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飞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岐江河上“民心桥”

“岐江桥,是咱们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山县兴建的第一项重大工程,而且是一座开合式木质桥梁。虽然我们经济有限,建不起铁桥,但我们的木桥不能输给外国的铁桥。”谭县长一再提醒大家。

田际洲

“我知道中山,讲石岐话,有一条岐江河,还有一座岐江桥。”如果你在外地与人聊天,总会听到这样的答话。

而今,2014年重建好的岐江桥似一双大手,紧扣起富华道和孙文路。

岐江水暖,骄阳高照,安坐一旁的岐江公园以绿色的眼睛注视着岐江桥上人来车往。岐江河——中山人心中的“母亲河”,在橙红色和白色相间的岐江桥下见证着中山的城市变迁与路桥发展。

中山是水乡,自古多桥。据《香山县志》记载,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香山(中山旧称)有古桥梁116座。至宣统初年有73座。其中,记载最早的是杜婆桥,修建于北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41年来,中山市的桥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至1990年止,全市共修建公路永久性桥梁215座。而在众多桥梁当中,岐江桥是中山人心中最具分量的桥梁,不是因为其宏大,而在于其承载着岐江历史与人文、生活变化等多种因素。水乡江河多,百姓出行易受阻。当年,石岐东西两面的公路网已初步出现,但因为岐江河的阻隔,东西两条公路互不相连,交通仍然不便,老百姓迫切希望建桥通路。

1951年1月1日,岐江桥首次建成通车。桥长70米,宽4米,为木结构的人工开合桥。从那一天开始,中山人终于圆梦。有中山人说,“岐江桥的建成,体现了当年中山人实干创新、奉献团结的面貌”,“这座岐江桥知名度很高,不少商家把它注册为商标”。岐江桥成为横跨时空的经济、文化、历史见证者,是中山一道独特的风景,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桥梁。

岐江桥——民生需求催生新桥

巍巍五桂,悠悠岐江。

据史载,岐江古称“石岐海”,盖因唐代石岐以南是一片海岛。至清代又名“石岐水”。由于地理环境特殊,中山河网纵横,百姓出行颇受江河阻隔。行人、商旅来往于河的两岸,只能依靠艄公的摆渡。据传,在1152年香山立县时,关于县城选址在东岸还是西岸有过争论。当时县官许诺要在江上建一座桥,但资金与技术都是大难题,后来只修了天字码头和隆都码头。

岐江摆渡风行多年,正因如此,也就有了“石岐晚渡”一景的出现。图景如画,出行仍艰。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老百姓迫切希望建桥通路。史料记载,1931年,中山县县长杨子毅决定修桥,向全县募集建桥费,每亩耕地征收2元,专设“民众实业银行”。工程仅进行几个月,只立了4个桥柱,就因资金不足、“工程阻塞河道交通”而停工。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山县政府曾搭建一座简易竹桥,方便群众疏散,躲避空袭。竹桥仅在空袭警报鸣响时开放,平时则关闭。日军占据中山后,竹桥被拆除。1948年12月,石岐镇提议,发行“义券”以建设岐江铁桥。后因担心难以筹集足够资金,方案改为建造木结构浮桥,最终成空。

1949年10月中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山县人民政府在长江乡成立,县长是谭桂明。1950年7月,中山县全境即将解放。在县政府召开的全县工商业会上,谭县长提出:“两个月前,我们县政府计划在岐江上建一座桥,这可是咱们中山人的百年梦想。县政府让建设科做了一个预算,材料选用木材,需要近三亿元(编者按:旧币,约今三万多元)资金。大家知道,我们县财政是手长衣袖短,拿不出钱。我们要把岐江桥建起来,要靠石岐工商业的鼎力支持。”

谭县长的话掀起一阵热浪,与会者纷纷表示支持,并提出可以采取募捐的形式筹集资金。修建岐江桥,天堑变通途,全县人民都很兴奋。县政府把岐江桥的规划和设计下达到建设科,并安排余文伟和容文始两位同志具体负责岐江桥的图稿设计。

接手岐江桥的设计任务后,余文伟和容文始多方查找搜集有关建桥的资料。查来查去,最后查到1949年3月国民党石岐镇镇长陈思危留下的一份岐江桥的建桥方案。方案提出以木材建桥,还附有雇请工程技术人员绘制的木结构岐江浮桥图样。虽然说这是国民党留下来的,但是仍可作为建设岐江大桥的技术资料。

县政府经多方讨论和论证,确定建木质桥梁,资金控制在三亿元之内。余文伟和容文始遵照县政府的要求,按木材桥梁进行设计。

石岐解放后,虽然一度被称为石岐市,但行政级别属于区镇级,受中山县管辖。根据协商,修建岐江桥的资金运用、材料购置、施工人员调配等工作,皆由石岐市建设委员会负责,施工方必须按照县政府建设科设计的方案和图纸施工,县政府建设科派建设科科长林克负责监督实施。

当中山县建设委员会正紧锣密鼓地规划与设计岐江桥时,港务部门负责人突然找到县长谭桂明说:“建岐江桥是好事,方便过往的车辆和行人,但不能阻碍船运,船运是咱们中山县的重要产业。”

“既要车辆和行人通行,又要保证航运不受阻碍,这又是对咱们中山县共产党人的考验。”谭县长叫来余文伟和容文始,仔细商量研究,决定更改方案和图样。谭县长知道,要解决岐江桥通航问题,只能靠大家想办法。“船运是咱县第一大运输行业,经济收入超过了一般运输行业。我们修岐江桥,人车要通行,船只也要通行,这才符合我们修岐江桥的宗旨。”

修桥不影响船运,这可不是在纸上多画几笔或少画几笔就能解决的事情,而是整个架桥计划都将被打乱,余文伟和容文始两位年轻人这时如同被一桶冰水从头淋到脚。

“小余、小容,不要气馁。我们岐江桥,必须保证人车船通行。”谭县长鼓励设计人员。听了谭县长的话,余文伟想了好一阵子才说:“要解决人车船通行问题,只能采取分流办法,人车通行时放下桥面,通航时把桥面中段吊起来。”

“通航时把桥面吊起来,购置起重设备,费用会增加多少?”谭县长问余文伟。余文伟略加思考后说:“需要购置一套十至十五吨的起重设备,至少增加两亿元费用。”

“我们可不可以预留一道口子,堵上时人车通行,移开时船只通行?”谭县长认为,桥体的开合有多种方式,不要局限于吊桥,他试图寻求一种更简单的方法。

“航运部门不是有驳船吗?到时请他们支持两条驳船,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遵照谭县长的指示,余文伟和容文始重新设计了图纸。

1950年8月中旬,余文伟、容文始绘制的岐江桥图纸,经中山县政府建设科科长林克审定后,上报县政府,县长谭桂明又召集石岐市的领导专门进行座谈。

“岐江桥,是咱们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山县兴建的第一项重大工程,而且是一座开合式木质桥梁。虽然我们经济有限,建不起铁桥,但我们的木桥不能输给外国的铁桥。”谭县长一再提醒石岐市的有关人员:“我们县政府把岐江桥的修建任务交给你们,你们要恪尽职守,保证每一元资金、每一寸木材,都用到岐江桥上。”

在这天的座谈会上,石岐市建设委员会主任卢天诚向谭县长提出,他们准备把整个工程按进度分期付款承包给南记工程公司,材料、人员、安全责任等,全部由南记工程公司负责。

“架桥不同于修路,需要一定技术。如果技术上不过关,劳民伤财。”谭县长语重心长地对卢天诚说:“我不反对承包,但一定要搞好监督,严把质量关。岐江桥是我们共产党人在岐江上修的第一座桥,不说管一百年两百年,二十年总要管,我们一定要对得起中山人民。”

“我们是这样商量的,这么大的工程不能蛮干,我们必须找一家有技术实力的公司负责施工,保证岐江桥的质量。我们只要严加监督,把好质量关,不浪费一寸木,能省则省。”卢天诚也听懂了谭县长的话,便向谭县长仔细说明。

1950年8月下旬,石岐市建设委员会与南记工程公司正式签订了岐江桥的建设合同。根据合同,工程按进度分期付款,材料购置、工程人员的调集安排、安全责任等,全部由南记工程公司负责。

为了加强对岐江桥建设的质量监管,县政府委派建设科副科长黄健为监督员,代表县政府进驻南记工程公司岐江桥工程指挥部,石岐市建设委员会的卢天诚也亲自担任工程质量监督员。

中山刚解放,还有暗藏的匪特未肃清,军管会人员少,只有南下部队的一个团驻扎中山县,配合军管会清匪反特。团政治委员郑少康,与县长谭桂明在抗战时期就是老战友。南记工程公司招不到工人,郑少康就把整个工程连调来支援岐江桥建设。据记载,1950年10月,岐江桥动工。石岐商会牵头负责筹钱准备材料,南下解放军协助,耗资2.17亿元旧币(约2.17万元人民币)。

1950年10月21日(农历九月十一),上午九点,岐江桥开工典礼在岐江东岸的天字码头隆重举行。开工典礼由石岐市市长郑吉主持,县委书记林川、县长谭桂明、南下部队团政委郑少康、石岐市军管会主任梁冠等出席了开工典礼,并发表讲话。

“岐江桥今天正式开工!”县长谭桂明话音一落,天字码头和隆都码头顿时鼓声雷动,石岐两支龙狮队和长洲两支龙狮队欢舞起来,四万石岐百姓挥舞草帽、头巾,在岐江两岸欢呼跳跃,他们抬着金猪,担着鲜鱼,唱着动听的咸水歌,来到岐江桥临时指挥部。

十条大木船开了过来,在南记工程公司六名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解放军工程连官兵的配合下,开始动工,宁静了千年的岐江沸腾起来。

1951年元旦这天,岐江两岸鞭炮声不断,龙狮欢舞,四台扎着彩旗的汽车轰轰隆隆地从岐江桥开到了长洲。就从这天起,岐江结束了无桥的历史。石岐百姓敲着锣打着鼓,抬着金猪,来到天字码头,石岐酒厂派代表送来一百斤酒。岐江两岸四万石岐百姓欢呼着、跳跃着。“岐江桥终于在我们共产党人手中建起来了。”县长谭桂明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共产党人建桥,即便是一座木桥,也要经得起大风大浪!”

岐江桥竣工通车,贯通了岐江东西两岸的陆路交通,岐关车路有限公司马上将交通运输路线延伸至长洲、沙溪。岐江桥的建成,是中山人民迈向繁荣和兴旺的开端。随着广中公路贯通,岐江桥成了连接广中公路和岐关路的枢纽,是广州、顺德到澳门陆路交通的重要通道。

岐江桥——城市变迁的“见证者”

在岐江桥边望烟墩山,别有一番景致。

桥边天字码头,留下深沉的历史足迹。随着岐江桥的建成,岐江东西岸商贸来往得到新的发展。中山也因为加大陆路交通建设力度,社会经济发展迅猛。

这座母亲桥,在她的眼中与心里长久留下城市变迁的印记——岐江酒家的辉煌、中山汽车站的繁忙与兴盛、慈善万人行的场景、白墙灰瓦“骑楼”的身姿、国际酒店和富华酒店的崛起、中山百货和中恳百货卖场的热闹、粤中船厂的忙碌、岐江公园宁静美好的身影……

笔者在翻阅中山市档案馆相关资料时了解到,当年岐江水位高,难以建高桥,最早的岐江桥是人力开合桥,在通航期间须由几名船工把浮桥撑走,让出河道给船舶通航。1975年,中山县政府筹建电动吊桥。1977年2月,以粤中船厂为施工主体所建成的混凝土和钢板结构组合的电动吊桥,成为岐江桥的特有形态。由于交通上的需要,1984年又把桥面扩宽至19米,其中机动车道7米,两侧非机动车道各4米,人行道两边各2米。

岐江桥是中山市城区交通繁忙的桥梁之一。据1985年测定交通流量:每小时机动车600辆次、非机动车1.1万辆次、行人9000人次。每日桥下机动船通航100艘、非机动船90艘。岐江桥是石岐城区交通流量最大的桥梁。

随着城市的变化,岐江桥也在一次次拆建中成为一道记忆的风景。

据了解,1988年6月15日起,岐江桥开合调整为每天2次。1996年1月起,岐江桥每天仅在凌晨2时至4时开桥1次。2013年岐江桥又重建,工期长达14个月。全新的岐江桥按照旧桥原貌重建,桥面比旧桥宽了1米,平均分布在左右两侧的非机动车道上,而新桥的限高是4.5米,可以通行载重达55吨的车辆。此外,新的岐江桥在外观上继续沿用橙红色和白色两种主色调,在碧绿色的岐江河的衬托下,格外显眼。

如今的岐江桥是中山人的温暖之桥,它能勾起许多人的美好回忆,每个中山人心中都有一座自己的岐江桥。

“对岐江桥最深刻的感受是父亲说的往事。我是早产儿,虚弱重病,母亲没奶水,眼看养不活。当年物资短缺,别说奶粉,连葡萄糖都难找。父亲只身进市区,找葡萄糖到傍晚无果,立于桥头发呆。一战友路过,幸其有门路买到葡萄糖,救我小命。”这是记者采访时某受访者的留言。多年后,中山人在回忆岐江桥之时,总有说不完的故事。2014年7月31日,中山地标——岐江桥又以崭新的姿态与中山人见面。整座桥的变化是两旁人行道各扩宽了0.5米,整座桥宽了1米,原来的双向两车道扩宽至双向四车道。

而今,岐江桥仍静静地矗立于岐江上,它与这条中山人的“母亲河”一起,深情拥抱着这座城市。

作者简介

田际洲,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1969年9月出生于四川开县(今重庆市开州区)一个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于1989年3月至6月,自费参加鲁迅文学院文学短训班学习,后在地方报刊发表文艺作品。

自2009年始,作品发表在《羊城晚报》《文艺报》《小说月刊》《小说选刊》等报刊,共30多万字。出版小说集《花开的声音》,并与香山文学院签约创作长篇历史小说《赤胆》,参加三十多次全国征文比赛并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