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入门拜天,问公道何在
“丁逸,你为什么要选择中医?”杨济时望着天上将圆未圆的月亮,淡淡问道。自打处理好莫太冲的事情后,杨济时便带着丁逸来到清波江边。此时月明星稀,澄江一练,万籁俱寂,四野不见人烟,远望万家灯火。
“为解惑而来。”
“解惑?什么疑惑?”
深深吸了一口江上吹来的清新而又微带寒气的江风,抬眼凝视着江中月华,缓缓将自己幼年所经历的故事一点一滴告诉杨济时。这一次和上次林凡问自己的时候不同,他是彻彻底底地说出来,巨细无遗。犹如放下万斤重担,丁逸道:“若言世间无鬼魅,那僵尸何所来?若言世间无妖邪,那坂田何由为祸至今?若言世间无仙佛,救我者何物?若言世间无阴曹,死后又去往何所?问诸人不得解我疑惑,求诸卷册无书可答,万般无奈只得求于医术。西医视元神元气这些东西为妄谈,唯中医居之不疑,这就是我选择学中医的初衷吧。”
“原来如此。”杨济时似乎并无惊讶之色,只是微微一笑:“你选择中医,只不过是求医来了。”
“求医?我没生病啊。”
“人若因心有所疑而求解,譬如病人因病而寻医。那少年时的经历就是你的病根,因这种经历而苦思不得甚解就是病,我问你,你的病好了吗?”
丁逸一时为之语塞,过了半晌才缓缓道:“好了,也没好。”
“能否解透?”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疑惑,无非是对生命本身的一种疑问,以我那时候浅薄的认识是很难接受世间有这样的存在的,因为我从来就没有相信过。但是在亲眼见证这一切之后,现实的冲击实在太大了,与其说我是不相信还不如说是自己从小受到的教育令我不敢相信,所处的环境令我不敢相信,可尽管不敢相信却又不得不信,信与不信之间才是我的病根。可是在求证相应成就之后,这病也就好了;可是也正因为如此,我也病得更加深了,适才四问,便是我此时外在症候。老师,能否教我?”
“不能教,因为世界上从来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若有此念便已成魔障。不过你能明白此时之病,说明你已有向道之心。丁逸,你可知何谓病,何谓医?”杨济时转身看着丁逸,言语中颇见严肃。
丁逸仔细斟酌字句,缓缓道:“俗话说得好,坚固的堡垒从来都是从内部被攻破开始的,人若有病,其心必已先病。用现代的话说,人若要得病,首先就是心理上出问题,接下来才是身体。我只能说这么多了。”
杨济时:“你说得没错,但所说都是从心理上来分析而已,只能说是病症而非病。你们高考中必考哲学,不会不明白‘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人若事事皆能顺心如意,可会生病吗?”
“那也未必。”丁逸摇头:“人无论过得如何称心如意,但总得面对生死这个问题,随着年老色衰形坏,那时候只怕会病得更重。想那些历史上的皇帝过得够顺心如意了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要天下有的东西,他们只要想就都能随意得到,可最终如何呢?”
“所以说客观现实终究决定人的选择和思想,我们所能做的不外乎顺其自然或者奋起一拼,可终究也会面对这样那样的病。客观现实限制了我们的作为,但是我们自由的意志却也能反过来推动或改变外在的现实存在,就如同人无翅膀,却能造出航空飞行器;或是向自我求解,历换骨天劫而得飞天之能,但无论哪种结果,都是了不起的进步和成就。丁逸,我问你,何谓病?”杨济时话锋一转,再一次问出了一开始的问题。
“病从矛盾中来。”丁逸心中一转,忽然明白杨济时所指何意:“人因进化而来,进化因矛盾而来。此时的人已彻底从物类中超脱而出,追寻源头,不外乎天地自然固有其轨迹与规律,人的进化也在其中。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的思想冠绝古今却也不能真真切切回答这到底是甚东西。只能说好像在天地诞生之前便存在了。”
杨济时面露赞许之色:“很好,你继续。”
“老子所说的天地,恐怕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那种天地。我个人以为,应该是我们自己所认知的天地,在我们能认知这所处的天地之前。换而言之,人能超脱于物类众生,本就在这自然轨迹之中。它本就存在在那里且无处不在,无论人进不进化,它就在那里,无非我们人类先于万类众生踏上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罢了。与此同时,这病便也存在了。因为我们自知,自知便有所分别,有所分别便有所不满,而有所不满便有所求。有所求则有所选择,最终的结果无非成与不成罢了。若只能接受最终的成功与成就却不能接受最终接受不成,那这病可真够重的。”话匣子打开可就不好收住了,丁逸越说心中越是敞亮,最终缓缓叹道:“以此类推,这世间有灵众生皆是病者同时也是医者,只因存于这天地之间,就只能时时刻刻面对自己的病然后自己去医治了。”
杨济时飒然一笑:“好好好,你说得很好。《内经》有言:良工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意思就是真正高明的医者,从来是直接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在它还没有为害之前就将之消弭。用之修身可也,用之悬壶济世亦可也。在明白病为何物之后,方能真正体会这‘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玄理,你懂了吗?”
丁逸缓缓点头:“老师,我明白了。”这一次丁逸是真正明白了。
杨济时道:“丁逸,此时我欲正式收你为徒,不知你可愿意?”
怎能不愿意?丁逸早等着杨济时说这句话呢。虽然他也认识了几个修行道上的人,可这些人给他的感觉要么是深不可测高不可攀如萧峰,要么就是不靠谱如林凡,和眼前的杨济时相比还真少了那么点感觉。再说了,杨济时传他度过之前困扰的法门,无论承认与否,这师徒名分已经就在那里了。毫不犹豫地,丁逸正了正衣冠,然后端端正正地朝着杨济时跪下,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磕完之后,杨济时让开一边道:“修行入门,分拜天,问道与受戒三步,按照我医门规矩,你九拜上苍吧。”
丁逸依言朝天九拜,拜完之后,杨济时道:“拜天之后,就是问道。一般来说都是师父问徒弟,可在我医门中却向来是弟子问师父。这规矩自唐代孙思邈真人之后便是如此,你可知其中缘故?”
“不为其他,就因为是医门。弟子拜师受戒,师父传道解惑,不正是医家用药而病者问医吗?”丁逸道。
杨济时满意地点点头:“你悟性很好,正是这般的。想当年我初入门时,你师祖便这样问我,可我的回答与你却并不相同。”说着露出些遗憾神色,然后继续道:“行了,闲话少叙,你想问我什么问题?”
丁逸想了想:“我想问公道。”
杨济时讶然:“你怎么会有这样的问题?”
丁逸跪直身子,看着远方江天无垠,缓缓道:“人分善恶,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修行人哪个不知道鬼神,可那坂田生前作恶多端,行事残暴无极,死后兀自流毒至今却至今逍遥,不可谓不恶;想那华夏健儿如一经大师张志虚前辈,生前抗敌报国,护我黎民,死后依然忠魂不灭,守护一方,自然不可谓不善。如这样事情,公道何在?难道之前的仙家高人全都死绝了吗?既然有这样的高人,为何能容忍那日寇犯我华夏,害我黎民?弟子因此感慨在心,这话我不吐不快。”
杨济时反问:“徒儿,你可知道什么是公道吗?”
丁逸摇头:“我想不明白。”
“唉,公道自在人心啊。”杨济时望着远方,心里也似乎百转千回:“我年轻气盛的时候,也是如你这般想法的。你熟知近代历史,尤其是明代以后闭关锁国的掌故也许比我还更加清楚。那百年的积贫积弱,难道不是我们自己的先人选择的后果?天道循环是不问种族国度的。炎炎华夏国土浩大,资源积蓄深厚,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与传承让我们后世子孙拥有了太多的福缘余荫可享受,就如现在某些富二代,躺在父母的余荫下不思进取却笑那些刻苦奋斗之人为土鳖。这样的心态与那‘天朝上国’的态度何其相似?自己不思进取而败尽家业那就不要怨恨被社会和历史淘汰,这就是公道。试想一下,一个三岁大的小孩子抱着金元宝在市面上行走,谁会不想去抢夺?是该责问这孩子怎么乱抱这那么大的金子乱跑呢,还是该怪他的父母没事炫什么富有呢?”
“可如此惨重的代价……”丁逸心中不平兀自不息。
“世界上从来没有白吃的午餐,更加不会有不付出代价的进步,近代西方的先进绝非一蹴而就,而中国积贫积弱也定非一代人之过。坐守落后却怨愤敌人残暴,这不是应有的态度,更不该是公道。你再好好想一想,假如我们来日国力强盛,冠绝当世,是不是要来一场如日寇一般的行径?如果真是如此,那与当年的日寇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分别呢?”
丁逸平日里只想着假如那时候国家强盛就怎样怎样,假如自己穿越到那个时代之后又如何如何,可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被杨济时这么问,不由得瞠目结舌,不知如何说了。
不过接下来,杨济时话锋一转:“但是这个世界上的公道并不仅仅是弱肉强食而已,如果这样那就直接倒退到野蛮时代了。不屈强,不凌弱才是我们中华精神的精髓所在。什么是文明?文明就应该是有容乃大,就应该是百花齐放,就应该是谁犯罪谁受制裁。公道自在人心,孰善孰恶,世间人眼睛都是雪亮的。如那日寇者,强盛时欺凌一方,残暴不仁,种种恶行天怒人怨,时至今日兀自不思悔改,其下场不言可知。那二战末期恶果自受也就分所应当了,广岛长崎的原子弹就是其造孽的最终下场。今日或许有些无聊的学者说什么不应当如何如何,但是从头推论,若是世事重演,这两颗原子弹还是非吃不可,谁都无法阻止。”
“那坂田呢?既然世间有仙佛,那便该有阴曹地府,这恶贼不应该下地狱吗?”
“地狱吗?信则有,不信则无。但是人心就是地狱,所遇到的诸事便是地狱。若没有当年的那些险绝恶行,哪里有今日被封困地下不见天日的下场?徒儿啊,这些东西你现在的境界还无法去理解,可我告诉你,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那些逍遥法外的恶人虽然可能会逃脱世间法度的制裁,可其内心也将永远得不到平静,面对任何人也不敢付出真心,整日生活在恐惧与焦虑之中。如你所说的那样,有所不满则有所选择,而选择带来的后果便只能自承自受。那么这世间,便是他们的地狱,而他们所遇到的一切事,便是地狱中的惩罚和惩戒。你想一想,一个心中有鬼的人,能过得坦然吗?”
“是这样吗?”丁逸心中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
杨济时:“你现在境界不足,难以理解这些,可终究有一天你一定会明白的,无论你这一生能不能超脱,也无论你最终有什么成就。天道无私,天刑无情。我希望你永远记住这件事和这些话。嗯,还有一点,你怎知道那些世间高人就眼睁睁看着我黎民遭劫呢?”
“难道不是吗?”丁逸反问道:“如果他们肯出手,早把日本人赶回那岛国去了,何必抗战打了八年?”想一想萧峰飞天遁地的神通,如他出手,一个中队的飞机也只怕未必能是他对手,丁逸想什么就说什么。
“你太把神通当一回事了,从来没有想过这一点,人力有时而穷,好汉纵然浑身是铁,下炉又能打几根钉?还有,你真当那种高手是韭菜,割一茬又一茬吗?你怎知道那岛国上就没有可以匹敌这些高人的存在呢?”
“额,这个……我的确还没有想过。”
“唉,你是没有想过,不知者不罪。”杨济时露出回忆的神色:“想当初南海剑阁第一剑仙周青云一人一剑独挑阴阳宗一门,事后桃花岛邀战日本修行道,那一战可谓是杀的鬼哭神嚎。那一战之后日本但凡有野心之辈皆被斩尽,而华夏修行道也损失惨重,不知多少高人身死道消,实可谓冤孽啊。来日有暇,你真应该好好去看看那些英杰埋骨之地。”
“那后来呢?”听见这些前辈的英风侠骨,丁逸悠然神往之,忍不住出口询问。
“没有什么然后了。我医门极少与修行道往来,可那一战你师祖爷也参与了,也因为那一战让他留下了伴随一生的暗伤,最终也因为这个原因不能度过那脱胎换骨的劫数而坐化。你想一想,修行人修道一生所求为何,不就是长生超脱吗?常言道天下事再大大不过生死,。再难也难不过超脱轮回,而那时候的前辈们竟然能弃一世修行于不顾,毅然共赴国难,是何等气魄,是你这等小辈可以妄言的吗?”说到这里,杨济时的语气已经是在责问了。年少气盛不是错,可妄议前人就是罪过了。不知道没什么丢人,可正因为不知道就更加不该在那里满口胡言了。
丁逸低头道:“师父,我错了。”
杨济时缓缓叹了口气:“罢了,你才修行几天,知道多少,有这样的念头也是正常的。想当初我不也一样吗?好了,问道到此为止。”看着丁逸的眼神忍不住露出了忧色。丁逸的资质悟性和性情自然没什么话说,可此时也看得出来一点,此子个性刚烈,将来未必是福啊。不过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弟子如何还得看师父怎么去教,想到这里,杨济时续道:“好了,问道到此为止。接下来是受戒,医门戒律共有五戒,此时你修行还浅,我只告诉你第一条戒律也是本门戒律的核心——医者仁心,切勿恃技而为含生之害。”
这就是戒律吗?丁逸心道。听到这条戒律,他想起了刚入学的时候就学到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说来说去不就是这个意思吗?看起来不管什么时代,什么国家和信仰,行医这一行终究是有共通的东西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医门的戒律也另有所指,毕竟医门是一个修行门派,虽然传承隐秘,但是到了极高境界是有了不起的神通的。就拿杨济时对付那邪灵的手法来说吧,当时莫太冲醒来之后虽然眼神中暴虐依旧,可却一副傀儡的样子,杨济时让他怎样就怎样。这样的手段若是被那种心术不正的人学了去,那还得了?
最后,杨济时又给他谈起了修行道所共同遵循的戒律,一共有三条:一不可得神通而忘法本,残害众生;二不得矫众显圣自称神,惑乱乡里;三不得仗道术而图淫邪,勒索黎民。讲的是修行人行走世间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这三条戒律被称为“红尘内外三大戒”,传说也是在大唐时期流传下来的。
这三条戒律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不仅仅是自己要遵守,而且遇到了有人违反这戒律但凡修行人都有出手阻止的义务。这个时候丁逸这才明白了为什么程玉娟和萧峰这么努力想要铲除那魔窟,那坂田大佐的作为,不正是触犯了这个吗?
想到这些,丁逸心里的那丝不平终于消失了。杨济时见他神情,仿佛知道他的心理变化一般,展颜笑道:“好了,徒儿,这样一来你便算正式入门入道了。等你们解除了那祸根之后,你便在课余随我去医院坐诊吧,只要我会的,我都会教你。”说完便将丁逸扶了起来。
丁逸站起来以后,忽然道:“师父,你是不是还忘了什么事啊?”
杨济时一愣:“还有什么事啊?”
“我的道号?”丁逸不好意思道:“还有既然我们是医门,那我们的祖师爷是谁啊,这些我该知道的。要不然以后别人问我,我回答不上来,不是给您老人家丢人吗?”
杨济时哈哈大笑,忍不住给了他一个爆栗:“你这小子,我们又不是道士,要道号干啥?哦,你是看林凡和程玉娟都有道号然后就想起了这个是不是?”
“那我们医门的祖师爷呢?”丁逸顾左右而言其他。
“要说祖师爷,我们医门的祖师有三位,第一位是炎帝神农氏,他是中华医药之祖;第二位是唐代孙思邈真人;至于第三位就是保生大帝吴夲祖师了。要说中日恩怨,吴夲祖师在其中还有些小小渊源呢。”
“啊?!”丁逸没想到会把祖师爷给掰扯进去:“和祖师爷有啥渊源?”
杨济时居然流露出一些捉狭神色:“其实我也不明确,只是历代祖师口耳相传罢了。日本人视天照大御神为第一主神,在那些人心里对这位的崇拜就和我们中国人对女娲娘娘的崇拜是类似的,好像当年吴夲祖师证道的时候将她给斩落了来着。如果这是真的,算不算恩怨之一啊。”
“我靠,不是吧。那祖师爷他太牛了。”丁逸一翘大拇指:“原来祖师爷也曾抗日来着,改天有机会去沿海,真要找个保生大帝的庙去拜拜,一来拜见祖师爷二来是真佩服他老人的本事啊。”
“你这臭小子。”杨济时哭笑不得:“先别想远的,先解决眼前的麻烦再说其他吧。这一次事情棘手得很,明天你和程丫头跑一趟武夷山去取一样东西,只要有这东西在手,就算借不到山河镜,也能修复地脉消弭祸根。记住,三天之内必须回来,无论如何不能晚过三日后的子时,否则就麻烦大了。莫太冲那边我帮你盯着,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也该活动活动了。”
“取什么东西?”
“嘿嘿,不告诉你,看你小子的本事了。”
附记:世间红尘三大戒沿用徐公子先生大作《灵山》中的说法,笔者想破脑瓜子也想不到什么戒律比这个更加合适,故此在此直接沿用,在此声明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