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货崛起:本土创新+核心技术+品牌重塑,告别“崇洋媚外”
新中产消费的另一个趋势,是本土化创新和新国货的崛起。
一个国家新中产阶层的崛起和壮大,往往是商业文明走向成熟的伴生现象,会诞生诸多影响世界的产品和品牌。
美国的新中产阶层崛起,始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冒险精神(牛仔裤、西部音乐)和快乐精神(可口可乐、好莱坞)是当时的美国新中产和美国商业留给世界的礼物;日本的新中产阶层崛起,则在20世纪60~80年代,正如三宅一生在1971提出“什么是一块布”的本质一问,日本企业在其产品设计和制作上对需求和体验本源的极致追求,也让全世界记住日本的工匠精神。
2015年至今,中国的新中产向中国市场的企业提出同样的命题。
未来10年,一方面,新中产群体的消费升级仍将持续,甚至可能加速,这对所有品牌而言都是好消息;另一方面,中国产业界对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的持续投入,以及外国品牌在中国市场“护身符”式的高级感的逐步退散,会使得中外品牌的竞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市场增量:本土品牌挤占外资品牌份额
从2013年开始,外资品牌抢食中国市场的“蛋糕”不再那么容易了。贝恩公司与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的《2014年中国购物者报告》显示,2013年起,中国本土品牌正在持续挤占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在26个消费品行业的市场增长量中,本土品牌贡献占据了压倒性优势。
比如,被称为“外资第一店”的马来西亚百盛在两年时间内关闭了6家门店,即便业已高龄的创始人钟延森复出,百盛的业绩还是在一路恶化,2015年第1季度,百盛同店销售下滑8%;进军中国5年时间不到,泰国五大零售集团之一的尚泰百货关闭了在中国市场3家门店中的一家。
面对越来越难征服的中国市场,一向高傲的国际奢侈品牌也放缓了开店策略。上述《2014年中国购物者报告》显示,2013年,65%的奢侈品牌停止和放缓了中国市场的扩张计划。
就舆论和企业的营销策略而言,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同样重视中国的消费市场,尤其是新中产消费市场。不过在很长时间内,跨国公司往往将中国视为全球市场和供应链环节的一部分,常规经营模式为复制全球模式和商品到中国,而非将中国市场视为提出特定需求的优先级市场,针对中国市场的特定创新并不多见。中国本土品牌的竞争力来自成本和规模优势,对创新的依赖程度较低。
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的新中产消费群体,在等待面向中国本土的创新井喷,不论这种创新来自中国品牌还是外国品牌——当然,考虑到对中国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决策链响应速度,中国品牌在这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
在贝恩和凯度调查的26个品类中,有21个中国品牌正在拿走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反之,仅有4个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降低了;另有1个保持均势(见表2-11)。
表2-11 中国品牌和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变化(2017年)
例如,在护肤品领域,本土品牌百雀羚从下线城市起步,逐步通过升级产品和建立高端品牌形象的方法,提高其在上线城市的渗透率;在果汁品类中,“天地壹号”的产品组合迎合了中国购物者对营养健康饮料的需求,因而取得成功;2013年年末,一家医药公司推出的饼干新品牌“江中猴姑”基于中国传统食疗理念进行创新,制胜市场,2014年,它从国际竞争对手手中赢得近2%的市场份额。
“如果说过去十几年是global for China阶段——跨国公司利用全球规模让中国市场获得更快发展,那么现在就是China for China阶段,中国市场本身的规模可以支撑自己成为一个独立市场。”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消费品及零售业务资深领导邓旻说道,“未来的5~10年将是China for global阶段。”他预测,由于中国市场孕育着汹涌的数字化趋势和复杂的生态体系,在这里经历洗礼的跨国品牌将获得独特的、受益匪浅的经验。如何用这些“中国经验”引领自家品牌未来在全球实现发展,将是很多跨国公司要思考的事情。
国货之光:中国品牌的量价齐超开始出现
2019年“双11”当天,天猫彩妆品类的销售额冠军不是国际一线品牌,也不是传承百年以上的国际传统大牌,而是成立时间仅3年的国货彩妆“独角兽”完美日记。在天猫公布的“双11”美妆品牌TOP10排行榜中,自然堂、百雀羚、完美日记和薇诺娜等作为国产品牌,与一众国际大牌比肩而立。
回顾过去几年的天猫“双11”排行榜,可以看出,单就美妆品类而言,国货品牌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而这些品牌中,后起之秀也越来越多,成为榜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见表2-12)。
如果这些数据还不能让你对“国货崛起”有感触的话,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咨询机构知萌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有78.2%的消费者经常购买国货,且在同等价格下,44.6%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中国本土品牌。麦肯锡2018年发布的数据报告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其报告指出,在质量与价格处于同等水平的情况下,有62%的中国消费者更偏向选择国内服饰品牌。
表2-12 2016~2019年天猫“双11”美妆品牌销售额排行榜
(截至11月11日24点)
2019年5月9日,中国经济信息社经济智库、中传-京东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在“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平行论坛上联合发布《2019“新国货”消费趋势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品牌下单金额同比增幅高出国际品牌14%、下单商品销量同比增幅高于国际品牌8%;2018年,中国品牌商品下单量TOP5是食品饮料、服饰内衣、家用电器、母婴和电脑办公,占京东全站中国品牌下单量的41%。
“国货崛起”的事例随处可见:2017年10月16日,由中国制造的美国地铁正式亮相;国货美妆品牌百雀羚2016年单品牌零售额高达138亿元,销售额排名全国护肤品品牌之首,仅次于玫琳凯、欧莱雅和玉兰油,在行业中排行第四;截至2017年,小米之家的年坪效已高达27万元,几乎为同行的10倍,仅次于苹果,但其成本仅为苹果的1/6;2018年10月26日,华为Mate 20和苹果iPhone XR同时在中国举行售卖会,华为门店一机难求,苹果店前却门可罗雀;英国广播电台(BBC)在2019年5月31日首次使用5G进行电视直播时明确表示,因为使用华为的设备,他们才得以使用5G进行电视直播……
看完这些数据,相信你会由衷地感叹一句:作为中国人,真骄傲!
国人终于再也不用购马桶盖、买奶粉都要海外代购了,我们真正开始以使用国货为潮流,以民族品牌为荣。越来越多披上高端外衣的“中国制造”也正成为国家名片,以崭新的姿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国货崛起,一方面是由于国人思想观念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制造和智能制造的发展。很多人在国外消费时,购买的产品上却印着“MADE IN CHINA”,现实让国人更多地去了解和关注“中国制造”,慢慢发现中国制造的变化和国货的魅力。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的供应量中心,贡献了全球消费品产能的60%,大多数的消费品行业,中国产能都占据全球一半以上。比如,麦肯锡《中国与世界》报告显示,中国贡献了全球制造业总产出的35%。
在新国货崛起这一论点上,考虑到中国制造业的超级产能,中国品牌在数量上的优势并不是最值得令人瞩目的论据。更能体现新国货崛起的论据,是中国品牌开始在部分品类上完成对外资品牌的“量价齐超”。
在很长时间内,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据先天优势,在价格上“崇洋媚外”是中国消费者的下意识反应。即便是同样的品质水平,中国品牌也必须比国外品牌卖更低的价格,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
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中国最大的彩电品牌对自己的市场竞争策略归结为,“在同样的技术参数前提下,售价必须比日本品牌低30%”。这条“30%生命线”主导了中国消费品市场十几年的中外品牌格局。
在这一轮消费升级和新中产崛起的浪潮中,“30%生命线”逐渐溃散,中国品牌完成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下面,我们以4个品类为例,从产品定价方面来分析一下中国品牌和外资品牌(见表2-13)。
表2-13 外资和本土品牌的4类产品对比
(吴晓波频道根据各公司产品信息整理)
可以看出,如今,中国品牌对外资品牌普遍出现量价齐超的情况,“30%生命线”逐渐过时、褪去,中国消费者“崇洋媚外”的商品情结已经式微。
27岁的天龙人(化名)是广州的一名金融从业者,他说他的父亲那一辈(“60后”)是比较“崇洋媚外”的一代,到他则已经不是“外国品牌就好”。前几年买房装修时,在装修风格上,他与父亲有了不同意见。父亲建议按照欧式风格来装,而他自己希望有一点中式的风格,最后因为是他住,他的父亲妥协了。但接下来选择家电的时候,两人又有了不同的意见。在选择中央空调的时候,他打算买格力的,但父亲明确要求一定要用美国的品牌。比起价格,天龙人更关心质量和使用感受。据他对比中国和美国品牌的中央空调产品,在质量和使用体验上,这两者没有什么差别。空调这种产品不需要超级高精尖技术,使用的场合很简单,所以只要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同品牌之间差不多。
天龙人说,他身边很多年轻的朋友,对品牌的国别甚至品牌本身都“脱敏”了——他们更注重产品本身。比如电饭煲、马桶盖、扫地机器人等品类,中国品牌和外国品牌在技术上的差距表现不明显,一般人感觉不出来。
当然,在很多行业,还有一些外资品牌仍然享受着品牌国别的“溢价”,或占据着高端品牌的主要市场份额。尽管中国品牌逐渐体现出竞争力升级的趋势,但要做的事仍然有很多。
国货崛起,反映了中国制造的变革,有韧劲、有底气、有空间的国货正在迎来新机遇。在国货底色下,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加速转变。
品牌国别观:相比品牌国别,更在意产品品质
国货的崛起,是不是意味着新中产更愿意购买国产产品呢?
对这个问题,吴晓波频道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国产产品与国外产品哪个更好的问题上,新中产的看法是既不认为国外的产品比国产的好,也不认为国产的比国外的好。换言之,品牌国别在新中产人群中起的作用不是决定性的。或许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国家情怀的因素引导新中产心中的天平稍稍倾向于国产品牌,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产品本身。
但在“国货崛起”的认识上,新中产对中国品牌越来越好的趋势坚信不疑。
这也意味着,理性的新中产消费者秉承的品牌国别观是:相比品牌国别,更在意产品品质。
关于这一点,我们以新中产选择汽车为例来分析,是最合适不过的。前面说过,新中产最重要的消费特点是非必需品消费的比例大幅度增加。而在绝大多数家庭中,汽车是最大的一项非必需消费品。
吴晓波频道对“2016~2019年拥有汽车的新中产占比”和“新中产家庭汽车拥有量”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84.9%的新中产拥有私家车,而在3年前是77%;其中,31.9%的新中产家庭中拥有不止一辆车(见图2-4)。此外,他们对自己下一辆车的预算在20~50万元。
图2-4 对“2016~2019年拥有汽车的新中产占比”和“新中产家庭汽车拥有量”的统计结果
在购车品牌方面,对比2016年和2019年新中产家用车制造商的国别分布,国产车的占比大幅度提升——尽管从绝对量而言,国产车的占比并不高。相应地,其他车系则都有不同比例的降低。
而在汽车消费市场的两大趋势——新技术车和二手车上,新中产对新技术车的认可度远远高于二手车。
比如,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新生代产物,越来越受到新中产关注,也因为环境趋势所迫,新能源汽车必定会代替燃油汽车,成为未来新时代的“新宠儿”。新能源车的代表当属特斯拉,不过除了特斯拉,中国自主品牌比亚迪同样具有实力。
就以比亚迪e5这款车为例,它的最大续航里程增加到了480公里,而最大充电功率从40千瓦提升到了60千瓦,有效地减少了充电时间,在快充条件下仅需半个多小时即可充至80%的电量,让消费者不再为车子没电而感到烦恼。
2020年1月,比亚迪汽车公布了2019年全年销量。数据显示,比亚迪汽车2019年全年累计销售45.1万辆新车,其中,新能源车型累计销售达21.9万辆,EV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42.5%,新能源总产销超73万辆。
墙内开花墙外香。比亚迪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不知不觉间已经征服了全世界。
当然,在一个消费市场上,增量的技术性变革难度远远小于存量的制度性变革。在消费者眼中,新技术的运用体现的是厂商与消费者的二元关系——厂商提供更先进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消费者愿意为此付出溢价。
而制度性的变革,比如二手车市场,则包含着更为复杂的多元关系,涉及卖家、买家、平台方甚至监管方的博弈,交易成本巨大,令人却步。
但是,也有40%的新中产对购买二手车持中立或正面的态度,这个比例并不算低。当交易的透明度、标准化及新中产对汽车的认知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和进步后,二手车仍有可能成为新中产家庭用车的重要构成部分。
通过观察新中产在购车时的选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相比品牌国别,他们更在意产品品质。
在谈到品牌国别观时,来自上海的张全说:“在品牌的选择上,我不会盲目支持国货。对产品的选购,我有自己的衡量标准,选择自己喜欢的就行。没必要因为要支持国货,强迫自己去接受它。有竞争才有压力,在市场竞争中,制造企业需要不断接受消费者的批评与建议,才能不断优化,不断进步。我们也需要和优秀的国外产品做比较,学会思考和借鉴。”
张全是一个典型的理性新中产消费者,他对国货和国外品牌的分析也是理性的。中国品牌因为更贴近中国市场的空间优势,有更了解中国消费者文化和审美需求、更快速决策的优势;而外资品牌的优势则是更悠久的品牌历史和更多的技术储备。品牌国别的民族情绪,或许会在某些时间节点上发挥催化剂的作用,但最终,中外品牌的竞争会归结为产品品质和对消费者需求满足程度的竞争。
所以,新国货的崛起,理应是品质的崛起,是核心技术的崛起,是理性消费者的崛起。这一趋势令中国品牌有了品牌自信和价格自信。若非如此,新国货的崛起则难以长期存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