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共2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国子监解试

宋初承五代之制,设国子监,作为最高学府及教育管理机构。太祖建隆三年(962)六月,始聚生徒讲学。仁宗庆历四年(1044)设太学,国子监成为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但自宋初起,国子监就是一个组织解试的重要机构。其收试者,先后有国子生、太学生、文武升朝官嫡亲、宗子及有官锁厅应举者。国子监解试的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与诸路州府军监解试基本相同,但在考试官员、考试对象、解额等方面不大相同。

一、国子监解试的考试机构与考官

国子监解试,北宋时大概未设专门机构,南宋时则设有发解所。宋初大概是由判国子监主持,太宗淳化二年(991)始别敕差官主持。《长编》卷三二载:

淳化二年十二月,先是,左司谏、直史馆谢泌奉诏发解国子学举人,黜落既多,群聚喧诟,怀甓以伺其出。泌知之,潜由他径入史馆,数宿不敢归,请对自陈。上问:“何官驺导严肃,都人畏避?”有以台杂对者。癸亥(二十八日),命泌为虞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李焘云:“国子学发解举人,别敕差官主之,盖自泌始也。”(215)至道三年(997)九月,即差直史馆路振、殿中丞杜寿隆考试国子监举人。(216)

宋初,国子监、开封府举人有发解官亲戚者,只是互相考试,真宗咸平元年(998)九月二十八日,“诏遣官试开封府、国子监发解官亲戚举人”。(217)为了防止国子监与开封府考试官员作弊,才专命考官。自此国子监解试始有别头试。

仁宗天圣元年(1023)闰九月十二日,命“殿中侍御史王硕、直史馆张观考试国子监举人;直史馆章得象太常寺考试亲戚举人,监察御史张亿封印卷首。”(218)自此始设封弥官。

天圣二年正月甲午(五日),诏:“礼部贡院、开封府、国子监及别头,各增置点检试卷、封弥、巡铺、监门官有差。”(219)自此始设点检试卷官、巡铺官、监门官。

景祐四年(1037)六月二十四日,从左司谏韩琦之请,“诏令开封府、国子监发解举人并锁厅人,并依南省例封弥、誊录”。(220)自此始设誊录官。

这样,至仁宗景祐四年,国子监考试官的设置已经基本完备,计有考试官、点检试卷官、封弥官、誊录官、巡铺官、监门官等。

南宋时,国子监解试的考试官制度更加完备。《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十三《国子监解试》云:

行在国子监解试,以察官一员监试,郎中二员充考试官,职事、厘务官六员充点校试卷官。(试太学生及武举。)而别试所以郎官一员充考试官兼监试,职事、厘务官三员充点校试官。(试国子生及朝士同姓有服亲。)

即南宋国子监解试,第一,设监试官一员,由监察御史充任。如庆元年二月五日,宰执进呈:“国子监发解所监试官合差监察御史,今有二员。”宁宗曰:“当以供职在先者为之。”于是差王恬。(221)其职责是主持、监督国子监解试。如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八月十四日,“诏国子监发解所监试官,措置将合避亲试卷尽送无亲嫌官,尽公考校。其有避亲嫌之官,亦不许干(与)[预]出题。仍委监试官专一觉察,于考校日不得往来。”(222)第二,设考试官二员,以郎官充任,后有设三员、四员者。其职责是考校评定试卷。第三,设点检试卷官六员,后也有七、八员者,以职事、厘务官充任,其职责是“准《绍兴御试贡举令》:点检试卷官专点检杂犯、不考”(223)。另外,别试所设考试兼监试官一员,以郎官充任;点检试卷官三员,以职事、厘务官充任。

如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八月,“以监察御史宋敦朴充国子监发解监试官;司封员外郎汤思退、司勋员外郎沈介、祠部员外郎陈诚之、刑部员外郎吴充考试官;枢密院编修官唐稷、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喻彦先、曹筠,国子监丞陈孝恭、秘书省正字孙仲鳌、太学博士王之望、国子正冯谔、国子录吴武陵充点检试卷官。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林大鼐充国子监小院发解官。时以附铨试院小院,止差一员。”(224)计监试官一人,考试官四人,点检试卷官八人;别试所考试官一人。

又如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八月十五日,“国子监发解,命监察御史徐龟年监试,侍右郎中林祒、考功郎中楼观、著作郎危稹考试,太府寺丞方灼、秘书省正字兼翰林权直徐凤、秘书省正字卢祖皋、籍田令黄灏、太社令王梦龙、主管吏部架阁文字杨璘、主管礼兵部架阁文字陶崇、监左藏库中门皇甫晔点检试卷。避亲别试秘书郎萧舜咨考试,主管户部架阁文字葛从龙、朝奉郎应镛、监赡军南外酒库胡刚中点检试卷。”(225)计监试官一人,考试官三人,点检试卷官八人;别试所考试官一人,点检试卷官三人。

二、国子监解试的考试对象

国子监解试的考试对象,顾名思义,应该是国子监生。宋初承唐及五代之制,设国子监,“国子生以京朝七品以上子孙为之,初无定员”,而“系籍者或久不至”。(226)太祖开宝五年(972)十一月十四日,诏曰:“其国子监举人,须是元在监习业,方许校艺、解送,不得妄称监生。仍并令礼部贡院分明勘会。违者,具名以闻。馀有条制,委所司详酌行下。”(227)《宋会要辑稿·崇儒》一之二九《太学》载:

开宝八年,国子监上言:“生徒旧数七十人,元奉诏令分习五经,内有系籍而不至者,又有住京进士、诸科常赴讲席。缘监生元有定数,欲以在监习业之人补充生徒。”诏令元系籍而听习不阙,得(千)[预]秋赋;系籍而不至者,听于本贯请。其未入于籍而听习者,或有冠裳之族,不居乡里,令补监生之缺。

太宗太平兴国九年(984)六月,放宽了在监习业的限制,诏曰:“国子监所解举人,自今但负勤苦,有父兄居官食禄,不在本贯乡里居住,监司谙知行止,便可收补发解,不必附监听读,即不得收不系食禄之家。”(228)规定凡是不在本贯居住的官僚子弟,都可以参加国子监的解试。真宗初年,国子监解试的资格更宽。“景德间,许文武升朝官嫡亲附国学取解,而远乡久寓京师,其文艺可称,有本乡命官保任,监官验之,亦听附学充贡。”(229)

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八月,“诏国子监学生、应子弟在监习业者,除实是开封府外,每人召京朝官一人为保识,然后收试,其保官须具印状赴监。”(230)后来,改为“本监举人无户籍者,听召京朝官有出身者保三人,无出身者保二人”。庆历元年(1041)五月乙亥(二十七日),从右正言、同管勾国子监梁适(1000—1069)之请,“应见任并在铨幕职州县官,非伎术、流外及历任有赃者,并听为保”。(231)

北宋前期,国子监实际上只是游士为了应举的寄应之所。正如田况所说:

国朝以来,京都有国子监,为讲学之地,然生徒不上三十人,率蒙稚未能成学者。遇秋试诏下,则四方多士竞投牒于学,干试求荐。罢则引去,无肯留者。初试补监生,但无大碍,无不收采。生员得牒以归,则自称广文馆进士。监出一牒,生员输缗二千馀,目为光监,利为公廨之用。直讲置员,但躐为资地,希迁荣耳!(232)

天章阁侍讲、史馆检讨王洙也说:

自顷学徒,未悬师业,国子监每科场诏下,许品官子弟投保官家状,量试艺业,给牒充广文、太学、律学三馆学生,多或至千馀人,即随秋试,召保取解。及科场罢日,则生徒散归,讲官倚席。若此但为游士寄应之所,殊无国子肄习之法。居常讲筵,无一、二十人听读者。(233)

于是,仁宗庆历二年(1042)闰九月,从国子监之请,国子监生“听读满五百日,方许解荐。已得国学文解、省试下者,止听读一百日,许再请解”。(234)庆历四年(1044)十一月,随着庆历新政的失败,又诏罢天下学生员听读日限。

庆历四年四月壬子(二十一日),判国子监王拱辰、田况、王洙、余靖等言:“首善当自京师,汉太学二百四十房,千八百馀室,生徒三万人。唐学舍亦一千二百间。今取才养士之法盛矣,而国子监才二百楹,制度狭小,不足以容学者,请以锡庆院为太学,葺讲殿,备乘舆临幸,以潞王宫为锡庆院。”诏从之。(235)自此,太学与国子学并立,太学生、国子生均经国子监取解。随着神宗兴学、徽宗兴学及太学三舍法的实施,太学日盛,而国子学则相形见绌,逐渐被太学所取代。太学生成为国子监解试的主要考试对象。(236)

哲宗元祐七年(1092)曾实行广文馆试。《长编》卷四七四载:

元祐七年六月甲子(十二日),置广文馆解额。礼部状:“近准都省批状,勘会……太学生员依条须在学及一年,方预就试,其间有未及一年之人,亦不免有寄贯取应之弊。检会旧制,国子监取应举人,先于广文馆补试给牒取应。今欲复置广文馆生员,送礼部看详立法,申尚书省。……今再行看详……将本府诸科二百人并国子生四十人,共为二百四十人解额,并拨属广文馆,以补中生员,每十人发解一人。今拟修下诸条:开封府举人投下取应文字,限试补广文馆生员……诸补广文馆生员,以二千四百人为额。……诸试补广文馆生员,于科场岁六月五日锁院,委主司定日引试;诸广文馆生员,于开科场七月终以前,[赍]元授公据赴国子监照验,并投纳保状、试卷请解。其公据至,并行毁抹,如请解不中,即仍去听别试补。”(六月十二日三省同奉。)诏依礼部所申,今后太学举人并国子生发解,并依元祐五年发解取人分数施行。(237)

广文馆试实际是国子监解试的一次预备性考试,“以待四方游士试京师者”。“绍圣元年(1094),罢广文馆试,其额悉复还之开封府、国子监。”(238)

徽宗崇宁三年(1104),诏罢州郡解试及省试法,国子监解试亦罢。至宣和三年(1121),又复旧制。

宋室南渡,仍设国子监解试。初因战乱,附试于转运司。《宋会要辑稿·选举》一六之二《发解》载:

建炎四年(1130)五月二十一日,权礼部员外郎侯延庆言:“行在职事及厘务官随行有服亲若门客之类,欲乞立应举法,以国子监进士为名,其解发人数依旧制,以就试终场人为率,七人取一名,馀分亦听取一名。”诏门客请解取人合依《崇宁贡举令》外,馀依所乞,仍就转运司附试。

绍兴七年(1137)五月,“诏行在职事、厘务官并宗子应举、取应及有官人,并于行在赴国子监试”。(239)绍兴十四年八月,又立同文馆试。《宋会要辑稿·选举》一六之七《发解》载:

绍兴十四年(1144)八月二十八日,礼部云:“国子司业宋之才陈请,欲立同文馆收试士人。见在行朝去本贯及一千里以上无处取应之士,令实通乡贯五人为一保,召文官二员结罪委保乡贯、士行等诣实,仍赍保官付身赴监官呈验讫,许纳试卷应举,令附本监发解试,别立号考校,每三十人取一名,通取不得过三十人。看详:欲依所乞。保官每员所保不得过十人,如不实,其保官依委保转运司就试人不得实例,先降一官,取责罪犯,申取朝廷指挥。仍令本监续行取会就试举人本贯州军审察勘会,与贡举条制如有违碍,不该赴试或两处应举,虽已得解过省,即行驳放。犯人并保官、保人,依法施行。”从之。

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让“见在行朝去本贯及一千里以上无处取应之士”附国子监解试。三十三年之后,即孝宗淳熙四年(1177),随着社会的安定,而“罢同文馆试”(240)

光宗朝,又对国子监牒试的范围做了规定,《宋会要辑稿·选举》一六之二六至二七《发解》载:

绍熙三年(1192)五月二十七日,礼部言:“已降指挥,文武职事官本宗同居五服内,并异居大功以上亲,厘务官文臣京官、武臣朝官以上本宗同居小功以上亲,并许赴监取应,合召京朝官二员委保。国子监照得武臣任职事、厘务官所牒亲赴监取应,逐举体例,系通召文武京朝官混同作保,致有冒滥。本部乞自今举为始,将行在文武臣任职事、厘务官及诸军将领朝官以合该牒应试文举之人,所召保官,并用文臣京朝官结罪听保批书,赴监收试。如所保不实,即照应淳熙二年六月六日指挥,举人殿举,虽试中亦行驳放;元牒官及保官各降一官,仍取勘不许自首改正,及照应见行贡举条法断罪。所有其馀事节,仍照应绍熙二年五月二十五日已降指挥施行。”从之。

“文武职事官本宗同居五服内,并异居大功以上亲,厘务官文臣京官、武臣朝官以上本宗同居小功以上亲”,召京朝官二员委保,方可参加国子监解试,比建炎四年的“行在职事及厘务官随行有服亲若门客之类”均可参加国子监解试的应举范围缩小了许多。而且规定,文武官员亲属应举,均须用文臣京朝官充任保官,所保不实,即予以严惩,以防冒滥。

宁宗庆元年间,对赴国子监试的亲属范围又有所缩小。《宋会要辑稿·选举》六之三一载:“庆元间,职事官许牒子孙、亲兄弟、兄弟之子,厘务官牒本宗同居大功。”较之光宗绍熙三年“文武职事官本宗同居五服内并异居大功以上亲,厘务官文臣京官、武臣朝官以上本宗同居小功以上亲,并许赴监取应”,又减少了许多。

总之,国子监牒试的亲属范围越来越小,召京朝官委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所保不实的惩罚越来越重,目的均在于防止冒滥。

三、国子监解试的解额

国子监解额亦甚宽。监察御史张次贤曾说:“夫三岁取士,国之成法,于法之中,特优其选,国子是也。岂私于公卿大夫子弟哉?盖以亲父兄之训,试政事之体,讲闻素熟,选而举之,唯恐不宽。”(241)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宋初,国子监与诸路州府解额无甚区别。真宗天禧二年(1018)十一月丁亥(二十九日),“命翰林学士承旨晁迥、知制诰陈尧咨,于秘阁再考国子监及太常寺别试进士文卷。”(242)“十二月八日,迥等再考定试卷以闻。诏国子监从上解二十人,太常寺六人。”(243)即共解进士仅二十六人。

仁宗天圣元年(1023)十月十二日,“国子监言:‘欲乞今来取解进士,除元额外,量添数十人,以为定额。诸科免解人外,依旧数解发。’诏进士将添二十人,余如旧。”(244)天圣七年八月八日,“诏国子监发解举人,今后进士以五十人为定式,余(按指诸科)依旧。”(245)庆历元年(1041)八月十七日,“诏国子监今岁解发进士、诸科,各增二十人”。(246)皇祐五年(1053)闰七月二十日,改为按比例发解:“诏开封府、国子监进士,自今每一百人解十五人。”(247)嘉祐二年(1057),改为间岁一开科场,天下进士、诸科解额各减半。《长编》卷一八七载:

嘉祐三年三月辛巳(十一日),礼部贡院言:“开封府进士二百一十人,诸科一百六十人;国子监进士一百人,诸科十五人;明经各一十人,并为定额。”从之。

则国子监进士、明经、诸科解额共为一百二十五人。

神宗熙宁八年(1075)七月二十三日,“诏开封府、国子监并就一处考试,仍以两处解额通计取人。”(248)“旧制,开封府三百三十五人,国子监百六十人”,共计四百九十五人。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四日,开封府、国子监复分别解试。“诏自今解发进士,太学以五百人、开封府以百人为额。”(249)国子生则以四十人为额。《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五之二三《发解》载:“元丰三年五月三日,编修学制所言:‘臣等看详:监以国子为名,而无国子教养之实,恐未称朝廷建学育士之意。乞应清要官亲戚并令入监听读,以二百人为额,解发毋过四十人。’从之。”

哲宗元祐七年(1092)六月甲子(十二日),置广文馆解额。礼部状:“将本府(按即开封府)诸科二百人,并国子生四十人,共为二百四十人解额。”“诏依礼部所申,今后太学举人并国子生发解,并以元祐五年发解取人分数施行。”而“元祐五年发解国学举人,每五人四厘二毫一忽解一人”。(250)即又改为按比例发解。

徽宗崇宁五年(1106),因罢州郡发解及省试法,取士并由学校升贡,将国子监解额等尽添拨诸路州府贡额。宣和三年(1121),复旧,即依元丰贡举之制。

宋室南渡,高宗建炎四年(1130)五月二十一日,依权礼部员外郎侯延庆陈请:“其解发人数依旧制,以就试终场人为率,七人取一名,馀分亦听取一名。”(251)又改为按比例解发。宁宗嘉定三年(1210),“太学解试,系是十三人取三人”。(252)《梦粱录》卷四云:“国子牒试,五人取一名。”较之诸路州府军监解额一般不到百分之一,国子监解额要优惠得多。

正因为国子监解额较宽,故多冒滥,公然犯法。嘉熙二年(1238),臣僚言:“国子牒试之弊,冒滥滋甚。在朝之士,有强认疏远之亲为近属者,有各私亲故换易而互牒者,有为权势所轧、人情所牵应命而泛及者,有自揆子弟非才、牒同姓之隽茂利其假手者,有文艺素乏、执格法以求牒转售同姓以谋利者。”(253)为革其弊,一是常申严牒试之法,二是缩小亲属牒试应举的范围。但均收效甚微。南宋末年,又推出两项革弊办法,其一是置簿籍。“宝祐四年(1256),命在朝之臣,除宰执、侍从、台谏外,自卿监、郎官以下至厘务官,各具三代宗支图三本,结立罪状,申尚书省、御史台及礼部,所属各置簿籍,存留照应。遇属子孙登科、发解、入学、奏补事故,并具申入凿。后由外任登朝,亦于供职日后,具图籍记如上法。遇胄试之年,照朝廷限员,于内牒应举人就试,以革胄牒冒滥之弊。”其二是胄子牒试限员。“景定二年(1261),胄子牒试员:宰执牒缌麻以上亲增作四十人,侍从、台谏、给事中、舍人小功以上亲增作二十七人,卿监、郎官、秘书省官、四总领小功以上亲增作二十人,寺监丞簿、学官、二令大功以上亲增作十五人,六院、四辖、省部门、史馆校勘、检阅大功以上亲增作十人,临安府通判牒大功以上亲增作八人,馀应牒亲子孙者,一仍旧制。”(254)但为时已晚,此后没有几举南宋就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