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助词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有关助词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微观的研究与辨析,宏观的调查与考察。《马氏文通》问世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关汉语助词(主要是一些语气助词)的研究,基本上就是对一些常用助词的语气和情态,传信、传疑功能进行归纳和描写,以及对某些助词的特殊用法进行介绍和说明。总的说来,早期的助词研究范围比较狭小,描写过于琐细,大都带有随文释义的训诂学色彩。20世纪50年代以后,某些助词的研究,尤其是结构助词“的”以及“的”和“地”等分合问题,引起过语法学界广泛的关注,发表了一系列很有影响的文章。不过,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以及当时特定的研究氛围的制约,除了少数成果比较突出之外注8,总的说来,助词研究并不很深入,涉及的面也不算广。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整体而言,汉语助词研究业已取得显著的进展:人们对助词的研究已不再满足于以一种孤立主义的立场来对一个一个常用助词,做出就事论事的分析,词典式地列举各种用法,而是尽可能从系统论的高度,结合相关的语法范畴进行多层次的研究。同时,也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句法结构关系分析,而是尽可能地把句法功能同语义、语用研究融为一体,力求借鉴各种行之有效的语言理论,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实例调查,把动态的研究和静态的分析结合起来,在更高的层次上,更为广阔的语境中,多角度、多侧面地考察助词的功能、意义和用法,寻找助词及相关格式与各种语法、语义范畴之间的对应规律。
譬如有关时体助词“着、了、过”,结构助词“的、地、得”的研究,这些年来,人们结合时制、时体、时相三维系统,定中、状中、中补三种不同的句法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对汉语的这两类助词进行了多角度的考察和分析,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论文。注9与此同时,其他助词研究的领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有关时制、比况、表数、摹状等其他助词小类的研究也开始受到了重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收获,发表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
总之,在助词研究的微观领域,对一些常用助词的考察和研究,借鉴各种行之有效的语言理论,结合各种相关的语法范畴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解释,仍然是汉语助词研究的主体,尽管目前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在分析和研究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将包含某个助词的格式义同该助词本身的意义相混淆的做法仍然存在,尚待改进。
宏观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其一是有关助词的范围。究竟哪些词应该或者可以归入助词,而哪些词不应该归入助词或者需要另立词类。这方面吕叔湘的《助词说略》和刘叔新的《关于助词的性质和类别问题》是两篇很有见地的总结性文章。刘叔新认为,确定助词的范围,“应符合两个原则:(一)能从全部被统合的单位所含有的语法意义中,概括出一种共同的语法意义——词类意义范畴;(二)所有被统合的单位都具有某种区别性的语法特点。符合这两个原则,才能保证称为助词的词类具有特定的语法作用而区别于其他虚词类别,使这个词类性质清楚,有其存在的价值,两个原则缺一不可”。注10客观地讲,这一观点从理论上讲是颇有见地的,但实际操作中,由于虚实划分本身的缺陷,又由于虚词内部的复杂性,有时很难完全做到。如前所述,目前的状况是:(1)语气词独立建类已成为共识;(2)虚词“编余”的性质没有改变;(3)助词的小类和范围正在日趋扩大。
其二是有关助词的性质。从总体上看,现代汉语到底有多少类助词,各小类的成员,包括典型的与非典型的,到底有哪些;现代汉语的助词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和用法;同其他语系、其他语种比较起来,汉语的助词到底具有哪些特点;同现代汉语其他词类,尤其是其他各类虚词相比较,助词的个性特征又在哪儿;汉语助词的各个小类之间究竟有没有相对一致的共性,如果有,其共性特征又是什么;汉语的实词究竟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虚化为助词的,在虚化的过程中,到底有哪些机制和诱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等等。这些都有待于深入研究。
由于每一类助词,甚至每一个助词的个性非常突出,又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语言理论指导和可以直接借鉴的国外研究成果,更由于汉语助词内部各小类之间因虚化方式和程度的不同而存在着种种差异,所以,迄今为止,尽管已经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些助词小类进行过比较深入的探讨,也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但总的说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很多,助词的宏观研究,目前仍然处于亟待进一步发展、亟须进一步改进的状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