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凑10法
0至3岁的幼儿,是智力发展的敏感期,因此,注意早期智力的开发。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养成思维习惯,是非常关键的。
0至3岁的幼儿,是智力发展的敏感期,因此,应注意早期智力的开发。
记得女儿一岁多的时候,我教她背唐诗、讲故事,她背得快、记得熟。背会一首我就在她的“记事本”上贴一个五角星,更激发了她背诵的兴趣,培养了她的记忆能力。因此她小上学后,有非凡的记忆力。可是,因为忽视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她常因为复杂的数学应用题做不出来而急得流泪。
我吸取了这个教训,小龙还不到1岁,我就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数”的灌输。两岁以前的教育,孩子还不能理解记忆,只能机械记忆,一般是采取“灌输教育”,你给他大脑输上什么,他就储存什么。有时我掰着他的小指头数:1个、2个、3个……一直数到10个。有时我抱他,看见什么,我就教他数什么,如:这是1个杯子,那是2个茶碗……不断地反复灌输,重复刺激,将名称与数量储存在他的大脑里。
小龙1岁多,为了让他对数字产生兴趣,我折叠了各色各样的纸鹤、飞机,教他数数;我拿起一个,教他读1,写下1的数字;我拿起两个,教他读2,再写2的数字……以此类推,把抽象的数字,变得形象化,培养数的概念。
小龙2岁,我开始教他有关数的运算能力。我经常与他在玩中教,在玩中学,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如:吃苹果时,先让他数数一共是几个,然后让他分,不仅培养他不自私的美德,也为计算除法在大脑形成印记。吃饭时我让他分碗,数筷子,玩耍时我要他数玩具。这种灌输教育,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小龙3岁多,我采取做游戏的方式,寓教于乐,教他学习“凑10法”,培养他的口算能力,并培养快速、敏捷、灵活的反应能力。
小龙喜欢玩玻璃球,也喜欢玩泥巴。为了使小龙熟练地掌握“凑10法”,我和小龙一起用泥巴做了一个天平秤,作为新教具,开始玩玻璃球。我在这边天平盘子里放上1个,然后问小龙:“你那边放上几个能凑成10?”
他一边数着一边往盘子里放,于是答道:
“放上9个。”
“我这边放上2个,你应该放几个?”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次更快:
“放上8个。”
就这样依次放下去,最后我告诉他:
1+9=10
2+8=10
3+7=10
4+6=10
5+5=10
为了加深记忆,我让他自己来一遍。通过自己实践,眼看、手摸、脑记,几遍后,就像背下来一样,一问就会。然后再倒过来问10减去1还有几?10减去2还有几?依次问下去,“凑10法”很快就掌握了。
在“凑10法”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我又教他用凑10法计算进位加法,培养他的口算能力。如8+7=?在我的启发下,他知道从7里先拿出2和8凑成10,再把剩下的5加上就等于15。类似这样单位数的加法,无论怎样问他,他把眼睛一闭,都准确地说出答案。
在这种循序渐进的启发下,不仅提高了计算速度,而且培养了大脑快速反应能力。
为了多给小龙学习数学的机会,去商店购物时我也常带着他,让他帮我算账付款。小龙有被人赏识的心理需求,这正是他自我表现的机会,我一旁再时不时地夸他几句,更增加了他的学习兴趣。
一天,我带小龙上街买菜。菜市场那边摊主高喊:“芹菜——1毛1斤。”我对小龙说买2斤吧。小龙把手中的1元递过去对摊主说:“用去2毛还剩下8毛。”摊主看了看小龙,随口夸道:“好心算,算得这么快。”小龙高兴地笑笑。我高兴地夸他聪明能干,小龙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
我更有信心,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我关上灯(这样他什么也看不到,便会集中精力听,从而培养他的听讲能力和思维习惯),先给他讲我编的数学应用题小故事,启发他动脑思考,然后教他数学应用题的解法,再让他用“凑10法”计算,他很快就做出来了。他越来越感兴趣,每晚至少让我给他两个。
没想到早期对“数”的多次重复的灌输教育,小龙对数字有了基本的认识,运算能力也超越一般。3岁多的小龙,就能用“凑10法”,口头计算简单的数学应用题了。更为出奇的是:一次我给他姐姐讲小学五年级的一道加减法应用题,他在旁边听得入神,当我把原题的多位数,改成单位数让他计算时,他竟用“凑10法”准确快速地说出答案。
早期智力的开发,不在于获得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孩子的思考习惯。思考习惯的养成,是非智力因素培养过程中最艰难的一环,需要长期不断地努力,思考习惯一旦形成,对智力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