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写法和发音发生龃龉的原因
原因很多,我们只谈其中一些最重要的。
首先,语言是不断发展的,而文字却有停滞不前的倾向,后来写法终于变成了不符合于它所应该表现的东西。在某一时期合理的记音,过了一个世纪就成了不合理的了。有时人们要改变书写符号来适应发音上的变化,过后却又把它放弃了。例如法语的oi是这样的:
由此可见,直到第二个时期,人们还注意到发音上的变化,书写史上的阶段与语言史上的阶段相当。但是从十四世纪起文字已经固定下来,而语言还继续发展,从那以后,语言和正字法之间的龃龉就越来越严重。最后,由于人们不断弥合二者的不和而对文字体系本身产生了反作用,于是书写形式oi就获得了与它所由构成的要素无关的价值。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人们为什么把我们的发音mè和fè写成mais“但是”和fait“事实”呢 [51] ?法语的c为什么往往有s的价值呢 [52] ?这是因为我们保存了一些已经没有存在理由的写法。
这个原因在任何时候都会起作用:法语的腭化1现在已经变成y;我们说éveyer,mouyer,就像说essuyer“揩”,nettoyer“清除”一样,但是还继续写成éveiller“唤醒”,mouiller“浸湿” [53] 。
写法和发音发生龃龉的另一个原因:当一个民族向另一个民族借用它的字母的时候,这一书写体系的资源往往不能适应它的新任务,于是不得已而求助于一些随机应变的办法;例如用两个字母表示一个声音。日耳曼语的þ(清齿擦音)就是这样:拉丁字母中没有任何符号表示这个音,于是就用th来表示。梅洛温吉王希尔贝里克(Chilpéric)曾试图在拉丁字母之外添上一个特别符号来表示这个音,但没有成功,结果用了th [54] 。中世纪的英语有一个闭e(例如sed“种子”)和一个开e(例如led“引导”),字母表里没有不同的符号表示这两个音,于是想出了seed和lead的写法。法语求助于双符音ch来表示嘘音š [55] ,如此等等。
此外还有词源上的偏见:这在某些时期,例如文艺复兴时期很盛行。人们往往甚至把一个错误的词源强加到写法身上,例如法语的poids“重量”添上了d,好像它是来自拉丁语的pondus似的,实际上,它是从pensum变来的。但这个原则应用得是否正确还是小事,实际上词源文字的原则本身就是错误的。
有些地方找不出原因,某些怪现象甚至不能以词源为理由而加以原谅。德语以前为什么用thun来代替tun“做”呢?有人说,h表示辅音后面的送气。但是,这样一来,凡有送气的地方都应该写出这个h,可是有许多词(如Tugend“道德”,Tisch“桌子”等等)却从来没有这样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