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天高气爽的秋季,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作者给我送来了《五彩彰施——中国古代植物染色文献专题研究》一书的初稿,嘱请我写序。为此,带着浓厚兴趣,非常高兴地以第一个读者的身份拜读了这部大作。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先民首先从用于御寒蔽体的织物上,尝试用不同色彩、不同图案来表达自己的爱好、思维以及社会地位。据考证,文献和实物资料均表明中国的植物染料染色工艺体系是在先秦时期发展起来的。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染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手工专业。正是由于当时染色技术的大发展,可供选择的色谱骤增,不仅大大改善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色彩甚至成了区分等级的标志,出现了五方正色、五方间色之说,各种色彩自此有了宗法和哲学意义的内涵。
一本有关植物染色历史的学术著作,无非是根据文献资料,汇集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经过分析整理,全方位宏观地阐述植物染色的渊源和发展脉搏,同时对一些莫衷一是的问题,充实材料做出澄清,或提出新见解。我们知道,历史上关于可染色植物的内容,散见于一些正史、政书、文学作品及相关古籍典著中,可喜的是作者在“综述”篇里,基本做到了将浩瀚古文献中非常零散的有关植物染料和染色技术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再结合今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具有说服力的文字表达,示人以系统的、完整的了解有关古代植物染料和染色技术的概貌。实乃不易!
“专论”篇中的论题,虽然不多,但仍可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前人虽有研究,但还有许多不够明晰之处的问题,如对《考工记》所载“锺氏染羽”的染材,以及“筐氏”的工种。作者通过细致梳理文献,颇具说服力地指出锺氏染羽所用染材之“朱”和“丹秫”,实为植物“红豆杉”和矿物“朱砂”;筐氏的工种,实为缫丝。再如对蓝染植物“吴蓝”和“苋蓝”的考辨,摒弃以前从制靛判定二蓝原植物的思路,只关注可以染蓝这一路径,来判定二蓝的原植物,进而得出新的观点。
第二类是因文献太少,前人没有涉及,或虽有涉及却没有深入研究的。如大家都知道先秦时期是以一些鸟的羽毛做色泽标准,但这些鸟的原型,在当代动物学分类鸟纲中,究竟为何种科目以及名称?却没有人探讨。作者独辟蹊径地将《周礼》记载的王后及命妇的三种礼服,即袆衣、揄翟、阙翟上面的鸟类图案特征,比对当代鸟类学的认知描述,对翚、鹞和鷩三种鸟的原型,进行了甄别,从侧面得出判定结论。
第三类是将文献材料结合染色实验,试图以实证的方式定量地界定某种颜色。如对郁金色的界定,便是根据古代色名的命名方式以及染色实验结果而得出。尤为难得的是通过实验,还实证得出“不同的郁金品种只有姜黄具染色价值。凡文献中出现郁金时,如偏重强调色彩,此郁金肯定是指姜黄;反之,可能只是指郁金的某个品种”。这个判定澄清了以往对郁金和姜黄都能染色的错误认识。
这些专论文章,以开阔的视野、敏锐的眼光来发现问题,再辅以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旁征博引,不妄发空言,不厌其烦地一步步推论解决问题。而且显然在文献搜集和消化过程中下了大功夫,才能将这些材料驾驭自如。尽管所得的判定结论,不一定正确,有待进一步验证,但内容给人以翔实新鲜的感觉,不失为填补空白的创造性研究,着实令人耳目一新。其努力探索求真的精神更是值得点赞。
研究植物染色的历史,虽然卷帙浩繁内容丰硕的文献典籍是基础,但由于不同色彩,从光物理学角度来讲,是由射入人眼光线的波长决定的,具色相、纯度、明度三个基本特性。就具体某个颜色或颜色词而言,既具象,又抽象。如历代古文献对色彩的形容,就包括字义的表征、心理的反射以及写实的描述等,相当复杂。如单一的从文字理解,难免会与实际的色彩有一定的偏差。作者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此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尽力从各地搜寻不同染材,比照古代染法,通过染色实验将10余种重要的植物染料所染之色直观地呈现出来,得到了该染材在色调上的分布范围。其研究结果毫无疑问地可作为色彩相关领域、古物复原或技术理解的重要参考依据。
文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之说。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必须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资料的种种形态,探求其内在的联系,进而才能做出更深入的研究。做研究的人最苦恼的就是可资利用的文献不足,以及文献搜集过程中的枯燥和烦琐。作者感同身受,将其日常搜集的有关蓝草、红花、栀子、黄栌、槐米等数十种染色古文献整理和辑录出来,附在相关植物介绍的文后以二维码形式展现,以便助益相关研究人员高效、准确和便捷地利用。其整理、辑录、助益之功不可埋没,再次为之点赞。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和技术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在这对矛盾面前,寻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并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理念和潮流。在这种浪潮的推动下,人们对合成染料对环境产生的严重污染进行了深刻反思。而植物染色的染料,取之于自然,染色后的残留液可生物降解,与生态环境具有很好的贴合性和相融性。中国传统植物染色积累起来的染色材料、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呈现出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生产技术思想,对当下植物染色工艺的研究、恢复与传承有积极的现实作用,越发被人们重视,成为今日“绿色生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的内容恰好契合了这一潮流,具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邢声远
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