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唯心唯物两大史观之争
史观即历史观,或社会历史观。在学科分类上,史观属于跨学科的理论范畴,它既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史学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哲学上,史观表现为人们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基本认识,它与人们对自然界的基本认识和对人类思维的基本认识一道,构成了哲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在史学理论上,史观表现为总体的历史观,在史学理论的整个框架中,居于最高的层次和处于核心的地位。作为一种哲理,史观带有浓厚的理论色彩,需要展开逻辑性和思辨性很强的综合分析;作为对史学研究的理论性指导,史观又具有显著的应用功能,需要密切结合具体的史实进行说明。这种哲理和历史学理的统一性,正是史观独具的特征。
史观的理论基础是由哲学奠定的。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回答宏观的问题,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这些观点和看法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一旦形成,就成为具体科学的理论基础,对具体科学起指导作用。史观就是哲学指导历史学这门具体学科的理论。史观如何呈现和表达,与哲学如何指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哲学从产生之日起,就不是一门统一的学问,而是依照对于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凡是主张物质自然是本原,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或精神是第二性的,都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凡是断言精神、意识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物质是第二性的,都属于唯心主义阵营。由此,就形成了唯物主义的哲学和唯心主义的哲学。这两种哲学在体系和根本观念上是相互对立的,在此两种不同的哲学的指导下,也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史观,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简称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也称为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凡是以唯物主义对此问题作出回答,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核心原理的,属于唯物史观;与此相反,凡是以唯心主义对此问题作出回答,将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作为核心原理的,属于唯心史观。
在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同时产生的,早在作为哲学源头的希腊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这三大哲学传统中,就普遍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样两种基本的哲学形态。以唯物主义而言,从古至今,共经历了三个基本发展阶段,表现为三种基本历史形态:一是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二是近代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三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唯心主义而言,在唯物主义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与之相对应或相对立的唯心论结伴而生,或者表现为客观唯心主义,或者表现为主观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展开或隐或现、或直接或间接、或大张旗鼓或单打独斗的哲学思想阵地争夺战。
唯物史观的产生则不然,它与唯心史观的产生相隔了很长的时间。唯心史观与唯心主义可以说产生于同一时段,而唯物史观要到唯物主义发展到第三个阶段,才宣告自己的诞生。虽然在此之前,已经有哲学家表现出试图用唯物主义解释社会历史现象的倾向,但还停留在个别命题、少数论断、局部分析的阶段,在历史观的总体认识上,还摆脱不了唯心史观的束缚。直到马克思主义的出现,唯物主义才被完全彻底地运用于对社会历史现象的解释,唯物史观才真正成为一种有完备体系和一整套成熟理论的历史观。
之所以存在这种长时段的时间差,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认识,比对自然界的认识,要更为复杂。
自然界是完全客观的、物质的存在。从宇宙天体的运行到大地万物的生长,从物种的进化到声光化电的显现,从各类物体的相互作用到所有能量的相互转换,都属于纯粹自然的现象和纯粹自然的过程。早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已然如此;当人类社会出现之后,就自然规律而言,还依然如故。人类作为旁观者和研究者,对自然界所具有的客观性和物质性,相对来说比较清楚,比较容易作出唯物主义的解释。
比起自然界来,人类社会要复杂得多。人类除了客观性之外,还有主观性;除了物质性之外,还有意识和精神。一切社会历史活动,都有人的主观参与其中,人的意识、人的思想动机、人的精神力量,都在指挥着人的行动,起着重大甚至巨大的作用;人的主观一变,人的行动即改,而人类社会历史的面貌也随之发生变化。人类社会历史的这种复杂性和特殊性,有利于唯心史观的产生和巩固,而不利于唯物史观的生长。“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相比自然界的山清水秀,人类社会历史更显得云遮雾障,常令身为历史创造者的人类对自身的前因后果反而不容易看清楚。即使像费尔巴哈这样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解读社会历史时也会忘掉唯物主义的原则立场:“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其次,在人类社会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特殊利益集团为了维护其特殊利益,往往强化唯心史观的宣传,从而使唯物史观的生长更加困难。
这些集团,主要是拥有专制特权的历代朝廷和政府,也包括那些依附或拥戴专制特权的宗法、宗教、党派势力。这些统治者依靠手中掌握的权力,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垄断性的专利,与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被统治者之间,存在着根本利益的对立。
为了保护这些特殊利益并使之世代相袭,不因民众的反抗和时代潮流的发展而被削减和取消,这些特权集团的代表者们总是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宣传工具,极力夸大少数人精神力量、意志力量、思想力量的作用,将现存的政治制度、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等等,说成是由至高无上的神的意志或永恒不变的人类理性和真理所决定的东西,并进而对君王、教主、领袖等最高掌权者进行神化,展开一波又一波的造神运动,将其对人心的震慑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这种人为的对唯心史观的强力扩展,使唯物史观迟迟难以获得正常生长的条件。
再次,由于上述问题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唯物史观的生长便需要更为成熟的历史条件,而这些条件要等到资本主义大发展时代的来临,才开始全面具备。
其一是时代条件。在资本主义时代到来之前,社会历史的发展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当资本主义的大机器生产尚未出现之前,社会生产力还普遍处于低下落后和发展缓慢的状态,生产关系的变化长期停滞,往往要经过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在这种状况下,作为社会历史发展最深层原因的经济原因,很难被人们所发现。人们所看到的,大多还是宗法、宗教、政治、军事、法律等社会历史发展比较浅层的原因,并且总是将这些浅层的原因剥离于经济原因之外。因此,在前资本主义时代要想真正认清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及其规律,几乎是不可能的。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大机器生产是一种空前强大的高水平的生产力,它的出现,引起人类社会历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它凸显了物质生产和经济利益的重要性,简化了现存的阶级关系,将经济原因决定阶级的起源和发展、阶级斗争都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这一历史的真实底蕴暴露无遗。在世界范围内,大机器生产的推广打破了各个地方和民族的闭塞状态,使孤立的国别史开始变成一体化的世界史。这种时代性的巨变,就使人们要科学地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及其规律性成为可能。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以前的各个时期,对历史的这些动因的探究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和自己的结果的联系是混乱而隐蔽的,在我们今天这个时期,这种联系已经非常简单化了,因而人们有可能揭开这个谜了。”
其二是阶级条件。自从人类告别原始社会之后,就开始进入了有阶级的社会,阶级斗争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主要有奴隶社会的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这些阶级,不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由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制约,都处于阶级相互转换的过渡时期,其矛盾或斗争的结果,只能是阶级地位的相互取代(如农民起义胜利后,建立新的王朝),或由旧的阶级演变为新的阶级(如奴隶主变为地主,地主变为资本家)。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不同,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一个有阶级的社会,其发展趋向和最终结果,是进入无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因此,作为这一社会两大基本阶级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就带有全新的历史意义。在这一斗争中,无产阶级既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剥削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又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此,它就成为了历史上最彻底的革命阶级,肩负着既要解放自己同时又要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的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成熟,无产阶级从一个自在的阶级逐渐成长为一个自为的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为了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迫切需要创立全新的革命理论作为指导。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颠覆唯心史观的统治、提出唯物史观的新说,提供了现实的阶级基础。
其三是科学理论和思想文化条件。在人类科学理论和思想文化发展史上,资本主义时代是一个突飞猛进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崭新变革相呼应,科学理论和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各种具有重大开拓性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思想、新创作层出不穷。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影响较为直接者而言:在自然科学方面,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及达尔文进化论三大科学发现;在社会科学方面,有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法国历史学家基佐、米涅、梯叶里关于阶级斗争作用的论述,以及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哲学方面,有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此外,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等领域获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这一时期对中世纪神学思想的突破和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提倡,还有18世纪法国和德国启蒙运动时期,以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和莱辛、赫尔德等人为主要代表的反对宗教压制、注重人类理性和主张自由民主的启蒙思想等,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思想文化资料。如果没有这些新时代的先驱者们在精神文化领域所做的直接或间接的准备,包含唯物史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难以如期诞生的。
在唯物史观产生之前,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理论中独占统治地位。唯物史观产生之后,形成了两军对垒、彼此争鸣的局面。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争论和分歧主要表现于这样几个重大问题之上:
第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谁起决定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唯心史观则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并具体表现为两种理论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主张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意志,而客观唯心主义主张起决定作用的是某种神秘的精神实体。
第二,社会发展是否有客观规律。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唯心史观则否认社会发展有它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
第三,什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唯心史观则否认物质资料的生产、经济的发展在社会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怎样看待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唯心史观则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第五,如何认识人的本质特征。唯物史观认为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性质和活动受制于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人类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唯心史观则脱离人的现实物质生活条件来谈论人的历史主体作用,将人变成了抽象的精神性的主体。
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来龙去脉及其相互对立的观点了解清楚,对于从理论上准确把握评说历史人物的方向,从史实上合理掌控评说历史人物的尺度,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