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 疯狗跑到别处去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李白
A
B
C
D
狂,从字形上来看,毫无疑问跟“犬”有关。许慎等诸多学者都认为这是一个形声字,那么我们来看看“狂”字的各种字形。
狂,甲骨文字形A,右边是一条凶猛地扑上来的狗,左边这个字符像什么呢?许慎说这是“狂”字的声符,表声,固然不错,但是仅仅靠右边的一个“犬”字,怎么能够表示“狂”的含义呢?白川静先生认为这个字符的下部是象征王位的钺头之形,即斧钺头部之形,上部是“之”字的甲骨文字形。三部分加起来表示:出征前,使者将脚放在神圣的钺头上,以获得非同寻常的灵异之力,因此“狂”指从某种灵力那里获得非凡之力。
白川静先生的解释部分正确,但他的解释却没有涉及“犬”字。我认为“狂”这个字应该是一个会意兼形声的字,根据甲骨文字形A,右边是一条凶猛的狗;左边下面是“王”,上面是“止(脚)”,是“往”的本字,会意为狗疯狂地跑到别的地方去。许慎误把这个字形左边的上面当作“之”字,误把下面当作“土”字,《说文解字》:“之,出也。”本义是生出,滋长。因此把这个字形的左边部分解释为“草木妄生也,从之在土上”,草木从土堆上茂密地生长起来。许慎的解释虽然完全错误,但如果按照他的方式思考下去,倒也很有意思:草木滋长蓬生,狗扑上来吠叫。狗如果不发疯,它对着土堆上茂密的草木叫什么?因此这还是一条疯狗。甲骨文字形B,狗的样子不太像。金文字形C,同于甲骨文。小篆字形D,狗移到了左边。楷体字形的右边省写作“王”。
《说文解字》:“狂,狾犬也。”“狾”读作“zh#”,也是指狗发疯,即狂犬。《汉书·五行志》引《左传》:“宋国人逐狾狗,狾狗入于华臣氏,国人从之。”这是世界上关于狂犬病的首例记载,“狾狗”就是疯狗。由狗发疯引申到人身上,人的精神失常或者疯癫都称“狂”。《诗经·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扶苏”,小树的名字;“隰”(x!),低湿之地;“子都”,著名的美男子。这句诗的意思是:山上有扶苏,低洼地有荷花;没有看见美男子,却看见了一个行动轻狂的人。《诗经·褰裳》中也有这样的名句:“狂童之狂也且。”朱熹说:“狂童犹狂且,狡童也。”这都是引申为人之轻狂顽劣的意思。
孔子曾经说过:“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中行”指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中庸是孔子理想的最高境界,但是他却找不到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与之交往,只好跟狂者和狷者交往了。“狂者进取”,意思是理想高远,进取心强;“狷者有所不为”,狷者拘谨无为,引申为孤洁。在孔子看来,狂者和狷者是仅次于中庸之道的人,因此他才愿意和这两类人交往。
李白有诗:“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狂人、狂生、狂士,是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典型人格,当理想得不到实现时,就狂放不羁,蔑视流俗,我行我素;“狂”的本义是狗发疯,完全是贬义,却生发出这样的褒义赞美之辞,真是太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