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核心素养系列:这些人人都该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在一堂面向硕士生的法律心理学课上,我用一张幻灯片给他们展示了摘自美国一份报纸的头条新闻的标题:“扫描婴儿的脑就能找出未来的杀人犯”。这个标题着实让人震惊,它表明了两件事:首先,在过去20年里刚刚发展起来的神经成像技术赋予了科学家一个难得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以30年前无法想象的方式研究人们的行为和脑的关系;其次,人们过度神化了神经成像技术。实际上,这些令人欢欣鼓舞的新技术并不是无所不能的。

人们声称可以用脑扫描技术来测谎,寻找脑中哪个地方负责道德行为,确定哪些婴儿在未来更有可能成为罪犯,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令人神往的宏伟目标——这些论断均来自2007年2月《卫报》的头版头条报道“能够解读人们意图的脑扫描技术”。当然,脑扫描技术现在还无法做到这些事,但它为脑在人们产生言语和理解、情绪、感觉和知觉以及其他心理活动的时候是如何工作的提供了大量数据。下面,我会讲到其中一些脑成像技术及其作用。根据伍迪·艾伦的观点,脑是他第二爱的器官。接下来,我就要讲述这个器官的结构,也正是这个器官帮助他去思考自己最爱的器官。

脑的结构和功能

人们所有的行为都源于脑的运作。正因如此,心理学家已经详细研究了它的结构和功能。脑及其延伸出的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又被称为中枢神经系统。处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所有神经纤维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这些外周神经将中枢神经系统与来自身体的各种感觉器官、肌肉和腺体的信息连接起来。成年人的脑重达1 400克,是一块不美观且松动的燕麦色组织。然而,正是这块组织使我们能够完成本书中描述的所有事情。

脑这块组织被很好地保护着。它不仅被包裹在坚硬的头盖骨里,还被脑脊髓液和几层叫作脑膜的保护膜包裹着。脑包括左右两半,被称为脑半球。这左右两半由一条叫作胼胝体的粗粗的白质纤维束连接在一起。当通过外科手术切断胼胝体,病人就会表现得像有两个脑一样,因此他们也被称为“裂脑人”。事实上,病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他们脑的两个半球无法相互交换信息。

脑的最外层被称为皮质,也叫作大脑皮质,外表看起来是皱褶的。它之所以是皱褶的,是因为皮质是折叠的,并且由裂缝(长沟)、脑沟(短一些的裂缝)和脑回(突起)构成。这使得脑在有限的头盖骨空间里可以尽可能多地增加表面积。你可以想象一下将一张A4纸放入火柴盒中会怎样。除非不断折叠或揉皱这张纸,使其适合火柴盒的大小,否则你是做不到的。这就是脑在头盖骨里发育的方式。有机体越复杂,皮质上的皱褶就越多。皮质负责人的思维、情绪、感知和其他行为,而且是最晚发育的。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脑中最晚发育的部分是脑前面的部分。在图2-1中,可以看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构成。

图2-1 人脑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

大脑皮质又叫大脑。还有一个被称为小脑的脑结构,看起来像一个缩小版的脑,位于脑后方稍微靠下的位置。小脑主要参与身体姿势和动作平衡的控制,以及其他一些功能。

从脑后延伸出脑桥和延髓,这部分也被称为脑干,脑的颅神经就来源于此。人有12条颅神经,负责把有关感知器官和肌肉的信息传递到脑的其他部分。其中最大的颅神经是三叉神经,它会对化学刺激做出反应。例如,剥洋葱会流泪以及闻氨气会被熏到就是因为三叉神经受到了刺激。我们之所以能够做出咀嚼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做出咀嚼动作的指令是通过颅神经来传递的。此外,颅神经也控制着嘴部肌肉动作、眼部肌肉动作和舌头的运动。

脑中的神经细胞

脑包含100亿至1 000亿的神经细胞神经元)和差不多同样多的支持细胞。这些支持细胞又叫作胶质细胞,负责协助神经元工作。人在出生时,脑里的神经元数量是最多的。事实上,神经元会在人出生以后大量死亡,这种现象会一直持续到人们成年。神经元通过电流和化学物质进行信息传递。一个神经元至少有一根长的神经纤维,也就是一个轴突。它看起来像一根电线,颜色呈乳白色,因为它上面包裹着一层叫作髓磷脂的物质。轴突传递信息给其他神经元,其尽头是突触。突触指的是连接轴突的末端和另一个神经元的间隙。突触能产生兴奋效应,比如刺激另一个神经元;或者产生抑制效应,比如阻止其他神经元的特定反应。

神经元还有很多向外扩展的结构被称为树突,它的作用是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传递的信息。在轴突的末端,突触小体和其他神经细胞形成突触,这些突触小体释放被称为神经递质的各种类型的化学物质。这些神经递质被突触后神经元接收,影响人们的行为。没有被使用的神经递质要么被支持细胞清理干净,要么被释放该递质的神经细胞重新吸收,这一过程被称为再摄取

神经递质对脑的正常工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所释放的5-羟色胺这种神经递质有所减少,抗抑郁药物则力图使其恢复至正常水平;帕金森病患者表现出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肢体运动,而他们脑中就存在过量的被称为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左旋多巴这类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就是通过抑制病人产生过量的多巴胺而起作用的。这两种神经递质对人的大量行为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神经递质的释放是由沿着轴突向下传递的电信号引起的。这种现象被称为动作电位,即轴突的放电。轴突上没有被髓磷脂包裹的部分使得电冲动会以更快的速度进行传递,电冲动可以从一个有髓磷脂覆盖的部分直接跳到下一个部分。而对于多发性硬化患者来说,他们的轴突上完全没有髓磷脂,这使得电冲动要么传递得很慢,要么就根本无法传递。神经细胞之间交流的方式是极其复杂的,上面所描述的过程仅仅涉及十分简单的信息,你可以在后面的拓展阅读部分找到更多关于这方面的信息。

脑不同区域的功能

脑的两个半球看上去十分相似,但从解剖的角度仔细观察,其实差异很大。大脑皮质一般被分为4个部分,称为脑叶,它们分别是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其中额叶是大脑皮质中面积最大的部分,覆盖着三分之一的大脑皮质。它们之所以被这样命名,不是出于某些重要的心理学因素,而是因为它们对应的头盖骨的部位有所不同。不过,正如其名称所揭示的那样,每个脑叶也确实有特定的功能。图2-2展示了每个脑叶的位置。

图2-2 脑的脑叶

认为脑的某一特定区域负责某种特定功能或行为的观点被称为脑功能定位说。如果某个功能定位在脑的某一侧,这一现象被称为脑功能偏侧化,如果某个功能同时定位在脑的两个半球,这一现象则被称作脑功能双侧化。下面列出了每个脑叶承担的一些功能:

枕叶

◎ 知觉加工和视觉信息加工;

◎ 识别物体和面孔;

◎ 构建心理图像。

颞叶

◎ 识别说出的词语;

◎ 理解语言;

◎ 提取常识信息;

◎ 编码自传体记忆事件;

◎ 形成记忆;

◎ 加工声音和音乐;

◎ 阅读布莱尔盲文。

顶叶

◎ 保持注意力;

◎ 知觉加工和理解空间关系;

◎ 形成意象;

◎ 技能学习;

◎ 伸手抓取;

◎ 记忆提取;

◎ 算术能力;

◎ 躯体感觉(触觉)。

额叶

◎ 形成工作记忆(指当人们在执行某种行为或产生某种想法时,还能短时间保留信息的能力);

◎ 保持注意力;

◎ 抑制不当情绪的产生;

◎ 开始、计划和编排动作;

◎ 察觉和辨别气味;

◎ 理解笑话的意思;

◎ 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想法;

◎ 体验正面的和负面的情绪。

脑叶中存在负责加工听觉、嗅觉、味觉、躯体感觉和视觉这5种感知觉信息的区域。当这些感觉信息抵达脑部,正是负责加工各类信息的大脑皮质对接收到的感觉信息进行解读。眼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眼睛接收到的视觉信息依次经过各种感觉通路、脑区和脑结构,最终到达脑中的初级视觉皮质。只有到了这个脑区,人们才能理解这些视觉信息。视觉信息经过初级视觉皮质的加工,使人能够理解各种信息,例如物体是否在运动、物体是什么颜色、物体的清晰度,等等。初级听觉皮质、初级运动皮质和躯体感觉皮质分别以类似的方式加工接收到的声音信息、动作信息和触觉信息。身体做出的动作越复杂,参与工作的大脑皮质就会越多,正如图2-3所示的那样。

图2-3 负责运动的大脑皮质

脑的运动皮质对人身体运动的控制是对侧化的——右脑负责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左脑负责控制右侧身体的运动。视觉加工也是一样,来自左侧视野区的视觉信息会被传递到右脑。也有研究发现了听觉信息加工对侧化的证据,但是,听觉信息同样也会被传递到与接收耳同侧的脑半球。在大脑皮质中,还存在次级皮质,即联合皮质,接收来自初级皮质的信息。在图2-3和图2-4中,你可以看到哪里是大脑皮质的初级皮质区域,哪里是次级皮质区域。令人感到好奇的是,在大脑皮质区,负责加工实际视知觉信息和控制身体运动的区域与负责参与想象视觉表象和身体运动的区域存在大量重叠,比如想象你正在使用钢笔写字。

图2-4 大脑皮质以下/边缘系统部分

大脑皮质以下的区域被统称为皮质下脑区,包括脑干等脑结构。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它们是最古老的脑结构,是脑中最早发育的部分。更早的发育时间也意味着它们的功能是相对更“原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皮质下脑区的功能涉及控制饥饿、口渴、进食、饮水、恐惧和运动等行为。下面是皮质下脑区中一些最重要的脑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丘脑,负责接收、整合感觉信息;同时,它也可以被看作脑中的一种感觉信息中继器,负责加工来自各个感觉通道的信息,然后传递给大脑皮质。

下丘脑,位于丘脑的下方,因此而得名。这是负责探测身体机能变化的一个小的脑区,可以监控血液通过脑的情况。同时,它还调控着一个叫作脑垂体的脑结构,而脑垂体会产生激素——人体内一种能激发身体去完成各种事情的化学物质,其功能类似于神经递质,但能传递得更远。此外,下丘脑还控制着自主神经系统,这是神经系统中控制腺体和体内器官的部分。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分支参与需要消耗能量的各种活动,通过提高肌肉的血流供给使人对需要做的行为做好准备。这些活动包括跑步、心脏快速收缩、瞳孔扩散或达到性高潮等。相比之下,自主神经系统中的副交感神经分支则控制着不那么需要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能量的活动,例如食物消化、瞳孔收缩等。

基底神经节是一组神经细胞核团,主要功能是参与人的运动行为。帕金森病与这个脑区的功能变化有直接关系,而且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就是专门针对这些脑结构进行的。

边缘系统是一组皮质下结构的代名词,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结构是杏仁核和海马。杏仁核的作用是监控周围环境中的威胁或负面事件,识别恐惧信息以及调控打架、逃跑等短暂的生理活动。海马对于记忆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海马受损的人无法学习新的事物。此外,海马还和其他脑结构一起参与空间导航的加工,这一点在第4章中也会讲到。

研究脑和行为的认知神经技术

心理学家通过各种技术和实验方法来了解脑是如何组织、工作以及参与人的行为的。虽然其中有些技术、方法听起来更具吸引力,比如神经成像技术要比列举脑损伤造成的影响听起来更让人欢欣鼓舞,但实际上,这两种研究技术都在心理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心理学家也会使用测量血压、心率、激素与抗体分泌、皮肤电反应、呼吸、肌肉收缩等外周生理过程的技术。例如,通过肌电扫描技术,即测量人在产生情绪时的面部肌肉运动,可以探测肉眼看不到的肌肉运动变化,而这些细微的肌肉运动变化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真正感受。记录皮肤电反应是多导生理记录仪的一个功能,也就是所谓的测谎仪,由漫画《神奇女侠》的作者发明。或许你知道神奇女侠,她用真言套索打败了许多坏人。不过,多导生理记录仪其实并没有《神奇女侠》描述得那么神乎其神,它只是能够探测人生理唤醒水平的变化。通常人在说谎时会伴有生理唤醒水平的变化,而生理唤醒水平的变化可以通过皮肤电位变化来推算——皮肤电位的变化是由皮肤出汗导致的。

此外,心理学家还会通过心电图来测量心率,这也是应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变量。例如,好胜心强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因为他们的心率比有合作精神的人更快。

心理学家使用的最有创伤性的研究技术是脑损伤研究法。在动物实验中,心理学家通常会破坏动物脑中他们感兴趣的脑区并研究破坏后的结果。神经心理学家也会研究由脑外伤、外科手术、脑病菌和中风这类神经病理疾病等导致的脑损伤对人行为的影响。有些脑损伤的病人会出现不同寻常的症状,而这或许有助于解释以下几个问题:

◎ 当一个人的脑功能受损时,脑是怎样工作的?

◎ 脑在正常状态下的工作形式是怎样的?

◎ 我们是怎样完成阅读或说话等特定行为功能的,毕竟病人的症状总是和特定的功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有些病人无法抑制不适当的想法和情感;有些病人无法识别物体,甚至无法辨别自己和熟人的面孔;有些病人虽然视力和视觉系统完好无损,却出现了“眼盲”的症状;还有些病人患上了严重的遗忘症,即记忆缺失。此外,还有的病人会患上深层失语症,阅读能力严重损伤,比如会将语义相近的词语读错,把“睡觉”读成“做梦”等;或者患上拼音性失读症,无法阅读非文字或伪词,比如无法识别“splant”这个词。通过这些症状,我们或许能够了解人究竟是如何学会阅读的,不过,具体内容到第5章再讲。

各种神经成像技术要么是能够记录脑结构,要么是能够记录脑功能。能够记录脑结构的技术主要有两种,分别是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是利用X射线技术呈现脑结构的二维图像,其具体方法是使用X射线从各种角度穿过头,然后测量X射线的辐射量。磁共振成像的方法是,让被试的头进入带有磁场的扫描仪器内,这时脑中的氢分子会发生共振,而磁共振成像仪器会扫描并探测这些共振现象——这就是一次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都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形成一个相对详细的脑结构图。

能够记录脑功能的技术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是创伤性的,需要向脑注入放射性的糖浆或水。这背后的假设是新陈代谢旺盛的脑细胞会消耗更多的氧气或者有更大的血流量,血液将氧气运输到需要能量的细胞中。于是,最活跃的脑区的放射量会不断增加,因为有更多的血液流向那里。注入脑的糖浆或水中的放射性部分被称为正电子,当它们被释放出来,机器就会探测到,因此,活跃的脑区就会在脑图像中显现出明亮的颜色。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创的研究技术,通过监测脑细胞的氧气消耗量来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研究技术并不能直接测量神经活动,而只能测量血流量和氧气消耗量等对神经细胞而言很重要的新陈代谢过程。如今,虽然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应用范围比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更广,但这两种技术都还是被用来研究健康的人和心理障碍患者的脑活动。例如,科学家使用这两种技术研究人们的记忆、知觉、社交能力、个性、语言、感觉、精神疾病、暴力和其他许多类似的问题。

有研究人员曾经提出过一个假设,认为我们用不同的脑区来分别负责、处理无生命和有生命的视觉刺激,并试图通过实验来证实这一假设。有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人在观看工具类刺激和动物类刺激的时候分别激活了不同的脑区。其他研究还发现,脑中存在着专门加工面孔的脑区。

近年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开始被用来研究更加复杂的行为,例如脑怎样帮助人们在虚拟的伦敦市进行定位、脑如何对《辛普森一家》和《宋飞正传》等电视节目做出反应,甚至是人怎样对爱人的面孔做出反应。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也被用来研究脑功能在脑受到外伤后是如何恢复的。例如,在脑损伤后,有的病人语言能力的好转与右脑更强的神经活动密切相关,但对正常人而言,通常是脑的左半球承担着语言和言语加工的功能。因此,有一种脑功能康复理论认为,接受康复训练的脑损伤病人之所以语言能力得到了提升,是因为他们的右脑接替了坏死的左脑的功能。直到有了神经成像技术,心理学家才能直接检验这一理论。而现在,心理学家已经可以直接观察这些现象了。

最后,简单说一下心理学家还会运用到的其他几种技术。脑磁图是测量神经细胞产生的磁场,因此,当一个人说话时,参与讲话的脑区会产生更强的磁场。脑电图是用放置在头皮上的电极来测量脑电活动。脑电图技术可以用来检测和监控癫痫这种表现出病灶电活动不规律特点的疾病,还可以用来区分睡眠的不同阶段——事实上,睡眠的阶段通常就是用脑电活动来定义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是用一个形似短桨的特定装置产生交替的磁场短暂地刺激脑的某些区域,这样可以暂时地、却无真正损伤地扰乱脑功能。因为其刺激是无害的,所以该技术已经被广泛用来研究图片命名、动词产生、基本言语等功能,以及被运用于治疗抑郁症,当然,效果并非每次都很理想。

饥饿和性:人类最基本的生物学行为

我之所以在这里讲到这两种行为,是因为它们或许是人最基本的生物学行为,不同于理解隐喻、在雨中开车、给针穿线、演奏交响乐或者解读爱人表情中隐含的“我想我们应该结束这段感情”等。基本行为有时也被称为动机驱动的行为,原因很简单,因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动力或欲望去做这些行为。这些行为能够满足某种基本的通常是生理的需求,而这种满足又使人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体内平衡,即处于稳定或均衡的状态,使身体可以最优化地运作。

人之所以会饥饿,是因为体内缺少葡萄糖和某些脂肪酸。胃几乎与饥饿没有任何关系,即使没有胃,人也仍然能感觉到饥饿。人体通过摄入食物产生葡萄糖,但人体消耗食物的量比需要的量大。因此,多余的葡萄糖就被储存起来,在肌肉或脂肪中被转换成其他物质。人体将摄入的食物分解成葡萄糖来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这一过程被称为吸收期。而当人处于空腹期时,人体则利用从葡萄糖中获得的能量来保持正常运行。胰岛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使细胞吸收葡萄糖。如果人体不再分泌胰岛素,身体就无法吸收葡萄糖,也就是患了糖尿病。当体内葡萄糖水平下降,人们就会主动寻找食物。如果无法获取任何食物,身体就会利用其中的葡萄糖储备,通常是指肌肉中的糖原。直到最后,脂肪才会被分解为葡萄糖。

饮食心理学中有一个十分吸引人的现象,被称为“特定感觉的饱足”,指的是人们对于食物带来的饱足感和愉悦感的评价等,是由该食物的颜色、形状、味道、气味等特定感官属性决定的。例如,牛津大学的芭芭拉(Barbara)和埃德蒙·罗尔斯(Edmund Rolls)的系列研究表明,当以三种不同的形状来呈现意大利面时,顾客会比用一种形式呈现时吃得更多;当糖果具有丰富多样的颜色时,顾客会比它只有某种特定颜色时吃得更多;当顾客点了四道菜时,他会比只点一道菜时吃得更多。人们对吃过的食物的评价会降低,而对没吃过的食物的评价却很稳定。例如,如果你吃了一盘香肠并感觉非常饱足,那么你对香肠带来的愉悦感的评价就会降低;然而,如果吃的是另一种食物,你就会觉得那盘香肠更好吃。

人之所以会有这种特定感觉的饱足,其中一个原因是吃多种食物可以保证身体摄入多种营养,进而可以增加生存和维持健康的机会。位于额叶底部的眶额皮质似乎能够调节人的饱足感。闻到吃过的食物,例如香蕉的气味,这个脑区的活动水平会降低;相比之下,闻到没有吃过的食物,例如香草的气味,这个脑区就会变得活跃。有学者用巧克力作为摄入食物来进行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与饮食行为不同,性行为是一种自主行为,人们对性行为其实并没有生理性需求。20世纪60年代,威廉·马斯特斯(William Masters)和弗吉尼亚·约翰逊(Virginia Johnson)发表了一篇经典的报告,报告表明性行为的发展有4个渐进的阶段。

兴奋期:无须解释,这是在初次接触、前戏和性交过程中发生的;

平台期:持续进行性交活动,但是性兴奋度和性唤醒度不再增加,而是趋于稳定;

高潮期

消退期

男性和女性会产生性幻想,并伴有性器官充血。对男性来说,血液流向阴茎;对女性来说,血液流向阴唇和胸部。当人在幻想或实际进行性交行为时,有多个脑区参与,包括下丘脑、杏仁核和眶额皮质。斯坦福大学在2002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男性在观看色情视频时,脑的右半球更加活跃。然而,在性唤醒的过程中,男性与女性参与工作的脑区似乎少有重叠。

神经递质在性交行为中扮演的角色尚不清楚。性唤醒时,多巴胺的分泌会增加,不过,这时血清素的分泌也会增加,而它会降低人们的性唤醒度。就性取向而言,异性恋和同性恋男性具有相似水平的睾丸素,但是有一些证据显示,异性恋与同性恋男性下丘脑中有两个区域存在差别。

睾丸素:与支配地位密切相关的激素

由于睾丸素对人们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它在心理学研究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例如,更高水平的睾丸素和社会地位、社会阶层以及社会优势都有关系。一些研究表明,犯人的睾丸素水平与他们犯罪时的残暴程度有关,而且女性犯人的睾丸素水平显著高于没有犯罪的女性。但是,有关更高水平的睾丸素和人们的攻击性行为究竟是否存在特定的关系,仍然存在争议。还有研究发现,当自己支持的球队输了比赛之后,男性的睾丸素水平会下降。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将5名男性单独留在船上生存。研究者发现,随着支配地位模式的形成,他们的睾丸素水平发生了变化:越是处于支配地位,男性的睾丸素水平就越高。另一项研究发现,自认为处于支配地位的女性睾丸素水平更高。也就是说,支配地位和睾丸素的水平密切相关。当你进入一个房间扫视人群时,睾丸素水平低的男性会显得犹豫不决,而睾丸素水平高的男性则更为直接。

有一项实验对比了睾丸素水平不同的人在处于支配或非支配地位时的表现。结果发现,当睾丸素水平低的男性处于支配地位时,他们的情绪更为激动,更多关注自己的地位而且表现不佳。同样的结果也在睾丸素水平高的男性中发现了,前提是这些睾丸素水平高的男性处于非支配地位。

此外,已婚男性的睾丸素水平偏低。也有研究表明,单身男性的睾丸素水平比处于异地恋和同居关系中的男性高,在女性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

也有证据显示睾丸素会影响人们的共情能力。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给被试注射睾丸素,并要求他们与一系列情绪表情产生共情。实验发现,与没有注射过睾丸素的被试相比,注射过睾丸素的被试更少模仿这些表情。

心理药理学:药物对行为的影响

有些物质会对行为产生更加直接和强烈的影响,例如药物。医生开具的一些处方药可以缓解痛苦或疼痛,但它们会影响人的行为,比如使人意识增强或感到狂喜。药物作用于脑中相应的受体,可以通过口服、灌肠、使用减充血剂、吸入、注射或者通过浸入小片皮肤的方法摄入,其中注射是产生作用最快的方法。脑中的受体具有特异性,某类受体只对某种药物起反应。有多种因素会影响脑中受体对药物的反应,例如药物的剂量、之前的服药史、新陈代谢能力以及是否与酒精或其他药物一起服用等。那些能够对人的行为和意识产生重要影响的药物,大多要么是起到镇静的作用,要么就是起到激发的作用。

镇静剂是中枢神经抑制剂,用来缓解焦虑或者达到药物镇静或使人困倦的作用。使用镇静剂后,人的生理活动会减少,会感到昏昏欲睡且认知能力下降。最常见的镇静剂是酒精,也就是乙醇,它可以快速被血液吸收,从摄入酒精到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峰值只需要30~90分钟的时间。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0.08%时,人就是处于醉酒的状态。当然,醉酒的标准不是统一的,不同国家的标准不同,但通常是0.05%~0.08%之间,因为当人血液内的酒精浓度达到这个程度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是平时的4倍。

兴奋剂会刺激神经递质的活动。兴奋剂虽然没有医学价值,但却能产生极大的心理作用,可卡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美国,有200万~300万人是可卡因使用者,他们的年龄通常在20~39岁,多为男性且往往伴有酗酒的习惯。秘鲁和玻利维亚有一种名为古柯的树,树叶中含有生物碱,可卡因就提炼自此。可口可乐曾经含有可卡因,并在市场中大肆宣扬这一点。被贩卖的粉末状可卡因被称为盐酸古柯碱,也被称为“水晶”或“雪”。当可卡因被加热、提纯到只剩固体时,这被称为克勒克(crock的音译),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在加热时会发出碎裂的声音。人在服用可卡因后会产生一系列症状,比如警觉、多动、瞳孔放大、健谈和极度狂喜,这些症状会持续大约30分钟,60~90分钟后症状减轻,然后是持续数小时的焦虑。

咖啡因的影响没有可卡因那么明显。平均一杯咖啡含有50~150毫克咖啡因,小瓶的可乐含有35~55毫克咖啡因,而只有当摄入10克咖啡因或100杯咖啡时才会产生致命的后果。如果摄取的咖啡因达到2~5克,就会刺激脊髓,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咖啡因能够被人体迅速吸收,它在人体内的半衰期是3.5~5个小时,对吸烟者来说半衰期更短,对儿童来说则更长。咖啡因会使人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并且会刺激大脑皮质。它不仅会让人保持警惕和警觉,也会让人感到焦躁,影响人们运动时的表现,还会带来焦虑、失眠、情绪变化等不良反应。或许你可以在喝完几杯高浓度咖啡后试一下这个游戏:沿着起伏的电线线圈运动,并在不碰到线圈的情况下扔出圆环。试过之后,你就会知道咖啡因对你的行为有什么影响了。

尼古丁是香烟燃烧时释放的4 000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并不是致癌物。通常,一支香烟中含有0.5~2毫克的尼古丁。一旦被人体吸收,尼古丁就会迅速作用于脑。它能刺激脑干,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人在第一次尝试吸烟时会感到恶心、想呕吐——因为负责这一行为的正是脑干。此外,尼古丁还可以减轻肌肉紧张、增加体重、升高血压、加快心跳。它可以作用在脑中的多种受体上,特别是乙酰胆碱受体。

进化心理学:为什么男女对伴侣的要求不同

要讨论行为生物学,不提到达尔文一定是不完整的。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科学的发展以及心理学在科学中的地位有重大的影响。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于环境的变化,物种要么有效地适应要么无法适应,这被称为“适应”。经过自然选择,物种之间的差异会通过繁殖被遗传到下一代。这些差异与适应能力,即与其他物种竞争同样资源的能力,是物种进化的保证。

近年来,有些心理学家提出可以用进化机制来解释利他主义、外表吸引力、一夫一妻制或攻击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等行为,这个新领域被称为进化心理学,或者简称为EP。从本质上来说,进化心理学是另一种有关进化的理论,即社会生物学的延伸。1975年,爱德华·威尔逊(E. O. Wilson)在其著作《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Sociobiology: The New Synthesis)中首次提到“社会生物学”这一概念,认为社会生物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生物基础的学科。

20世纪60年代,遗传学家威廉·汉密尔顿(William Hamilton)提出社会生物学的信条是内含适应性,也就是说,自然选择青睐那些能够促使有机体基因得以传播的特性。这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对家人比对陌生人更加无私,为什么关系越亲密就越有可能变得无私,因为这有助于保护和扩张种群的基因库。心理学研究已表明,这种关系不是持续不变的,而是由人们和家人情感上的亲密程度决定的。内含适应性最有力的证据是再婚家庭中人身侵害事件的数量:与初婚家庭相比,身体上的伤害和侵犯在再婚家庭中更为常见;与已婚的夫妇相比,谋杀在同居情侣中更为常见,且谋杀者通常是男性。

如果利他主义是用来扩张种群基因库的,那么为什么人们也会对非家庭成员的人做出无私的行为呢?简单来说,这是因为如果互相合作,作为同一物种的人们工作起来会更有成效。这也指出了人们最欣赏的同伴的特征——善良、可信赖、情绪稳定和聪慧,而这些特征和利他主义非常相近。

社会生物学家把人类看作“适者生存最优者”,但进化心理学家并不认同。唐纳德·巴斯(Donald Buss)是进化心理学最有名的支持者之一。他质疑说,如果我们都是适者生存最优者,那为什么男性不去精子银行排队捐献精子,为什么人们喜欢吃从长远来看对身体有害的高脂肪食物?

进化心理学家把人类看作“适应执行者”,认为人逐步进化出了处理特定任务的机制,无论是在寻找食物还是在寻找伴侣方面,并且不同任务涉及不同的机制。据说,西方国家的男性特别偏爱腰臀比较小的女性,也就是臀部与胯部相对于腰部更加丰满的女性。而人们通常认为,腰臀比反映了女性的生殖健康情况和潜力。但是,在秘鲁的马特斯根卡文化等文化中,人们接触不到西方媒体热衷于宣传的有关好或不好的身材的资讯,男性则更偏爱腰臀比较大的女性,比如非常丰满的女性。还有研究显示,当被问到腰臀比与健康的关系时,来自西方国家的人们认为腰臀比小的女性更健康,而来自非西方国家的人们则认为腰臀比大的女性更健康。此外,西方男性偏爱体重指数偏低的女性,即体重与身高的比较小的女性。当然,不止男性对女性外表有肤浅的见解,女性对男性的身材也有所偏爱——她们更喜欢上半身呈倒三角形的“胸大腰细”的男性。

男性和女性对伴侣的要求有所不同,这被认为有进化方面的原因。男性更喜欢身材窈窕的女性,女性则更加重视才智等非身材的特征。从进化的角度来解释,女性在怀孕的几个月中要履行对胎儿的责任和照料的义务,因此选择一个可以依靠和信赖的伴侣来分享做父母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与女性不同,男性不需要直接履行身体上的责任,所以他们可以寻找很多伴侣。

不忠行为遍及全世界。据估计,有20%~50%的已婚夫妇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伴侣不忠。一项研究发现,84%的本科生说自己曾经是某个已婚人士寻找外遇的目标。男性往往在伴侣肉体出轨后更容易嫉恨,女性则在伴侣精神出轨后更容易吃醋,也就是当男性伴侣对另一名女性产生深深的爱意但没有发生性行为时。伴侣越难以相处,情绪越容易波动且不稳定,他/她就越有可能被出轨。寻找外遇的已婚人士往往并不亲切友善,但他们有着极强的性欲,并且十分有性吸引力。

然而,女性并不总是选择最英俊、成功的男人。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向女性展示同样单身但职业不同的男性的交友广告,他们的照片分为好看、一般和难看三类,女性更偏爱的是有中等社会经济地位且好看的男性,而不是极其成功且好看的男性。针对这种现象,有一种解释认为,这是因为要得到后者需要挡开太多竞争者,而且由于所有女性都会喜欢这种男性,他们会得到更多的奉承和机会,所以也更有可能不忠。

对于心理学研究来说,理解行为的生物基础很重要。正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使我们产生了几乎所有的简单和复杂行为。在下一章中,你可以看到心理学家是怎样研究两种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十分复杂的行为的,也就是感觉和知觉。

要点总结

1.有关脑功能的理论:

• 脑功能定位说:脑的某一特定区域负责某种功能或行为;

• 脑功能偏侧化:某种功能定位在脑的某一侧;

• 脑功能双侧化:某种功能同时定位在脑的两个半球。

2.认知神经科学工具:

• 脑损伤研究法:心理学家使用的最具创伤性的研究技术,在动物试验中,研究者通常会破坏动物的某个脑区并研究破坏后的结果;

• 计算机断层扫描(CT):脑结构成像,利用X射线技术呈现脑结构的二维图像,然后测量穿过脑的X射线的辐射量;

• 磁共振成像(MRI):脑结构成像,通过扫描并探测脑中氢分子的共振现象来进行;

•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脑功能成像,具有创伤性,需要注入放射性物质;

•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脑功能成像,是一种无创的研究技术,通过测量细胞的氧气消耗量来进行;

• 脑磁图(MEG):神经成像技术,测量神经元产生的磁场;

• 脑电图(EEG):神经成像技术,用放置在头皮上的电极测量脑的电活动;

•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通过暂时性、无损伤性地扰乱脑功能来进行。

3.进化心理学:

• 适应: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种要么能有效适应环境的变化,要么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

• 内含适应性:威廉·汉密尔顿提出,指自然选择青睐那些能促使有机体基因得以传播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