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寻踪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芬兰:美妙的仲夏夜之约

时间:2017年6月

地点:库萨莫(Kuusamo)

关键词:棕熊、狼獾

从掩体的观察口向外望去,仲夏夜的芬兰,天空如白昼般明亮,一道炫目的双彩虹下,整个森林都笼罩在金色之中。棕熊从林中踱出,惊起一片鸥鸟。感谢大自然为摄影师搭建了如此梦幻的舞台,让我遇见此生最难忘的风景。

芬兰与俄罗斯接壤的北部森林中生活着1000多头棕熊

2017年6月,北欧的仲夏夜即将到来之际,我再次来到芬兰。18年前作为诺基亚公司的中国总部员工,我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从电信行业的职场经理人到野生动物摄影师,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对于芬兰这个国家,我自然也有着不一般的情感。

我们抵达芬兰北部的奥卢(Oulu)。走出机场后,一位金发小伙子上前向我伸出手,带着芬兰人的腼腆自我介绍说:“我是安迪,你们此行的拍摄向导。”从奥卢向东开了215千米后,我们进入了芬兰东部的边界小城库萨莫。有着140年历史的库萨莫位于北极圈以南60千米,每年夏季,因为极昼的缘故,这里成为观赏和拍摄野生动物尤其是棕熊的最佳地点——与俄罗斯交界的森林里游荡着大约1500头棕熊。

一提起大型野生动物,欧洲似乎一直都被忽略。然而,在地广人稀的北欧,森林面积广阔,是寒带和亚寒带动物的理想居所。芬兰的野生动物摄影在业界有着特殊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芬兰的摄影师开始在动物栖息地搭建简易掩体进行拍摄。这种方式安全有效,距离更近,在光线和环境方面也讲究了许多。如今芬兰的野生动物拍摄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产业,境内有大约200处拍摄掩体。此行的接待方是北欧自然摄影旅行社Finnature,创始人为芬兰知名野生动物摄影师亚里·佩尔托迈基(Jari Peltomki),专门组织拍摄棕熊、狼獾以及鸟类的摄影团,一年四季都可以安排。细数我在世界各地与大型野生动物的邂逅,其中八成是乘坐敞篷吉普车驰骋在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其余是坐船和徒步,偶尔使用直升机从空中进行拍摄。这些无不是主动搜寻,而使用掩体、坐等动物上门还是第一次。

在掩体中过夜,晨曦时分终于等到棕熊现身林间

除了棕熊,芬兰东部边陲的森林还是狼、猞猁和狼獾等掠食者的领地。我们先来到位于列克萨(Lieksa)的狼獾拍摄基地Wildlife Lodge of Keljanpuro Brook。基地的主人埃罗是一位身体瘦小的老人,森林中的这栋木屋便是他的办公室。埃罗的公司Erä-Eero WildlifePhotographing & Watching除了为摄影师提供拍摄服务外,也面向一般游客开展野生动物观赏活动。

狼獾

傍晚进入掩体之前,埃罗在屋后的空地上为我们烤华夫饼。这是芬兰人十分喜欢的一道甜点。香甜的华夫饼抹上蜂蜜和果酱,我们边吃边聊。“掩体拍摄需要食诱野生动物,这会对它们的自然生活造成影响吗?”我问埃罗。“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打扰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但喂食是有限制的,包括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定要用安全的食物,食物种类要上报给当地的环境管理部门审批。另外,不能对它们的自然行为产生影响。比如棕熊,它的主要食物还是得靠自己捕猎获得,投食只是小部分。”也就是说,食诱只是给它们一点小点心而已。生态摄影需要以尊重野生动物为前提。

今晚拍摄的主角是狼獾,对于我来说相当陌生。这家伙其貌不扬,好像棕熊的小兄弟,实际上它属于鼬鼠家族,与松貂、水獭和獾有着亲缘关系。生活在北方亚寒带地区的狼獾披着一身厚厚的毛,十分耐寒。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北欧和西伯利亚都是它的活动范围。然而,由于狼獾行踪诡秘,属于夜行动物,因此人们对这种掠食动物的了解甚少。“狼獾的数量比棕熊还要少,而且行踪飘忽不定。”埃罗的介绍愈发引起了我的好奇。“好在这一地区有大量驯鹿和野兔,是狼獾理想的觅食地。这里生活着大约20头狼獾,约占芬兰狼獾总数的10%,应该是整个北欧最容易见到它们的地方。”

傍晚,我们带着水和食物进入森林中的掩体——绿色的简易木屋,要一直待到第二天早晨7点。每栋木屋只能容纳两位摄影师,空间非常局促;除了座位,仅放了一块床板,角落里有一个迷你卫生间。操作台上配备了云台,不需要使用脚架。我将相机架好,通过观察口(掩体正面上方的一条玻璃)注意着周围的动静。正前方有几棵小树,埃罗将吸引狼獾的一部分三文鱼肉挂在树上,另一部分用石头在树下压好。一切就绪,坐等它造访了。

夜间是动物最活跃的时候,极昼的夜空明亮依旧。晚上9点过后,林子里突然有了些许动静。只见一头狼獾鬼鬼祟祟地跑过来,东张西望。这个狡猾的家伙行动迅速,叼起石头下的鱼肉就跑。为了够到树上的鱼肉,狼獾两三下就爬上了树,身手十分矫健。它甚至径直跑到掩体的观察口正下方;似乎感觉到了我们的存在,它好奇地向上张望,龇了下牙,雪白锋利的牙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别看这种动物个头不大,却十分凶猛。它既有狼的残忍,又有獾一样的体形,因此得名狼獾。它长着圆脑袋和圆眼睛,毛发蓬松,弓着背,像一头小号的棕熊配了一条貂尾,难怪又被称作貂熊。狼獾能跑,还能上树,游泳技术也很高超,堪称“多才多艺”。据说狼獾能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追捕比自己的体形大5倍的猎物,强有力的爪子和牙齿能撕裂猎物坚硬的骨头,甚至敢和棕熊一较高下,绝对是战斗力爆棚的主儿。它的钩状爪子特别厉害,电影《金刚狼》中金刚狼罗根的原型就是狼獾。

第二天,埃罗带我们来到他搭建在维卡提湖边的一处掩体。掩体前面有一片开阔地,背后的森林高大茂密,风景很美。这次埃罗竟然放了一个大猪头在木桩后面。“狼獾今天的伙食不错哦。”晚上11点,我爬起来换同伴去休息。刚坐到观察口前,我突然发现神秘嘉宾现身了,竟然是一头棕熊,我顿时惊呆了。只见它慢悠悠地从森林中走出来,径直走向猪头。我赶忙跳起来叫醒同伴,然后回到观察口前手忙脚乱地操作相机。来回一折腾,动静有点大,棕熊察觉到了,飞快地从地上叼起猪头转身就跑。它拖着笨重的猪头,边跑边回头看,好像担心有人追出来,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没想到堂堂的森林猛兽竟然是这副“熊样”。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棕熊才是埃罗为今晚设定的目标。我这下子来了精神,再也不敢合眼。一晚上先后来了两头棕熊,一公一母。公熊的毛色更深,体形更大,目光威严。母熊体形较小,神情也温柔了许多。母熊的头部毛色较浅,胸口还有白毛,应该是头刚成年的小母熊。两头棕熊在距离掩体80米左右的地方愉快地享用着美食,然后沿着湖边慢慢地溜达,最后消失在森林里。估计今晚有棕熊在此,狼獾自动回避了,整晚都没有出现。

接下来,我们移师位于卡努(Kainuu)的马丁塞尔卡南自然保护区(Martinselkonen Nature Reserve)。这里的拍摄环境更好,棕熊数量也更多。我们在木屋掩体内住了两个晚上。这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本很难遇到小熊,然而今年非常幸运。一头母熊生了两头小熊,它几乎每天都会带着小熊前来用餐。晚上11点刚过,它们果然准时出现了。我从掩体右侧的观察口望去,刚好看到母熊带着两头3个月大的熊孩子从森林里走出,经过我们的木屋下面时最近只有几米。我激动地看着小熊连蹦带跳地跟在母熊后面,直奔藏着三文鱼骨的地方而去。

小熊胸前的“白围脖”十分漂亮。由于还没断奶,它们对三文鱼骨的兴趣不大,更愿意相互推搡着,追逐鸥鸟,或者嗅嗅花草,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小熊要与母熊一起生活3年之久。在此期间,它们需要学习多种生存技能:捕猎、躲藏、自我防御等。小熊最大的敌人是成年公熊,由于附近有很多大公熊出没,母熊格外小心。一次,小熊刚从林子里出来走到半道,母熊就发出警报,小家伙一溜烟儿地跑回林子里躲了起来。

此行的最后一处拍摄掩体位于森林深处,走进去有1千米左右。掩体被野生针叶林包围着,这片针叶林向东延伸,直至穿过西伯利亚。这一夜,为了那口食儿,狼獾与棕熊斗智斗勇,熊来它跑,熊走它来。棕熊边吃边回头看着掩体,狡黠的眼神分明在说:“我知道你在那里。”第二天继续守夜。凌晨5点多,突然下起了大雨。半小时后,雨停了。我打起精神耐心等待,这时林子上空挂上了一道双彩虹,越来越炫目。森林中走出一头棕熊,在一片金色的辉光中踱步,周围鸥鸟飞舞。在芬兰的民间传说里,熊有着令人崇敬的神秘地位。当地人外出猎熊时,往往会举行一些神圣的仪式。那一刻,我相信熊是有灵性的,它果然是森林的守护神。

这就是我在芬兰森林掩体里的拍摄故事,仲夏夜与野生动物的美妙约会。

雨后,彩虹、鸥鸟和棕熊构成了一幅梦幻般的图画

带着两头3个月大的小熊,母熊需时刻提防大公熊的出现

扫码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