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化表达的方法手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化表达不但需要一个较为庞大的内容支撑体系,而且还需要一个较为规范、有效、多元的方法支撑体系,只有有了这样一个方法支撑体系,大量的非遗资源对象才能具有向图谱化转化的可能,使大量生活态的非遗事象转化为图谱化的文本对象。
具体而言,这套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化表达的方法体系又可以分为研究方法体系与操作方法体系两个部分。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研究方法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研究方法体系是一套具有宏观性与方法论意义的方法系统,它所注重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基本视角与基本路径选择问题。这套方法体系是在准确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内容特点以及积极运用先进的学术思想与科学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方面反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具体特点,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具有先进的学术思想与科学技术指导的时代特点。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研究方法体系中,较为重要的有可视化方法、系统化方法、数字化方法、地域性与跨地域方法等一些基本的方法形式。
1.可视化方法
所谓“可视化方法”,最为初始的意义就是指运用一定的手段对某种事物对象进行形象描述,使其变成一种可用人的视觉感官直接感知的表达方法。它是人类认识事物与感知事物的一种最为基本的方法手段。在人类初始阶段,抽象思维能力并不十分成熟,当时的人主要是依靠直觉的视觉形象来认识事物与感知事物,因此“可视化表达”对于远古人类来说显得非常重要,诸如各种原始民族的岩画、象形文字等,都是出于这种认识方式上的可视性、直感性需要而产生的。
图谱这种文本样式从其最为本质的意义上而言,就是一种运用可视化方法而制作成的资料形式,它必须通过制谱与绘图的手段,将各种较为复杂的、模糊的,或者抽象的事物转化为简单明了、具体形象、可凭视觉感官直接感知的事物,使各种较为复杂的、模糊的,或者抽象的事物只要通过一幅或者几幅图谱的形式便能够被人所整体性的认识与掌握。因此我们可以说,可视化方法是图谱编制的最为基本的方法,也是为什么需要绘制图谱,而不是文字叙述的原因所在。图谱本身所具有的那种简括直观、具体形象的表现方式以及编制方法,是我们处理各种复杂事物并使其清晰化、明了化的基本价值追求。郑樵在其所著的《通志·图谱略》中说:“图,植物也;书,动物也。一动一植,相须而成变化。见书不见图,闻其声不见其形。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闻其语。图,至约也;书,至博也。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星辰之次舍,日月之往来,非图无以见天之象。山川之纪,夷夏之分,非图无以见地之形。”在这些文字中,郑樵非常正确地看到了图谱(即“图”)有文字(即“书”)不可替代的优势,那就是简约、形象、直观,而这些表达效果都是要依靠“图”这种可视化的手段来实现的。
具体而言,图谱编制可视化方法主要包括图像绘制、图形绘制、照相拍摄、计算机成像,等等。其中最为基本的手段就是图像绘制。在传统社会中,图像绘制主要是通过手绘线描的方式来实现的,它的优点是较为具象化,写实性强,与事物本身的形象较为吻合,缺点是不够准确。与图像绘制相比,图形绘制是一种较为抽象的可视化方法,它并不是描绘事物本身的具体形象,而是描绘某种事物的基本轮廓或者说明某种事理的基本状态,它的优点是较有概括性,可以反映一类事物的整体情况,缺点是较为抽象,与事物本身形象有所脱离,有的甚至较难看懂。照相拍摄是一种源自18—19世纪欧洲国家的先进成像技术,它主要利用投影与感光等技术创造而成,具有成像精确度高、摄制速度快等多种优点。照相技术被运用于图谱编制的领域以后,大大提高了图谱可视化的精确程度,使图谱资料具有了更高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前文已有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现代意义上的可视化方法是针对计算机技术而提出的一个新的命题,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它涉及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个领域,成为研究数据表示、数据处理、决策分析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技术。自现代意义上的可视化命题提出以来,对于信息的可视化研究已经经历了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知识可视化等几个阶段。在科学计算可视化管理阶段,主要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将采集获得的信息转换为管理活动所需的图像内容。典型的科学计算可视化方式将大量枯燥的数据以图形、图像这种直观的方式显示出来,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些数据。数据可视化管理主要是运用计算机将信息转换成图形、图像进行数据挖掘和信息交互处理,发现信息中隐含的信息,为管理活动提供所需信息。数据可视化的基本思想是将信息源主体的各个属性值表达为多维图元(点、矩形条、扇形等),进行信息深入观察和分析。它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医学、工程技术、生物分子学等领域中。信息可视化管理主要面向管理活动中没有几何属性和明显空间特征的抽象信息,将其映射为空间的可视化形式加以观察、分析。信息可视化管理要从大量抽象数据中发现有用信息,创造性地反映信息,把隐藏在可视化对象深处和彼此之间的信息进行深层次挖掘。依赖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它已不局限于管理信息的可视化表达和分析,更成为管理活动中知识发现和价值创造的必要过程。知识可视化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包括数据、文献、信息等所有能够直接利用以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知识形式。知识可视化的实质是将知识以可视化方式表示出来,形成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知识外在表现形式,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目前,计算机成像的可视化方法已经被普遍运用于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实践之中,例如各种非遗类型数据统计图、GIS非遗资源分布图、GPS非遗资源定位图等,都是运用计算机成像的可视化方法制作出来的。
2.系统化方法
所谓系统化方法,简单而言就是一种将若干个事物对象(要素)放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去进行研究与考察的方法,在这个系统中,各个事物对象(要素)之间呈现了一种具有一定关联性意义的结构状态,它们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自身个性,另一方面又具有整个系统的共性,由此而构成了一个具有整体性意义的系统。通过这种系统化的方法,人们可以达到对于某些事物的整体性把握,更有利于认识事物本质性的规律与意义。
系统化的方法在西方系统论的思想方法体系中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与运用,它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在西方各种有关系统论的学说中,又以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最具代表性,他不但较为完整地建构了系统论的方法论体系,而且也对“系统”这一概念的内涵作了较为深入的阐述。贝塔朗菲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1)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是若干个事物的集合,系统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整体性,但又不简单地等同于整体。因为系统除了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之外,它还反映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结构、整体与环境的关系。这就是说,系统是从整体与其要素、层次、结构、环境的关系上来揭示其整体性特征的。要素的无组织的综合也可以成为整体,但是无组织状态不能成为系统,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是在一定组织结构基础上的整体性,要素以一定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的结构,才具备系统的整体性。整体性概念是一般系统论的核心。(2)系统的有机关联性。系统的性质不是要素性质的总和,系统的性质为要素所无;系统所遵循的规律既不同于要素所遵循的规律,也不是要素所遵循的规律的总和。不过系统与它的要素又是统一的,系统的性质以要素的性质为基础,系统的规律也必定要通过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的结构)体现出来。存在于整体中的要素,都必定具有构成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内在根据,所以要素只有在整体中才能体现其要素的意义,一旦失去构成整体的根据它就不成其为这个系统的要素。归结为一句话就是:系统是要素的有机的集合。(3)系统的动态性。系统的有机关联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系统的动态性包含两方面的意思,其一是系统内部的结构状况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其二是系统必定与外部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比如生物体保持体内平衡的重要基础就是新陈代谢,如果新陈代谢停止就意味着生物体的死亡,这个作为生物体的系统就不复存在。贝塔朗菲认为,实际存在的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动态是开放系统的必然表现。(4)系统的有序性。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其动态的方向性都表明系统具有有序性的特征。系统从有序走向无序,它的稳定性便随之降低。完全无序的状态就是系统的解体。(5)系统的目的性。贝塔朗菲认为,系统的有序性是有一定方向的,即一个系统的发展方向不仅取决于偶然的实际状态,还取决于它自身所具有的、必然的方向性,这就是系统的目的性。他强调系统的这种性质的普遍性,认为无论在机械系统或其他任何类型系统中它都普遍存在。
系统化方法以及西方系统论的一些观点,对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宏观的思想方法意义上来说,所谓图谱正是通过这种系统的思维方法与研究方法而编制成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简洁外观的背后,是非遗资源系统化、体系化方法的整体呈现,它需要将所有资源对象及其相关信息编入一个统一的系统之中,并且准确梳理这些对象及其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将大量的非遗资源对象(即系统论中所谓的“要素”)进行“谱化”,也就是按照一定的“类”(即系统论中所谓的“系统”)将它们编制成一种具有一定内在逻辑关系的谱系序列,在这个谱系序列中,各种非遗资源对象之间呈现了某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它们一方面具有各自的个性,另一方面又具有整个“类”的共性,正是这种非遗资源对象的有机组合,建构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非遗资源谱系形态。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谱系的建构方法,正是系统化方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领域的具体实现。
3.数字化方法
所谓数字化方法,是指以计算机为工具,以二进制代码0和1为载体的信息表达与传播方式。数字化方法主要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而产生,其基本过程就是将各种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然后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与传统的表现方法、设计方法与思维方法相比,数字化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高度的抽象性,它将所有的事物都转变为0和1这两个最为基本的信息载体,然后再使其转变成为各种具体的信息与表象。数字化方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海量的存储力,由于高度抽象,数字化方法可以处理超出一般计算与储存能力几千倍乃至几万倍的海量信息,使人类社会的信息资源可以达到高度集聚与海量存储的程度。目前,数字化方法已经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运用,它不但成为现代多媒体技术的重要基础,诸如各种数字、文字、图像、语音,包括虚拟现实、可视世界的各种信息等,都可以通过0和1这两个最简单的数字进行表现;而且也成为软件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基础,诸如各种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应用软件、数字滤波、编码、加密、解压缩等现代计算机功能,都必须基于数字化技术才能实现。
将数字化方法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领域,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由于非遗资源数量极大,形式与内容极为丰富,因此编制图谱的工作极为复杂。通过数字化的方法,不但可以大大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效率,而且可以大大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表现力,绘制出各种原来依靠传统表现方法(如手绘线描、照相拍摄等)难以企及的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
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数字化方法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非遗资源数字信息转换、非遗资源数字信息优化、非遗图谱信息数字资源保存等。其中非遗资源数字信息转换是最为基本,也是最为核心的任务。它主要通过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设备和软件技术将大量的非遗资源对象模拟到数字信息的转换,并使这些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及表现,如获取黑白或彩色图像,文字录入,以及通过视频或音频压缩卡获取的数字视频或音频文件等。非遗资源数字信息优化就是对转换后的非遗数字资源进行优化处理,比如数据压缩,提高数据质量,或者通过图像切割,改变图像的大小或格式,生成缩略图像,添加数字水印等方法进行数据压缩和提高数据质量,等等。非遗图谱信息数字资源的保存也非常重要,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将经过数字化加工得到的非遗资源数字信息存储到存储系统(如网络数据库系统)中去,同时也将数据信息包括相关的结构信息和目录进行数据备份到存储系统或其他存储介质(如光盘库等)中作长期备份保存。为了更好地对非遗资源的数字化信息进行有效的保存与运用,进一步的数字化工作就是非遗资源数据库建设。非遗资源数据库是在对于非遗资源信息以及数据的大量掌握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数据库数据的集合,成为一种存储数据的“仓库”,它可以广泛适应于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需要。这种数据库一般是独立的,它可以为多个应用程序所适应,达到共享数据的目的。
由此可见,数字化方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工作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是处理各种非遗资源信息,使其成为图谱编制材料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工作效率与表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数字化方法的运用,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达到一般方法所难以企及的程度,并且实现人类的智慧与想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领域的各种淋漓尽致、精妙绝伦的表达与展现。
4.地域性与跨地域方法
地域性与跨地域方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方法论体系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所谓地域性方法,就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工作中强调与突出非遗资源的地域性特点,并且注重从非遗资源的地域个性特点上去思考、设计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体系的方法。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非遗资源形态都是在一定的地域背景中产生的,它具有一定地域背景下所产生的各种特点、属性、内容、机制、规律,由此而构成不同于其他非遗资源的地域风格特征与文化精神特质。因此,在开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与研究时,必须积极寻求各种相应的具体表现方法与描述方法对其进行充分的表现。这些具体的表现方法与描述方法主要包括非遗资源空间分布表现法、非遗资源地域风格表现法、非遗资源相关地域信息表现法,等等。其中非遗资源空间分布表现法是一种将各种非遗资源放置到一定的地域空间位置上进行考察与分析的方法,它重点考察的是各种非遗资源所在的地域空间位置,以及形成这种地域空间位置的原因,同时也包括与处于其他地域空间位置中的非遗资源的比较与分析等。非遗资源地域风格表现法是一种将非遗资源的某些个性特征与一定地域空间中的各种自然地理因素以及历史人文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与研究的方法,它重点考察的是非遗资源某些个性特征形成中的地域性机制与地域性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非遗资源地域风格形成影响的程度与范围。非遗资源相关地域信息表现法也是一种将非遗资源与一定地域空间中的各种自然地理因素以及历史人文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与研究的方法,只是它更加强调与注重对于这些一定地域空间中的各种自然地理因素以及历史人文因素的本身的考察,例如具体的村落、市镇、传承人等。一方面,它们是一种地域背景性资料,但是另一方面它们也是一种非遗资源研究对象,与非遗资源的主体对象(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中的“要素”)共同建构了一种独特的“非遗资源整体生态”。
所谓跨地域方法,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工作中,要注重与研究某些非遗资源在空间分布上超越一定的界限,形成较大范围的整合与覆盖的特点。一般而言,任何一种非遗资源在其产生之初大都是在较小的地域范围中传承传播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影响的扩大,其中相当一部分非遗资源会逐渐扩大传承与传播的范围,形成空间意义上的跨地域特点。尤其是像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织女等一些著名的民间传说,以及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冬至等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等非遗资源形式,都有着十分鲜明的跨地域特点,它们的流传范围已经完全超出了某一地区或者某一省份的局限,达到了极为广阔的覆盖程度。它们有些是在几个或者十几个省份中进行传承传播,有的则更是覆盖到了整个中国,形成了十分典型的非遗资源跨地域分布特征。当然,强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中注重跨地域研究并不是排斥或者忽视地域性研究的重要性,此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在一些以跨地域形式存在的非遗资源形态中,既有着一定的地域个性,又有着一定的内容共性,由此而构成一种非遗资源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结构。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与研究中,一方面注重对于这些资源的地域性个性与特色,紧密联系与其相关的各种地域文化因素,如地域自然环境、地域人文环境、地域生产生活方式、地域特色风貌等进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又要注重超越一定地域空间的局限,从更大的范围与广度上去探索非遗资源的形态特点,形成对于非遗资源内涵的整体性把握。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操作方法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操作方法体系是编者为了达到一定的具体研究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操作手段与技术手段,主要包括资料搜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数据统计方法、信息处理方法、技术运用方法、工具使用方法,等等。
1.资料搜集方法
资料搜集方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工作的实际操作中所运用的最为基础的方法之一。在中国,非遗资源规模宏大,数量众多,它们主要蕴藏于大量的文献资料、口头资料与实物资料之中。例如在《诗经》《史记》《山海经》《风俗通义》《水经注》《齐民要术》《农政全书》《荆楚岁时记》《东京梦华录》《梦粱录》《古谣谚》《山歌》《挂枝儿》等我国一些著名的古籍文献中,都有大量关于我国古代民间风俗与非遗事象的记载。在一些专门记录地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地方志、文人笔记小说等资料中,有关非遗的内容更是俯拾皆是,多不胜数。除了为数众多的古代文献资料以外,更为值得重视的是口头流传的,或者说是以“活态传承”方式进行流传的非遗资料。由于非遗事象大多属于“下里巴人”的作品,因此除了有小部分被收录于文人的笔记以及地方史志文献中以外,大部分都是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存在的,尤其是诸如民歌民谣、故事传说、生产技艺、行业诀窍等,更是主要以口头的方式进行流传。因此,在有关非遗图谱的资料搜集工作中,要特别重视对于口头资料的搜集与采录工作,尤其是要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方式,到有关的村落、街镇、集市、歌墟、书场、寺庙、茶馆中去对熟悉情况的老人及非遗传承人进行采访,并用笔记、录音、录像的方式对于调查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十分可喜的是,自2005年以来,我国通过由政府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数以万计的非遗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普查,其触角伸向了整个中华大地,无论是乡村田野、市井街衢,还是农林牧渔、各行各业,都展开了关于非遗资源的调查工作。当然,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而言,其调查的内容不仅应该有大量的普查资料,还应该有与图谱编制内容相关的专题性资料,并根据图谱编制的需要去进行更为深入的跟踪调查,只有如此,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资料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全面性与专门性。
2.资料分析方法
资料搜集以后,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这也是一项具有很强科学性的工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特点,首先要做的就是对非遗资料内容成分的分析。在为数众多的非遗资料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用来作为直接制作图谱的核心内容的,如非遗资源的历史演变状况、分布地域状况、基本类型状况、非遗传承人的传承谱系状况、相互关系状况,等等。它们是非遗图谱编制中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直接反映了非遗资源中某一方面的本质特征,展示了非遗资源中最受人们关注的各种核心问题。在非遗图谱编制工作中,首先要注重对于这些核心内容的把握,并通过认真全面的梳理、分析与研究,找出它们的来龙去脉、基本面貌与内在规律,以使这些内容要素能够通过图谱化的方式得以明确的展示。除了核心内容以外,在为数众多的非遗资料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背景性的资料,例如与非遗资源主体表现内容有关的各种生态环境、工具制品、保护单位、民情风俗情况等,它们可以称为非遗资源相关信息,从某个方面对非遗资源主体对象产生一定的作用。这些资料虽然不一定能够直接编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之中,但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却具有重要的参考性价值,因此,也需要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予以充分的重视。
除此以外,对于非遗资源的历史源流分析、资源类型分析、传承关系分析、地域分布分析、交互影响分析、典型特征分析等分析方法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中经常需要用到的操作方法。历史源流分析法是一种主要针对非遗资源与项目的历史发展源流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具体涉及非遗资源的留存时间跨度、历史发展过程、每个阶段的特点,以及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内容。资源类型分析法是一种主要针对非遗资源与项目的类型形态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具体涉及分类的标准、分类的层级(有大类型、有小类型)、类型的特点以及跨类别性等方面。由于我国非遗资源历史悠久,门类众多,因此非遗资源类型的确定也显得极为复杂。从不同的分类标准出发,可以分出不同的非遗门类,在一个非遗大门类中,又往往可以分出许多个小门类,而这些小门类的下面还可以分出许多更小的门类。如此逐层推衍下去,构成了一个极为庞大的非遗资源类型结构。对于非遗资源的这种类型特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研究中也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传承关系分析法是一种主要针对非遗资源与项目的传承脉络与传承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具体涉及传承人的个人因素(性别、年龄、生卒年代、出生地),各传承人之间的辈分与渊源关系、传承线路的延续或变异等方面内容。传承关系分析法在体育、游戏、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应用较广,这类非遗资源一般都较为注重师承关系,往往传承数代,构成完整的传承谱系。地域分布分析法是一种主要针对非遗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具体涉及非遗资源的分布区域范围、流动传播范围、各区域特色非遗资源比较等。交互影响分析法是一种主要针对各种类型非遗资源及其传承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具体涉及各种非遗资源间的同源关系、演变发展、相互影响等。如《白蛇传》传说与端午节的关系、梁祝传说与双蝶节的关系、民间戏曲与庙会的关系,以及传承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如民间故事传承人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传播等,都具有一定的交互关系特点。
3.数据统计方法
数据统计是现代计算机图谱制作所必须用到的重要操作方法,主要运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中的定量化描述,如非遗资源与代表性项目的数量、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数量、男女性别的比例、非遗资源中各种类别的数量,等等。其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先将所有需要表现的非遗资源进行数量统计,然后将得出的数据输入电脑进行汇总,再按照一定的标准与要求对这些数据进行组合排列(编排),使其变成各种组群。数据统计方法最为普遍的是被运用于非遗资源与项目的数量统计图编制之中。以传统手工纺织类的代表性非遗项目为例。至2012年12月,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手工纺织技艺项目为46项,其中进入第一、第二、第三批的项目为37项,进入第一、第二批扩展项目9项。全国除台、港、澳地区以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中,共有28个省级行政区拥有省级以上手工纺织技艺项目,吉林、辽宁和黑龙江东北三省暂时空缺。拥有国家级手工纺织技艺项目的省级行政区为浙江、新疆各7项,贵州6项,江苏5项,四川4项,湖南3项,云南2项,河北、山东、江西、广东、广西、甘肃、青海、海南、内蒙古、西藏、北京、上海等省市自治区各1项。在省级项目中,浙江、贵州、新疆各自拥有10个以上的手工纺织技艺项目,江苏、河北、云南、江西、四川、甘肃、海南、陕西各自拥有5个以上项目,其余各省市自治区各自拥有1个以上的项目。根据以上的这些数据情况,便可编制出若干能够清晰展现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图谱形式,例如“全国国家级手工纺织类非遗项目数量图”“各省市国家级手工纺织类非遗项目数量图”“各省市省市级手工纺织类非遗项目数量图”,等等。通过这些图谱的编制,不但可以清晰地了解我国手工纺织技艺类非遗项目的数量情况,而且还可以进行各个地区、各个省市之间此类项目的数量比较,进而分析各个地区、各个省市在非遗保护方面的实际情况。数据统计方法也经常被运用于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数量统计图之中。以上海市闵行区颛桥镇的民间剪纸传承人为例,至2014年时,该镇共拥有165名剪纸传承人,其中有颛溪五村剪纸班的周若妹等30人,众众新家园剪纸班的周玉妹等33人,秀龙居委的陈建芳等15人,众安居委的朱来娣等10人,好世凤凰城的柏红梅、刘翠珍等20人,金都新村三居委的周德云等20人,灯塔村的王民祥等15人,北桥居委的乔凯华等12人,北桥村的乔明芳等10人。通过对这些剪纸班传承人数的统计,便可将其汇集成一定的数据并输入计算机,然后制作成“上海市闵行区颛桥镇的民间剪纸班传承人数量图”,这就是数据统计方法在非遗项目传承人统计图谱中的实际运用。
4.信息处理方法
搜集的资料与数据必须经过一定的信息化处理,使其变成可以编制图谱的信息,这是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中的重要一步。其具体过程是先将所有相关的非遗资料与数据统一输入电脑进行汇总,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与要求对这些资源进行分析梳理与组合排列(编排),使其变成各种基本信息点以及由这些信息点组成的组群,然后再用一定的图形描述方法予以表现。例如在编制“蔚县民间剪纸图谱”这一非遗项目图谱时,首先要将所有与这一项目有关的资料与数据输入电脑进行存置,然后按照地域分布、历史源流、形态特点、传承脉络、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梳理、整合与提炼,使其变成构成图谱的基本要素,也就是所谓的“信息点”,然后再将这些基本要素在电脑中编制成各种图像或图形,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信息处理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点的确定与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它会直接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目标取向以及形态效果。这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信息点并不是一种材料的简单堆砌,而是一种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与符号性特征的信息集聚。例如,在编制某些非遗资源分布图时,我们搜集到了大量与这一非遗资源有关的材料,例如它的地理位置、生成背景、社会环境、内容形式等,但是其中只有一个点与这一图谱的目标取向有关,那就是它的地理位置。因此,我们在制作这一图谱时,就必须舍弃其他各种资料,而将其所有信息集中到确定这一非遗资源准确的地理位置上,由此而建立相关的信息点。
信息点数量的选择也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在编制非遗资源分布图的时候,选择10个地域信息点或者选择20个地域信息点,做出来的分布图的形态效果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又如,在编制非遗传承人传承脉络谱系图的时候,选择10个传承人信息点或者20个传承人信息点,做出来的传承谱系图效果也会有相当的差异。由此可见,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信息处理(包括信息点的提炼与选择、信息点之间关系的梳理与组合、信息点在各种图形中的表现等)过程中,必须持有十分谨慎的态度,力求做到科学、真实、准确、可靠,并能够有效反映非遗资源本身的规律与特点。
5.技术运用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作为一种以图谱的形式来展现非遗资源对象的文体形式,其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要使大量的非遗资源通过构图成像的方式转变成为可视化文本,使人一目了然地认识与把握非遗资源的整体情况。因此,如何有效地运用各种构图成像技术方法来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效果,成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目的的一个关键所在。至今为止,被广泛运用于图谱制作领域的构图成像技术方法主要有绘画、照相、计算机成像等,这些方法本身都有一套相当丰富与复杂的系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制作的工作实践中,这些技术已经被大量运用于各种信息点的构图成像的领域,借以清晰地展现各种非遗资源经图谱化处理后所具有的状态与形象。
具体而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制作的工作实践中经常被用到的构图成像方法主要有图像标识法、图形标识法、地图标识法、数字标识法等。图像标识法是指用具体的图像符号来表现各种非遗事象的具体形象,这种方式实际上也就是指客观事物存在形态的图像化。通过图像的方式,可以把非遗资源的各种自然形态,包括生物和无生物以及人为形态等都清晰形象地反映出来,起到充分的可视化效果。图像标识法的特点是,无论如何加工图像,或多或少都能够保留有所描绘事物的形态特征。通过图像标识的方法,能够把非遗中物象的特征、规律和结构进行艺术加工。根据图像标识方法的不同,具体又可分为手绘技术和照相技术两种。图形标识法是指运用各种具体的图形来反映非遗资源信息的内容形式以及特点规律的表现方法。图形标识主要包括直线、箭头、圆形、方形,以及现代各种计算机矢量图,如smartart图、条形图、饼图、柱状图、折线图等。直线、箭头、方形、圆形等图像标识又可以称为平面几何符号,这类符号反映的信息直观,线索清晰。箭头具有运动感和方向感,在非遗资源信息图谱中可以用来表示非遗项目的历史发展轨迹等。饼图、柱状图等图像标识是立体几何符号,具有长、宽、高的视觉效果,可以增强非遗资源信息图谱的空间感、真实感,但立体几何符号并不是真的实体,而是在平面上表现几何体的透视效果,可以产生位置、排列、形状等视觉效应,在非遗图谱中描述某类非遗项目数量时,通过饼图、柱状图的形式,可以清晰地反映数量关系。地图标识法是指通过运用某些地图的形制来反映非遗资源信息的内容形式以及特点规律的表现方法。非遗资源地图标识的内容主要由底图和非遗信息点两部分构成,底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基础,底图内容主要包含地理信息,因此一般以普通地图为基础,再根据非遗内容的需要重新编制。非遗信息点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地理基础。因此地图标识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基本方法。地图标识法主要包括传统地图标识法与GIS技术标识法。传统地图标识法是以普通地图为底图,然后在上面进行非遗资源信息点的编制。这种地图标识法反映的逻辑较为简单,信息量较为集中,因此在地区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中得到广泛使用。数字标识法是指通过运用一些数字的形式来反映非遗资源信息的内容形式以及特点规律的表现方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过程中,有些非遗资源信息难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像符号来描述,这时就需要借用数字来进行表达。数字标识法是运用一定的数字对非遗资源的数据进行标注的方法,一般是配合图像或图形一起表示。如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的数量,既有图形,又有数字。从形态上看,数字是一种特殊的抽象符号,比较简洁,因此,通过对数字的阅读,往往就能直接明白其含义。
6.工具使用方法
图谱构图成像技术的运用离不开许多绘画制图工具的使用,它们各有各的功用,也各有各的特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制作过程中,熟练掌握、运用这些工具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依靠了这些富有各种专业功能的绘画制图工具,做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才有可能达到科学、精准、清晰、有效、全面的程度。
在为数众多的图谱制图工具中,最为原始,也是最为基本的就是画笔。古代时期一般都用毛笔作为手绘线描的工具,后来则多用铅笔作为手绘线描的工具。画笔的好处是灵活性强,可以根据绘画者的意图随意运用,但其缺点则是不够准确。近代以后,随着西方测量与绘制技术的发展,在手工绘画技术的领域中也引进了一些辅助性的绘画工具,如三角板、丁字尺、圆规等,它们的运用提高了绘画的精确度与规范性,但是它们只是作为画笔的一种辅助性工具,并不能完全替代画笔的作用。
照相机的发明与使用把近代以后的构图成像技术推向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程度,照相技术的优点就是成像的保真度高,可以对事物本体起到“复制不走样”的作用,但是,照相机这种技术工具的缺陷是不能对事物的本体进行自由的创造以及变动,而只能对事物本体进行复制,因此使它在构图成像技术上的功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相对画笔与照相机而言,计算机绘图则是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计算机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将现代绘图技术推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高度,当今世界上几乎没有一种事物不可以通过计算机这种威力强大的工具形式得以精准的表现。计算机不但可以精准地表现各种具象的事物,而且也可以表现各种抽象的或者无形的现象与状态,如思维方式、心理反应、认知特征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计算机绘图技术这个领域中,已经开发出了大量专门的制图软件与制图模型,它们可以根据制图者的需要完成各种指令,达到制图者所要表现的意图与目的。
例如矢量图是计算机技术中所包含的一项具有各种图形设计的制图模型,主要由计算机绘制的直线、圆、矩形、曲线、图表等各种绘图要素组成。矢量图图形用一组指令集合来描述图形的内容,如描述构成该图的各种图元位置维数、形状等,描述对象可任意缩放不会失真。在显示方面使用专门软件,将描述图形的指令转换成屏幕上的形状和颜色,较为适用于描述轮廓不是很复杂、色彩不是很丰富的对象,如几何图形、工程图纸、CAD、3D造型软件等。
矢量图的编辑通常是运用Draw程序来进行具体操作。Draw软件是一款可以为各种绘图计划任务提供快照、图表和图形的处理工具。它可以对各种矢量图形及图元独立进行移动、缩放、旋转和扭曲等变换,主要参数是描述图元的位置、维数和形状的指令。在Draw软件系统中,设有“样式和格式”“转换”“组合”“连接符”“线条”“画廊”等各种功能键。制图者运用“样式和格式”功能键,可以设定图像样式,简化工作的方式。运用“转换”功能键,可以将平面对象转换为立体对象,如球体、环面、立方体等。运用“对象”“组合”功能键,可以把多个对象组合、分拆、重组或编辑已组合的群组。运用“透视图”功能键,可以调整各种纹理、光度、透明度、比例等,创建逼真的照片图像。运用“连接符”功能键,可以用线条把对象连接,缩短制作流程图、组织图、网络图的过程。运用“线条”功能键,能够自动计算及显示线条长度和宽度。运用“画廊”功能键,可以创建各种图画作品并添加到画廊内。
计算机技术还专门为手工绘图设计了一些强大的绘图操作系统,它们主要由计算机、绘图软件和绘图机组成。在图形显示仪上产生的图像,可以使用光笔修改,还可以进行人机对话。使用坐标读取仪时,可将图形信息直接输入计算机。经计算机处理后的图形信息通过接口直接送给绘图机的系统,称为联机系统;将图形信息记录在磁带(或纸带)上的系统,称为脱机系统。
在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各种制图工具使用方法的时候,我们还有必要考察一下地图这种独特的图形工具的技术方法与使用方法问题。从本质上来看,地图是一种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表达地球上各种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中的发展变化状态绘制的图形工具。地图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能科学地反映出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早先的地图主要是运用传统的测绘技术而绘制成的,到了当代,地图的绘制方法中则融入了较多计算机技术的成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运用GIS技术绘制而成的“地理信息地图”。GIS技术的全称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 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空间信息技术系统,通过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支持,对整个或部分地球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GIS地图具有精确性高,信息量大的优点,以GIS地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底图和骨架,可以有效反映非遗资源信息的空间特征、分布规律和空间结构。目前,GIS地理信息技术系统已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领域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例如运用GIS地理信息技术系统绘制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分布图,如全国民间传说项目分布图、全国手工纺织技艺项目分布图、全国民间剪纸项目分布图、全国传统节日项目分布图,等等。通过这种技术工具所获得的各种非遗资源分布图形式,不但可以全面反映出全国各种非遗资源与项目的分布情况,而且还能有效揭示出全国各种非遗资源与项目之间的差异和演变情况,更有利于人们对于这些非遗资源与项目进行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