元的任意存取。总之,网格技术给数字图书馆带来了知识构建和知识管理的革命,展现了真正实现知识服务的光明前景。

知识网格使用基于知识的方法学和技术学,包括知识工程工具、智能软件代理、数学建模、模拟、计划等,对决策制定和假设产生提供智能指南、操作系统,其核心技术主要是一体化的信息平台、语义网站、智能代理和知识本体技术等。存储在知识网格中的信息资源应允许支持低层信息和数据的挖掘。知识网格是可在知识结构、知识单元、知识元之间,通过知识元链接组成的知识链路勾画出知识网络图。知识元构成了知识网络的最小单位,是求解问题的证据,是知识网络的核心。因为知识元具有独立性、封装性、继承性、被消息通讯性等特点,所以知识网络可通过网格计算实现知识动态调用,从而达到知识动态利用,最终实现知识构建和知识服务。

(三)加强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知识构建工作

这是加强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大多数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仅限于对书刊的分类、编目和流通等工作,没有深入地对文献内容进行揭示和报道,不但缺乏知识构建的目标和任务,而且,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知识服务也较少,没有很好地发挥图书馆的知识职能。今后,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应由原来的提供文献服务逐步转移到提供知识构建和知识服务上来。组织专门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地对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深加工;由提供文献书目深入到提供文献信息内容,建立书目、专题索引,题录等二、三次文献数据库,建立特色数据库、项目数据库、专利和最新科技成果数据库等。形成自己的知识产品,向广大读者提供经过知识构建的现代知识服务。

(四)提高和完善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手段

这是加强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有效措施,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馆藏所占比例日益增大,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图书馆要积极采用新技术,加强知识构建技术的应用,使服务手段现代化,有效地利用和开发网上资源,开展网上的知识析取和动态服务。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现有的信息检索手段开展信息推送和课题服务,使图书馆的服务从传统被动的信息服务变为积极主动的知识构建和知识服务,使图书馆工作更具主动性、针对性和创造性。

(五)加快图书馆技术创新的步伐

知识构建和知识服务是基于知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网络数据存储、检索与传播体系、知识信息组织整合平台、知识仓库管理和发布系统、知识信息计量评价系统和数据库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图书馆要促进这个系统的良性发展和创新,需要建立一个知识构建和知识服务的逻辑框架和协调机制,需要一个创新的技术基础。这个创新的技术基础应充分支持从用户目标和环境出发,进行知识的跟踪与捕获、知识的积累与传递、知识挖掘与再生以及知识利用与评价,充分支持基于虚拟资源体系的模块集成,充分支持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专题化和智能化服务。这是一种将知识信息资源与用户及使用过程紧密结合,灵活调用、集成各种资源和功能的新型知识管理和服务的技术系统。这一技术系统的建立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信息机构知识管理及其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图书情报机构的知识构建和知识服务是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技术来实现的。所以,知识构建和知识服务的创新,也就主要体现在方法和技术的创新。

(六)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图书情报机构从为用户提供一般的文献资料服务和传统的信息服务转向系统的知识构建和知识服务,这既是数字时代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情报事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信息服务的延伸和深化。图书情报机构要做好知识构建和知识服务工作,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因为知识构建和知识服务的内容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情报产品,其本质是图书情报人员为用户提供智力服务。

没有知识型人才就不可能有知识构建和知识服务。图书情报机构开展知识构建和知识服务,要求图书馆员不仅要在业务上精益求精,而且要有渊博的学识;不仅要有较强的情报检索能力,而且要善于撷取情报信息的精华;不仅要懂计算机操作技术,而且应掌握网络资源的管理技能;同时应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图书馆员只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知识素养,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好的知识服务。

加强图书馆人才资源建设必须注重对本馆现有人才资源的优化和培训,挖掘内部潜力。图书馆知识构建和知识服务是对文献信息的深层次开发,其对知识单元的分析归纳水平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这对馆员的知识结构和信息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对情报信息快速准确地采集和筛选的能力,要有信息整序和加工的能力,更要有熟练使用各种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培养高素质的馆员是提高图书馆知识构建和知识服务能力的关键。图书馆必须重视和加强馆员的继续教育,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使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每个馆员的心中。

(七)以用户需求为目标开展知识构建与知识服务工作

知识构建和知识服务是以用户需求目标为驱动的工作和服务,它关注的焦点和最后的评价不是提供了多少信息,而是通过图书馆的系统工作是否解决了用户的问题。图书馆以用户信息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对用户信息行为进行调查和分析,及时调整知识构建的策略和知识服务的方式与内容,提供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服务,为用户直接利用、研究、生产创造条件,实现知识的增值。

(八)加强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和研究

网络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开展知识构建和知识服务的物质基础。因此,要大力加强网络信息资源建设。首先,应加强馆藏资源的标准化和数字化建设,加快本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进程,开发出具有本馆特色的数字化馆藏,并将其纳入网络。其次,要加强信息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联机数据库、光盘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等对丰富的网上信息资源分专题进行二、三次文献信息产品的生产与创造。再次,要对各种分散、无序的网络信息进行有效搜集、筛选和整理,然后进行整合和开发,把大量的无序信息变成有序信息,提供给读者利用。通过知识发现和知识库建设,推动图书馆知识构建水平的提高和知识服务技术的进步。

在做好网络资源信息平台构建的同时,还要加强各个图书馆之间的互助和联合,实现知识的共建共享。因为,网络环境下读者的信息需求呈现复杂性和多样化。仅一个馆对读者信息需求的满足是极其有限的,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多馆之间的知识共建和资源共享是满足读者信息需求的必由之路。通过知识构建和知识服务的共建共享,可以发挥各馆之间的资源优势并进行互补,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并且可以实现技术创新与经验积累借鉴,是当前图书馆知识构建和知识服务工作迅速开展的捷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学已经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构建与知识服务必将是当前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新方向,影响着我国图书馆新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通过对二者内涵分析、概念表述、信息标示图书馆对策的研究,对于改善图书馆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推进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发展,实现图书馆促进和谐、服务社会的价值都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