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关于“家”
晚上8点多,洗漱完便来到书房,自小养成每晚看书的习惯,这儿又是最熟悉的,从书架随便拿下一本,坐在自己的桌前。《那年那信》,敬一丹著,翻开封面看到一页空白纸张上写着“献给亲爱的爸爸妈妈敬一丹”,这句简简单单却饱含情谊的话突然间就拿住读者的心。
书桌上的台灯父亲去年全给换了,款式一样,色彩却是根据各自性格来选的,琪琪的是天蓝色,瑶瑶的是橙黄色,母亲的是浅紫色,父亲的是淡蓝色。看完书的序言,抬头对着几盏台灯开始发呆。书中的序言是两位老人写的,很短,却是娓娓道来,几句捎带的叙述里便能看到这一家子的和乐景象。大脑神经正四处游荡,母亲在背后轻轻说:“就知道你是又来看书了,注意姿势。”一如儿时检查学习情况,父母不会特别关注考试成绩,却会特别注意平日里的行为习惯及态度,正想转头时一杯牛奶已递到面前。
牛奶喝完,母亲递过纸巾示意擦擦嘴角。“最近工作怎样,你向来是要强的性子,又挺容易相信他人,别让自己太吃亏。”
“妈妈,我知道的,经历些事总会成长。”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即使已经能将自己照顾得很好,在他们看来总有幼稚的地方,说出此话心里有点后悔,还是没学会照顾父母的心情。可能看出这点小心思,母亲摸摸琪琪的头。
“妈妈,可以……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母亲已转身往门外走,连忙说出来。
见女儿主动问,母亲又返身回到书桌前坐下并说:“要不要再来点水果?”
“不用了,晚上咱们还是控制下饮食。可以跟我讲讲您对于婚姻的看法吗?同龄人的父母都有在催的了,您跟爸爸从来没跟我提过这事,我也知道自己还不能去面对婚姻、家庭。”
母亲听到女儿这话,没有惊讶,只是拿过女儿手中的书说:“这本书你可以好好看看,虽然有一大部分讲的是你出生以前年代的事,但我想你可以受到启发的。我们不会催你,婚姻更不是我们想要就能有的,最大的期望是你能做自己,而不要去成为大众眼里的乖孩子、孝顺孩子。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是要能滋养彼此,经济、精神两者都有当然是最佳,但最不济也得有其中一样,不然又为什么要在一起呢?我们培养你是希望未来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独立面对,能有自己的方法去化解困难,毕竟我们不能陪你一辈子。”
左手不停地按台灯开关,母亲站起身说:“别太晚睡觉。”听到房门轻轻关上的声音,继续发呆……
3月的华中地区正值倒春寒,各类花却也竞相盛开,遇晴天人们则三五成群相邀去公园、植物园溜达或者来一趟短途自驾游。覃一康与王玵在周六一早就开车来到这两城之交新建才几年的一片绿草地,此地没有高楼大厦,亦没有工厂,有的只是一片樱花林及宽敞的草地。王玵提前两年退休,家中亦无经济负担,得闲的日子除去照顾家里就是看书、学摄影,今日出来也正好检验下学习效果。
“你别只拍花花草草呀,我这一大活人在这随便你拍,人物跟景融合不是更好练习吗?”覃一康坐在草地上对着在不远处蹲在地上拍绿草特写的妻子喊道。王玵抬起头笑笑,见丈夫一脸无奈的表情连忙抓拍。正要说拍照前得打声招呼好注意形象,王玵站起身小跑到丈夫身边坐下给他看刚拍的照片:一个黑色双肩包横卧草地上,紧挨着一方野餐布,餐布上有水果、面包、饼干,覃一康双腿盘坐在背包与餐布相接的地方,上身微微前倾,双手自然搭在两腿上,蓝色T恤衫、牛仔裤、运动鞋,这看起来全然不像已是近60的人。俩人一边看照片,一边相互打趣道:家里老人身体健康,两个孩子聪明懂事,又有如此体己的伴侣,心态自然就年轻,相由心生,这副皮囊也就好看了。
上午10点多,草地上的人渐渐增多,有学生、中青年,也有老人、孩子,风筝也逐渐在空中追逐。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男孩摇摇晃晃走到覃一康身边,嘴里咿咿呀呀说着听不明白的话,双手却在用劲拍掌,王玵往前挪挪身体伸出手想要握手,孩子却将自己的手躲到背后。覃一康见状便逗她俩:“小朋友,不喜欢阿姨吗?怎么一个人呢,爸爸妈妈在哪?”
“阿姨?你这是为了显得自己也年轻,好让人叫你叔叔是吗?”
“宝宝,宝宝,不可以捣乱啊。”一对年轻夫妇牵手走来,男的忙不迭抱歉:“对不起,没有麻烦你们吧,我俩只是转头看了一眼其它的,这小家伙就来找您们了。”
“叔叔,阿姨,谢谢您们。”覃一康正想说没关系,孩子妈妈却也刚好接着孩子爸的话,见有单反便又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您们拍照应该挺好的,可以麻烦帮我们一家三口拍几张吗?”王玵自然是乐意的,端着相机站起身就与这一家三口忙开了。
时近中午,小夫妻俩邀他俩去附近商场吃饭,覃一康指指草地上的餐桌布以示婉拒,相互加了微信方便发送照片便道别。
一家三口走远,覃一康自言自语道:“真幸福,还记得俩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在家里玩游戏或者出游的情景吗?现在孩子们大了,要有自己的空间、时间,我俩也迎来咱的二人世界咯。”一边听着自说自话,一边拿起水果盒准备拆开,一脸幸福的笑着将一盒提子递到丈夫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