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疫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蓄血

【题解】

邪热久郁,可能会窜入血分,导致蓄血证。蓄血,也有部位的不同。寒伤太阳,导致膀胱气化不利,甚则膀胱蓄血;瘟疫之邪则传胃,导致肠胃蓄血。有些疫邪只传肺胃,不容易引起蓄血证,有些疫邪则一起即直接窜入血分,如某些鼠疫便是。吴又可辨明蓄血部位,运用活血化瘀、凉血散血的方法,后世医家一直沿用。

大小便蓄血、便血,不论伤寒时疫,尽因失下。邪热久羁,无由以泄,血为热搏,留于经络,败为紫血;溢于肠胃,腐为黑血,便色如漆。大便反易者,虽结粪得瘀而润下。结粪虽行,真元已败,多至危殆。其有喜忘、如狂者,此胃热波及于血分,血乃心之属,血中留火延蔓心家,宜其有是证矣。仍从胃治。

【注释】

①蓄血:瘀血内蓄。

②无由以泄:没有泄下的出路。

③喜忘、如狂:突然变得健忘,或者像发狂一样的情绪,都是瘀血症状。一说,应为“喜妄如狂”。

④血分:属于血的范围的功能活动及病变,与气分对应。

⑤心家:与心相关的一套生理系统,包括心包、血脉、手少阴心经等。

【译文】

蓄血证,或者出现大小便便血,无论是伤寒还是时行瘟疫,都是因为没能及时泻下,热邪在体内停留久了,没有出路,血液被热邪扰动,滞留在经络,则败坏变为紫血;在肠胃中溢出则腐化,变为黑血,使大便黑得像漆。大便反而容易排下来了,即使是干结在体内的大便,因为得到了瘀血的润下也容易排下来。可干结的粪便虽然下来了,人体的根本却因失血过多而伤,大多都很危险。有些人或突然健忘,或像发了狂一样,这是胃热波及血分,血是心之所属,血中羁留的邪火蔓延到心,当然会有这些症状,仍然要从胃这里治疗。

发黄一证,胃实失下,表里壅闭,郁而为黄,热更不泄,搏血为瘀。凡热,经气不郁,不致发黄;热不干血分,不致蓄血;同受其邪,故发黄而兼蓄血,非蓄血而致发黄也。但蓄血一行,热随血泄,黄因随减。尝见发黄者,原无瘀血,有瘀血者,原不发黄。所以发黄当咎在经郁热,若专治瘀血,误也。

【注释】

①胃实:指胃肠积热、胃气壅滞之类,此为肠胃系统邪气过旺的证候。

②经气:经脉的运动功能和经脉中的营养物质。在此特指人体偏体表的一部分功能。

③干(gān):干扰,影响。

④咎(jiù):责怪。此处指把病因归结于某一点。

【译文】

发黄这个病症,也是由于胃中的实邪没有泻下,身体表里不通,壅滞郁闭而发黄,邪热仍然无法泻下,则影响到血,产生瘀血。凡是热,体表经气没有郁闭,不会让人发黄;热没有影响血分,不至于产生蓄血;经气和血分同受热邪,所以同时产生发黄和蓄血,并非蓄血导致发黄。只要蓄血化开,向下行走,邪热也就随着血泄出去了,黄疸也随之减退。曾经见过发黄疸的病人,并没有瘀血;也见过有瘀血的病人,并没有发黄症状。所以,发黄应当归咎于在经的郁热,如果专治瘀血,就错了。

胃移热于下焦气分,小便不利,热结膀胱也;移热于下焦血分,膀胱蓄血也。小腹硬满,疑其小便不利,今小便自利者,责之蓄血也。小便不利亦有蓄血者,非小便自利便为蓄血也。

胃实失下,至夜发热者,热留血分,更加失下,必致瘀血。

初则昼夜发热,日晡益甚,既投承气,昼日热减,至夜独热者,瘀血未行也,宜桃仁承气汤。服汤后热除为愈。或热时前后缩短,再服再短,蓄血尽而热亦尽。大势已去,亡血过多,余焰尚存者,宜犀角地黄汤调之

【注释】

①小便自利:小便排出顺畅。

②日晡(bū):指申时,即下午三点至五点。也泛指黄昏时分。

③承气:即承气汤类方剂。

④桃仁承气汤:又叫桃核承气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吴又可方在此基础上自创,其药味组成为:桃仁、桂枝、大黄、芒硝、桃仁、当归、芍药、丹皮。

⑤宜犀角地黄汤调之:此后《四库全书》本有句云:“至夜发热,亦有瘅疟,有热入血室,皆非蓄血,并未可下,宜审。”疑为衍文,或批注误入正文,故删去。盖瘅疟、热入血室均非瘟疫,在此不应论及。且热入血室仍与蓄血有关,此句于理未通。

【译文】

胃热转移到了下焦气分,使小便不通畅,小便不通畅是因为热结膀胱;郁热转移到了下焦血分,就是膀胱蓄血。此时病人小腹又胀又硬,我们怀疑他小便不通畅,但他小便通畅,这就只能归咎于蓄血了。小便不通畅也可能有蓄血的情况,并非小便自利就是蓄血。

肠胃中的实邪没有泻下,人到了晚上就发热,因为邪热滞留在血分,再加上没有泻下,必然导致瘀血。

刚开始白天黑夜都发热,傍晚尤甚,用了承气汤后,白天发热减轻了,到了晚上依然发热,这是因为瘀血没有排出去,适宜用桃仁承气汤。服药后,如果热全退了,就是痊愈了。或者发热的时间相比从前缩短了,再服药,发热的时间继续缩短,蓄血化尽,则发热也消失。蓄血病的势头已经过去,但因此伤血失血过多,邪热余焰尚存,适宜用犀角地黄汤调理。

桃仁承气汤

大黄 芒硝 桃仁 当归 芍药 丹皮

照常煎服。

犀角地黄汤

生地黄一两 白芍三钱 丹皮二钱 犀角二钱,镑碎

上先将地黄温水润透,铜刀切作片,石臼内捣烂,再加水调糊,绞汁听用,其滓入药同煎,药成去滓,入前汁合服。

按:伤寒太阳病不解,从经传腑,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血结不行者,宜抵当汤。今温疫初无表证,而惟胃实,故肠胃蓄血多,膀胱蓄血少。然抵当汤行瘀逐蓄之最者,无分前后二便,并可取用。然蓄血结甚者,在桃仁力所不及,宜抵当汤。盖非大毒猛厉之剂,不足以抵当,故名之。然抵当证,所遇亦少,此以备万一之用。

抵当汤

大黄五钱 虻虫二十枚,炙干,研碎 桃仁五钱,研如泥 水蛭炙干,为末,五分

照常煎服。

【注释】

①镑(p`ng):中药切制饮片的方法之一,适用于动物角质类药材,用镑刀镑制成细小薄片。

②铜刀切作片,石臼内捣烂:地黄忌铁器,故而用铜刀切片,于石臼内捣烂。

③血自下者愈:因热结膀胱所致的膀胱蓄血证从小便而解。

④前后二便:即大便和小便。

⑤大毒猛厉之剂:或有剧毒,或力量峻猛的药剂。此处并非完全指抵当汤,因为抵当汤中的药物虽然峻猛,但还不至于有大毒。

【译文】

桃仁承气汤

大黄 芒硝 桃仁 当归 芍药 丹皮

按照常规方法煎服。

犀角地黄汤

生地黄一两 白芍三钱 丹皮二钱 犀角二钱,镑碎 

上面这些药,先将地黄用温水闷润浸透,然后用铜刀切成片,放在石臼内捣烂,再加水调成糊,绞出汁,备用,剩下的渣滓放入其他药一起煎,药熬好后去渣,加入此前做好的地黄汁,一起服用。

按:伤寒,病在太阳经,未能解,从足太阳膀胱经传腑,邪热结在膀胱,病人就像发狂了一样,如果血从小便而出,病就会自愈。如果血瘀结起来了,不能下行,可以用抵当汤。现在温疫,起初没有表证,只有肠胃实邪,所以肠胃蓄血证多,膀胱蓄血证少。然而抵当汤是化瘀血、除蓄血作用最强的方剂,不管是因为大便不通还是小便不通导致的蓄血,都可以用。如果蓄血结得比较厉害,用桃仁力量不够,可以用抵当汤。因为不是药力峻猛的药剂,不足以用来抵挡,所以叫这个名字。当然,抵当汤证,所遇到的也少,记录在这里以备万一的时候用。

抵当汤

大黄五钱 虻虫二十枚,炙干,研碎 桃仁五钱,研碎如泥 水蛭炙干,为末,五分

按照常规方法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