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备课手记
◎张晓毓
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是备好课。怎样备好课呢?我认为教师要倾注自己对文本的深入思考,基于课程标准,依据学情,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学习任务。总之,备课是从课标、文本、教材、学情、资料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设计的完整过程,需要用智慧和汗水不断探索,需要我们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我就是据此来备《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的。
一、“文内”的研读与阐释
按照美国文学理论家韦勒克和沃伦的分类,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文内研究和文外研究。所谓“文内研究”,主要是对文学作品的解读阐释。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也是备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通常我的做法是先不借助参考书和资料,尽量不加个人的偏见或喜恶地素读文本,边读边圈画,以便更好地领悟文本的思想情感。
研读文本我先从文体开始,不同文体有不同的读法,教学的侧重点也会有差异。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说本文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所写的一篇小说,写了作者童年时期克服恐惧、收获自信的一段回忆”。从内容来看,它是一篇有自传色彩的回忆性故事,确切地说,也是一篇成长小说。
阅读成长小说,首先要关注情节变化。这篇课文里的“我”小时候体弱怯懦,一次跟随伙伴前去攀登悬崖,由于恐惧,上不去下不来。后来在父亲的鼓励、帮助下他终于得以脱险,自己也从这段经历中汲取了宝贵的人生经验。根据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这篇课文的结构就可以作如下归纳:
第1-6段,写冒险的缘起;
第7-17段,写遇险的经过和“我”无比恐惧的心理;
第18-28段,写父亲帮助“我”脱险;
第29段,写“我”收获的人生启示。
课文的故事结构与成长小说的叙述模式是一致的,“成长小说的叙述结构相当模式化:天真——诱惑——出走——迷惘——考验——失去天真——顿悟——认识人生和自我。”[4]课文的故事平实,难易适度,关注叙述的时间和地点信息,就能把握全文情节发展脉络。
阅读成长小说,更重要的是关注主人公形象的变化发展。成长小说区别于其他小说最大的不同是对成长的关注,主人公必须迈出走向成熟的关键一步。著名的前苏联文艺批评家巴赫金说,成长小说“塑造的是成长中的人物形象。这里,主人公的形象不是静态的统一体,而是动态的统一体。主人公本身的变化具有了情节意义。与此相关,小说的情节也从根本上得到了再认识,再建构,时间进入了人的内部,进入了人物形象本身。”[5]
文中的主人公“我”在经历了悬崖上遇险的“磨难”后,获得了对人生、对自我的重新认识,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也改变了自己的性格,这个过程也就是所谓人物成长的“心路历程”。为什么有这一场冒险呢?作者从不同的方面作了解释,他特意在文章的开篇写到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极度酷热的天气带来了心情的烦躁,虽然时隔56年,“我至今还能感觉到那股灼人的热浪”,闷热的天气背景为后面的冒险和历险营造了气氛。冒险的发生源自和“我”一起玩的五个小男孩厌倦了平时的游戏,想找新的刺激,因此有人提议去爬悬崖。从主观意愿上看,“我”渴望冒险,很希望像别的孩子那样“勇敢和活泼”。最重要的是,最要好的朋友杰利极力邀请,特别是他的这句话“就因为你过去生病,所以就要当胆小鬼?这没道理”,彻底激起了“我”的好胜心。
那么,爬悬崖是不是一场冒险呢?对于别的孩子来说,这只是一个调剂心情的游戏,但对“我”来说面临身心两重阻碍:身体上,“在八年岁月中,我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病弱的孩子”;心理上,牢记妈妈的警告,“我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
作者在展示“我”的成长过程时,从不同角度细致地写出了遇险时“我”那被放大的恐惧心理的种种表现:
首先,挑战对象的难度被“我”的眼睛放大了。在“我”看来,这道悬崖“像一面几近垂直的墙突兀地耸立在岩石中”,尽管它只有60英尺左右,但俨然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心理暗示直接影响了“我”的决心和行动。
其次,恐惧导致“我”的态度由开始的“犹豫不决”,很快升级为绝对消极的心理暗示,“我不能……”,而这不仅直接影响了“我”的进程,更让“我”遭到了别的孩子无情的嘲笑和抛弃。
然后,恐惧带来了各种生理反应:看到其他的孩子的惊险行为“让我感到反胃”,连说话都“哑着嗓子”“我往下看,但是却感到阵阵晕眩”“天旋地转”。
还有,恐惧影响了“我”的一系列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满头大汗、浑身发抖”,“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地跳动”,困难被无限夸大,“悬崖底下的地面看起来非常遥远;只要滑一下,我就会掉下去,撞上悬崖,然后摔到岩石上,摔个粉碎。”出现了幻觉,“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这种万念俱灰的无助和幻灭感甚至让“我”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此外,作者还通过环境描写烘托“我”的紧张、绝望的心理,“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在悬崖上的时间是那么难挨,影子、太阳、夜幕的移动如同慢镜头,传神地写出了此刻的“我”度时如年。
这一切都因爸爸的智慧引导而化解了,文章的最后“我”凭借自己的力量走下了悬崖,“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我们能看到人物在这个挑战过程中的变化与成长,成长意味着人物趋向成熟,产生了明确的自我意识,这也为文章最后一段的生命感悟奠定了基石。
在“我”最艰难的时刻,爸爸安慰、鼓励“我”,最终爸爸的智慧让“我”成功地凭借自己的力量走出困境,爸爸就扮演了这篇小说中成长引路人的角色,他善于引导,采取了分步骤的策略来化解“我”的心理危机,激发走出险境的潜能。
首先,爸爸用平和从容的情绪、耐心温柔的坚持,舒缓安慰“我”惊恐而绝望的内心。尽管“我”孱弱而疲累,爸爸一直没有伸手接儿子下来,而是远远地看着,指引儿子走一步,再走一步。爸爸的第一句话是:“现在,下来。”这句话很值得品味,一共四个字、两个词,中间用逗号隔开,这样语句就有了停顿,不那么急迫,说话人的语气更加舒缓。同时,他用手电筒照着“我”,朦胧的暮色中有了光的温暖,好像希望进入了几近崩溃的“我”的内心。然后爸爸用非常正常、关切柔和的口吻说:“要吃晚饭了。”这里没有指责批评,也没有焦急担心,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其中却透着父亲的处事气度和教育智慧。
然后,爸爸用积极肯定的语言为“我”传递力量,试图消解“我”对自己的错误认识。“我”大哭道:“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爸爸只是平静地讲“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的道理,暗示“我”能自己独立走下来,鼓励“我”要树立信心,在挑战困难的途中还有爸爸的一路陪伴,他的手电筒会一直为“我”照亮回家的路。但“我”却被困难遮蔽了双眼而拒绝改变。
最后,爸爸用理性的分析,为“我”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帮“我”战胜困难——分解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他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然后“指着岩脊下面的一块突出的石头”,同时大声问“看到了吗”。在爸爸的指导下,“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并回答父亲“看到了”。“我”的这个细小举动和回应,就是改变的开始,爸爸之前的抚慰和鼓励已经初有成效。爸爸的指导更加细致耐心,“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就在你下面一点。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在爸爸的语言和行动的双重指导下,“我”慢慢找到了自信,“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的行动立即得到了父亲的高度好评“很好”。父亲继续指导“我”行动,继续强化“我”行动的自信,“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移动你的右脚,慢慢地往下。这就是你要做的。只要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就这样,在父亲的指导下,“我”一次次地完成了任务,看起来不可战胜的困难就这样一点点地化解了。
“我”由一开始不信任“粗壮的中年人”爸爸,到最后“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这个过程不仅证明了“我”已经成功地战胜了自己,也证明了作为引导者的爸爸教育有方,从心理和行动上指点“我”走出迷途。
在课文的最后一段,作者写道:“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自豪。”这段明确而切肤的人生感悟,标志着主人公获得了人生的顿悟和有益的经验:童年时期在悬崖上战胜自我的经历,在他以后的人生经历中,能够帮助他协调个人实际情况与社会要求规范之间的矛盾,从而感受到自我存在的意义。
我们再聚焦文本标题,所谓“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就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指“我”那次悬崖遇险,在父亲的指导下“走一步,再走一步”,即一小步、一小步地走下悬崖;二是指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要保持镇静,理性对待,把大困难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好每一步,这样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成长,作为人类生活中一类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和人类个体生命的重要体验,具有很强的文化隐喻性。生活中,常常有人遇事因胆怯而畏缩不前,就像文中的“我”那样。这篇成长小说之所以能够吸引人,也适合七年级的孩子阅读,就在于它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具有普世价值——在彰显自主、自强、自由的渴望和冲动的同时,要汲取突围人生困境的智慧,获得心灵的成长。
二、“文外”的背景与资料
文学作品的“文外研究”,主要是对作家和作品的社会背景、历史事件、个人生平、时代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知人论世”,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作者和他的创作,从而更全面地认识文本。
作者莫顿·亨特,既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美国作家,也是一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出生于费城,先后求学于坦普尔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曾担任空军飞行员,后来为《纽约客》等知名报刊专栏写作,写过不少社会与行为科学方面的科普文章,曾写过《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内在的宇宙》等著作。正是因为他对心理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在这篇小说里,作家将“我”的冒险遇险,以及迈出关键一步的心理活动写得非常细致生动。
本文原名《悬崖上的一课》,选入课文时删去了文章后半部分的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删节部分作为阅读资料。这部分主要写了三件事,讲述悬崖上的这一课给“我”以后的人生带来的深远影响。1945年,作者在担任二战期间的空军飞行员时,驾驶飞机飞越东英格兰,尽管危险重重,“我从来没有预想过整个行程,而只想着目前的这段里程;从来没有想过还有多少时间,而是集中精力度过每个短暂的时间片断和每段测量好的里程”,直到最后飞离敌占区,平安归来。1957年,作者在面对《恋爱的自然史》书稿写作时,“不断思考我认为自己能够完成的不可能的书稿,我再次记起了儿时的那一课:尽管我知道目标,但是如果我只看接下来的这一步,我就能够避开恐慌和昏头转向。”1963年作者离婚后开始单身生活,找公寓、学习社交和厨艺……“在我的一生中,我不断记起那一课,每次一步,就一步,我能行”,“自己知道怎样达成一个遥远、艰巨的目标”。
这三段回忆证实,“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人生教训在“我”生命的很多重要时刻都发挥着作用,让自己受益一生。
三、研究课标、教材与学情
语文教师要基于新课程标准做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七年级的学生要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是我们为本课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的依据,结合上述研读文本的体会,学生应当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品读文中表现人物在困境中心理的语句,理解文本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每一篇课文都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而不是孤立的存在。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是教师备课的一项内容。《走一步,再走一步》是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主题为“人生之舟”,单元教学目标要求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精神、作者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继续学习默读,在课文中勾画出关键语句;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住关键语句等方法,把握行文展开的思路。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单元的总体特点和要求。
部编本语文教材推行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在教学中要把握课文的特点、阅读的方式和阅读课型。多年以前,我曾教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那时,这篇课文是精读篇目。部编本教材则将其审定为自读课文,“自读之精义,在于悟‘法’”,学生以自读课文为材料,运用教读课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在自读、自思、自得中巩固、迁移和运用。[6]与此相适应,课文的编写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课文左边的空白处有旁批或阅读提示,这些都在提醒教师要采用恰当的课型,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教材要求的改变,决定了同样是这篇《走一步,再走一步》,要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我在备课时,也应与“时”俱进,改变以往重视讲解、指导和示范的教学方式。
只有充分了解学情,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实现。这篇课文题材贴近学生生活,行文思路明晰,故事叙述流畅,所揭示的人生道理对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来说很有启示意义,七年级的学生能够理解文本内涵。我需要了解的是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足够的默读、自读能力,如果学生能力较弱,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里还不能按要求完成阅读、思考任务,那么可以考虑将浏览、思考的任务前置,课前先预习情节和人物,课上再次默读,并完成学习任务。
四、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
根据上述文本解读、课标教材研读、学情预设的情况,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方案作了如下设计。
1.继续练习默读,在默读中勾画标志时间变化和空间转换的字句,标出有助于理解课文主旨的关键语句,梳理本文的故事情节。
2.品味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理解父亲的教育方法。
3.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人生哲理。
把握人物心理成长过程,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一)联系生活,导入课文
(二)默读全文,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注意课文空白处的旁批和阅读提示,边读边在文中勾画出标志事件发展和描写“我”在不同阶段心理活动的语句,写下自己的疑惑或者理解。
2.说说所勾画的标志事件发展的语句。
例如:
第一部分1-6段的标志词句:“那是在费城,一个酷热的七月天”“然后他们出发了”“我们穿过公园,进入树林,最后来到一块空地上”。
第二部分7-17段的标志词句:“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这才开始……”“不知何时”“距离悬崖顶部三分之二路程的岩脊上”“几分钟后”“时间在慢慢地过去”。
第三部分18-28段的标志词句:“暮色中”“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我往后移动了一下”“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
第四部分29段的标志词句:“此后”。
3.用自己的话复述全文内容。
(三)品读语句,把握人物成长历程
1.小组合作,品读16-27段中精彩的心理活动语句,分组汇报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语句。
2.在“我”的心理成长的路上,离不开爸爸这位引领者,爸爸为什么能化解“我”的心理困境?结合19-26段的具体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例如:品味爸爸说的话“现在,下来”,分析逗号的作用。
(四)感悟哲理,畅谈启发教益
齐读最后一段,结合文本内容和你的生活经历,说说怎样理解课文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
(五)拓展阅读,深化理解
1.阅读课文删节部分,结合内容谈谈悬崖上的这一课给“我”后来的人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作业:课外阅读自传性成长主题的文本,默读并勾画出标志事件发展的语句。
(张晓毓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