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无论在任何时代,友善都是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从古代道德修养的要义,到新时期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再到现今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友善在调节社会关系中担当着重要作用。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历来重视友善价值观及其培育。2001年,首次将“友善”纳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将其作为中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团结友善的基本道德规范。”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及友善等道德规范是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直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将“友善”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高校层面看,大学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群体,因而也是培育和践行友善价值观的重要群体,高校是友善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场所。多元文化背景下,东西方的思想意识相互渗透和碰撞,而作为思想较为开放的大学校园,容易被外来思潮入侵,成为不同思想价值理念对峙交锋、传播发展的主要场所。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自身的辨别能力又有所欠缺,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因而价值观念受到不小的冲击,少数大学生在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出现背离友善价值观的行为。
因此,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第一,丰富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研究,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目前,学术界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课题上,偏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笼统地研究,缺乏对12个具体价值观的具体、深入分析。实际上,每个价值观的内容、属性、特点都不尽相同。因此,要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分别对不同的价值观进行具体细致的研究。
第二,拓展价值观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友善价值观是社会主流价值观之一,研究友善价值观培育既可以打破哲学界对价值观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形而上层面的研究,又可以丰富德育界对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此同时,友善价值观培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根本一致的,即传递一定的社会主流思想,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内化为教育对象的观念,并促使其外化为相对应的道德行为,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故友善价值观培育的研究能够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拓展其研究空间。
第三,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研究。当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的研究往往是宏观性分析多,具体性研究少;堆砌性研究多,创造性研究少;原因性分析多,操作性研究少;学理性研究多,实证性研究少。友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具体研究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是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研究的突破口。
(一)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关于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研究较少,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价值观及其培育或教育、友善等三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1.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的研究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理所当然地成为研究热点。《光明日报》《福建日报》《重庆日报》《甘肃日报》《湖北日报》等报纸及时组织一些专家如戴木才、沈壮海、吴潜涛、凌厚锋、王晓晖、王学俭撰写了一些文章。这些文章距离党的“十八大”时间比较近,而且篇幅不大。之后,出版了3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辅导的通俗读本,即由曲风主编的,人民出版社、新华出版社组织编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这些只是解读,还没有深入研究。不少学者如冯刚、王永贵、冯留建、吴桂韩、吴小林、黎庶乐、杨友国等撰写了论文,但只是某一个方面,不够系统。
近两年,陆续出版了有关著作,如徐海峰、方爱东、吴辅佐、曾永安、陈芝海、李纪岩、季明、袁银传、裴德海等的,还有一些学位论文。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不够。
第一,研究大多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来笼统地研究,很少专门分开研究12个具体价值观。本课题组认为,12个具体价值观的培育,虽然有共性,但也有差别。因而,要研究个别,研究个别才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国内将友善单独作为研究对象的成果极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中,可以说,关于友善的研究是最少的。而事实上,友善在中国当前极为需要,很多社会现象都与友善密切相关。
2.关于价值观及其培育或教育的研究
价值哲学界多年来对价值观有深入研究,代表性的著作有袁贵仁、李德顺、马俊峰、石云霞、陈章龙、漆玲、何锡蓉、王易、兰久富、杨德广、王殿卿、唐日新等学者的。但主要是哲学层面的研究,很少关注价值观培育问题。德育界关于价值观教育的研究不少,代表性的著作有詹万生、刘济良、刘玉莲、石海兵等学者的。但这些研究在理论基础方面有待加强。为此,需要整合价值哲学界和德育界的研究成果,弄清楚形而上的价值观理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价值观培育的实践。
3.关于友善的研究
研究友善的著作很少,除了黄明理和李荣的之外,就是几本普及性的读物:薛静、李亚祺的《中华家风丛书:友善》、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的《三读丛书:开卷有益·友善》、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的《倡导青少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友善篇)》、薛晓丽的《培养孩子爱心友善的教育故事》、栾传大的《友善》、燕爽的《话说友善》。篇幅较大的论文有几篇硕士学位论文。其他有关论文,主要是黄显中、沈壮海、李建华、武东生、马文彬、殷戈丽、王颖、马汝伟、邱玉娥等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第一,关于友善的内涵。沈壮海在《友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一文中认为,友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并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去阐述友善的内涵,包括“谦敬礼让、帮扶互助、志同道合、携手奋进、珍惜资源、关爱自然”。黄显中在《论友善》一文中将友善定义为公民伦理关系中的一种道德规范,即善以待人、和气待人、诚实待人、宽厚待人、平等待人。李建华的《友善何以成为一种核心价值观》指出,友善作为优秀的个人品质和重要的公民道德,它的涵义在于尊重和宽容。王翠华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中从两个角度去阐释友善:作为个人的德性,友善是人们之间希望对方良好的一种交互的善意和情感;而作为一种社会伦理道德,友善则是指公民之间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关心、帮助,形成全体公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和谐社会局面。罗国杰在《为何要提倡二十字规范》一文中指出,友善就是要与人为善、善解人意、善与人处、宽以待人。沙蕙在《友善:何以处众 宽以接下 恕以待人》一文中提到,友善作为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价值观,它的内涵包括以诚相待、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马建辉在《伦理诉求:爱国敬业 诚信 友善》一书中指出,友善主要用以概括和描述两人之间或人际互助、和谐而吉祥的关系,它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即互帮互助、成人之美;二是言,即相互鼓励、关怀之言。
第二,关于友善价值观缺失的现状及原因。黄显中认为,公民对于友善患有三症,即友善情感上的冷漠症、友善行为上的推卸症、友善结果上的恐惧症。马汝伟提出,当前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缺失的原因是社会、家庭、学校环境的不成熟和大学生自身的不作为。
第三,关于友善的作用和意义。黄显中在论文《论友善》中认为,友善价值观具有规范、创造和整合功能。李建华在论文《友善:必须着力提倡的价值观》中指出,友善价值观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改善不良社会风气、消解社会心理矛盾和建设社会互信体系。王翠华的《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提到,友善价值观对于整合社会力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维系和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共同体,化解现代伦理危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共同体提供重要支撑。李亚云提出,进行友善教育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必然要求,是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加强社会道德建设的需要。
第四,关于友善价值观的培育。沈壮海的《友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指出,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要在深刻领会友善价值观意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灵活运用中国传统优秀道德资源,不断夯实力行友善价值观的物质基础,积极开展以友善为主题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最后还要完善对善行义举的保护保障机制,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马书臣在《培育大学生友善品质的着力点》中强调,培育大学生的友善价值观必须着力于友善规范的教育和普及、友善范围的营造和养成、友善制度的健全和保障。李建华认为关键在于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包括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马汝伟提到要把友善贯彻到生活实践中,并与树立马克思主义正确观念和祖国人民的需要等结合起来。黄显中认为,必须加强伦理、道德、管理等多方面的建设。几篇硕士学位论文也提出了一些培育对策。
因为没有专著,有关书籍是解释性或资料性的大众读物,硕士学位论文的深度不足,期刊和报纸论文少而且只是涉及某个细小方面,因而缺乏系统深入研究。必须吸收最新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的研究成果,推进友善价值观及其培育的研究。
在国外的研究中,虽然“友善”一词很少被直接提到,一般是表达为“友爱”“关爱”等词语,但研究由来已久。古希腊时期就出现过有关论述。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大篇幅地谈到了友善。
在西方近现代教育中,友善一直受到重视。英国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有不少相关的理论。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校的道德教育开始以“体谅教育”为主,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和体谅,代表人物麦克菲尔编写了《学会关心》《生命线》等书籍。20世纪80年代,以诺丁斯为首的教育家们建立起来的“关怀德育”,体现了友善的本质。英国的帕特丽夏·怀特在《公民品德与公共教育》、美国著名童书作家谢利·J·梅纳斯在《长大我最棒:礼貌和友善》中,均对友善有所涉及。以上研究涉及了友善的内容,但研究还比较少、不系统。
国外不少道德教育研究的名著对道德教育做了深入研究,可以供我们参考。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一直以来,中国在加强对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虽然不断突出友善的重要性,但对于学术领域的“友善价值观”的研究还是十分薄弱。目前,学术界对友善价值观概念的界定尚不明确,甚至可以说没有到达一致的说法。
1.友善和友善价值观
从词源上分析,“友善”在古代汉语中一般作单字使用。甲骨文的“友”是会意字,字形是方向形同的两只右手握在一起,意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表示朋友之间的友好互助。“善”也是一个会意字,从言,从羊,意为吉祥美好。“友”“善”最早同时出现是在《尔雅·释训》中:“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其中的“友”和“善”有各自的意思,与现代词典中“友善”的涵义相差甚远。直到汉代,“友善”开始作为词组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中,涵义也与现代较为贴近。《汉书·息夫躬传》有言:“皇后夫特进孔乡侯傅晏与躬同郡,相友善”,其中的“友善”意为结交友好,这是现有史料对“友善”的第一次记载。“友”和“善”两者结合起来,直接的意思就是像朋友一样善良。在以往社会,友善更多是作为日常生活用语出现。在《当代汉语词典》中,友善表示为朋友之间亲近和睦。友善在中西方哲学史上尤其是伦理学史上并非一个广泛使用的概念。友善作为一个独立范畴应用于学术领域时,往往较为抽象,因此也没有相对共识性的概念界定。
“友善”这个词,包括“友”和“善”两个部分。“友”可以意指友爱,“善”是善良。因此,“友善”的基本含义是友爱善良。同时,“友”是友好,表现友好,侧重行为要求,是表面现象;而“善”是善良,心怀善意,侧重心理要求,是内心态度。如果只强调表面上的友好而不顾内心的实际情感,那么友善就容易沦为伪善;而如果只强调内部的善心而不谈如何外化于行,就容易产生隔阂误解。所以,“友善”也包含“出于善意的友好”之意。友善是基于善意之心,对他人的宽容友好的态度和助人为乐的行动。
友善在中西方哲学史尤其是伦理学史上并非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概念,与它相近的概念有仁爱、友爱等。
友善与友爱。友善包括友爱但又不等于友爱。无论是友爱还是友善,它们都内涵着善意,这是二者的联系。但二者也有区别。友爱是以过去的或未来的互惠性和情感性的体验为基础,友爱本质上是一种带有情感的行为品质,是两个能够相互增益的相似者(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士为知己者死”)之间爱者给予被爱者并得到了被爱者回报的爱。在这里,爱是相互的,友爱本身的直接互惠性(即友爱者双方互有增益)比较明显。然而,友善不仅涵盖了友爱,还包括对陌生的他者(友爱只能发生在熟人之间)的理解、尊重、救助,包括对宏观的甚至有些抽象的社会群体的关心和对非同类的自然界的爱护。友善并不一定需要以对被友善者的感情为基础,它可能是以人性的通感和同情为根基。友善也可能只是偶然发生的“表面性的关切”、礼貌性地待人。由于友爱具有情感性、亲密性特点,是以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生活为基础的,因此友爱的对象不可能太多。但是,友善的对象则可能是无数的。友善所包含的爱是超越个体功利性的大爱、泛爱。
友善与善意。友善包含善意但又超越善意,即友善是包括善意的行动。善意可能只是还未付诸于行动的善良意向,友善则是行动着的善意。
当我们说友善的时候,包括三层含义:友善观念、友善态度和友善言行,即友善既表现为态度和言行,也是一种观念。观念、态度和言行三者相互联系:观念是最深层的,决定和指导态度与言行;态度和言行是观念的外在表现,反映和体现观念。有了友善的观念,才能有友善的态度和言行。我们在研究友善的时候,深入细致地分清这一点,有利于深化关于友善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主要是观念的友善,即友善观。这种观念并非事实观念,而是价值观念,从把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可以看出这一点。由此可知,友善观实质上是友善价值观。本书研究的就是作为价值观的友善,即友善价值观。因此,本书侧重研究大学生思想深处的友善价值观,而不是外在表现出来的友善的态度和言行。当然,鉴于上述观念与态度和言行的密切联系,本书也会涉及友善态度和友善言行。
友善的要求具有层次性。友善既有言语上的低要求,也有行动上的高要求;既有不损害他人(如宽容、礼让、尊重)的低标准,也有利他、助人为乐(如关爱扶危)的高境界。平等待人容易,对陌生者理解、尊重与宽容也不难做到,因为这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只要有善意的态度就可以了。但助人为乐则需要道德主体超越个人功利,向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人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为此需要付出时间成本和物质利益的代价,这就需要行为主体具备更高的道德理性和道德境界。
界定友善价值观,我们要从主体和客体两个角度明确其视域。
关于友善价值观的主体。作为友善价值观的主体必定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的人。但是人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既可以指每一个人,也可以指人的全体,如人类、社会、集体等,为此许多学者对友善的主体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笔者认为友善的主体仅指个人。因为在现代社会,个体无疑是第一性的实体,国家、民族、社会不过是对一群有着相似特质的个体的概括分类,是“属”的概念,属于第二性实体或者说是亚层次的实体。在个体与国家社会等共同体的关系中,个人是共同体的个人,共同体是由个人构成的共同体,作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任何共同体的活动归根到底都是由个人构成的活动,任何共同体的目标意志归根到底都是个人的目标意志。友善虽然会对社会和国家有影响,但是观念是个人意识领域里的东西,具备友善价值观的归根到底是个人,说国家、民族、社会应该具备友善价值观,有些牵强和无法理解。
关于友善价值观的客体。一方面,友善不仅意指对人友善,而且应该是包括对自然界(动植物和非生物的生态环境)的友善。随着人类伦理关怀范围的不断扩大,现在,人们日益克服了人类中心论,不再过于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对抗关系,不再盲目地主张人类征服、利用和改造自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每一个个人首先是自然的存在,人与自然本是一体的,随后伴随人的社会意识的觉醒,个人才成为社会的存在,每个人“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中”。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动植物的权利和环境保护,中国也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先前的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观——主张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到新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五大建设——包含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到最近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包括绿色发展,都显示了对自然的关注。那么,作为涵盖各领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延伸到包括自然在内,是题中应有之义,因而需要将友善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关爱自然、保护环境。
另一方面,友善在指对人友善时,这里的人主要应该是不包括自己,一般不包括亲人。因为“友善”其中有个“友”字,意指视他人为友,自然不包括对自己。而且,友善的对象主要是指没有血缘关系、非亲非故的人,关系并不密切的人,甚至是陌生人,最多也是远亲而非近亲。因为亲人之间,更多的是爱,一般也不用“友善”,对长辈叫孝顺、孝敬、敬爱,对晚辈叫抚爱、关爱。
2.友善价值观培育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培育”一词的意思为“培养幼小的生物,使它发育和成长”,引申指人的栽培、教育。培育作为一个带有学术研究性质的概念,它的着重点和落脚点在于主体对某种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
与培育相关的词有弘扬、教育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在这里,培育和弘扬同时使用;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及更多场合,都提“培育和践行”。笔者认为,培育与弘扬二者侧重点有细微差异,培育侧重促使形成,弘扬侧重传播、提倡、发扬光大,而且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有先后关系,即只有先培育,才能弘扬。当然,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活动和过程是相互交织、共同促进的。本书研究的重点是培育。
培育与教育相关,一般几乎可以通用,当然,深究起来,二者有细微差异。一方面,“培”与“教”有差异,因而培育着重栽培、培育,而教育则有非常强的“教”的意味。从主体方面看,培育的主体更为广泛,包括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几乎所有主体,而教育的主体主要是学校和家庭,虽然我们也说自我教育,但自我更多是养成或修养,而非教育。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习惯的固定搭配是“培育”而非“教育”,故本书沿用这个用法。当然,二者差别很小,在具体行文中,也可能根据使用习惯来选取。
在谈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经常把“培育”和“践行”连起来说。的确,二者之间有密切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培育,也要践行,而且二者相互促进,相对而言,培育是践行的基础,践行是培育的目的。同时,二者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活动和过程,其主体、客体、目标、内容、要求、途径等都有很多不同,有些研究把二者笼统地裹在一起进行研究,这是不科学的。为了更清楚、具体地分析,本书专注于研究培育。当然,书中也会涉及践行方面。
友善价值观培育具有两层含义:
第一,从客体与主体的关系而言,它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友善价值观培育是指在一定政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各种社会组织、社会群体和社会个体,利用不同培育途径、采取丰富多样的培育方法,把本阶级或社会集团所认可的友善价值观念传递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形成对友善价值观的心理认知和情感认同,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甚至升华为个人的信仰,并成为个体行为的价值导向的教育实践活动。
第二,从认识主体本身而言,它是一个价值观内外化的过程。友善价值观培育是指受教育者根据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我提出要求,在以自我为教育的对象和主体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外界各种组织、群体和个体积极配合,从而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对友善价值观的心理认知并外化为友善行为的过程。
友善价值观培育是一个动态概念,是培养与教育的综合,是让友善价值观得到宣扬和发展,是使友善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动。因此,友善价值观培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友善知识、陶冶友善品性、发展友善行为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既然友善价值观的主体是个人,自然包括各个不同类型群体中的个人。虽然要在全社会成员中培育友善价值观,但对于不同类型群体,其培育的主体、内容、要求、途径等都有很多不同,因而,笔者不太赞同当前不少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笼统地、不分群体地谈论。学生群体相对比较单纯,而且是友善价值观培育的重点,加上笔者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因此选取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这样的研究才科学,才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在研究了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之后,可以为其他群体和全社会成员培育友善价值观提供借鉴。大学生多数时间在学校学习,其余大部分时间在家里,剩余时间内一部分同学选择兼职或实习,所以重点定位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密切的学校、家庭和自身,同时也涉及社会整体大环境的影响。
友善价值观培育过程包括培育者、受培育者、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外界环境等因素。友善价值观培育就是培育者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培育方式,向受培育者传授培育内容,使其逐渐适应社会环境,达到社会对其思想品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