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端木蕻良年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1933年(21岁)

2月20日 下午在北平车站,参与进步学生欢迎英国作家萧伯纳来京仪式。

2月23日 散文《萧伯纳在北平素描》发表于天津《庸报》副刊“另外一页”,署名黄叶。

4月15日 响应鲁迅先生提议,北方左翼作家联盟机关刊物《文学杂志》在北平创刊。陆万美回忆说端木蕻良写有新作,但四期《文学杂志》上没有发现署名曹京平的作品,或者没有刊登或者使用了别的笔名。[49]

4月中旬 和韩宝善、冯厚生等编辑出版《四万万报》。《四万万报》报名是端木蕻良想出来的,代表四万万人民大众,报纸图案也是端木蕻良设计的。报纸一上报摊就被查禁抄没,只出了一期。[50]

4月23日 参加北平地下党发起的公葬李大钊活动。端木蕻良的任务是“先到城里,住到我母亲处,等到公葬游行这一天,不要正式参加游行示威,而是在李大钊烈士灵柩确实已经走出西直门时,便立即赶回清华园,告诉大家城内的情况,以便确定我们该采取什么步骤来进行;还要我准备一篇演说,讲述李大钊同志的革命事迹”。当日在燕京大学西门口为李大钊举行路祭,端木蕻良发表演讲,路祭遭当局武力阻挠。[51]

6月 受北方文总领导指示,与方殷、臧云远、韩宝善等筹备北平左翼文化刊物《科学新闻》。端木蕻良回忆道:“接受上级领导的指示,要我主编一个文艺报导刊物。我便组织了几个人,为了避开敌人的注意,要做得巧妙些,并不叫它作《文艺新闻》而决定叫它作《科学新闻》。这样一来,既不违反科学原则,又可麻痹反动派,使刊物寿命可以长些。恰巧,我看到日本报上广告栏里,有个《科学新闻》期刊,便剪下它的美术字,作为我们的《科学新闻》的刊头。这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也许是一桩令人感兴趣的花絮呢!”[52]

6月11日 下午出席由科学新闻社、文学杂志社、文艺月报社、北平文艺研究会等8家左翼文化团体召集的第一次文艺座谈会。地点在北大二院礼堂,与会者20余人。各团体互相沟通,并研究丁玲被捕如何声援等事宜。

6月24日 端木蕻良、方殷、臧云远主编的四开小报型周刊《科学新闻》第一号正式出版。刊物通信处为“清华大学辛人转”,实为端木蕻良化名“辛人”设立的信箱。刊物设有时事分析、国内文化新闻、国际文化新闻、北平天津文化动态、人物介绍、世界语、北平木刻等栏目。本期端木蕻良作品有发刊词《开展,动向和联系的中枢》(署名螺旋)、书评《春蚕》(署名丁宁)、《编后》(无署名)。二版为追悼日本革命作家小林多喜二的特辑。《科学新闻》出版后,端木蕻良以“辛人”名义将《科学新闻》及其他北平左翼文化刊物寄给上海鲁迅先生,但“并未附什么话”。《科学新闻》为北方左翼文化总同盟刊物。

7月1日《科学新闻》第二号出版。端木蕻良作品有:《打击左联右倾机会主义》,署名螺旋;《丁玲的死》,署名科新编辑部;《批判“上海新诗歌”的路线》,署名丁宁;另汇编有《国外文化消息》等。

7月19日 出席在中国大学召开的第二次文艺座谈会。有科学新闻社、文学杂志社、文艺月报社、冰流社等十几个团体与会。商讨丁玲牺牲(后知是误传)举行追悼会、出版丁玲全集、设立丁玲奖金等事宜。

7月22日《科学新闻》第三号出版。端木蕻良作品有《〈文艺杂志〉简评》,署名螺旋。本期还以快讯方式登出《茅盾被捕》和猜测茅盾可能已遭杀害的《最后消息》。这是北平左联成员徐百灵从上海寄来的消息。

7月下旬《科学新闻》第四号发排。到编辑部成员江篱家开会,商议出席北平文化界欢迎巴比塞调查团来京筹备会人员。《科学新闻》决定派方殷出席。

7月29日《科学新闻》第四号出版。本期为“八·一反战斗争日特辑号”。端木蕻良作品有《反战斗争中的文学底活动》,署名科学新闻编辑部。《国内文化琐闻》透露8月10日前后《螺旋月刊》将创刊的消息,“内容登载小说、诗歌、报告文学、议论文及一切新兴文学的理论斗争文字”。在《读者之声》中登出读者点名批评自己和刊物存在“语言大众化”“批判的态度”等方面的不足,表示“诚恳接受”。本刊还登出世界反帝非战巴比塞调查团要来中国调查日本侵略东北罪行,上海和北平方面发起迎接筹备会的消息,以及苏联纪念马克思逝世50周年出版马恩书信等消息。《科学新闻》第四号出版后,《科学新闻》停刊。

7月 北方文总领导指示端木蕻良,联合几家进步刊物,把《科学新闻》改组成一个大型刊物。端木蕻良分别与《文艺月报》陈北鸥、《冰流》田牛和泥鞋及《北国月刊》《新大众》等刊物负责人商议,经组织批准筹办新刊物《螺旋月刊》。

本月 北平左联常委会改组。端木蕻良列为常委负责出版部工作。这届常委由原组织部的李文甫任书记,另有研究部陆万美、组织部徐突微等。第一次常委会会议在北京大学红楼后面的宿舍召开,主要研究对左联各种刊物(时已有七八种)加强领导。徐突微,原名徐长吉,“1933年7月北平左联常委会改组,任组织部部长。不久被捕叛变”[53]。

8月1日 鲁迅致信《科学新闻》编辑部:“今天看见《科学新闻》第三号:茅盾被捕的消息,是不确的;他虽然已被编入该杀的名单中,但现在还没有事。……关心茅盾的人,在北平大约也不少,我想可以更正一下。至于丁玲,毫无消息,据我看来,是已经被害的了,而有些刊物还造许多关于她的谣言,真是畜生之不如也。”按:鲁迅此信寄给端木蕻良设在清华大学的信箱,端木蕻良的一位同学陈松泠取走此信,又转交给同学杨德基。1949年后,杨德基将此信捐给鲁迅博物馆。《科学新闻》出版后,端木蕻良每期都寄给鲁迅,《科学新闻》创刊号上刊有丁玲被逮捕并被害的消息,第二号上刊登《丁玲的死》的短评,故鲁迅回信谈及丁玲事。

8月初 北方文总召开第四届常委会会议。其工作报告中指出:北方左联“现有十个支部盟员在四十人以上”。《科学新闻》《文艺月报》《文学杂志》《冰流》四刊物为北方文总及左联的“领导刊物”。

8月4日 北方文总和左联、社联等团体在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开会,研究欢迎巴比塞率领反战大会国际代表团来京事宜。由于叛徒徐突微告密,军警包围会场,与会的方殷、臧云远等19名代表被捕。此后左翼组织系统相继遭到破坏。8月仅北平报纸登载的被当局抓捕的左翼团体成员就达近百人,秘密抓走者不计其数。《科学新闻》《北平文化》《文学杂志》等十几种刊物被查禁。大部左翼团体停止活动,人员分散到其他中小城市或农村,北方左翼文化运动遭受严重挫折。

同日 韩宝善从印刷所取回第四号《科学新闻》去找徐突微,在徐突微住处被捕。端木蕻良从清华大学来徐突微住处看第四号《科学新闻》,到北大二斋时,门房告知端木蕻良,韩宝善已被捕,示意他快走,端木蕻良立即躲避到城里友人处。进城途中遇见同学陈松泠,被告知有像是鲁迅的信放入他的“辛人”联系信箱里,端木蕻良告诉陈松泠等他回去自取,但端木蕻良再无机会回到清华大学了。[54]

8月5日 避难天津。住在二哥曹京实的南开昆裕里家中,从此结束了他的学生时代。

8月上旬 化名“叶之琳”给上海鲁迅先生写信,告诉鲁迅自己因为离开北平没有收到鲁迅寄到清华的信,不知信中内容,能否再告知一下。[55]这是端木蕻良第一次致信鲁迅。鲁迅收到信后即复,说《科学新闻》上面登有茅盾先生被捕的消息,是不确实的,如能更正最好。

8月18日 收到鲁迅复信。端木蕻良回忆道:“忽然有一天,我收到鲁迅先生的信,信封上写着‘叶之林小姐收’。开首写‘之林小姐’,我就觉得有意思,次说到‘上海虽已秋,但天气还热,毛背心已经晒过,请释锦注耳’,其次说到茅盾被捕的消息是造谣言,请在北平的刊物上代为更正。……那一天,我找到了稿子和笔我就开始写下了《科尔沁旗草原》的第一页……我的《科尔沁旗草原》大概在八月十八日开始写的。在十二月中旬就完成了。”[56]收到鲁迅信后,端木蕻良即以“隼”为笔名写一短文,寄给天津《益世报》马彦祥主编的副刊“语林”,据端木蕻良回忆,此文已刊出。之后,端木蕻良复信鲁迅。

8月25日《鲁迅日记》载:“得叶之琳信,夜复。”

秋 与燕京大学的郑振铎教授建立联系,将完成一多半的《科尔沁旗草原》寄给郑振铎请他过目,以后写完一部分,就寄一部分。“我写得很快,其中有许多章是抄了两遍才寄出去”。

12月中旬30万字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完稿。

12月18日 郑振铎看完全部稿件,致信端木蕻良:“你的原稿已经全部收到了!当你的最后的一大卷的稿件递到时,我是如何的高兴啊!这将是中国十几年来最长的一部小说,且在质上,也极好。我必尽力设法,使之出版!唯如有违碍之处须删去者……这样的大著作,实在是使我喜而不寐的!对话方面,尤为自然而漂亮,人物的描状也极深刻。近来提倡‘大众语’,这部小说里的人物所说的话,才是真正的大众语呢!出版后,预计必可惊动一世耳目!”[57]信中还透露,端木蕻良要接着写《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

12月下旬 去北平燕京大学拜会郑振铎,郑振铎正为商务印书馆编一套丛书,答应将《科尔沁旗草原》列入。[58]端木蕻良回忆道:“我认为没有什么‘有碍’之处,因为东北义勇军已经组成,小说中只写了一个苗头。由于我不愿改动,出书便拖了下来。这时他正编辑一套‘文丛’,如曹葆华有一本‘诗论’就被列入,但其中没有小说。我不想将《科尔沁旗草原》列入其中,想以单行本问世,所以一直压在他手中。我母亲还想出资印刷,我告诉她自家出书没有发行网络不行,她才罢了。但她一直关心书的问世。”[59]

年底《科尔沁旗草原》写完了,端木蕻良的心松开了,滑了一个冬天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