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新阶段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讲话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围绕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个建设”,围绕推进国防、外交、党建和祖国统一等,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升华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次里程碑式的伟大飞跃,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与灵魂,是贯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条主线,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价值核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新认识、对科学发展思想和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既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脉相承,又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的基本问题,深刻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其基本内涵就是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根本宗旨,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谋福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把它作为自己全部事业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并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系统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清晰地勾勒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民生逻辑和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也是对党优良传统的总结和继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共产党人价值观的统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立场。2016年12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目的,又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根本路径和根本办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求全党始终要牢记宗旨,根植人民,心中常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心中常怀人民群众生活福祉,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然是我们的兴国之要,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逐步形成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是硬道理”的基本国策和战略思想指引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善了人民生活,提高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彰显。“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仍然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运行条件没有变,我们面临的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没有变。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国际社会中的发展地位以及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决定了我们同发达国家相比,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相比,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展的任务还很重,发展的空间还很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过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虽然生产力总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广泛,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生产力发展方面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主要矛盾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生产力的发展,相反,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新任务决定了中国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仍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仍然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引入新发展理念和创新发展内涵的同时,仍然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一基本发展战略思想,仍然需要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仍然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发展是基础,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2013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1.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发展问题关系到世界和人类的全局,是一个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也是一个根本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理论问题。发展问题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纪念《发展权利宣言》通过三十周年国际研讨会”的贺信中提及,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坚持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
(1)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因此,唯物辩证法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形成了唯物辩证法基本的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首先表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力观。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最终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的,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运动。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代表,因此,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直接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2)几种典型的发展观。
在社会历史领域,发展观具体表现为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反映,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什么及怎样发展的总的观点和系统看法。确立什么样的发展观,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同时也决定着其发展成效和发展质量。因此,发展观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发展理论研究,也一直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演进,发展观也会不断地随之而发展、演进和完善。现代以来,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观大致经历了经济增长发展观、社会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人类目的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等几种形态。
经济增长发展观。经济增长发展观的形成与工业化和现代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其主要标志是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衡量发展的标准,并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认为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将GDP的增长速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唯一尺度。正如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阿恩特所指出的,在这种发展观里,经济发展实际上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同义语,经济发展用人均收入的增长来衡量。按照这种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展观,投资和储蓄的增加成为发展的实质。
社会综合发展观。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在其1983年出版的《新发展观》一书中对社会综合发展观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认为经济是发展的手段,发展是为满足社会和人的各方面的需要,发展是为全人类的利益服务的,它是一种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这种发展观突出了文化价值在发展中的地位,强调发展应当是基于文化价值的全面发展,强调经济利益与文化价值的统一,强调社会整体发展的协调一致性,认为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人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过程,发展应该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是在人类对于全球问题特别是人类生存环境恶化问题的深刻反思和全面反省中产生的。可持续发展观首先肯定发展的必要性,认为只有发展才能使人们摆脱贫困,才能为解决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提供物质基础。其次,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认为经济发展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而且也是衡量发展质量如何的标准之一。再次,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的概念,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演进的过程,每一代人都拥有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公平的资源。在代内之间,由于发达国家在先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全球环境的修复应该负有更大的责任。最后,可持续发展观试图表明,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尊重发展规律,将各种利益统一协调起来。
人类目的发展观。人类目的发展观是联合国开发署在1990年提出的。它着重强调人类自身的发展,认为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只是手段,而人类自身的发展才是目的。一切发展都应该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各种能力的增强和人的各种需求的满足为目的。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从探究自然观、世界观这样最根本的理论高度开始的,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列宁语),是关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基础,致力于对客观物质世界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指导人们对客观物质世界、人类社会及人自身的认识和改造。这种发展学说无疑是从承认一切都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观开始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础是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其重点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唯物史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劳动者(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代表,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直接表现为人民群众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考察社会物质生产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时所提出的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基本原理。该学说认为,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而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人的劳动活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不仅仅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发展学说,也包括其后在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发展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思想财富和现实指导。列宁分析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对立,并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上阐释了发展的实质,强调发展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基础上螺旋式的上升;发展不是单纯的量变,而是包含着质变、革命和飞跃式的剧变;发展根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而主要不是依靠外部的力量。毛泽东完整地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发展思想,并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全面揭示了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提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以及“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等科学论断,并用实践的事例说明事物的变化与发展,认为矛盾的不断解决和不断产生是一个永续的过程,正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呈现出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和无限性。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来分析革命形势,武装发展主体,破解发展难题,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结合改革开放的建设实践,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五大新的发展理念”等创新性的发展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必将在未来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2.发展是硬道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最终靠的是发展。
(1)“发展是硬道理”的提出背景和重大意义。
“发展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一个关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凝聚了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和对当今世界发展主题的敏锐洞察,是一个颇具时代感和国际性的科学命题。邓小平同志指出,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硬道理”作为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和经典表述,对于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党的发展理念、发展思想的与时俱进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们应该长期坚持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
“发展是硬道理”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有其深厚的国际国内背景。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根据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敏锐地研判世界大势和世界格局,洞察到世界时代主题已经开始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变,及时提出了“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1984年5月29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巴西总统菲格蕾多时,首先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思想。1985年3月4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工商会议访华团时更直接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邓小平同志对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以及包含在其中的重要思想,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也为中央正确把握国际形势和制定正确的外交战略提供了基本依据和理论基础。正是在这种科学判断的指导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并为“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发展的道路从来就不是笔直的。由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挫折,所以在思想理论界开始出现姓“资”姓“社”的争论,在指导思想上对是否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产生动摇,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有受到冲击的危险,中国再一次处在选择前进方向的十字路口上,再一次面临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勇敢地站出来,力排众议,发表了重要的南方谈话,平息了姓“资”姓“社”的争论,厘清和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等著名论断,坚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心、决心和勇气。
“发展是硬道理”这一重要战略思想的提出,也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内在逻辑决定的。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论断。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同志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高度,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变化,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判断,指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继续发展,要在新的发展观指导下科学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持续发展,就是要不断“做大蛋糕”,为改善民生打下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2016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为了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不要发展了,也不是要搞杀富济贫式的再分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和推进伟大事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要求,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基本方针决不能动摇。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收入也从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贫困人口逐渐减少,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依然不高,发展中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欠发达地区的贫困现象还没有完全消除,部分居民生活条件依然较差,生活水平不高。同时,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前进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没有捷径可走,仍然需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妥善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化解发展中产生的矛盾。
(2)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统领地位的战略目标,也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的经济指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十三五”时期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时间节点高度契合,“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的规划。今后5年党和国家各项任务,归结起来就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全面”。首先,覆盖的领域要全面。要求全面覆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目标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根本转变,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成世界经济强国;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政治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建成社会主义民主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建设大繁荣、大发展,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社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初步建成绿色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其次,覆盖的人口要全面。要求全面覆盖全体人民,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的全体人民一个都不能少,是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全体人民。再次,覆盖的区域要全面。要求覆盖全国所有城市乡村,不留死角,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强调,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要加大统筹区域城乡发展力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首要的就是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消除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绝对贫困人口。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些目标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奋力拼搏才能实现,一句话就是加大发展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发展是基础,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仍然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使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要坚定不移坚持,同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协调、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需要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为领域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和群体不平衡。经济领域与政治、社会、文化及生态文明领域发展不平衡;东中西地区、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群体在共享发展成果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人均水平、经济结构、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等方面发展不充分。中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不充分;经济总量虽然跻身世界第二,但是人均水平很低,发展还不充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充分;体制机制方面还有很多限制阻碍发展的因素,深化改革还不充分。发展不充分是发展不平衡产生的客观基础,而发展的不平衡又会反过来加剧发展的不充分。新的发展理念强调协调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增强协调性才能使中国经济发展行稳致远。中国经济领域与社会等其他领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由来已久,存在所谓“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发展的不平衡严重阻碍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进程;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实现了连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前列,但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区域差距逐渐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在城乡发展方面,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日趋严重。新的发展理念强调共享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目前,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区域城乡各地区以及不同群体协调平衡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和紧迫性。首先,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原则,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要求。其次,经济社会、区域城乡发展是否平衡和协调,不单纯属于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如果不同领域、不同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就会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甚至出现阶级分化,就容易引发各种矛盾和冲突。再次,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必须着力补齐。只有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发展了,才能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打开发展新局面,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要破解这一难题,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城乡和不同群体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定点帮扶、定向扶贫当然是必要的,但不是根本的。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绝不可能停滞等待,相反还需要在调结构、转方式、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率先发展。因此,解决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根本的办法还是要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要撸起袖子,拿出改革开放之初的劲头,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十三五”时期,中央要求紧扣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要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争取尽快扭转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突出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它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在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三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即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飞跃,中国人民从站立起来到富强起来的飞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即以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95年前中国人民对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渴望是多么强烈,但前途又是多么渺茫。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伟大的梦想,需要付出百倍艰苦的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和推进伟大事业。目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基础是首先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经过新中国成立后近70年的艰苦探索和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人口数量大,资源相对不足,所以人均收入水平依然很低,人民生活并不富裕,贫困人口还没有完全消除,全面小康还没有完全实现,经济建设还需快速发展,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尚存在短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经济发展永远都是基础,没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保证,“五位一体”建设就是空谈,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因此必须仍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在保证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面对国际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坚定,保持强大前进定力,坚定“四个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忘初心,矢志不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3.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对当前中国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为现阶段中国共产党谋划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战略奠定了科学基础和基本依据。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科学论断最早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基本方针,这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一脉相承。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当前中国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告诉我们,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尽管错综复杂,但仍然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国际国内形势仍然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仍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强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时期新阶段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入思考中国共产党以及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经验教训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发展为己任、以兴国为目的、以富民为取向的宽阔胸怀和远大抱负。
(1)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共产党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性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对在中国国情条件下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使我们党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重要的认识。毛泽东同志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总任务是“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宣告,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的先进水平。为此,中央还制定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尽管探索道路艰辛坎坷,但中国共产党取得的积极成果是极其宝贵的,为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进行改革开放的新战略,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获得了新的认识,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继续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观,以中国梦凝聚力量,以抓改革激发活力,以改作风振奋人心,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成就、形成了新风气,也必将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局面、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篇章。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尽管其间经历过曲折,但一条总的历史经验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紧紧扭住了“发展”二字,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践行党的宗旨、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客观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共产党立党“初心”,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了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宣言》为无产阶级政党确定自己的宗旨提供了基本依据。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根本宗旨,并把它作为自己全部事业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党章总纲中明确指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党开创和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指出,党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因此,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更好地践行党的宗旨,更好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民群众的意愿为最大意愿。党在谋划发展、制定政策时,要始终着眼于为人民谋利益,尊重和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紧密联系起来,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突出位置,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只有进一步通过谋划发展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通过谋划发展加快推进经济建设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通过谋划发展加快推进政治建设实现人民民主,通过谋划发展加快推进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通过谋划发展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谋划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宜居环境,才能更好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宗旨的内在要求。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同时,脱离群众也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3)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的必然选择。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所有华夏儿女的共同梦想。中华民族是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然而近代以后,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灾难深重。无数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国家的富强发展,不断寻找和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尝试过各种主义和思潮。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道路也没有走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了通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道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对、走得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我们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是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