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汉字里的古代博物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疑 牵着牛去参加祭礼的祭司迷路了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陶潜

A

B

C

D

E

我一直以为“怀疑”这么抽象、这么看不到摸不着的人类心理活动,最初造字的时候不可能清晰地表述出来,可是没想到甲骨文里就已经有了“疑”字,古人的造字智慧令人叹为观止。

疑,甲骨文字形A,这是一个会意字,一个右手持杖的人张开胳膊站着,张大嘴向右边观望,发傻的样子憨态可掬。甲骨文字形B,右边添加了表示半个十字路口的“彳”,这个人显然在十字路口处迷路了。

疑,金文字形C,左边添加了一个牛头,非常令人费解。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声符。还有人解读为用牛头来暗示这人是一个牧童,牧童迷路了。我倒觉得古人的思维没有浪漫到这个程度。最初造字的古人之所以选择持杖、持牛头的这个人来会意,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一位重要人物,因为只有重要人物的迷路才足以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从而使人印象至深。我认为这个人是一位负责祭祀事宜的官员或耆宿,持杖表示他地位较高,持牛头表示他要牵着用作牺牲的牛去参加祭祀的仪式,这样一个人迷路了,参加仪式的众人肯定都非常着急,于是就把这种真实的情景植入造字的思维中去了。

疑,金文字形D,牛头上方再次出现了所持的杖的形象,这人一定心烦意乱之极。小篆字形E,变形严重,右上角的牛头变形为“子”,从而使许慎等人误会为“从子”,徐锴甚至解释为“幼子多惑”,实在跟甲骨文和金文字形相差甚远。楷体字形右上角的“子”再次严重变形,持杖、持牛头的样子完全看不出来了。

《说文解字》:“疑,惑也。”陶渊明诗“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大老远送来茶水和好酒,原来是怀疑陶渊明与时乖违。许慎没有见过甲骨文和金文,因此只好用同义字“惑”来解释,却不知道“疑”的造字本义是在十字路口迷路后的疑惑之态。湖南有座山叫“九疑山”(也写作“九嶷山”),九条溪谷都高度相似以至于分不出来,就跟这位分不清到底是哪个十字路口的人一样,故称“九疑”。

颜师古说“狐”这种动物:“狐之为兽,其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而称狐疑。”因此而有“狐疑”一词。

相传上古时期,天子身边有四位辅佐的大臣,称作“四辅”或者“四邻”。据《尚书大传》记载:“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天子有问无以对,责之疑;有志而不志,责之丞;可正而不正,责之辅;可扬而不扬,责之弼。”“疑”的职责是为天子答疑;“丞”的职责是“志”,记录;“辅”的职责是“正”,纠正;“弼”的职责是“扬”,称扬。合并而称,则为疑丞、辅弼。

《陶渊明诗意图册》第十二帧

清代石涛绘,纸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石涛(1642—约1718),俗姓朱,明宗室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明亡后为僧,法名原济,字石涛,号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工诗文,擅山水、兰竹、花草及人物。与清初画坛朱耷、髡残、弘仁合称“清四僧”。

《陶渊明诗意图册》全册共十二开,每开右图左诗,右为石涛依陶渊明诗意成画,左为清代诗人、书法家王文治依石涛和陶渊明诗画题诗。这幅选取的是第十二开之右图,画的是陶诗《饮酒·其九》:“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石涛笔墨清新,满纸苍润。蓊郁林木间一所小小茅屋,陶渊明与田父在屋前揖让问候。“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田父是一片好意,直率表达纯朴的疑惑与关切,所以陶渊明“深感父老言”,但心志已决,“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