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设计篇
第三章 团体沙盘心理技术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真正的教育的需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实现“中国梦”的追梦者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人才的教育工程的重要部分。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办好我们的高校,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吴霞在其《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博士论文中详细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教育的生命基础。生命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生命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使命。一方面,人的生命的存在是教育出现的生物前提,让教育得以可能去帮助人与自然之间获取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另一方面,人的生命也是对精神和社会属性发展的追求,人要以社会的形态生存,就必须要在生命的基础上获得文化、智慧、道德、人格等精神方面的发展。以上这些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得以体现和关照,它不仅涵盖大学生的生活、生命、人性、价值等层面,尤以心理健康危机系统的构建彰显珍视生命、发展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阻碍心理疾病、人格缺失对人生命的践踏。这不仅是塑造具有健全人格和主动发展精神的人的基础,也是构建和维护教育得以存在和延续的生命基础。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维护人的生命的基石,生命是教育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心理健康教育直面了人的生命,是为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承担人才培养的非智力基础。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大学而言,其主要任务就是“育人”,育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人,而不是“制器”,不是制造高智商、高能力,却呆板、没有情感、没有灵魂的人。许多实证研究也表明,成功的人才只有20%的有效动力来源于智力因素,有80%的主要原因取决于非智力因素,也就是说人才培养的基础不是智商,而是涵盖气质、性格、人文精神等的非智力因素。因此,作为以培养非智力因素为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承担起了人才培养中的非智力基础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因为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够乐观地面对人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关心他人,遵纪守法,自觉地承担社会义务,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此为基础的人群才可能构建现实中的和谐社会。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己任的大学教育而言,向社会输送构建和谐社会基础的心理健康的学生,也就是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就富有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特征。
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呢?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而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个表述让人感觉教育是一门艺术,很美、很灵动。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获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技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实现终身主动学习的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真正的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相关教育及信息”视为“健康的潜在决定性因素”,因此,教育对健康至关重要。而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大学生的健康是作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1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提到了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2005年颁布了《教育部 卫生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对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重要一环的课程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基本要求》明确提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以上文件的发布时间和内容可以看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拿出新的举措。从文件内容上来看,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目标也是在不断清晰和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还被写进了法律,在2013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二章第十六条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令举国高校心理工作者欢欣鼓舞的是2016—2018年,国家、政府又先后出台了多个相关重要文件,其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对心理健康教育发表多次重要讲话。
2016年,22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到,心理健康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意见》提出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民心理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到2030年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普遍提升。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将“心理育人”纳入高校“十大”育人体系。纲要提到,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着力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2018年7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进一步提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有责任、有义务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总结,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径和方法,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方法和工作模式。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障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由高中生到社会人的过渡阶段;大学生是面临着由高中较为单纯的学习生活,到大学毕业后独自承担社会责任的成熟个体。在这期间,大学生会面临学业、人际、恋爱、职业生涯发展等多种问题和挑战,也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需要在大学里学习知识技能,培养能力素质,乃至作出人生发展的重要决定。这些任务的顺利完成,都需要以心理的健康发展为前提。因此,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必须要具备的素质,是大学生成功发展的保障。
首先,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心理问题往往与人的生理疾病互为条件。一方面,长期的身体疾病可以引发心理问题;另一方面,长期存在心理问题且得不到调适,也会引发身体疾病。如果大学生的心理不健康,经常处在紧张、焦虑、抑郁、悲伤、恐惧或愤怒之中,又得不到及时调整,他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受到损害。此外,从精神病学的角度来看,不良情绪还容易导致心理障碍。不良情绪如果过度集聚或长期得不到及时调整,就会影响人的大脑功能,造成大脑功能失调,从而导致各种神经症或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自杀行为。
其次,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社会的迅速变革,每个大学生都会承受来自学习、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事业发展、恋爱婚姻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需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自信、乐观、创新、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在现代社会中,谁具备了以上这些心理品质,谁就能够获得成功和发展。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功发展的需要。美国成功学家安东尼奥尼说:“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比。”当一个人拥有自信、情绪积极乐观、意志品质坚强时,他便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而当一个人处于自卑、愤怒、抑郁、焦虑、紧张等消极状态时,他对外界的感知能力也会下降,从而限制自己潜能的发挥。一些大学生尽管智商很高,学习成绩也很优秀,但是由于心理不健康,出现了心理疾病,甚至产生了自杀危机,其个人价值无从实现,也阻碍了成功发展。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实现真正教育的需要,更是保障大学生自我发展和成功的需要。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参考依据
2001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提到,“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该文件成为21世纪指导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最早期文件。
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对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重要一环的课程教学进行了具体要求。该文件明确提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8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以下简称《指导纲要》)进一步提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指导纲要》是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新的纲领性文件,其明确提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可见,《指导纲要》的出台既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关于心理健康教育重要论述的需要,也是推动相关文件精神落地生根,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需要,更是加强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毫无疑问,《指导纲要》将领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再出发,而心理健康课程则是保障再出发的装备和能力。
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内容、课程形式设置上应遵守《指导纲要》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① 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②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③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④ 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
众多文献表明,心理健康与诸多因素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遵循大学生的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规律,也要兼顾社会发展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要符合各高校各学科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课程开发要树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普及性、发展性,积极培育未来社会精英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求,提高他们在认知、情绪、意志、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亲密关系等多层面的心理健康素养。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以大学生为教育客体开展的培养其良好心理品质、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首先,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其次,要着力塑造健全人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心理疾病与基本适应问题”,仅实现了对大学生心理的非病状态和良好的适应状态的教育目标,忽视了对健康心理的更高层次,即培养负责任的、勤奋的、独立的、积极的良好心理品质的实现。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消除疾病和基本适应问题,更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既要尊重和利用大学生自我意识运行的心理机制,展开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又要高度关注个别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和矛盾,对少数学生加以重点的关注和关怀;既要坚持对大学生理想自我的提升,给他们提出和推荐具有亲切性和感知度的榜样,引领他们理想自我的发展,又要坚持增强大学生自我意识调控的能力,让他们具备调节情绪、抵抗挫折的素质。通过注重培养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良好心理品质,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执着坚定的信念,塑造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人才,使大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用于改造世界,并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发展自己,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协调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着力塑造健全人格。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这里的全面发展既是知识能力的发展,更是人格的不断完善,因而健全人格的塑造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部分。大学生群体多数不曾经历苦难,独立生活能力相对较弱,情感体验多以自我为中心。进入大学之后,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如何面对学校的纪律和规定,如何面对没有选择的集体宿舍,如何面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室友,如何更多地宽容与理解他人,这些问题的对待和处理都成为大学生要去克服的难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以人格的不断完善为基础。如果大学生不具备较为完善的人格,则在上述问题中极易表现出偏执、病态甚至扭曲的行为,因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须以多种方式实现健全人格的培养。
第二节 团体沙盘心理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设计与应用
一、团体活动的总目标
利用团体沙盘心理技术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一系列团体活动。其总目标为:帮助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学习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升心理健康素养,促进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具体目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层面: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了解自我意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恋爱心理、意志品质等相关的基本知识和自我调适的方法。
体验层面:使学生在团体活动中体验自己和感受他人,通过帮助他人满足自我需要,获得积极情绪,感受团队力量。体验尊重与被尊重、关照与被关照、成长与助人成长的快乐。体验自我探索、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成长、自我和谐的心理过程。
能量层面:使学生在认识、接纳、欣赏、感恩的体验过程中逐步增加对自己的认可、对他人的欣赏、对团队的信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力量,提升主观幸福度,促进心理健康观念、态度和行为习惯。在能力方面提升团队融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问题解决、爱与被爱的能力并运用于生活中。
二、活动对象
运用团体沙盘心理技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上课对象为在校在读的大学生。笔者从2018年春季学期开始,在所工作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开设此课程5次,参与对象为通过教务系统限期、限量选课的在读各年级本科生。根据5次课程的数据统计,58%为大一学生,27%为大二学生,7%为大三学生,8%为大四学生。这样的活动对象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事先制订了充分的课程计划和准备计划,安排有固定程序活动让成员来实施,重视团体初期阶段的团队建设,中期阶段的团队凝聚力强化,结束阶段的团体整合。这样的团体有凝聚力,成员投入度高,互动比较多。二是团体成员都是本校在读的大学生,他们的年龄、学历、心理困扰相似,团体成员之间容易沟通,能互相关心和启发,不孤立,有共同话题,容易产生共鸣、共情,团体成员间容易相互理解和支持。三是从第一次上课到课程结束,成员固定不变,除非极特殊情况,成员不会中途加入和退出。这样成员相互之间熟悉程度高,团体安全感、信任感、凝聚力都很强。四是课程目的是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和自我的成长与发展,不涉及心理治疗,也不强调技能的训练,它不是一个治疗团体,也不是一个技能训练团体。这是一个结构式的、同质的、封闭性的、成长性的团体。
根据结构式团体沙盘培训经验,参训总人数考虑到场地、设备及课程效果等因素,本课程人数限定选修60人,因课程冲突等原因,实际上课45~50人。根据经验,每组5~6人一组最合适,每次课程分8组,同时进行操作体验。
三、团体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
运用团体沙盘心理技术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名称为《心理健康与自我发展》,课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利用团体的动力激发个体的自我发展潜能,培养学生自助及助人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缓解来自生活、学习、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以科学态度对待心理问题,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防范心理疾患的能力,切实提高心理健康素养,促进自我全面发展。课程设计团体活动的理论基础主要由团体动力理论、体验式教学理论、团体沙盘心理技术、大学生核心素养和积极心理干预理论等组成。
(一)团体动力理论
樊富珉认为,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是一种团体辅导的形式,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简而言之,借团体的形式,助个人的成长。
美国团体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隆认为,人们内心的困扰均源于人际关系的冲突,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利用团体的动力去化解。
团体沙盘心理技术运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通过设置结构式团体,经过足够的团队建设建立安全模式,在人与人的互动中让了解变得有趣,让沟通变得容易。该技术既可帮助学生自己,也可促进他人进行自我觉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同时还可在与他人互动时,认识他人、接纳差异、发展关系、提高能力;在与团队合作时,促进沟通,感受理解与被理解、尊重与被尊重、帮助与被帮助,增加个人效能感和团体归属感。相信团体的凝聚、促进、疗愈、转化的动力,通过团体有规则的游戏,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真诚分享,互为镜照,从而使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获得成长。
(二)体验式教学理论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决定了课程不仅要进行知识传授,更要加强大学生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的教育思想也强调在活动、参与和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体验”是为受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他们亲身经历、感受、验证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东西,从而获得扎实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体验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是体验、反思和行动。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绪系统可以不依赖于新皮层自动作出反应,有些情绪反应和情绪记忆可以在完全没有任何意识和认知参与的情况下进行。那些影响到我们心理健康状况的情绪多半都处于无意识层面,不能被我们意识到,但是它却会影响和支配我们的行为。只有意识化的情绪才能进行更高级的加工和处理。对即刻情绪体验所起的作用就是对这部分情绪进行觉察,意识到它们在此时此刻的存在,意识到它们正在带给我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行为改变的前提。因此,在课程中通过让学生进行“全人”的参与的体验,不仅有认知的参与、情绪的感受,还包括身体的感觉,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关注活动内容本身,同时也会关注此时此地的真实的自己,这种全然的体验会帮助学生进入无意识层面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并将自己的无意识意识化,通过觉察、反思、分享、表达,进一步体验自己的认知、情绪和身体的感觉,并将这种收获运用于课后的实践,作用于日常的行动。
(三)团体沙盘心理技术相关理论(略)
(四)大学生核心素养和积极心理干预理论
2016年,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带领的专家团队历时3年研究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立了中国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大学阶段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强化和提升期,结构式团体沙盘课程通过一些主题和非主题沙盘的制作和体验过程,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培养和提升。如:在人文底蕴这个素养中,学生能在课程中提升人文情怀和审美情绪,尤其是提升了以人为本的意识,更能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提升了他们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在科学精神这个素养中,学生的思维能够更加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更好地作出选择和决定;能提高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探索精神,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在学会学习这个素养中,学生能通过课程更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提升信息意识。在健康生活这个素养中,学生通过课程更加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进行更好的自我管理。在责任担当这个素养中,课程使学生更加自尊自律、诚信友善,有感恩之心,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对自我和他人负责,有规则意识,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实践创新这个素养中,能使学生更加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提升了问题解决的能力。
将团体沙盘心理技术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符合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心理干预理论。积极心理学认为:在关注人的软弱一面的同时,也看重人独特的优势和长处;在致力于修护生命伤口的同时,也竭力建立生命中美好的特质;在努力帮助受心理困扰的人的同时,也关心如何使普通人活得更丰富。结构式团体沙盘可以关注到所有的人,通过积极心理品质主题沙盘的创造,可以强化学生的人格优势,可以更好地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阻止心理问题的发展,从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意义。
四、团体活动方案与实施流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与自我发展》团体方案见下表。
注:本课程按照24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分6个单元,每个单元4课时,每课时5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