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最后叹息:电影大师布努埃尔回忆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3 卡兰达的鼓

我的儿子让·路易斯拍了一部短片《卡兰达的鼓》,在我所拍的好几部影片中,特别是在《黄金时代》和《纳萨林》中都使用了这种深邃难忘的快节奏的鼓声。

在阿拉贡的一些村镇里有一种可能是世上绝无仅有的习俗,即圣周五1击鼓。在阿尔卡尼斯和伊哈尔也都敲鼓,但是没有一个地方会像卡兰达,是用一种神奇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击鼓。

这一习俗可追溯到18世纪末,到1900年已经消失了。后来,卡兰达的一位叫穆绅比森特·阿连内纪的神父又使之重现。

卡兰达的鼓声几乎不间断地一直从圣周五中午响到星期六中午,以此来祭奠耶稣受难时笼罩大地的黑暗、地震、岩崩以及庙宇的毁灭。这是一种壮观的、令人刻骨铭心的仪式,这种仪式中含有一种奇妙的情感,我在才两个月大的时候,在摇篮里第一次听到了这声音。后来,我也参加过数次这项仪式。

就在不久之前,我还让不少朋友见识了这些鼓,他们和我一样,对此印象颇深。

1980年,在我最后一次回西班牙时,有人邀请了一些客人到马德里附近的一座中世纪古堡中,请他们感受了专程来自卡兰达的、令人惊异的击鼓声。在这些客人中有胡里奥·亚利杭德罗、费尔南多·雷依2和何塞·巴罗斯等好友。所有的人都承认,他们难以明言地深受感动,有五个人甚至流下了眼泪。

我不清楚是什么引发了这种激动,它所唤起的感觉有时与音乐的作用可相提并论。这无疑是一种外来的神秘节奏对我们触动的结果,使我们的身体莫名其妙地震撼了。我的儿子让·路易斯拍了一部短片《卡兰达的鼓》,在我所拍的好几部影片中,特别是在《黄金时代》和《纳萨林》中都使用了这种深邃难忘的快节奏的鼓声。

我小的时候,参加这种活动的不过二三百人,如今已有上千人,共有六七百面鼓和四百多名鼓手。

到圣周五的正午时分,人群汇聚在教堂前的广场上,静静地等候。鼓手们把鼓系在皮带上,如果有哪个家伙沉不住气抢先敲响了鼓,大家就会羞辱他。

当十二点教堂大钟敲响第一下的时候,鼓声齐鸣,犹如响雷,以千钧之势震荡整个村庄。众鼓一声,一种难以名状的激情瞬间变成一种陶醉,感染了所有的人。鼓手们不停地击鼓,连续两个小时,随后又开始了被称为“鸣告”的游行(“鸣告”是政府的鼓,鸣以告人),从广场出发再绕回镇上。人流如潮,以至于队尾的还未走出广场,队首的已经从另一边走回来了。

游行队伍中有人戴假胡子化装成罗马士兵(他们被称为“扑咚咚”,这个称呼让人想起鼓点),有人扮成百人队队长,扮演将军的人中还有一名穿中世纪铠甲的,扮成名叫朗希诺斯的人。开始时,扮演朗希诺斯的人面对渎神者全力保卫耶稣受难的躯体,到一定时间他要与罗马将军决斗。所有的鼓都围着两名格斗者一齐敲响。罗马将军就地一滚表示他被消灭了,于是,朗希诺斯封了墓,他将守卫陵墓。

基督是由一具躺在玻璃棺材中的模型代表的。

在整个过程中,人们吟诵基督受难文,其中多次出现了“叛逆的犹太人”的词句,胡安二十三世曾下令把这句话删去。

到五点钟这一仪式结束了,会有片刻的宁静,然后鼓声又响起来,鼓声延续到第二天中午才会停息。

鼓点儿由五六种不同节奏组成,鼓声至今在我耳边回响。当两支敲着不同节奏的鼓队在拐过街角相逢时,他们之间会展开一番真正的节奏大战,这一争斗会持续一小时或更长的时间。最后,较弱的一方会改敲较强的一方的节奏。

这些鼓声势不可当、惊心动魄,产生了触动芸芸众生的宇宙现象,它震撼了我们脚下的大地。如果把手放在墙上,可明显地感觉到这种震动。大自然似乎也融进了这种彻夜回荡的鼓声之中。如果有人被鼓点巨大的轰鸣声搅得昏昏欲睡,那么当鼓声消失时,他反而会惊恐地猛醒过来。

黎明时分,鼓皮染上了斑斑血迹,这是由于鼓手们不停地敲击,他们的手都渗出了血,那可是农民们的一双双粗壮的手啊!

星期六清晨,一部分人会集到村旁的一座小山上悼念耶稣的受难。那里有一个十字架,其余的人继续击鼓。七点钟,大家又重新聚集起来,举行送葬游行。当十二点的第一声钟声敲响时,所有的鼓都立即悄然无声,直到来年再响。然而,虽然恢复了往日宁静的生活,卡兰达的一些居民却依然按照那已消失的击鼓节奏来讲话。


1 圣周五为耶稣受难日。

2 费尔南多·雷依(Fernando Rey):享有世界盛誉的西班牙电影演员,曾在布努埃尔的《欲望的隐晦目的》等多部影片中扮演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