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秘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入门的向导

(序言和跋)

打开《资本论》,首先要读的是七篇序言和跋。

序言和跋,表述直白,不乏妙句,是《资本论》的入门向导,有提纲挈领之用,对于把握整个剧本的总体构思,颇有价值。

马克思在此提出并回答的问题是:整本书聚焦的对象是什么?他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他将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思考:《资本论》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关联性何在?如何看待现代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律?如何把握分析现实社会的方法论?

1

读一本书,要先搞清楚它的研究对象。读懂马克思,要先知道他给自己设定的对手。

马克思很明确,《资本论》要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不同,人的生产劳动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人们结成不同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马克思要剖析在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即资本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主导力量的阶段,社会的生产劳动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

我们要避免一种天真的想法,即认为马克思生活的社会与我们今天的时代,存在着十分遥远的距离。马克思所研究的对象与中国社会风马牛不相及,没有任何关联。

读《资本论》,如果只是为了了解一下当时英国的生产方式,去看看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世界,资本家如何残酷地剥削工人,那读《资本论》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马克思是以当时的英国为例证来写作《资本论》的。那时的他就预感到,德国读者会自认为德国与英国不同,《资本论》中写的事在德国是没有的,也是不会出现的。

面对如此的自我假想,马克思有针对性地回应: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马克思要说的是,英国的今天,就是德国的明天。不要说与己无关,高高挂起,德国一定会重演英国的故事。

这句话,可能并不只是针对德国一个国家的,也是针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这句话,可能并不只是针对当时的德国读者的,也是针对今天各个国家的读者的。

马克思敏锐地觉察到,资本有着无法阻拦的力量,它一定会冲破个别国家地区的界域,走向世界的每个角落。它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将重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任何人为的忽视或者不承认,都没办法改变客观的事实,都只是自欺欺人。

马克思提醒英国之外的其他国家,要认识到或早或晚到来的资本。他把资本比喻成古希腊的蛇发女妖美杜莎,说明帷幕已经稍稍揭开,我们应该看到幕内美杜莎的头。

在今天的世界,资本已然实现了全球的空间扩张,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幕后推动力。资本是《资本论》当之无愧的主角,马克思一辈子的对手也正是这个资本。这个生活在19世纪欧洲的伟大思想家,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的关联性也就在于,资本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角,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对手。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社会,资本虽存在,但并没有扮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角。在当时,我们大可断言,《资本论》与中国无关。但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面对资本如火如荼地运行,谁又敢天真地说,《资本论》无关乎中国经济社会?

改革开放30多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引入资本要素来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30多年。我们没有资本主义化,但我们进行了资本生产、资本积累、资本流通,我们进行了资本的运作。

谁都不能否认,资本力量在当代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品尝资本带来的甜蜜果实之后,我们也不得不吞咽资本带来的苦果。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不是用紫衣黑袍遮掩得了的。

我们必须承认《资本论》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关联,认识到当代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到《资本论》的视域中。那些认为《资本论》与中国无关的人,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我们不能离开中国这个语境去读《资本论》。离开中国社会去读《资本论》,就读不到其中最有价值的地方。

马克思有一个很好的比喻,来提醒德国的读者,当然也应包括其他国家的读者:柏修斯需要一顶隐身帽来追捕妖怪。我们却用隐身帽紧紧遮住眼睛和耳朵,以便有可能否认妖怪的存在。

对待资本,不能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我们要学习古希腊英雄柏修斯,看清妖怪的真面目,去追捕妖怪,而不能明明有妖怪,却故意说,它根本不存在。

秉承马克思的精神,就要更加审慎地对待资本。保持必要的警醒和反思,认清资本的来龙去脉,看到资本的正反力量,批判分析中国资本的运作。

马克思的对手是资本,马克思的事业是资本批判,如果我们不对中国的资本逻辑、资本运作进行客观的审视、批判的分析,我们怎么能说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呢?怎么能说是对马克思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呢?

2

研究对象要以研究目的为支撑。写一个剧本,要知道写这个剧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马克思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马克思所说的“现代社会”,不是专指马克思所生活的社会,它可以延伸至我们生活的社会。马克思在某些方面来说,可算是我们的“同时代人”。因为现代社会就是资本出现并作为主导力量的社会,就是把资本作为推手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

我们生活的时代和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会有发展程度的不同。但它们遵循的经济运动规律是相通的,即都遵循商品交换规律、货币流通规律、资本生产规律、资本积累规律等等,简单地说,就是都遵循资本的逻辑,服从资本的运作。马克思提醒我们注意:

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

在资本全球扩张的链条中,不同阶段的不同国家,进行资本运营的先后不同,发展的程度不同,遇到的问题不同,碰到的矛盾不同,但都遵循着人类社会共同的发展规律。

资本的逻辑,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现象的不同,程度的差异,不代表规律的不同。现象的改变,程度的不同,也不足以动摇其实质性的规律。

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资本运行同步。我们不可能绕过资本主导的历史阶段,只能在利用资本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又承受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马克思说,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人不能不十月怀胎,不能不去分娩,因此也不能不去承受分娩的痛苦。人能做的只能是,缩短分娩时间和减轻分娩痛苦。这看似残酷,但这就是生理学上的事实,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事实。不能因为资本会带来痛苦,就拒绝资本,就否定事实,因为谁也没有说事实一定是美好的。

历史不是一帆风顺的,发展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能够看到客观性的规律,但却无能为力地去接受自然的发展阶段,去应对必然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这让历史中的人情何以堪?

马克思赋予历史以客观性,也承认了人的主体性的地位。他要回答的是:作为历史主体,人应该如何看待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方面,我们要承认资本的生成和发展是必经的历史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你必须承认,不能主观否定。不能过于自信地认为可以人为地将其堵住。

另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去探索规律,尽可能少走弯路,少走错路,把资本带来的痛苦的时间缩短,把痛苦的程度减轻,尽早享受分娩之后的喜悦,实现对资本逻辑的操控,走向美好的未来社会。

承认现代经济社会运动的规律,承认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不能跳过性”“不能取消性”,也就必须承认:发展有先有后,欧美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很多方面确实走在了前面,它们所走过的路,确实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当下中国,有两种基本的对立的观点:一种强调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趋同性,认为中国正在走和西方一模一样的路,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一种则否定和西方国家的任何相似性,认为中国自始至终走的都是和西方不同的道路,以后还要继续走下去。

这两种观点其实都割裂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否定中国道路的独特性,认同趋同性,就是否认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动创造,否认中国可以吸取教训少走弯路的可能性;而人为地将其与西方国家绝对对立,过度强调中西社会发展的完全不同,则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否认。

马克思说,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对我们来说,学习是必要的,一味雷同地学习则是需要批判的。

我们要向其他国家学习的应该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学好的,一个方面是学坏的。学好的,就是要学习如何利用资本运作激发社会创造的活力,给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创造便利条件。学坏的,就是要学习如何批判性地认知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本逻辑的扩张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困境。

资本逻辑是必然会发挥作用的,要客观评价资本发展的事实,承认它出现的历史意义。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不能狠狠地将资本主义踩在脚下,将其批判得体无完肤,完全否定它的合理性。如此做法,实际上违背了现代经济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结果只能让我们背负沉重的理论包袱。

资本运作虽然会带来灾难,但它相对于之前的生产方式则是进步。如果看到资本运作的弊端,就否定资本的一切,实际上就犯了因噎废食的错误,只会让社会发展走回头路。

马克思说当时的德国,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死人抓住活人!

“活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死人”是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会使人受苦,带来灾难,但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也同样会使人受苦,带来灾难。没有成熟的、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西欧大陆所有国家的情况可能会坏得多。

资本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必须承认。人类社会要想进步,就必须先彻底消灭“死人”,让“活人”出来。但要认清“活人”,别忽略“活人”导致的“受苦”问题。

拒绝资本运作,才是历史的倒退。不能给资本发展疏通道路,不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就会有更多的阻力。

坚持马克思的观点,就必须看到资本的合理性,当然也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批判与反思。发挥它的优势,规避它的问题,将其引向更好服务于人的自由,服务于社会公平正义,才是正道。

如果承认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承认资本主导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是必经的历史阶段,那也就必须承认,这个阶段出场的“人”也是客观的人,因为人一定是生产关系中的人,是生产关系的产物。

马克思说,“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这里涉及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每个人都是被抛入世界的,都必须进入到这样那样的生产关系中,受这些生产关系所支配。在资本主导的生产关系中,人要么是资本家,要么是地主,要么是工人,他无法摆脱这样的命运。

因此,对待“资本家”这个词,要客观地去看,不能戴上有色的眼镜,或痛恨,或辩护。不能扣帽子,想当然地认为哪些人是资本家,哪些人就该被批判。

也不要一提《资本论》,就认定马克思是鼓动人与人之间斗争的暴力革命家,就认为马克思是要呼吁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人,去与作为资本家的一部分人进行不可调和的对抗。

如果这样去读,我们就会严重地误解马克思,就会曲解马克思的事业。如果这样去读,读者自然就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人则为工人的生活抱不平,痛恨资本家天生贪婪。一部分人则为“老板”进行论证,强调他们在组织生产中的作用,他们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而且时刻承受着风险。

马克思要解决的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问题,要着力克服的问题就是阻拦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问题。资本的出现以及它所带来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把社会之人给割裂了,一部分人成为资本的代言人,走向了大部分人的反面;一部分人则必须辛勤甚至过度地劳作,才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存。

对马克思而言,归根结底的问题,不是一部分人和一部分人对抗的问题,而是人与人自己所创造的资本的问题,是人如何操控资本,如何使资本更好地服务于人,而不是人被资本关系所塑造的问题。

关系塑造人,有什么样的关系,就要有什么样的人。马克思不让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因为他知道,如果没有操控资本,没有理顺经济关系,就去人为地消灭一些人,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消灭一些人,还会出来一些人,他们还会按照原来那些人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生活。

马克思给我们的灵感是,与其把力气花在抨击某些人上,改造某些人上,还不如花在思考如何理顺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上。

3

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洞穿资本时代的秘密,要有科学的方法。

马克思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抽象力,顾名思义,就是抽象的能力,就是对具体现实的理论概括和提炼能力。相对于显微镜,相对于化学试剂,抽象力并不是容易获得的研究工具,但又尤为必要。

非抽象力,不足以看透具体现实;非抽象力,不足以获得关于社会的真知。

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并不总是把自己的本来面目呈现给我们,反倒是以表象的形式混淆我们的判断。要透过社会的表象,看到社会的本质,就必须借助抽象力。

马克思是拥有抽象力的高手,是善于用抽象分析社会的高手。并不是马克思喜欢用抽象去难为人,而是分析社会的要求使然。

抽象的能力不是那么容易获取,抽象的理论不是那么容易把握。不知抽象之妙的人,面对马克思的抽象,往往会觉得绕来绕去、不知所云、云里雾里、不切实际。

有些读者觉得头大,甚至头疼,因此对马克思退避三舍。马克思也担心读者会因为一开始不能继续读下去而气馁,他做出了解释,指出自己的分析方法在经济问题上没有被运用过,因而会使一些读者读起来感到困难。

他承认这是一种不利因素,但他提醒读者: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如果想学到一些东西,并且愿意自己去思考,就必须克服难懂的部分,深入读下去,领悟抽象的智慧。

其实,抽象离不开社会。马克思的抽象并非为了抽象而抽象,它是针对具体的,运用抽象力,是为了更好地看透社会的本质,更好地分析现实。

我们读《资本论》中的抽象理论,必须时刻想到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只有对社会现象充分关注,才会与马克思形成共鸣,收获一个又一个会心的微笑。

马克思的方法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理论是抽象的,现实是具体的,理论的抽象是为了认知具体的现实。抽象是必要的抽象,这种抽象是对具体的高度凝练,是为了让具体的现实呈现出来。

马克思说明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实际上给我们分享了他的抽象之法。

研究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即充分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让具体材料在观念上反映出来,得到抽象的范畴和逻辑。叙述方法是从抽象到具体,用抽象的范畴还原现实的运动,把社会发展的真实面貌呈现出来。

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保证了马克思的辩证法不同于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马克思的抽象是对具体材料的凝练,是为了将具体的现实呈现出来,而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则把观念的东西当成本质,把抽象当成了本源,把具体材料、具体现实当成它的外部表现。

马克思公开承认自己是黑格尔的学生,但又恪守“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精神,在黑格尔看来,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马克思则提出了自己的相反意见: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观念的东西是抽象的,但它来自于物质的东西,来自于具体的现实。抽象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认识现实、改变现实。只有这样,辩证法才是唯物的,才是有力的。

虽然我们常讲辩证法,但并不代表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辩证法。马克思对其进行了精辟的表述,呈现了辩证法的三个方面的特质:否定性、过程性、批判性。

其一,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对资本所主导的社会阶段,必须要肯定,并在肯定的同时予以否定的理解。一味地肯定,一味地否定,都不是真正的辩证法。既要去肯定,也要去否定,并坚信否定的绝对性,在否定中找到新出路,才是真正的辩证法。

对欧美社会无比推崇,对中国社会满是失望,这种观念正悄然出现在一些人的心中,这些人恐怕已经忘记了肯定与否定并用的辩证分析。

其二,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社会作为有机体,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对待资本所主导的社会阶段,要有过程性的思维方式,要想到任何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都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在当下,我们不能因为看到资本力量的强大,就认为资本时代将会永恒,而放弃对未来的想象,失去对更加美好社会的向往。

其三,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克思的辩证法,是要在批判中找到真知。没有批判的精神气质,没有革新的精神气质,就不算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资本论》的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表明他的批判不仅仅是针对资本所主导的经济社会状况,还有为这种社会进行合法性论证的学说。

继承马克思的批判精神,还要允许别人对自己的批判。因为,马克思推崇的批判,是批判与自我批判,不接受别人的批判,固执己见,只会走向独断,而不会走向辩证。

当然,主动接受批判,不代表什么意见都听,不代表不去驳斥偏见,不代表不去坚守己见,我们应该记住马克思的这句名言:

任何的科学批评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而对于我从来就不让步的所谓舆论的偏见,我仍然遵守伟大的佛罗伦萨人的格言: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