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教千则(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译者前言

商羯罗是印度中古吠檀多派哲学的集大成者,是吠檀多不二一元论的著名理论家。商羯罗的思想是富有独创性的,同时又极遵从印度古老的思想传统。因为在古印度,理论上的独创性并不是一个值得称赞的美德,而只有对传统的忠实才是值得尊重的。他与佛陀释迦牟尼一样,主要关心的事情是如何解救沉沦于“生死苦海的轮回”之中的芸芸众生,所以他建立起了完善的哲学和神学体系。商羯罗认为接近于真理的方法是哲学的以及心理的和宗教的,特别是用哲学的方法可以更精确地理解真理。商羯罗也是一位卓越的解释学家,他对印度古代的主要经典都有注释。因此他不但是一个哲学家,还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宗教指导者。商羯罗所创立的宗教派别和哲学派别在印度知识界中保持着稳固的地位,他的思想是现代印度主要思想潮流的源泉。

《示教千则》一书是商羯罗用梵文写成的作品,其梵文名称为Upadeśasāhasrī,upadeśa意谓“说教”或“教导”,sāhasrī是千的意思,故译为《示教千则》(或译《千说》)。《示教千则》实际上不止一千首颂。它以韵文写成的韵文篇有671节颂,余下的散文篇按照印度古梵文的韵律śloka,以32个音节为一颂计算,散文篇共有376节颂,因此全书共计1047节颂,超过了千颂。全书共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为韵文篇,后一部分为散文篇。在韵文篇中,商羯罗比较集中地讲述了他的哲学观点,可以把这一部分看作是他所写成的哲学教科书。首先在第一章里,商羯罗对由无知(ajñāna)所引起的一切行为加以否定;同时,他又以明知(vidyā)来对轮回的原因即无知进行消除。接着第二章,他又讲阿特曼的不可否认性;以及阿特曼与自在神的同一性(第三章)。再将行为的本质加以明确(第四章),造成思想混乱的原因加以分析(第五章),把阿特曼与统觉机能进行明确地区分(第七章等),从胜义的立场清楚地肯定“我”与最高梵之间的关系(第十章)。最后在第十八章中,他以230颂的篇幅来讲述奥义书圣句“汝即那”的最高意义。在整个的韵文篇中,商羯罗一直都以很激烈的语句来对包括顺世论、佛教、耆那教、数论等其他派别加以批判和排斥,可见他哲学的原则性是非常强烈的。而在散文篇中,商羯罗采用的是温和的平易近人的师生对话的形式,以导师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回答弟子的提问。一开始商羯罗就以为求解脱者阐明解脱的手段为目的而说教,他直接指出:这种手段就是关于阿特曼与最高梵是同一的知识;同时指出,导师是接受了这种明知的,实际上他就是在讲述获得解脱的手段,也即教导有关梵我同一的知识。于是可以把散文篇看作是以不二一元论派的教师为对象的指导教科书。特别在散文篇的第二章中,商羯罗的哲学思想表现得非常清晰,让人很容易就能理解,其中的师生对话能令你觉得仿佛读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对话一样。商羯罗的这种师生对话也真实地反映了他与弟子之间的实际交流情况。散文篇的三章实际上是与吠檀多教派的解脱三阶段相对应的:(1)听闻;(2)思量;(3)冥想。在第一章中,导师反反复复地给弟子讲解天启圣典(吠陀)和古传书,并且大量地加以引用。在第二章中,弟子经过理论上的深思,就无明以及附托的问题与导师展开了讨论,从而加深了对圣典的理解。第三章主要是讲解所谓的巴利商羯那瞑想法。至于韵文篇以及散文篇各章之间在其内容和逻辑上的关系问题,通过阅读可以认为,各章在思想内容上基本上可以说是独立的。在韵文篇的排列顺序中,可以认为基本上不是按思想内容来排列的,而是按照各章的数量由少到多来排列的(第一和第十九章除外)。第十八章是韵文篇中最长的一章,全章以奥义书最著名的圣句“汝即那”(《歌者奥义》Ⅵ,8,7)为中心,在全章内容中反复解说。

在公认的商羯罗著作的真品中,大部分为注释一类的著作,而真正称得上商羯罗的独立哲学著作的应该是《示教千则》一书。按照学术界研究惯例,凡提到研究商羯罗,必谈他的《梵经注》。然而实际上《梵经注》中的一些观点与商羯罗本身所持观点是不同的。因为《梵经》为印度吠檀多哲学派的根本经典,其所持观点是不一不异论;而商羯罗在对《梵经》加以注释时必会多少附会《梵经》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商羯罗在其注释中是难以自由发挥自己的观点的。同时,对于研究者来说,要想从《梵经注》中抽取出商羯罗自身的哲学思想也是困难的。于是,相对于商羯罗的大多数注释类著作来讲,尽管《示教千则》只是小品类的作品,但作为商羯罗自己的独立真作,《示教千则》却是研究商羯罗思想的最直接便利同时也是最确实可靠的资料,也可以说是唯一的历史资料。对《示教千则》一书的真伪考证工作,是由日本东京大学的前田专学教授完成的。前田教授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查找了存在于美国、英国、印度和德国的共42种写本和14种版本,做出了系统的整理,并作了词汇索引和引用文索引,于1973年由日本东京北星堂书店出版了梵文本。随后又分别出版了英译本和日译本。为此,前田教授获得了日本的最高学术奖——日本学士院赏。

当前国际印度学界和印度的学术界对商羯罗的吠檀多不二一元论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1)传统的方法;(2)纯哲学的方法;(3)历史学的、文献学的方法。采用第一种方法的,主要是一些吠檀多教派的后继者,他们从此种哲学所依附的宗教之求道和传道中来理解,因此往往容易忽略商羯罗的神格化倾向(例如现代印度教徒将商羯罗作为印度教三神之一的湿婆来加以崇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和继承商羯罗的宗教学说,从中悟出真谛。第二种研究方法主要是由欧洲的印度学者在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这种方法注重理论探讨,进行哲学思辨分析,却容易将它与同时期的各种不同的哲学思潮混淆起来。第三种方法是近年来由德国印度学家哈克(P.Hacker)博士和日本的印度学家中村元博士所倡导的。第一种方法显然对商羯罗的学术研究贡献不大,而对于发展商羯罗教派倒是有用。第二种方法注重的主要是哲学的或比较哲学的研究,这对于思想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但也有一些欧洲学者如杜依森(P.Deussen)和提蒲(G.ṭhibaut),他们也比较重视文献学的思想研究。如果能把第二种方法和第三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因为如前所述,现代印度教徒将商羯罗神格化为湿婆神,各种神秘因素混杂,要想依靠传统的继承方法对其做出正确的理解是很困难的。同时,现在世界上所发表和出版的有关商羯罗的研究著作和论文,大多以商羯罗的观点来代表吠檀多不二一元论派的观点,其实在商羯罗之前和之后不二一元论派都有其不同的发展过程,而将其展开来以历史的观点进行研究的情况却很少,特别是将其哲学与其它派别进行比较研究的就更少了。所以,应该首先运用第三种方法解明商羯罗哲学的实相,再将第二种方法活用于其思想研究之中。因为这样在研究中就可以排除那些非商羯罗的因素,从而便于对其哲学思想进行真正的理论研究。于是,要打破不科学的研究现状,对商羯罗的面貌作尽可能真实的接近,对商羯罗的真正独立哲学著作做出客观的分析评价,只有首先运用第三种方法才能达到目的。前田教授提出,对商羯罗进行历史学、文献学上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课题:(1)在号称属于商羯罗的众多著作中选择和判断出真伪,对其真作做出批判性研究并加以出版;(2)抽取出商羯罗特有的思想;(3)对商羯罗与他前后时代的哲学家加以比较研究;(4)对商羯罗的历史背景加以研究。

有关本书的翻译,笔者觉得在此有必要作一个简单的说明。《示教千则》的韵文篇有671节颂,颂又称偈颂,梵文的韵律为śloka(输卢迦),其形式有点像中国的五言或七言诗歌,四句为一颂。每一颂有4个缀(pāda),每一缀里有8个音节,8个音节中第5个音节是短音节,第8个或长或短,自由选用。按照梵文的诗律,śloka又称作punyaśloka(功德颂律),或称为anuṣṭubha(随颂律)。通常是用来歌颂人或神的功德,同时在阐述哲理时也采用这种格律来制作偈颂。我国古代的译经大师们一般喜欢采用五言绝句的形式来翻译偈颂,这样言简意赅,易于上口。本人在对韵文篇进行翻译时采用了“七言”的形式,并对每一颂都进行注释;散文篇则是使用的现代文体,由于现代文体易懂,故一般就不加以解释,仅做一些必要的注释。但由于《示教千则》这样的梵文哲学经典其本身的语言形式过于简略,意义晦涩,让人难以读懂,而且多种意义的哲理也不容易表述清楚,于是在翻译过程中(主要是在散文篇中),为了帮助读者便于理解,本人在译文的 [ ]中加入了最低限度的说明,或是补充。在翻译术语上,既采用了一部分中国佛家译师们惯用的概念术语,也使用了大家比较熟悉的常用哲学术语。同时这也是为了保持原作的古朴典雅的风格。

《示教千则》一书是印度教哲学家商羯罗(约公元700~750)的著作,本书是对《示教千则》一书的梵本中文全译,同时也是对该书的第一次中文注释。本书所参照的梵文原典是由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前田专学考证并经日本东京北星堂书店出版的版本,同时还参考了前田教授的英译本和日译本,以及印度Swami Jagadananda的英译本。本书已在2002年出版,作为笔者的著作《印度吠檀多不二论哲学》之附篇部分。2009年以来,为了对商羯罗的哲学思想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本人再次阅读梵本《示教千则》,并对照汉译部分,感觉有些偈颂尚存粗糙,值得斟酌。随后本人遂动手对翻译进行修订,本次出版经过笔者的详细修订,自觉弥补了不足之处。但本人由于学术水平有限,恐有错漏之处,诚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万分感谢。

笔者于1988年赴日本东京大学留学,前田专学教授是我的指导教师,曾经为我讲解梵本《示教千则》。多年来前田教授一直对我的研究工作非常关心,同时对我的翻译工作也非常支持。2002年出版此书时前田教授又在百忙之中专门作序,感激之情,用笔墨是难以表达的。同时,我的导师巫白慧研究员以及黄心川研究员,两位我国印度哲学界的老前辈多年来一直对我的研究工作做出具体的指导,在学术上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引导我在印度哲学研究的领域里不断取得进步。几位恩师的厚爱,使我永生难忘。

孙晶

2010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