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从“白虎垄”到“廪君陵”

同样一个地理空间,同样的文化事件,因为时间的差异,在记忆的作用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从白虎垄到廪君陵,并非简单的始祖遗迹的传续,在历史的作用下,白虎垄的传统记忆逐渐削弱和远去,廪君陵的重建接续了“白虎垄”的信仰传统,从而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现实的正当性。

“白虎垄”存在上千年,历史烟云不断冲撞始祖信仰的流脉,“白虎垄”不可能不受到影响,不可能不在信仰的撕裂中释放出许多的文化记忆,然而,每个时代又在丰富着这些记忆,重建白虎垄的信仰记忆场域。当代廪君陵的重建,就是土家族始祖信仰记忆场域的重建,在廪君陵的重建中,贯穿了政府和民间意识,贯穿了多样化的记忆方式,由此彰显了多重的文化意义。

政府主导式的记忆:白虎垄的建立从一开始就是政府主导下的文化活动。2006年之前,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政府多次邀请县外和县内文化、旅游等专家论证廪君陵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不同领域的专家从现实立场出发,以历史记忆为基本,设计了廪君陵的建设方案。从“白虎垄”基础上重建的“廪君陵”,已经超越了个人和民间团体行为,长阳县政府从最初的动议、廪君陵图纸的绘制、资金的拨付到人员的安排、廪君陵的奠基、揭幕仪式等环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政府人员都亲力亲为。因此,廪君陵的重建,是在政府主导下的文化记忆,廪君陵的记忆彰显了政府的角色及其力量。

文化消费式的记忆:廪君陵重建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始祖信仰的特殊功能,实现从廪君陵的信仰功能中彰显出文化消费功能。为了达到文化消费的目的,廪君陵在重建过程中,特别注重突出有助于文化消费的记忆内容,突出廪君陵的地位优势,将廪君陵的信仰内容具体化和物质化,突出了“廪君陵”的叙述性和故事性。从白虎垄到廪君陵,凸显了现代文化观念下的品牌建设,将土家族始祖信仰在旅游景点中进行集中展示,同时,始祖信仰与周边文化和景观的巧妙结合凸显了朝拜先祖、祭祀先祖的旅游文化消费的特色。

仪典式的记忆:2010年7月17日,“中国巴人先祖廪君文化旅游节”期间,在新近落成的武落钟离山巴人文化广场上,举行廪君雕像揭幕等仪式;在渔峡口镇白虎垄举行廪君陵揭幕仪式。从湘鄂川黔渝等地赶来的廪君后裔随后举行盛大的祭祖大典,强化了从长阳武落钟离山(佷山)到廪君陵(白虎垄)清江段土家族成为全国土家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2011年9月9日,“第二届中国长阳巴人先祖廪君文化旅游节”举行,尽管两次廪君祭典仪式包括了“文化旅游”,但是,祭典仪式在武落钟离山和“廪君陵”举行,这些祭典含有土家族丰富的文化符号和始祖信仰的“历史”线索。祭典中的始祖文化符号被祭典所利用,实质上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记忆始祖,尽管是静态的。祭典中内含始祖信仰的“历史”脉络较为充分说明了始祖记忆是如何处于动态的状况,从这个角度上说,廪君祭典仪式不仅仅是长阳土家人集体活动的实践形式,而且还是长阳土家人集体记忆的现实表达。

谱系式的记忆:在重建廪君陵过程中,重建的不仅仅是廪君陵本身,而是将与廪君陵相关的始祖信仰文化体系进行了重建,也就是说将廪君陵的重建放在清江流域土家族始祖信仰体系之中,从而实现了谱系性的关系记忆。从长阳县委和县政府决定建设廪君陵开始,它就被纳入在廪君出生地武落钟离山修建巴土圣山,在渔峡口白虎垄修建廪君陵园,修建廪君与盐水女神感情纠葛的盐池河等文化始祖信仰景观的系列之中。因此,廪君陵的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始祖文化的谱系中实现功能性的记忆。这些与土家族始祖信仰相关旅游景点的建设,大大提升长阳清江段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为土家族民族记忆提供了当代范例。

从“白虎垄”到“廪君陵”,是建造者吸纳始祖信仰的基因,寻找适合现代文化表述方式,导引着这些信仰更好地得到今人的认同和接受,以现代人的逻辑和表述方式,建构土家人始祖信仰体系的当代状貌,从而完成现代性背景下始祖信仰的有效传播,进而逐渐演化成在记忆作用下的“被发明的传统”。

从“白虎垄”到“廪君陵”的过程充满了现代性的追求,同时也充满了在现代国家和民族思想的影响下的想象。尽管当下土家人试图最大限度地避免廪君陵重建中的现代性,乃至后现代带给廪君始祖信仰记忆和表述的负面影响,但是,现代表述思维、现代记忆方式和表述手法的运用成为必须,也是始祖信仰遗产走向未来、获取生命活力的重要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