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疫初起
【题解】
本篇详述温疫初起阶段的症状和治法。此时,邪在膜原。膜原属半表半里,是气血阴阳出入的通道。邪气在这里附着、酝酿,必然阻闭气机,这是温疫为病的根本。治法,宜用达原饮,辛香燥烈直达膜原而解其邪。遇有膜原热邪浮越于三阳经的症状,只需稍加三阳经引经药,引导邪气从阳经透散;若舌苔转黄,邪欲传胃,则加大黄,使之从下泄出。总之都是因势利导,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达原饮的基础上。
达原饮是吴又可首创的方剂,后世又有刘松峰的松峰达原饮和雷少逸的宣透膜原法,都是在吴又可方的基础上加减变化而来,不仅针对温疫,还能治疗伏暑等证。
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①,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②,昼夜发热,日晡益甚③,头疼身痛。其时邪在夹脊之前,肠胃之后,虽有头疼身痛,此邪热浮越于经,不可认为伤寒表证,辄用麻黄、桂枝之类强发其汗。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热亦不减。又不可下④,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其渴愈甚。宜达原饮。
【注释】
①憎寒:一种外有恶寒甚至轻微寒战、内有烦热的症状。
②浮、沉、数:都是脉象。浮脉轻取即得,往往为病在表。沉脉须重按方有,通常为病在里。数脉指脉速快,通常一呼一吸之间五次以上,也就是每分钟八十次以上,往往是有热邪的标志。
③日晡:指一日之中的申时。晡,申时。即下午三时至五时。
④下:泻下的方法。
【译文】
温疫初起时,先怕冷,甚至有轻微寒战而发热,以后就只有热象,不再怕冷。刚得病的两三天,脉不浮不沉而数,白天黑夜都发热,黄昏时分尤其厉害,头痛,身体痛。这时候,邪气潜伏在夹脊之前,肠胃之后,即使有头疼身痛,这是热邪往阳经浮越,不能误认为是伤寒邪气在表,而用麻黄汤、桂枝汤之类,强行发汗。此时邪气不在经,发汗只是白白伤了表气,热也不会退。也不可以用泻下的方法,因为邪不在肠胃,泻下只能白白伤了胃气,使口渴加剧。宜用达原饮。
达原饮
槟榔二钱① 厚朴一钱 草果仁五分 知母一钱 芍药一钱 黄芩一钱 甘草五分
上用水二盅②,煎八分③,午后温服。
按: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④,又除岭南瘴气⑤;厚朴破戾气所结⑥;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阴;热伤荣气⑦,加白芍以和血;黄芩清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以后四味,不过调和之剂,如渴与饮,非拔病之药也⑧。
【注释】
①钱:传统的中药计量单位,一钱的具体分量,各朝代有差异,明清及以后医书中所说的一钱,我们现在通常换算为三克。
②盅:用于喝茶或饮酒的小杯。
③煎八分:指把水煎到原来的八成。古代熬药的炉子和罐子形态各异,不好规定熬药时间的长短,所以用这种方法来确定熬药的程度。煎八分,属于轻煎,取其气。
④疏利之药:具有疏导通利一类性质的药物。
⑤岭南瘴气:指岭南地区山野间因湿蒸郁热,外加动植物腐蚀产生的秽浊气体。
⑥戾(lì)气:指存在于自然界或人体内的某种恶气,容易导致疾病,且具有传染性。本书中“疠气”“杀厉之气”皆此义。
⑦荣气:运行于血脉之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通常也叫“营气”。
⑧拔病之药:拔除疾病的药。这里指一个方子里用于治病的主药。
【译文】
达原饮
槟榔二钱 厚朴一钱 草果仁五分 知母一钱 芍药一钱 黄芩一钱 甘草五分
以上药,用水二盅,煎到水剩八成,午后温服。
按:槟榔能消磨体内的邪气,除伏邪,是疏导通利的药,它还能除去岭南的山岚瘴气;厚朴能打破戾气的郁结;草果味辛性烈,其气雄厚,能祛除盘踞伏邪;这三味药协同作用,直达戾气的巢穴,使邪气溃败,迅速远离膜原,所以叫“达原”。热邪会伤津液,所以加知母以清热滋阴;热邪伤营气,影响血液,所以加白芍以和血;黄芩清多余的燥热;甘草起和中的作用。后面这四味药,不过是调和之剂,就像口渴就给水喝一样,并不是拔除病根的药。
凡疫邪游溢诸经①,当随经引用②,以助升泄③。如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此邪热溢于少阳经也,本方加柴胡一钱。
如腰背项痛,此邪热溢于太阳经也,本方加羌活一钱。
如目痛、眉棱骨痛、眼眶痛、鼻干不眠,此邪热溢于阳明经也,本方加干葛一钱。
证有迟速轻重不等,药有多寡缓急之分,务在临时斟酌,所定分两,大略而已,不可执滞④。
【注释】
①游溢:蔓延,游走散布。
②引用:即加入引经之药,也就是药引子。
③升泄:升腾,排泄。三阳经主升腾,邪气游溢到此,可因势利导,用一些升腾的药物,让邪气散去。
④执滞:执着,拘泥。
【译文】
但凡疫邪游走蔓延到了各阳经,就需要随其经用些引药,因势利导,帮助邪气升腾排泄。如果胁痛、耳聋、寒热往来、恶心呕吐、口苦,这是邪热往少阳经蔓延,可在本方的基础上加柴胡一钱。
如果腰、背、后项痛,这是邪热蔓延到了太阳经,本方加羌活一钱。
如果眼睛痛、眉棱骨痛、眼眶痛、鼻子发干、失眠,这是邪热蔓延到了阳明经,本方加干葛一钱。
病症有快有慢,有轻有重,用药有多有少,有缓有急,务必在临床中根据情况而斟酌,才能确定。本书中所定的剂量,也只是个大概而已,不可执着拘泥。
间有感之轻者,舌上白苔亦薄,热亦不甚,而无数脉,其不传里者,一二剂自解。稍重者,必从汗解,如不能汗,乃邪气盘踞于膜原,内外隔绝,表气不能通于内,里气不能达于外①,不可强汗②。病家见加发散之药,便欲求汗,误用衣被壅罨③,或将汤火熨蒸,甚非法也④。然表里隔绝,此时无游溢之邪在经,三阳加法不必用⑤,宜照本方可也。
感之重者,舌上苔如积粉,满布无隙,服汤后不从汗解,而从内陷者,舌根先黄,渐至中央,邪渐入胃,此三消饮证⑥。若脉长洪而数,大汗多渴,此邪气适离膜原,欲表未表⑦,此白虎汤证⑧。如舌上纯黄色,兼之里证⑨,为邪已入胃,此又承气汤证也⑩。
【注释】
①里气:在体内的气,尤其指胃气。
②强汗:强行发汗。
③衣被壅罨(yǎn):用衣服或被子覆盖、紧裹。罨,掩盖,覆盖。
④非法:不符合理法,即不是正确的方法。
⑤三阳加法:即前文在达原饮的基础上,根据邪气的游溢,在太阳经加羌活,在阳明经加葛根,在少阳经加柴胡的方法,在本书中简称“三阳加法”。
⑥三消饮证:即可以用三消饮来治疗的症候。后言及方证,皆循此例。三消饮,为达原饮加羌活、葛根、柴胡、大黄。详见“表里分传”条。
⑦欲表未表:将要从表解,但还没有解。
⑧白虎汤证:指适合用白虎汤的证候,主要是气分实热,表现为大烦、大渴、大热、脉洪大。白虎汤的药味组成为:生石膏、知母、粳米、生甘草。
⑨里证:与表证相对,通常指口渴、烦躁、大便秘结等。
⑩承气汤证:指适合使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或调胃承气汤等泻下类方剂的证候。
【译文】
偶尔也有感邪较轻的病人,舌头上白苔也很薄,热象也不厉害,而且没有数脉。只要邪不传里,服用达原饮一二剂,也就好了。稍重的,邪气必从出汗解除,如果不能出汗,那是因为邪气盘踞在膜原,内外隔绝,体表之气不能通于体内,体内之气也不能达于体表,这就不能强行发汗。有的病家见到方子里有发散药,就想赶紧出汗,误用衣服、被子把人裹起来,企图捂出汗来,或用火来烤,用热水来熏蒸,都不是正确的方法。表里隔绝的时候,热邪没有蔓延到三阳经,所以不必用三阳加法,只宜仍用达原饮原方。
感邪较重的,舌苔像堆了一层粉,满布舌面,没有空隙,服用达原饮后,邪气没有从出汗而解,反而内陷,舌根部苔先黄,渐渐延伸到舌头中央,邪气逐渐向胃蔓延,这是三消饮证。如果脉洪大而数,出汗很多又口渴,这里邪气刚刚离开膜原,将要从表解,但还没有从表解,这里白虎汤证。如果舌苔是纯黄色,又兼有里证,是邪气已经传入胃中,这又是承气汤证了。
有二三日即溃而离膜原者,有半月十数日不传者,有初得之四五日,淹淹摄摄①,五六日后陡然势张者。凡元气胜者毒易传化,元气薄者邪不易化,即不易传。设遇他病久亏,适又染疫能感不能化,安望其传?不传则邪不去,邪不去则病不瘳,延缠日久,愈沉愈伏,多致不起,时师误认怯证②,日进参芪,愈壅愈固③,不死不休也。
【注释】
①淹淹摄摄:缠绵不愈、精神不振的样子。
②怯证:即虚证。
③愈壅愈固:越是壅滞,还越用补法。
【译文】
温疫之邪有两三天就溃散离开膜原的;有的半个月、十几天还不传变;有的刚得了四五天,缠绵不愈,到了五六天之后又陡然发作。凡是正气旺的人,则邪气容易传化,正气薄弱的人,则邪气不容易化解,也就是不容易传变。假如遇到有的人本有旧病,时间太长,身体已经亏损,现在又染上疫邪,不能化解,哪能指望它传变?不传变,则邪气不能去掉,邪气不去,则病不能愈,纠缠拖延久了,邪气越陷越深,往往无法治愈。时下的医生误认为这是虚证,每天让病人服用人参、黄芪之类,越补越壅滞,病情越重,医生继续补,直到病人死了才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