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人作为一种物质与精神的存在,不仅需要物质生活以维持生存,而且需要精神生活提供存在的意义与动力。精神生活是人类生活的特有现象,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传统中国社会,中国人生活在以“儒家为主,道、释为辅”的较为稳定的三位一体的精神世界里,这些与小农经济发展形式相匹配的思想,虽然给传统的中国社会提供了精神归宿和生活动力,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840年的鸦片战争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命运,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与动荡下,儒家文化的核心地位受到了动摇,这个为中国人提供了几千年精神归宿的坚实基础在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文化的强势入侵下开始成为人们质疑与批判的“对象”。再加之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打倒孔家店”,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吹响了民主和科学的号角。中国传统社会的精神形态彻底发生了动摇。在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用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填补了随儒家文化崩溃出现的精神真空,然而这种建立在脱离生产力基础上的精神世界,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让人们突然发现,思考精神家园何在,便成为变革时代中国人民普遍的精神焦虑。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主体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个体的价值、尊严和意志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实现,人们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这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社会面貌和在世界上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但是相比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精神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滞后的局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重物质、轻精神,重科技、轻人文”价值取向,导致人们以物质作为判断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唯一标准。于是社会中出现了官场中的钱权交易、学场中的钱学交易、市场中的缺德交易,少数人的精神生活呈现物欲化和快感低俗化等现象。经济的高速发展、快速的生活节奏让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需要的满足后,却同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迷茫和困惑。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科技和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推动了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工具科技理性的单一发展导致价值理性的萎缩,而后者恰恰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当代越来越多个人的人机交往时间大大超过了人际交往时间,不少人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导致现实人际关系交往与情感交流淡化,出现了情感危机和人际疏离等问题。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层面呈现多元化取向,虽然各种文化、价值观相碰撞,使得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对于过去而言,更为丰富多彩,但同时由于多元化而缺乏判别标准导致价值观出现“多则惑”的局面,人们感到自己缺乏精神世界的归属感。
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信息网络化、全球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对我国新时期精神家园建设进行研究无疑是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状况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我国学者对人的精神家园方面的研究是与改革开放同步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作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决策,“如何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成为当前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本书将改革开放以来精神家园研究的概况、主要内容和观点作一简要的梳理,对今后研究讨论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出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1.研究进展与成果
20世纪70年代,“文化大革命”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社会的剧变对当时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造成了巨大冲击。1980年5月,《中国青年》发表了一封署名为“潘晓”的读者来信,题为《人生的道路啊,怎么越走越窄?》,这封信引发了全社会关于信仰问题的热烈讨论。这场讨论虽然是针对青年人人生观、人生意义、理想和现实矛盾等问题,但却凸显了中国人处在转型期的精神迷惘和困惑,标志着与革命战争年代相匹配的理想主义价值观的突变。这一时期学者主要是从文学的角度,通过对文革后和改革开放初期的人的精神变化的描述来折射出精神家园的转变。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开始进入全面转型的大背景下,不同学者从文学、哲学、美学、文化等不同的角度对精神家园开展了研究,研究的对象也由过去单一的从个体精神变化的描述扩展到教师、学生、幼儿等不同群体的精神家园的研究等。尽管研究的角度和对象不同,但这些研究成果多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对转型期“什么是精神家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家园”以及“如何建构个体精神家园”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讨论主要是围绕着个体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信仰而展开的。
21世纪的头十年,精神生活、精神家园的研究成为学界的热点问题,涌现出大量的研究论文、课题,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会,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党的十七大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作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决策。之后,精神生活、共有精神家园的研究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热点问题,这期间主要是侧重于从中华民族的角度来探讨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问题,研究也较之前两个阶段更为深入和系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仅在2007年至2010年间,发表的相关论文达900余篇,是前两个阶段的总和。在发表的六篇相关的博士论文中,这一时期占了五篇。出版了不少专著,比如从人类精神生产活动的角度进行探讨的,如李文成的《追寻精神的家园——人类精神生产活动研究》(2007);从中华文化的视角研究的,有王建润主编的《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008)、李德顺等著的《精神家园——新文化论纲》(2010)和张伟平等著的《“人化”与“化人”——现代视野中的新文化》(2010);从民族精神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关系进行研究的有欧阳康主编的《民族精神——精神家园的内核》;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角度进行研究的有郑汶著的《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2009)等等。当然还有不少著作从其他视角进行了探讨,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这期间,围绕着“如何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个主题召开了多场学术论坛,论坛分别从中华文化、儒学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三个视角对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行了多维透视,从而有利于对精神家园的进一步深化、系统、全面的研究。如2007年12月由江苏省社科哲学所和江苏省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江苏省哲学史与科学史研究会协办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精神家园”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会议围绕精神家园的含义、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精神家园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探讨。2010年6月由福建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儒学与精神文明建设暨纪念朱熹诞辰88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讨论会的目的是:以弘扬儒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建构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2010年9月,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北京市社科界联合会联合举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2010”,首都理论界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巩固共同思想基础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这一主题,深入研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关课题的研究也集中在这一阶段,如: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有:北京师范大学朱红文教授主持的《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从近代到现代》,湖南师范大学邓名瑛教授主持的《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有南开大学陈洪教授和李翔教授主持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命精神研究》(2008)等等。围绕着这一主题,学界对精神家园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中华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原则、指导思想、主要思路以及建构途径等重要问题展开了探讨。
2.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1)精神家园概念与内涵研究。
学者们对精神家园概念与内涵的阐述,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层次”说。多数学者侧重于将精神家园的内涵分为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小家”,即个体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是指“大家”,即共同体的精神家园,主要是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如李宗桂从两个层面来看待精神家园:第一个层面是个体的精神家园,即社会上每一个人成人之后如何安顿自己的身心、如何为人处世、如何与社会协调,也就是过去讲的安身立命的问题;第二个层面是群体的精神家园,小而言之的群体可以是一个机关、一个行业、一个集团,大而言之的群体可以是整个民族,即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不是某个阶级、阶层或者地区的精神家园,而是两岸四地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即整个中华民族都可以安顿心灵的精神家园。[1]严春友教授从精神家园主客体两个层面对精神家园进行了界定,从主体来说,精神家园这个概念所描述的,是精神的主体——认知者对于所判断对象的态度,是一种主观感受,这种感受被主体描述为“精神家园”;从客体即被认知的对象方面来说,是一整套的价值系统,这个系统就是被主体描述为精神家园的那个对象。[2]黎学军根据精神家园的核心价值观不同,将当前中国民众的精神家园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家园,一是普罗大众的儒家文化精神家园。[3]北京大学王登峰根据精神家园的境界将其分为高低两个层次:前者指与现实世界相区别的人们的精神、心理、意识等精神世界;后者指精神世界中的理想和信念。[4]
二是“功能”说。部分学者是从精神家园在个人和民族中所发挥的作用来界定精神家园的概念与内涵的。精神家园是人们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对于个体和群体而言都具有吸引力、价值引导力和感召力,能够激励人们为之奋斗和向往。如严春友认为精神家园对个体的作用,在于它为个体提供了一个系统、稳定而清晰的价值体系,描绘出了完整的世界图景和人生途径,确定了其精神世界的价值取向和秩序,从而为他的人生价值的实现确立目标。民族的精神家园的作用在于它为每一代人提供了一套现成的价值体系,供个体进行选择和认同。[5]
三是“本体论”说。这一种界说基于马克思“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6]这一观点来界定精神家园的内涵。人是具有多重需求的社会存在物,相对于物质需求而言,精神性需求是更为本质的需求,因此人的精神需求是建设精神家园的本体根源。基于此,庞立生、王艳华认为精神家园乃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栖息之地和人的存在的精神容器。作为意义世界,它蕴涵与负载着人关于自身存在意义的理性知觉、文化认同、心灵归属与情感寄托。对于人的存在而言,精神家园具有本体论的含义。[7]
四是“文化认同”说。精神家园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文化认同是精神家园生成的基础。精神家园是一种文化认同,一个文化价值的矩阵,代表着一种信仰与信念,也是一种能深深地将人们凝聚起来并使之找到情感与价值依恋、找到民族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家园。[8]高永久、陈纪认为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在文化认同基础上产生的文化寄托和精神归属,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特有的传统、习惯、风俗、精神、心理、情感等。[9]侯小丰认为精神家园是对生活意义和生命归宿的一种文化认同,在文化认知上表现为对作为民族文化之根的思想传统、精神理念、文化习俗乃至生活方式的认同、尊崇与追随。[10]
五是“价值取向说”。价值是人们对生活世界领域的意义的思索和把握,这样它就有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精神价值三个层面的划分。前两者是实用价值,必将随社会结构的变迁而变迁,后者是超越现实的,所以是理性价值,一经形成,就成为该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不会必然要求并导致它发生变化。而理性价值就是各族人民对精神家园的追求,植根于每一个民族的内心之中,它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历史过程,一旦这种价值成为民族精神,它就具有在精神上支撑该民族的无穷力量,因此具有极强的稳定性,但它们又不是一成不不变的,而是在返本开新的传承中得以保存下来的。[11]因此尽管各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各不相同,实质上都是给人们一种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个家园具有约束力、给人激发力,作为终极关怀成为人们精神的价值追求和最终归宿。
以上多个出自不同视角的探讨,但综合各家观点,对精神家园内涵的认识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即认为精神家园是一种与物质家园相对应的概念,是个人或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是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精神文化和价值系统。
(2)关于精神家园建设不同层面与视角的研究。
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速发展的经济,快速的生活节奏让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需要的满足后,却同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迷茫和困惑。学者们对这种逐渐蔓延的精神危机倍感焦虑,纷纷提出精神家园建设的迫切需要。围绕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中的地位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对精神家园的建设进行研究。
第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关系的研究。
随着20世纪90年代逐渐兴起的“国学”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再到2009年几位著名高校校长提出要将“国学”定为一级学科,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自“五四”以后从未像现在这样受欢迎。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当代精神家园建设应该回归传统的“回归论”和中国传统文化须在现代化中重新建构的“重建论”。
一是精神家园建设应该回归传统的“回归论”。面对着全球化的浪潮,有些学者担心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交融会将中国文化席卷和淹没,更担心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支柱的传统文化被摒弃,从而使中华民族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被“化掉”。因此,在2004年末由50名知名学者、文人、艺术家、企业家等联合签名发表的《甲申文化宣言》“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力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同时也有权对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12]对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所出现的信仰危机、道德滑坡,以及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滋生蔓延,持“回归论”的学者主张回到中国传统,他们相信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道德品质、道德准则、价值信念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不仅能解救当前中国出现的精神危机,还能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作出贡献。如郑汶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当代中国人需要从以“儒道释”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家园。[13]王树人主张解决中国当前的精神危机的途径就是回归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提出的“圣与仁”这个最高价值理念。[14]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在最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我们中国人似乎可以完全不理会外部世界的变化,坚守甚至回到我们的传统文明就可以独立生存。[15]
问题是在21世纪全球化的今天,难道还有一个国家或民族可以不理会外部世界的变化而独立自存吗?难道传统文化的发展可以不与社会发展现实相关联吗?马克思说过,“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16]我们已经生活在21世纪,面临着全球化时代,那种以希冀回到历史原点、坚守所谓“道统相传”,以为我们传统文化的发展可以独立于世界变化之外,以为我们的文化在经济实力有所提高的情况下可以独立于世界文明而自我封闭的想法,不仅是一种不合时宜的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而且还暴露了其脱离现实、把传统思想嫁接到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的主观臆想。在这样的背景下,简单的“回归”既不现实,也不能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并会使人囿于传统和现代之间,感到迷茫和困惑。
二是重建传统文化的“重建论”。顾名思义,“重建”是指重新建设或建构。此处重建精神家园的“重建”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现有的精神家园不适合当代的中国社会,需推倒重新建设一个与当今中国社会相适应的精神家园;二是有“破旧立新”之义,文化是人的主体自觉活动的产物,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以对作为客体的文化加以选择和建设。重建传统,对传统文化应有所扬弃,并纳入现代化的内容,在现代之中重新构造自身,从而为这个时代的每个人提供精神资源。冯友兰先生曾有“旧邦新命”的提法,就是尊重和弘扬传统而不简单因袭传统,适应时代前进的要求,吸收新思维、新概念,对传统进行新诠释,从而推陈出新,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17]从而为精神家园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服务。目前学术界所提出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重建精神家园,通常都是指第二种含义。比如,严春友、朱红文认为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的唯一出路,在于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为基点,以一种开放的胸怀汲取全人类的优秀文化,对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重新解释和重新建构,吸收那些具有恒久价值的理念和文化成果,在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基础上,重铸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18]纪宝成认为,重振国学,弘扬传统是构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并提出,重振国学,不是简单回归传统,而是应以现代的理念指导国学的研究与发展,使之成为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充分汲取和借鉴世界其他优秀文化,更好地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土壤和不竭的力量。[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句话告诉我们一方面要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其精华,另一方面应以兼容并蓄的姿态,注重学习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并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进行创新,在传统文化提供的丰厚土壤和重要资源的基础上,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体现中华民族价值取向和精神寄托,体现我国民族精神和特色的现代新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构筑起历史新时期能够沐浴全体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第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地位的研究。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作为上层建筑中的精神家园建设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人类历史进行深入考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勾画出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的蓝图。[20]“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不仅是对人类历史的总结,更重要的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归属。”[21]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为我们解决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终极关怀即共产主义社会,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具有核心地位。我们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学者庞立生、王艳华认为当代中国精神家园的建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内核,实现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及其物化困境的内在超越与扬弃,超越传统有神论与现代虚无主义之间的二元对立,推动中华文化传统的现代性转化,凝练与提升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相融共通的核心价值理念。[22]李翔海提出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华民族现代复兴的实践要求,坚持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以外来有益文化为补充,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相适应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3]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确立社会共同理想信仰。
第三,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关系研究。
如何看待精神家园回归传统,如何看待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这些主要关涉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传承与发展等问题上,大家的意见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还分歧很大。但是绝大多数学者在大的目标和方向上已经达成共识,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学者们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联结的精神家园“建设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关系是内在统一的、相互协调、互相促进的。如胡海波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任务上具有内在统一性,我们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传统以及全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理论与文化精神的丰富性整体来把握。以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核心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精神家园”路向,也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向。[24]还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过程。如2010年9月,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北京市社科界联合会联合举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2010”,参与论坛的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讨,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过程就是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过程。因此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就要挖掘和提炼传统文化中有意义的思想价值,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进行总结和概括,使之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25]
针对如何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学者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要借鉴“儒学”重视“人伦日用”的观点,让马克思主义不仅入党、入国还要入家。如黎学军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了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从外部对民众的灌输,还应该把马克思主义融合到民众的人伦日用之中,并实行援“儒”入“马”,儒学“例外”的原则,渐进地使得民众时时处处在潜意识中以科学的方式践行马克思主义。[26]尽管援“儒”入“马”、儒学“例外”的具体原则尚待商榷,但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应该学习儒学的“人伦日用”化的观点可为我们当今建设精神家园提供了一种思考,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提供了一种途径。郭建宁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及中国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基本途径。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磨合、融合、整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确立,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能成为现实。[27]
精神家园建设属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决策的核心,也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意识形式,这两者是统一的。如果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内容主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而将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作为文化心灵归属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分离开来,那将会割裂马克思主义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在统一的关系。而如果在形式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内容却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和主要内容,然后简单地将两者加以整合来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那将会出现如黎学军所说的目前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可清晰地分为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家园,一是普罗大众的儒家文化精神家园。如果按照这一思路与观点来理解和把握这个问题,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合理性终将被消解。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文化,为什么能在中国发挥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原因在于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领导人将它不断地与中国实践和中国文化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因此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思想文化路径,从而一方面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促使民族传统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得到转化;从而使之具有现代性,共同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3.思考与展望
学界在精神家园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地位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和资源,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对精神家园的相关概念及其构成缺乏厘清和学理性分析。
目前的文献研究,首先缺乏对与精神家园相关概念的厘清,如精神生活、精神境界、内心世界等与精神家园的关系界定并不清晰,从而出现了概念使用混乱的现象,将精神家园等同于精神生活、将精神家园的建设等同于人们内心世界的建设等等。其次对精神家园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未进行深入分析,如个体精神家园和共同体精神家园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包含哪些方面,都没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2)对中国及西方精神家园的发展历程缺乏梳理和分析比较。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各民族和国家的精神家园建设,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然而目前文献研究仅限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梳理,而对中国古代至新中国成立如何开展精神家园建设的途径和方式缺乏深入的研究;对中西方精神家园的发展历程缺乏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比较。这不利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也不利于在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时,思考我们如何在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中更好地把握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构建。
(3)对精神家园建设的内容主要从国家、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来探讨,还没有深入到从个体出发,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关注个体的精神家园的建设。
我国古代非常重视个体内在精神的修养和提升,它为当今个体精神家园建设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和养料,我们应该深入地挖掘并总结中国古代在建设个体精神家园的方式和途径方面的有益经验,为当今建设个体精神家园所用。
(4)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尽管许多学者在研究中都提出要广泛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来丰富中华文化,但是却鲜有学者运用比较方法来对不同国家的文化与精神家园关系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不能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提供更丰富的资源、有益的经验和方法。尽管不少学者指出目前国人精神焦虑、信仰危机、精神疾病增多等社会现象,并从理论上将原因归结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世俗化、功利化的结果,但他们缺乏严格的实证调查和数据分析。
(二)国外研究状况
1.哲学层面对精神家园的研究
对精神家园进行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的探讨。黑格尔曾说:“哲学史的真正发源地是古希腊,一谈到古希腊,我们就有一种亲切感,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28]西方哲学界有个传统,任何时候当社会遇到变革时,习惯于从古希腊文化源头寻找依托。人类对精神生活以及精神家园的建设从古希腊开始至今从未间断过。尤其现代以来,西方哲学将关注点转向人的存在凸显人的主体性这一方面。具体如:马克思·韦伯关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内在张力的分析;奥伊肯对物质成果与现代人心灵要求之间形成的尖锐矛盾的忧虑;胡塞尔关于欧洲科学危机的文化分析及人应回归“生活世界”的理论药方;海德格尔主张人应“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马尔库塞关于“单面社会”“单面人”的研究;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论”“健全的社会”理论等等,都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精神生活世界的种种问题的揭露与研究,形成了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成果。
2.心理学领域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
20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多把人当作物来研究,并且始终不愿触动人的最为复杂、多变的内心体验或主观意识。如行为主义心理学通过对动物研究的结论来推论人的基本心理过程,进而推论人的精神生活特征;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法主要从人的生物机能这个角度去分析人的心理,并且从病态的人中抽样,使病态的人代表全人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例,一方面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发展异常迅速,物质生活空前富足;另一方面人的精神裂变加剧,心理变态严重,人性日益异化。再加上二次世界大战、毁灭性的核武器,大规模屠杀暴行,灭绝人性的政治迫害让人对这个世界产生了茫然,一些人感觉生活失去了意义,找不到方向。以关注人性、人的价值、意义、精神生活和自我实现等为探讨主题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应运而生。他们关心的是人类生活的迫切问题与真实感受,主张从“最好的品种”中抽样,根据对这些人的深入、入迷的观察来说明人能够成为什么和人应该成为什么,并认为在当今世界中应该从最有理性、最具伦理的人中抽样来研究人类精神价值与道德发展的可能性,向人们展示出人类的追求以及向往的终极价值。
3.教育学注重研究民族文化认同
在美国,“学校不仅是表达美国的哲学,它也最有效地促进这种哲学的形成与传播……”在美国人看来,价值观教育和美国精神的灌输与地理、英语、数学一样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一贯坚持教导的一种思想就是爱国家、爱自由。课本、文选和供青年人阅读的历史几乎每一页都讲到爱国主义。[29]除此之外,美国在教育的过程中还注重对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走向一个精神的课程:普通学校课程的综论》一文指出当前大学教育的问题就是缺乏对学生的“精神”培养,大学教育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应该通过艺术、文学、科学等不同学科让学生去探究和体验,从而通过教育去唤醒学生对精神的意识。精神意味着整个生命,意味着将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看作是神圣的。对于学生“精神”本质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本着这个理念在生活中化为自己的行动。大学对学生进行的精神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30]韩国非常重视民族精神教育的系统性、理论性和政策性,除了正规的国民伦理教育之外,在各种社会教育和考试中也有民族精神方面的内容和要求。新加坡学校每年都要开展一次“国家意识周”教育活动,以树立人们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日本的学校则普遍推行“上山下乡”“土留学”活动,以此加强学生对国土的了解,增强他们的危机感与紧迫感。[31]
4.世界各国相继提出核心价值体系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将会在今后各国的比较和竞争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此,加强文化建设,其中又以加强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作为各国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如美国历届政府均把培养国民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首要目标。1987年,里根总统在“国情咨文”中特别强调要重视培育“美国精神”,首要的一点便是“爱国”。1992年,美国一些行政组织与研究机构共同拟定了一份《阿斯彭品格教育宣言》,呼吁学校传授“责任心、可靠、关心”等核心价值。通过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冲突,增强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提高了政府的动员力量。新加坡将培养公民的国家意识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认为国家意识是个人与国家在情感上的结合,国家应被内化为自我的一部分。1988年专门成立国家意识委员会,1990年国会通过“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等五大共同价值观。为此,新加坡政府特别提出“新加坡人”精神,在“我是新加坡人”的民族精神的灌输下,不仅使全体国民团结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命运”的旗帜下,而且有效地动员他们为新加坡的发展而奋斗。董慧在《国外精神家园研究概述及启示》[32]一文中概述了国外对精神家园的研究主要有两条途径,即非宗教和宗教的途径,并且指出对于精神家园的理解与文化认同、信仰多与信念有关。非宗教的路径主要是与文化相关的路径,董慧主要通过四本著作分别阐述了俄国、美国和法国是如何通过文化的认同来构建本国的精神家园的。
5.研究精神家园建设的途径和方式
世界各国都采取了多样化的培育方式来建设本民族的精神家园。民族精神属于民族意识的范畴,来源于各民族民众的长期社会实践,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可以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种途径进行。除了学校教育,在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过程中,各国都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如美国旧金山的主要街道大都以华盛顿、杰斐逊等重要历史人物命名,形成“美国主义”的宏观情境;大部分州都建立了博物馆,对游客免费开放,并且通过高科技将美国的历史事件生动地展现在游客面前,让人身临其境,仿佛历史就发生在昨天。这一些都无形中强化了美国政治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增强了人们对美国民族文化的认同。韩国政府从2000年开始实施儒教文化圈旅游开放项目,计划10年共投资18981亿韩元。2006年访问儒教文化圈的游客数超过两千四百万,这反映且促进了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33]
三、选题研究的意义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为精神家园的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与条件,而且向精神生活、精神世界提出了新的问题与要求。在当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为此,以当代社会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精神家园建设过程中的新问题、探索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这一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
第一,开展精神家园建设的研究,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由于受市场经济带来的物本价值取向的影响,长期以来在社会的发展中,出现了重物质文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即“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本文通过对精神家园的结构、功能等基本理论的研究,试图帮助人们认识到精神家园建设的价值。并通过探讨精神家园建设的现实课题,丰富精神家园建设的当代内容,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开展精神家园建设研究,拓展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立以来,短短20多年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根据实践与理论发展的需要,确立研究重点,突破研究难点,在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丰富、完善学科体系。[34]对当代国人的精神家园建设进行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建立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观等内容。而这些内容恰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通过对当代人精神家园建设的研究,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发展。
这一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
对社会的实践意义:第一,有利于优化社会风尚,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社会风尚是指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它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把重要标尺。积极良好的社会风尚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起着支持、巩固和促进的作用。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以及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等内容是我国新时期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当今世界,精神家园的有无,以及境界的高低,是衡量一个时代精神文化自觉的尺度,是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如何,国家民族的竞争力怎样,将更有赖于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就是建设我们国家和民族共同的精神信仰和精神追求,国家只有建立并坚守共有的精神家园,才会不断地产生和强化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国才会以巨大的合力创造更加伟大的辉煌成就。
对个体的实践意义:第一,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精神活力与生活动力。人有物质和精神双重需求,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人的精神生活是人之为人的一个本质特征,是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因而人不仅需要一个“实在的家”,而且需要一个“精神的家”。研究当代人的精神家园,就是要为人们建设一个精神之家、心灵之家。有了这样一个家,人就有归属,有了活力;有了这样一个家,人才能找到人生方向,才有生存下去的动力和意义。
第二,有利于人们关注生活质量与精神境界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社会,市场体制的竞争压力、科技发展的信息压力、社会流变的风险压力,冲击着人们的精神领域,挤压着人们的精神空间,淡化着人们的精神追求,出现了重物质而忽视、冷落、轻视精神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滋生诸多丑恶现象与不正之风,而且导致一些人精神生活境界缺乏、退化,限于片面发展。研究我国新时期精神家园不仅是唤醒人们对精神生活与精神世界的重视,而且也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柱和心灵归宿,给人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让人们在这个家园里和谐全面发展。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书以新时期中国社会为时代背景,以中国人的精神状况为研究的起点,通过对精神家园、精神家园建设及相关概念的界定,对精神家园的特性、精神家园的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相关理论的阐述,以及对中西方精神家园的发展进行历史梳理与分析,并在社会开放性扩大、流动性加强、信息化加速以及机遇与风险增加的当代社会背景下,探讨精神家园建设的新发展,丰富精神家园建设的当代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精神家园建设的途径与方式。目的是要引导人们认识精神家园的价值,促进精神家园与经济协调发展,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质量,优化社会风尚和维护社会稳定,进而推动社会和个体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全面发展。
本书在导论部分中交代了新时期中国社会精神家园建设这一研究论题提出的缘由。对国内外精神家园研究进行了综述,进而指出本书的研究意义,提出本书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正文六章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理论探讨部分,即第一、二章。第一章奠定了精神家园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与精神家园相关的概念如精神、家园、精神生活、精神家园建设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对精神家园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阐述。并以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人的需要理论、精神生产理论等相关理论作为本书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则对精神家园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第三章对中西方精神家园的发展进行了历史梳理与分析比较。这部分以中西方的历史发展为脉络,分别阐述了各个时期精神家园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比较,使得研究我国新时期精神家园建设有了历史分析的基础。
第二部分:实践部分,即第四、五章,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本书的难点。第四章对我国新时期精神家园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包括新时期中国社会精神家园发展的时代背景、精神家园的新发展以及精神家园建设呈现的新特点。第五章着重探讨新时期精神家园建设所面对的时代课题。由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不平衡发展、科技的强势作用与人文精神的失落、文化的多样与主导之间的紧张关系,导致了精神家园缺失、滞后和不协调等问题,本章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总的说来,这部分主要是要说明精神家园在现代社会里对个体和国家都是非常必需的,但却又被忽视和缺失这样一个事实。
第三部分:问题解决部分,即第六章,主要是提出了我国新时期精神家园建设的途径与方式。
(二)研究方法
本书将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实践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原则,具体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历史借鉴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文献分析法。即搜集和分析各种有关的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为研究目的服务。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希望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了解中西方精神家园发展的历史脉络。
比较分析法。通过文献分析在了解了中西方精神家园发展的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对中西方精神家园发展的内容、特点、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其共性及差异,为我国新时期精神家园的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
历史借鉴法。人类精神家园的探寻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永恒课题和使命。中西方精神家园的发展都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系统梳理中西方精神家园的历史脉络并在此基础上作现代转化,才能为当今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建设提供方向。
五、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本书的难点和重点
本书的难点与重点:首先,由于精神家园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如何对精神家园以及相关概念进行厘清和分析,是本书的一个难点。而概念的厘清是本书进行后续研究的重要基础,因此也是本书研究的一个重点。其次,精神家园的建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永恒课题,笔者从所在的学科背景出发,在中西方精神发展的历史脉络中追寻精神家园的发展历史,从而进行梳理和比较,希冀从中西思想库中探寻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这是本书的一个难点。再次,在社会开放性扩大、流动性加强、信息化加速以及机遇与风险增加的当代社会背景下,研究我国新时期精神家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精神家园建设的新发展是本书的难点,也是本书的重点。
(二)本书的自我见解与创新
在理论部分:首先对我国新时期精神家园建设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精神家园结构与功能及其关系。其次对中西方精神家园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为后人研究精神家园提供了较为丰厚的史实材料。
在实践部分:首先在进入现代化进程中,本书结合当代社会的三个角度,即市场经济、多元文化、信息社会角度出发分析新时期精神家园建设的现实课题,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其次提出了我国新时期精神家园建设的准则,以及对精神家园建设的新发展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