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鱼:一个鱼头和千岛湖的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媒体链接:水上人家

企业内刊《淳文化》时间:2011.10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渔乡孕育渔人,渔人成就渔乡。渔境,不只是自然环境,还包括了它的人文环境。淳鱼文化的底蕴便吸收了这一“境”的精华和气韵,沉淀出一声号子,一堆星火,一片境界,一份情结。

一片渔情缭绕的生活境界

没有了往日零乱拼衔叠砌的石板路,只有被拓宽的混凝土路面;没有过往的老牛拖破车,只有道路上穿行的汽车、轿车和摩托;没有了打扮朴实的渔家女,只有一个个时尚的靓女。零落的村舍矗成鳞次栉比的高楼,长成了村庄和城镇;石板路上流年久远的恬漫和宁静,被喧闹和热烈所代替。千岛湖虽然已经不同往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被遗留下来的风俗,还有那一番渔乡的特色。

湖风徐徐吹来清新的气息,吹走城市的烦躁与喧嚣,这里微风轻抚,碧波荡漾。在这里可以尽情地嬉戏玩耍,摇一摇渔家小橹,哼一哼渔家小调,尝一尝渔家小菜,在这里您可以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做假日渔夫的奇妙乐趣,在这远离烦嚣都市的一隅,您尽可以独享这旷世美景,做一回独钓仙翁。

在千岛湖,你可以体验到渔家的休闲乐趣,观旭日东升,赏无尽的湖景,在漾波里我们乘船出航,日暮下我们挽起裤脚,在湖边戏水。可以在老道渔夫的指导下了解渔业生产知识,更可以在一望无际的湖边体验捕鱼的美妙乐趣。

在千岛湖,你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为每一个过往的人勾勒出一幅梦中渔乡的优美画卷。让我们一同沉醉在自然和人文景观中,纵横于现代和历史的奇妙世界里。亲近大自然,感受无尽生活乐趣。

比渔光曲更动听的渔乡号子

“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早晨太阳里晒鱼网,迎面吹过来大海风。潮水升,浪花涌,渔船儿漂漂各西东。轻撒网,紧拉绳,烟雾里辛苦等鱼踪。鱼儿难捕船租重,捕鱼人儿世世穷。爷爷留下的破鱼网,小心再靠它过一冬。”

这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电影《渔光曲》的主题歌,看过电影的人大多熟悉旧中国渔民的苦难生活以及渔村的破败凄凉。

号子声是每一个渔乡的特色,它就像一首朴素而久远的曲子。据传,由于条件比较落后,渔民们在水面上和岸边劳动时,需要齐心协力,特别是需要表达劳动过程中的心声和体验,于是自然产生了许多或高昂悠远,或欢快优美的渔民号子。

在千岛湖,最能展现渔家号子魅力的地方,莫过于巨网捕鱼的现场了。几条小渔船从四周摇拢过来,几十个精壮汉子站成一排开始拉网。随着“嗨咗、嗨咗”的号子越来越急促,渔网越收越紧,突然,一条大鱼腾空而起,似跳水运动员般地又扎进了水中。平静的湖面开始沸腾了,网内银光闪烁,浪花飞溅。一下子万鱼狂舞,条条鱼儿像在比赛跳高似的奔腾翻跃,煞是好看。

这些号子声由一系列富有节奏感的象声词组成,唱这些号子,可以让大家的劲往一处使,众力归一,更令紧张的劳动气氛活跃起来,消除大家的疲劳。在巨网捕鱼的现场,船上或岸上都有精彩的活动,十分丰富。每种号子,由于各渔村地域不同,渔民习惯不同,作业类型不同,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许多号子的内容都包含了渔民生产生活的风俗习惯,还有渔民勇敢、豪迈、乐观的内在精神。

比照明灯更耀眼的渔乡火堆

入夜,星星点点的渔火点缀了阡陌。渔火亮处,满是兴奋的脸庞。

那点点或明或暗的渔火,在冷风中顽强地跳动,时时燃起湖水澎湃的热情,借助月光的潮汐,将那团团火光烘托得格外明亮。风渐渐停歇下来,将一腔缄默的心事搁浅在渔火里。那些习惯了以渔火确定方向的零星船舶,也收下风尘仆仆的云帆,乖乖地卧在宁静的港湾,此刻也已进入甜美的梦乡。只有辛勤探索黑夜秘密的探照灯光柱,仍不知疲倦在湖上蹒跚地散步,灯光与湖面碰撞出的灼热波光里,有着对浩瀚大湖无限的眷念,有着对闪烁渔火热切的鼓励。而它又能恰到好处地将两者融合成一种独特的风情,这风情演化到极致,便调和成了一种散发着咖啡香味的浓郁氛围。

渔火最易燃起对往日的回忆,它尽情地打捞那些早被岁月淘白的历史故事,李白款款走来,带着他那“水色异诸水”的赞叹;海瑞从海南徒步而来,在这里为淳安一县之民谋求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朱元璋带着他的皇帝梦想跨马而来,你甚至可以听到百万大军金戈铁马的鸣响,他们仍在这原始的渔火中萦绕、徘徊和歌唱。

闪闪烁烁的渔火,像一首豪迈而略带柔婉的渔歌,慢板的抒情又蕴含着不绝如缕的哀怨,淡淡地弥漫在渐起薄雾的湖面上,遮住了明月的身影;又像是一本封尘已久的线装书,过多的传奇,无数的故事都被尘封在方块字里,尘封在天地间十分开阔的空白里。

流动不息的湖水,谁人能够与之争锋?纵然有朗照流水的明月,那也不过是瞬间的辉煌。只有飘忽不定的渔火,更像是点缀天空的诗歌。

闪烁在夜里的那一盏盏渔火,已经唱出了自己最后的情歌,歌声里充满着对千岛湖的眷恋,对明月的思念,对又一幸福明天衷心的祈祷。它默默地守候着一湾秋水,却不知不觉地妆点了渔乡美丽的梦。

比游乐园更有趣的渔乡垂钓

千岛湖物产丰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是远近闻名的优质垂钓之处。选择一个鱼正肥花正香的季节前往,看着鱼儿欢跳在水面吐泡泡,架一支鱼竿,伴着渔乡的风,伴着野花低吟浅唱,让人倍添几许散淡闲情。一个“钓”字,真是一个深邃的字眼,在千岛湖边杂草丛中找块石头静坐下来,忌喧哗,忌走动,脚边露水濡湿的凉意沁入人心,拈拈草上尖尖的针给衣脚上绣上写意的图案。怪不得会出现像“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诗句。戴一顶竹笠,披一件蓑衣,这些可以入诗的旧物,每一个都让人遐想无限。双眼直视鱼漂,静静地等,心思却游移八方,垂钓的满足就是这样获得的。

远离喧嚣的市井,来到青山绿水之间,端坐在蓝天白云之下,身处宁静,把竿临风,与湖光山色为伍,和清风艳阳为伴,让自然美景愉悦耳目、怡养身心,惬意非常。郑板桥在一首对联中,说起“一日清闲似两日”时,提到“眼无俗物,耳无俗声,胸无俗事”的“三无境界”,要尽得垂钓之乐,关键在于“胸无俗事”,在于保持一种宁静平和的心态。

钓鱼的最高境界应是钓着了亦乐,没钓着亦乐,不为钓鱼而钓鱼,“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才是钓者风范。钓鱼钓人生,钓鱼能陶冶情操,其中还渗透了许多人生道理和文化。开竿前投饵做窝,则说明“欲取之,先予之”;“放长线,钓大鱼”说明凡事要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方能取得最佳效果;还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说明只有处世不惊,遇事才能沉着应付,做事才能游刃有余。

一曲曲号子,伴着一阵阵拂面而去的清风,融进青山绿水之中;一点点渔火,在每一个寂寥的夜晚,为过往的人照亮前方;一支支鱼竿,在湖边寂静地等待着,等待着钓上一个绚丽多彩的梦。号子、渔火、垂钓,还有那些未被提及的一切,构成渔乡美妙的写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