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篇
造型有规律,形态本相近
(一)
想跟大家聊聊写字的事。
是不是又要给我们上书法课呀?免了吧,我们没空没兴趣。有同学喜欢书法,报班拜师、比赛得奖,但我们多数人不是那个料,而且书法课与平时写字真是两码事……
是的是的。写字有天赋有兴趣是很容易进步的。现在社会上还有各种书法学校培训班工作室,真草隶篆提按顿挫,老师敬业学生聪明,还真培养了一大批书法人才而且成绩卓著。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学生写字整体大滑坡,多数人写不出像样的字。所以,社会更需要“大面积救灾”,当务之急是帮助那些不喜欢书法的人解决书写问题。绝大多数人只想把写字当个工具,希望有个简单的办法就能把字写个大概齐、过得去。所以,现在开聊“只求过关”的话题,说不定还真和多数年轻人对心思,听听试试应该也不是坏事。放心,不耽误多少事,最后你会发现还是挺简单挺有用的。
书法老师教书法,大多是点横撇捺的老路子,遇到好苗子很容易见成绩。传统的做法虽然值得尊重肯定,但毕竟与眼下大多数人的要求还有点距离。假如只“掐尖”不“救灾”,就与“普通人写好一般字”没多大关系。绝大多数人并非不想把字写好,但若要花很多时间来研究、练习,他又觉得既没信心也不愿意——这样的现实我认为是客观的、合理的。字写不好,不能全怪学生不用功,更应该检讨老一套的教材教法与新时势是否严重脱离。
兴趣归兴趣,现实归现实。一定要承认在知识和机会目不暇接的当下,书写的好坏在整个人生中的地位份量,已经风光难再今非昔比。所以,咱试图来设计一个不太花时间的书写捷径,开头还要讲一点写字的“最低级道理”,建议读者先听听,如果觉得还新鲜还有益,不妨再拿起笔来试一试。不满意或嫌没用,再拜拜不迟。
(二)
如果我说,所有汉字的造型,其实都由一个“幽灵”(《共产党宣言》语)管着——只要逮住它,叫它听使唤,就能把所有汉字都写对写好——这话你一定从未听过,哪有这样的事!别着急,听我慢慢聊开去。
以前我们总听说,每个书法家写字风格都是很独特的,同一个字,历代的书法名家写出来也一定大有差异。所以,不管是谁讲书法课,主要都强调欧颜柳赵、苏黄米蔡各有什么特点,历来如此,大家也觉得真是这么回事。
事实究竟如何呢?现在我们随便找两个字,看看书法家写出来究竟是个啥样子:
看了这两个图,你感觉如何?是不是相同之处远多于相违之处,怎么回事?以前的书法课介绍各种名家手迹,都是各讲各的,从不把它们放到一起,来对照比较有哪些相通之处。现在我们让它们同台展示,就不难发现,若将细节暂时排除而只看笔画排布大局,原来各家各体其实是相当接近的。比如,“华”字的横画基本都是平行等距的,“武”字的那个斜钩的角度也是差不多的。再看得细些,“华”字的竖画距离也很接近,而“武”字的横和竖不论是距离还是长短,其实也大同小异。
这个发现很有价值。与只强调差异相比,研究汉字架构的共性也许更有意义,至少,对初学写字的人来说,这样做更容易找到规律,事情会变得更简单明白些。
(三)
现在我们来看汉字的撇捺——其实它们的角度和形态也很有规律。
如图五行字,基本囊括了汉字架构的所有撇捺形态,此时我们会发现,撇捺处于汉字的不同部位,它们的走向就显现相应的规律性变化。如果把“一波三折”“逆入平出”之类的用笔细节都简省掉,它们的形态只有斜、平、纵和先竖后斜四种情况。
请注意,我们说的是“大致的走向”——只有这样才不会迷失方向。
◆第一行——凡处于汉字顶部的撇,方向一律是偏平的(类似横画);
◆第二行——撇在字的左侧,方向有点竖的倾向;
◆第三行——当撇处于字的中部,其形态一定是先纵后斜,几无例外;
◆第四行——捺处于全字或部首的底部时,就不再呈现正常45度的状态,而是朝水平方向靠拢;
◆第五行——正常的撇捺(“点”也是“捺”的一种,书法上称为“反捺”),斜度一般是45度。
换个角度说:撇在字中的位置,只有“字顶、字侧,字中、其他”四种类型,而捺(点)就更简单,只有“字底”和“字中”两种情况。也就是说,单论走向,撇只有四种,捺只有两类。它们的走向,在什么位置就一定是什么样——而且就那么几种。这么一归纳,是不是你一下子就知道了所有的撇捺该怎么写了?多简单呀!同时还会冒出一句口诀来,叫做:撇分四种捺两类,全由位置定“终身”。
看来,所有的撇捺都由“幽灵”管着,各得其所随遇而安,谁都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
机制字、印刷体是不是一样呢?也做一张图:
呵呵,也同样哦,原来如此,而且不必费心去记住!
不过且慢,汉字中的撇捺为什么必须如此,那个“如来佛”究竟是什么,它又如何掌控所有汉字的正确架构的,你知道吗?
是啰,事情没那么简单,饭要一口一口吃,但我可以保证,以下所说内容都好懂,也容易接受和操作。
(四)
马上有人会说“不对不对!”同一个字会有多种写法,凭什么你规定的字样就是唯一正确的?比如左边单列的这个“香”字,它的顶撇就不偏平而是45度,难道它就不是好字,就不能模仿学习?
确实,书法家写字,百人百样,但从大面上看,却又呈现出一种“大致的取向”,上面的“华”和“武”也表明了这个情况。讨论问题,一定要分辨它是在哪个层面上说什么事。“南方爱米饭北方爱面食”,概括了中国人的饭食习惯,但硬要挑出成千上万的个案反例也一定没有问题,关键在于,这个南北差异的判断是否真的符合实际,那些“例外”是不是足以颠覆“一般”的倾向总体。H 2O在化学中一般是指液态的水,假如此时硬要强调零度变冰、一百度化气,就会因横生枝节而使讨论偏离了方向、失去了意义。书法家的个性风格,不是这里要讨论的话题——只有把书法的“艺术特殊”放在一边,站在“一般好字”的立场上来说话,事情才能明了简单。也只有这样,汉字架构的最本质的核心要素才可能凸现,“大概齐”的目标才有希望得以实现。
再说,即使不大明白“从个案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的规律原理,假如选择一种最简明的原则就能写对写好所有的汉字,又何乐而不为呢?比如上述“撇捺走向由位置决定”,说它是既简明又合算的可执行方案,难道不是写好字的诀窍之一?
为什么你会觉得书法课难解难学头绪太多?就是因为绝大部分的课本,什么都要求同时关注并记住,你不是书法家,管得过来么?咱这儿简单,只讨论笔画的方向和关系,并琢磨是哪个“幽灵”使它们能够“和平相处”。
下图所列“香”的各家写法,是从法书、名迹中随意搜来的,现在我们只看主流、只看一般:你看它的顶撇和中间的撇捺架构,是不是符合我们说的“偏平”和“45度”的走向呢?
请别误会:若按老套路学书法,那当然应该严格按照某位书法家的习惯和笔势,亦步亦趋地写对每一笔,最好一点不走样——社会上、学校里教书法,大多如此。不过,我们只要求写出“一般的好字”,所以不得不只把注意力放在寻求“要素最简明、执行最方便”的“大路货”上。
(五)
再举个例子,并提个问题。
如果提问:为什么立刀旁的那个短竖,行家写来都是同样的长短、差不多的位置?而且,不只是楷书、行书,连隶书都是,还包括各色印刷字、美术字?
选了多家所写的“前”字,笔画排布和姿态造型无疑都是差不多的。为使读者看得更清楚,最后我们还写了个完全排除毛笔笔锋提按顿挫的“骨架字”。
问题的后一半还容易回答:因为各种字体书体都有内在的联系,凡属“好字”,都要符合传统审美习惯,因此其基本形态(包括笔画关系)本就应该类似。而问题的前一半就要费点踟蹰——它要回答为什么“必须如此”,除了现象还涉及到本质。是否真有“幽灵”,它又是如何控制笔画及其关系的——问题的要害,其实是在这里。
读者不妨想一想,你将如何解释。
(六)
无论怎样,以上字例已经揭示了汉字架构的很多“公理”:
1.如果剔除笔画的“外包装”单看造型,各家各派的字形其实是相当接近的;
2.书法家的创造其实是“带着镣铐跳舞”,好字的笔画关系其实是受到无形的制约的;
3.很多笔画是“先天”就决定了的,比如撇捺的方向和“立刀旁”的那个短竖。
谈到“笔画关系的相互制约”,仅靠传统的点横撇捺那点知识已远远不够,必须引进新学科、新理念才能解决问题。人们写字,都只说“笔画”应当如何如何,而对笔画之间的空白,偏偏视而不见自动忽略。而我们的另辟蹊径,就是要对空白给予“特别的关注”,并研究它怎样在汉字的笔画之间怎样发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先做一点“科普”,来说说大家不很熟悉的“空白的成因和意义”。
汉字笔画的交集闭合,必会勾勒出一个有形的空白,比如写一个“口”,周边四条直线相连,中间自然会形成一个实在的四边形——有形状、有面积、有份量——这一眼就看得见,不成问题。如果进一步延伸“空白”的概念——假如四边形的边界不全,甚至某条边完全“缺席”,它在人的知觉中,仍然会有“确定的形状”存在,而且,其面积和份量,在感觉上竟是和完整的空白差不多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
科学告诉我们,人的知觉,能够确切感受边界不完整的“形状”或“份量”的刺激作用。不过要认同这现象、理解其原理,却又比较麻烦——这需要有一点现代视觉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一说理论大家就烦,咱先放下不表。这里且零敲碎打挑些“用得着的干货”来说。先声明,缺少了系统理论和严谨表达,讲解必是七零八落漏洞百出的——现在先不管它,只当扯闲篇说哪算哪。
不废话,直接看图:
以上几组不连续的短线,因为遵从了一定的秩序,所以谁都能“看得出”,左边是圆,中间是三角,右边是正方形。为什么呢?原来,人眼对图形和线条有一种“自动补足”的能力,而这种下意识的主动修复行为,在人的视觉感知过程中,既不假思索,又无时不在。于是,这些有规则又靠近的零碎线段,就自然被人“自动整合”成可量化的“确切形状”——这对谁都是一样。据此也可以得出结论:不连续不搭接的线条,也能“勾画”出各种“实在”的形状或空白。
再看下图,可以有两种解读:
假如只认黑色,那是一群人牵手下楼的形象,这没问题。但如果着眼于白色,那就变成两排逆向行进的箭头,是不是?按心理学概念,若把黑人牵手称作为“图”,那么承载它的白纸就是“地”;反过来,若将白箭头看成是“图”,那么衬托箭头的“地”就是一张黑纸。这说明,在纸上画(写)个什么,一定既有图(形象)又有地(背景)——它们不但同时显现,并且可以相互转换。
进一步说,人们眼中的二维形象,一定是既有“图”,又有“地”,图和地既同时作用于人的知觉,而且还可以相互转换,就看人的意向关注什么、需要什么。
这个科学理念很重要哦,关联到写字,就是:虽然大家只注意笔画(图),但笔画之外的空白(地),同时也在起同等刺激作用,躲都躲不掉哩!
(七)
当你知道了“修复能力”和“图地转换”的原理之后,再来看这个图,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示。
本来,这是一张白纸上排列的六个黑色的图标——它只包含两种形状,按上3中2下1的次序排成三行。由于这些图标的排布格局相当特殊,给人的感觉竟成了“一个”牢固的整体。一二两排的“∧”符虽然远离,但硬是“造出”了一个三角形“实体”;更奇怪的是,6个图标的中间本是一片空白啥都没有,但分明又令人“看到”,有个倒立的白色正三角覆盖在上面——而且,那三角形的三条边,似乎也“画”得结结实实哩!
这个图又一次证明,视觉形象中的“图”和“地”,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同时作用于人的知觉。而且,即便是地(白色),它的视觉刺激也不亚于图(黑色),有时还表现得更重要、更强烈——比如那个倒置的白三角。
以上三个图例,从总体上证明了一个道理:平时我们视觉中不起眼的空白,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扎实的形状,而且,它对知觉的刺激作用,甚至还会强于确切画出的图形。
顺便说一下,这些图,都来自一门叫做“格式塔”的心理科学(也称完形心理学),这门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流学科,在研究眼和脑的相互作用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通过以上粗浅体验,再返回我们要研究的汉字形象,是否能隐约感觉到,如果把习惯的关注笔画转移到空白上来,或许能为汉字架构研究开拓了一条新路?且让我们走着瞧。
说实话,“格式塔”与汉字,关系“天生”密切,很多成果真的可以拿来就用哩。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接触、学习一下“格式塔”——如果真能与观察汉字直接挂钩,岂不就找到了可靠的现代视觉心理科学的门径和依据?以前谈论写字全凭感觉,是不是有点落后和虚无?当然,要全面系统地接受这门科学,还真需要费点劲哦!
现在我们再问:以上提到的“边界不全也成形”,你是否有了一点新的感悟和印象?
(八)
无疑,重视字中的空白(笔画是“图”,空白是“地”),比原来只讲笔画的书法老套路,确实前进了一大步,说它基本靠谱,是因为多了一份科学因素。
现在我们进一步作些具体分析。汉字中的空白,其实还可分成三类:1.在“口”“女”“田”这类字形中,由笔画分割的空白,边界是齐全的,其形状当然是确切可量化的;
2.“厶、山、干、方、弓、斤、巾、”这类字中,空白的切割虽不完整,但人的知觉会将其边界主动修复,获得“实在”的“完形”,这是视觉心理学的常识;
3.更有甚者,哪怕是“对望”的两笔,比如“示、多、斗、川、心、父、忄、彳、刂”等等,其相邻的两笔,较短的线画也会在对面的线画上“自动投影”,从而生成一个“可感”的四边形。也就是说,两线之间的空白,只要距离足够近,也会“生成”一个相应的“四边形”——尽管这“四边形”缺了两条边,但人眼会将它“自动修复”成一个“完整”的形状,而且既有面积又有份量。
要理解第2、第3条的现象和结论,请参阅“格式塔”理论,此处不赘,这里且提供2个图示以供体验:
一、线画的投射:
说明:
两个临近的不接触的线画,可以相互投射并构成形状,这是经过现代视觉心理学验证的知觉现象。
进一步说,这个意象中的四边形空白,其份量或面积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两线间的距离,二是较短的那条实线。这个结论应该容易理解:四边形的面积,当然与每条边的长短都有关系。
二、再写一个“可”字:
说明:
“可”字的“口”,由笔画勾勒出一个完整的四边形,这里且它称其为“确切空白”。而这个“口”与上横、右竖完全没有接触,但照样可以“投射”出相应的“形状”,而且它的份量还“可估可感”。这样的空白,我们称其为“意象空白”。重要的是,视觉心理学告诉我们:无论是意象空白还是确切空白,它们对人眼的刺激都具有同样的力量(图中用红圈标示)。而汉字造型的好坏正误,这些空白都具有同样的决定性意义。
现在我们可以下个结论:汉字内部的空白,都由笔画“切割”或“意会”而成,其边界无论是确实的还是虚拟的,但人眼都能感受到它的份量;尽管其成因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对人的知觉发挥同样的作用。
那么,怎样的空白会与“好字”相关联呢?图例中的“可”字可算是“好字”,凭直觉我们就能感受,它的确切空白和意象空白在份量上是相当接近的。
请注意留心所有的汉字中的空白,它在往后的谈论中永远都是主角,因为汉字的好坏全要由它担当、决定。奇怪吗?请慢慢往下看。
(九)
再写两个汉字,如果只看空白,你还能发现什么?
左上方的“祭”,是手写好字。右边是其机制黑体字,显然,它的空白看不出有什么规律,先放在一边,以后再说。
下面第一个,用①②③标记出3类空白,虽然来由各异,但所起的作用相同(上一节讲过)。
第二个,不同成因的空白都用红圈标记,显然,它们的份量或面积都是差不多的。
图中手写的“弿”字,三种字内空白也分别用数字标注。最后那个用红圈标注的字例,也反映,只要字中的空白类同,其造型就一定好看。
或者也能反过来说:只要笔画能将字中的空白分割成类同的份量,这个字就具备了“好”的条件。
这两个图例还表明,汉字的印刷体和手写体,其审美机制是有区别的,前者讲究笔画的规整,后者注重空白的类同。关于手写体,有四点印象值得注意:
1.尽管字内的空白各有来由,但它们都对视觉产生刺激作用;
2.人眼会将它们自动归并,感知并比较其面积或份量;
3.当这些空白的份量比较接近时,汉字的架构就是合理的、好看的;
4.从中还不难看到,空白面积的大小,主要由较短的那条边线决定。
请重视以上的结论——空白作为“主角”,正在逐渐显现其核心作用。
(十)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原来空白的作用这么重要——只要叫字内空白保持类同,就能写出合格的好字。
此时,要解释“前”字的那个短竖为什么必须如此,答案就呼之欲出。
原来——
说明:
假如改变那一竖的长短和位置,经过投影而获得的空白的形状,就会发生变化,并与其他字内空白产生悬殊。本组所列4种错误短竖,其意象空白显然都不是“好字所需”,原因就在其长短或位置有不合适之处。
下图是理想、悦目的的造型——字中空白的份量都保持类同:
这里,也顺便解释了“前”字左边的月旁,其横画为什么必须平行等距——也是为了得到类同的空白。接着还可以引申:字写得好的人,他们心中都有一杆关于空白的“秤”,尽管不能理性表达,但在处理笔画时都会不约而同受控于“空白类同”的下意识。所有的好字都对空白有此要求吗?现在只能假设,继续聊下去,也许能发现汉字架构的规律和真谛。
下笔没有“空白类同”意识,笔画写出来就不受管制,下图的“前”字不合要求,显然也都是空白不均带来的后果:
请注意,现在我们谈论汉字架构,表达方式已和以往有根本的不同:以前批评笔画错误,多用“太长、太短、过远、过近”或“没谱”,而现在我们判定造型有问题,不再是感觉的形容而是有基准的对比——只须说“空白不合适”。现在的指错含有确切的量化标准,既容易比对又方便执行。
(十一)
换个字验证一下立刀旁:
“别”字的立刀旁与“前”字相似。为什么?书法老师一般会说,立刀就该这么写,并要求按教科书上的形象专门临摹练习。而另一种理解则是:那短竖的长短和位置之所以“必须如此”,是由所需空白决定的。多大的空白才符合预期“所需”?它必须在同一个字的其他地方都能找到“同胞兄弟”。请注意,此时我们的理解和回答,和习见的“临摹偏旁”满不是一回事——我们不仅“知其然”,而且已经“知其所以然”——原来汉字的笔画都“有人管”,不是书法家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
有心的读者,还会提出新问题:为什么立刀的那个“竖钩”,都要写得那么长呢?难道这也和空白有关系?
别着急,后面我们会专讲这个问题。不过,这里先要点个赞——跟着进程你能这样发现问题,这个进步很了不起!
(十二)
等等!之前还有个大问题没有解决!开头所说的撇捺方向,它与空白类同也能挂上钩吗?
众所周知,汉字笔画除了纵横两个方向,还须有斜笔出来帮忙。既是斜向的笔画,一般写成45度是自然之举(比如“人、木、米、朱、益、恭”的撇捺那样),但为什么,当撇捺处于汉字的特定部位,其走向就会发生变化呢?
原来,这也和好字造型要“照顾”空白的一致性直接相关。原本45度的撇捺,当其与临近笔画构建的空白产生悬殊时,就“不得不”调整其走向以“服从”全字的一致。
假如你一定要“不守规矩”,硬要把处于特定部位的撇捺写成45度,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图中就是效果实例。
显然,它们都不是好字——字内的空白相当悬殊,就是“难看”的原因无疑。
再说得简单点:各种撇捺该怎么写,其实连口诀都不用记的。只要构建的空白类同,其走向就是基本正确的;假如写出来字形难看,就一定是空白出了问题。修改走向,调整空白,要得到好的造型其实是不难的。
这些字,字内空白用红圈标示,其面积或份量都相当接近——这样的“好字形”,显然都是“撇捺适应空白”结果。书法家写撇捺,都遵循“位置决定走向”的原则,是因为他们也都被“类同的空白”这个“幽灵”管着,只不过说不出“所以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