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魅力:古人笔下的北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游万柳堂记

清·刘大櫆

 

原文

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兼葭,云水萧疏可爱。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胜。一至,犹稍有亭榭。再至,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今欹卧于水中矣。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

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然则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彼身在富贵之中者,方殷忧之不暇,又何必朘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

①朐:音qú,古县名。

②訾:音zī,诋毁、诽谤。

③朘:音juān,剥削。

 

今译

过去的人,富足或显贵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往往要建造别墅来供自己享乐,不惜一切代价,极尽精巧、奢华之能事。待到别墅落成,却因分身乏术,而不能常住其中,只是偶尔看一眼、去一次而已,甚至有的终生都没有去过。与此相反,那些有充裕时间、能够常住在里面的人们,却又无力建造别墅。其实,贤能的公卿大夫们忙于国家事务,根本没有时间顾及这种事,只有庸俗贪卑的人,才会用建造豪华别墅的方式向家乡的愚人夸耀自己。

康熙朝的宰相、临朐人冯溥,在朝任职时,所做过的事既没有可以指责的,也没有什么可以称颂的,却在城东南角营造了一座别墅园林。园子占地三十亩,随着地势高低,满园只种柳树,没有一棵杂树,取名“万柳之堂”。隔着矮墙,骑马经过的人可以看到园内万柳叠翠的美景。园中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深处,园中低洼的沼地,建成池塘,堆积泥土而成假山。池塘边长满了芦荻,云彩和池水疏落映衬,美丽动人。

雍正初年,我刚到北京,喜欢游玩的朋友都向我介绍万柳堂的胜景。我第一次到万柳堂时,那里还多少有些亭台水阁;第二次到那里时,本来凌空的高桥,已斜卧在水中了;第三次去,满园的柳树,像被收割过一样,一棵都不剩了。

人世间的富贵荣耀,总是随着时间有增有减、有升有降,大概也和万柳堂的兴衰一样吧。士大夫们如果能够对此有所领悟的话,就不要再羡慕荣华富贵之类的身外之物了吧。那些已经身在富贵之中的人们,如果认识到这个道理,应该有所忧虑吧,又何必再去搜刮民脂民膏大兴土木、营造园林呢?

 

简介

作者刘大櫆(1698—1779年),字才甫,安徽桐城人。雍正年间两举副贡生,乾隆年间参加博学鸿辞科考试,皆未考中。桐城派三祖之一。

本文通过对万柳堂景致的对比描写,借万柳堂的兴衰,叹“富贵之不可恃”,寓意深刻,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