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比派的诗意变形
纳比派(Les Nabis)于1890年前后出现在法国巴黎的,其主要成员多是巴黎朱利安学院的学生。“Nabis”一词出自希伯来语,意谓“先知”,所以“纳比派”也被称作“先知派”。从这个名称就足以看出这一团体的创作信念与宗教元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纳比派成员主张在理性和感性的范围内对艺术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重新安排,他们强调“在艺术中创造诗意的现实”,追求平面装饰效果和对象征性含义的塑造。纳比派将他们的主要艺术理念归纳为两种“变形”理论:基于纯美学、装饰概念以及色彩和构图等技术要素的客观变形;基于使画家个人的灵感得以发挥的主观变形。除了变形,纳比派还追求色彩的多样式表达效果,他们放弃了僵硬的绘画轮廓,改用卡片纸等吸附力强的画面材料代替油画布,以此来缓和色泽效果;有时他们还用蛋白或胶水来调和颜料,这样创作出的作品色泽柔和,富有活力,自成一格。
纳比派成员每周在巴黎聚会一次,他们的行为常人看上去会觉得有些诡异:他们喜欢穿着东洋式服装,聚会的地方称为“圣殿”,他们的绘画作品叫作“圣像”,他们的聚会或讨论禁止女人参加,等等。他们脱离了学院派所一贯推崇的战争题材以及神话和历史题材,也脱离了单纯的现实描写;他们根据从日本版画里学得的绘画语言,着力依靠线条和色彩,广泛采取平涂手法,试图画出“眼睛所看不见的第三现实”。
《纳比风景》
法国画家保罗·朗松1890年的布面油画作品。画面中具有象征性的内容及其相互间有关联的色彩,表达了艺术家对于现实世界的独有感悟,也预示了表现主义的到来。
纳比派比较重要的人物是法国画家皮埃尔·勃纳尔(Pierre Bonnard, 1867—1947),他以对自然素材的直接观察为基础,通过灵活变样发展出极具自我风格的装饰技巧。勃纳尔早期受法国画家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和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后来进一步结合了印象主义的客观性观察技术和象征主义强调主观性的思想。他不只是重现现实,更将现实感情化、观念化、主观化,他画笔下的裸女的肌肤、餐桌上的果实、窗外的树叶,都融入了生活的真切感觉及人对自然万物的温情关怀。他的作品常常出现色彩斑斓的橙黄翠绿,尤其擅长在逆光角度下表现缤纷的色彩变化,将客观色彩的变化与自我的主观幻想相混合,塑造了超越于视觉现实的另一个世界。
《樱桃挞》
法国画家皮埃尔·勃纳尔1908年的布面油画作品。
《四月》
法国纳比派画家茅里斯·丹尼斯创作的布面油画作品。
纳比派风行的时间不长,从1890年开始初具雏形,至1900年便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纳比派存在的这十年,在时间上正好与欧洲大陆新艺术运动最初发展的十年基本重合,因此纳比派的艺术理念也被视作新艺术运动总理念中的一个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