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点经济学(新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市场

一场有秩序的游戏——市场与市场活动

市场是商品经济特有的现象,凡是有商品经济存在的社会都会有市场。市场是商品交换顺利进行的条件,是商品流通领域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市场体系是由各类专业市场,如商品服务市场、金融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文化市场、旅游市场等组成的完整体系。同时,在市场体系中的各专业市场均有其特殊功能,它们互相依存、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社会经济。

那么,哪一类市场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最紧密呢?从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商品服务市场与我们的关系最为密切。商品服务市场遍及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常见的大、小商场,各种各样的理发店、家具店、农贸市场、宾馆饭店等等,这些都属于商品服务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类市场都在发展。网络经济等新经济形式的兴起,也促进了新的虚拟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市场是商品经济运行的载体或现实表现。市场具有相互联系的4层含义:一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二是商品生产者和商品消费者之间各种经济关系的汇合和总和;三是有购买力的需求;四是现实顾客和潜在顾客。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劳动分工使人们各自的产品互相成为商品,互相成为等价物,使人们互相成为市场;社会分工越细,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的范围和容量就越大。

从市场行为方面看,它具有两个突出的特征,一个是平等性,另一个是竞争性。平等性是指相互承认对方是自己产品的所有者,对其所消耗的劳动通过价值形式给予社会承认。市场行为的平等性是以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它不包含任何阶级属性,它否定了经济活动中的特权和等级,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等条件,促进了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合理流动。市场的竞争性来自要素资源的自由转移与流动,表现为优胜劣汰,奖优罚劣。市场竞争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对要素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自由市场和个人创造力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大多数经济学家极力倡导自由的市场模式。在弗里德曼眼中,最理想的市场就是完全不受政府控制、自由竞争的市场,而这样的市场将是极其美妙的。他曾经在文章中对自由市场这样表述:“自由、私有、市场这三个词是密切相关的。在这里,自由是指没有管制的、开放的市场。”而这样的市场具有如下的优点:

1.能使交易的任何一方都获益

弗里德曼曾经指出:“在一个自由贸易的世界里,任何交易的条件,都由参加各方协议。除非各方都相信他们能从交易中得到好处,否则就做不成交易。结果,各个方面的利益取得了协调。”所以,当一切运行正常时,自由市场能够让交易的双方都获益。

2.能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在自由市场下,资源能够得到最优配置,此时,市场能够将社会中有限的资源很好地转化为人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3.能使收益达到最大化

在自由竞争市场上不存在浪费或者无效率生产。因为,企业只生产那些能让世界变得更富足的产品,所以其生产出的产品成本将达到最低,并且有限的资源将被用来生产那些收益超过成本的产品。自由市场上收益远远大于成本。

4.能让就业充分

在自由市场中,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所以,市场经济具有达到充分就业的自然趋势。虽然这可能需要一定时间,但要比政府强制干涉的效果好。

设想中的自由市场存在需要条件,而其正常运行需要满足如下几点:

1.产权明晰

在自由市场中,双方要进行交易,其行为的基础就是交易的商品产权明晰,而在资本主义世界,私有制为其基本经济制度,所以,更强调对产权的明确。

2.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呈自发状态

当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不受过多市场外因素的干扰,呈自发状态时,是自由市场正常运行的最佳时机。因为此时,价格作为市场调度资源的信号,能最大化发挥其功能,使得供给和需求基本相适应。

3.买卖双方掌握充分的信息

买卖双方作为市场上的交易者,应当彼此掌握足够的信息,从而使交易更具有公平性。

4.市场的参与者都是价格接受者

这是一个西方经济学家常用的假设——价格接受假设,即市场上的参与者,无论是卖者还是买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谁都不能影响价格。

由私人产权制度下的私人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自由市场中,既能够实现效率,也最有利于人们扩展自由。当然,经济学家也知道,绝对的自由市场在生活中是没有的,所以经济学家并不主张无政府主义。以弗里德曼为首的新自由主义学派也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的社会中,对我们的自由施加某些限制是必要的,以免遭受其他更坏的限制。”但是,针对当时凯恩斯的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的观点,新自由主义认为:“现在,我们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一点,当今迫切需要的是取消限制而不是增加限制。”

亚当·斯密对市场的看法是:“自由竞争市场能够自行准确地生产出社会最优的产品,完全没有必要再专门委托某位政府官员或者别的部门计划着去细心指导。”而现今的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现实中的自由市场强调的是小政府大市场原则,即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前提下,政府的干预越少越好。

冲破小农经济的藩篱——市场经济

简单来说,市场经济就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与“私有”、“契约”、“独立”相对应的“产权”、“平等”、“自由”等具有鲜明价值判断特性的行为规范性质的制度,是建立一种通向文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主张和追求。市场经济是自由的经济、平等的经济、产权明晰的文明经济,是市场交换规则普遍化的经济形态。

从本质上来讲,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以雇工经营和机器大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经济制度的建立。但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对立的,它一方面刺激小农家庭增加消费,另一方面又在竞争中竭力排挤家庭手工业,从而促成小农经济的瓦解。

市场经济时代最基本的特征是,工业取代农业占据了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市场营销成为最普遍的经营形式,由此导致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1)由封闭走向开放。市场营销要求根据市场需求,广泛利用各种市场资源,在极其广阔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生产,而不是像传统小农那样局限在一个家庭范围内,使用家庭资源,为满足家庭需要而进行生产。

(2)机器化。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手工生产是无法满足的,必须大量应用机器生产;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广泛的社会分工协作,为各种机器的发明和制造提供了充分的现实可行的条件。于是,经过人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实现了机器大生产,其主要特点是:以煤炭、石油等非生物能源为动力,能够大功率、高效率、长时间连续作业。

(3)科学化。由于面向市场经营,使用机器大生产,这就要求人们改变以往小农经济状态下那种凭经验靠估计的做法,而代之以科学的定量测试、计算和分析。这里“科学化”并不简单地局限于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而是主要指人们观察和分析问题时的思维方式的科学化。

(4)雇工经营。面对巨大的市场需要,仅靠家庭劳动力显然是无法满足的,必须大量引入家庭外劳动力。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能通过支付工资的办法来雇佣自由民从事生产劳动。

(5)专业化和社会化。使用机器大生产和雇工经营的结果是社会分工变得越来越细,整个社会经济呈现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特点,社会成员普遍养成了分工协作的习惯和理念,这也是社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的重要原因。

(6)厂商(或企业)成为最基本的经济组织形式。机器大生产和雇工经营,必然突破家庭经营的局限,使厂商成为最基本的经济组织形式。与小农家庭相对简单的内部结构相比,厂商内部结构要复杂得多,其中包含了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分工精细的各种生产要素,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经济系统。

(7)利润是生产的目的。由于在极其广阔的时空范围内组织市场经营,厂商生产的目的不再像小农经济那样以获取产品为直接目标,而是以利润为直接生产目的,产品的生产变成了获取利润的手段。

(8)生产要素资本化。随着利润成为直接的生产目的,一切生产要素都相应地变成了赚取利润的手段,即通常所谓的“资本”。整个社会经济从此都置于资本的支配之下,受资本统治。

(9)实行市场机制。市场分配成为最基本的分配形式,包括各种市场资源和劳动产品,都通过市场交换来进行分配,即个人向厂商提供生产要素,并得到各自的报酬,形成个人收入,个人再以其收入按等价交换的原则向厂商购买各种消费品。

(10)广泛而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市场分配成为最基本的分配形式,一切生产要素和产品都要通过市场来分配,于是千千万万的厂商和个人便在市场上围绕着有限的市场资源展开了广泛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每一个人和每一家厂商都随时面临严酷的市场压力,从而推动市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11)规范化。市场经济是一个由千千万万的厂商和个人参与的过程,因此必然要求对人们的行为作出严格的规范,包括国家法律制度、厂商内部的管理制度、各种技术性操作规范以及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等。

而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经历了较为曲折和复杂的历程。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85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带领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经历了从冲破思想束缚到正确认识再到改革实践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

第二阶段: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突破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

第三阶段: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也有其局限性。市场经济是一个由千千万万的厂商和个人自主参与的交易形式,在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的价值规律。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是受供求关系影响,沿着自身价值上下波动的。所以在交易过程中,我们常能看到同一种商品在不同时期价格不同。当涨价时,卖方会自发地加大生产投入;当减价时,卖方会自发地减少生产投入,这就是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市场的范围之大使得谁也无法从宏观上客观地去分析观察,参与者们大多以价格的增幅程度来决定是否参与以及参与程度,这就往往使个体陷入一种盲目中。参与者盲目自发地投入生产,而生产是一个相对于价格变动耗时较长的过程,所以我们常能看到一种商品降价后,它的供应量却在上升,这就是市场经济的滞后性。

亚当·斯密的法宝——看不见的手

在谈到市场时,我们常常会提到“看不见的手”,因为“看不见的手”是市场机制的同义替代词。1787年,亚当·斯密到伦敦与他的忠实信徒、英国历史上著名的首相皮特见面。斯密是最后一个到达会面地点的,当他一进屋时,所有人都起立欢迎他。斯密说:“诸位请坐。”皮特回答说:“不,您坐下,我们再坐,我们都是您的学生。”皮特对斯密如此恭敬,原因在于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为当时各界名流奉为经典。即使到现在,斯密的观点仍然是现代经济学的中心。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看不见的手”的命题。最初的意思是,个人在经济生活中只考虑自己利益,受“看不见的手”的驱使,即通过分工和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国家富裕的目的。后来,“看不见的手”便成为表示资本主义完全竞争模式的形象用语。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私有制,人人为自己,都有获得市场信息的自由,自由竞争,无需政府干预经济活动。

斯密较为详细地描绘了“看不见的手”作用的过程:“每种商品的上市量自然会使自己适合于有效需求。因为,商品量不超过有效需求,对所有使用土地、劳动或资本而以商品供应市场者有利;商品量不少于有效需求对其他一切人有利。

“如果市场上商品量一旦超过它的有效需求,那么它的价格的某些组成部分必然会降到自然率以下。如果下降部分为地租,地主的利害关系立刻会促使他们撤回一部分土地;如果下降部分为工资或利润,劳动者或雇主的利害关系也会促使他们把劳动或资本由原用途撤回一部分。于是,市场上商品量不久就会恰好足够供应它的有效需求,价格中一切组成部分不久就升到它们的自然水平,而全部价格又与自然价格一致。

“反之,如果市场上商品量不够供应它的有效需求,那么它的价格的某些组成部分必定会上升到自然率以上。如果上升部分为地租,则一切其他地主的利害关系自然会促使他们准备更多土地来生产这种商品;如果上升部分是工资和利润,则一切其他劳动者或商人的利害关系也会马上促使他们使用更多的劳动或资本来制造这种商品送往市场。于是,市场上商品量不久就会充分供应它的有效需求。价格中一切组成部分不久都下降到它们的自然水平,而全部价格又与自然价格一致。”

参与经济生活的每个人在一种利益机制的制约下,都不得不去适应某个一定的东西,这就是有效需求。假若劳动、土地或资本在某一行业比另一行业获致较高的报酬,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把它们从报酬较少的行业转移到这些行业上来。原来供过于求的行业提供的较少报酬导致部分业主向报酬高的行业转移,直到所提供的报酬与其他行业大致相等为止,而原来供不应求的行业因为新的业主的加入而报酬降低,直到与其他行业报酬大体相同为止。每个人适应社会有效需求的努力,使得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尽管这个均衡可能是暂时的,大多数情况是或者供过于求,或者供不应求。但会适时得到修正,重又回到均衡。均衡状态,对一切人有利。

在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下,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幕后调节参与经济生活的每个人的行为,调节着有限的社会资源合理地在各部门和各生产者之间的配置。这是一只只要有商品交换行为就存在的手,商品经济条件下无所不在的手。

亚当·斯密的后继者们以均衡理论的形式完成了对于完全竞争市场机制的精确分析。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是小规模的,一切企业由企业主经营,单独的生产者对产品的市场价格不发生影响,消费者用货币作为“选票”,决定着产量和质量。价格自由地反映供求的变化,其功能一是配置稀缺资源,二是分配商品和劳务。通过看不见的手,企业家获得利润,工人获得由竞争的劳动力供给决定的工资,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供给自动地创造需求,储蓄与投资保持平衡。通过自由竞争,整个经济体系达到一般均衡。在处理国际经济关系时,遵循自由放任原则,政府不对外贸进行管制。“看不见的手”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的经济现实。

“看不见的手”,揭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所存在的一个悖论。认为在每个参与者追求自己的私利的过程中,市场体系会给所有参与者带来利益,就好像有一只吉祥慈善的看不见的手,在指导着整个经济过程。

市场机制就是依据经济人理性原则而运行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消费者依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作购买的决策,生产者依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作销售决策。市场就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根据价格的自然变动,引导资源向着最有效率的方面配置。这时的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下,推动着生产者和消费者作出各自的决策。

正常情况下,市场会以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的运行。其中主要依据的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理性经济人原则,以及由理性经济人原则支配下的理性选择。这些选择逐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这些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支配着每个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

土地、劳动和资本参与收入分配——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要素是指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4种。实际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技术也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要素投入生产。这些生产要素之间相互进行市场交换,形成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价格及其体系。

需要明确的是,劳动力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土地不仅仅指一般意义上的土地,还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如江河湖泊森林海洋矿藏等。资本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实物形态又被称为投资品或资本品,如厂房、机器、动力燃料、原材料等等;资本的货币形态通常称之为货币资本。企业家才能通常指企业家组建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

为了更好地理解生产要素的价格,我们从一个故事说起。

在一次世界珠宝拍卖会上,有一颗叫作“月光爱人”的钻石吸引了顾客的眼球。它晶莹剔透、光彩夺目,最后卖出了8000万元的最高价。这颗钻石是谁生产的?很多人都在抢功劳。这颗钻石是由“梦幻”珠宝公司在位于南非的一座矿山中挖掘出来的。“梦幻”公司的老板托尼洋洋得意地说:“我当初决定购买这座矿山开采权的时候,就觉得这里面一定有宝藏,现在果然应验了。”挖掘队队长鲍勃不服气了,说:“为了挖到这颗钻石,我和同事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我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几乎找遍了矿山的每个角落,好不容易才发现了它。”而向“梦幻”公司提供挖掘设备的厂商却说:“我们公司的机器设备是世界一流的,如果没有我们提供的挖掘机,他们不可能在50米深的矿井中挖到这颗钻石。”最后,南非政府的官员说:“只有在我们国家的土地上才能找到如此珍贵的钻石。在我们的国土下面还埋藏着数不尽的矿藏资源,欢迎各国企业家来投资开采。”

在这个故事中,大家都认为自己对生产钻石的功劳最大,其实离开了哪一方都不能成功。他们都是生产要素的提供者,理所当然地获得相应的报酬:提供劳动的获得工资,提供资本的获得利息,提供土地的获得地租,提供企业家才能的获得利润。工资、利息、地租和企业利润就分别是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的价格。

1.劳动的价格——工资

劳动的需求取决于最后增加的工人所增加的收益,即边际收益。劳动的供给取决于劳动的成本,它包括实际成本与心理成本。实际成本是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庭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和培养、教育劳动者的费用;心理成本是以牺牲闲暇的享受为代价的给劳动者心理上带来的负效用。正是因为这个心理成本,才会有“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工资的高低取决于劳动的需求与供给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

2.资本的价格——利息

利息是货币所有者放弃现期消费把货币转化为资本所得到的报酬。利息取决于资本的供给与需求。资本的供给取决于收入以及消费在收入中能占有的比例;资本的需求取决于预期,即人们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看法。

有一则故事说的是一个画家总不得志,作品卖不出去,当谎称画家已经死了,本来卖不出去的画价格狂升。为什么此时该画家的作品价格狂升呢?艺术品的价格取决于对该艺术品的需求与供给,画家既然死了,他的作品的供给不会增加了,其价格就取决于需求。需求主要来源于欣赏与投资,而投资是为了保值与增值。在各种投资物品中,有价值的艺术品升值的速度最快。投资的收益在未来,所以出于投资动机买画的欲望取决于对未来升值的预期。一个画家死后,人们对其作品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及未来升值前景都是一种猜测。如果评论家此时对他的作品大加赞扬,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欣赏偏好,也会提高人们的预期,认为该画家的作品未来价格会上扬。这种预期使购买者增加,这就推动了它现在价格的上升。而现在价格的上升又会进一步拉高人们的预期,于是这种价格与预期的相互作用就把已故画家的作品炒到了天价。

3.土地的价格——地租

除非你决定在气球上经营你的公司,否则土地对任何商业活动都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的基本特征是:数量固定,对价格完全缺乏弹性。为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价格称为土地的租金。地租由土地的需求与供给决定。由于土地的供给是固定的,这样土地的供给曲线就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要求不断增加,这就使得地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4.企业家才能的价格——利润

利润分为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价格,超额利润是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它来源于创新、风险或垄断。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风险也是难免的,需要超额利润来补偿,所以由创新和风险产生的超额利润是合理的。由行政权力和寻租活动造成的垄断所引起的超额利润是垄断者对消费者的剥削,是不合理的。

随着各行业收入差别的拉大,人们对我国一些垄断企业员工的高收入意见很大。这些垄断企业被称为“十二豪门”,主要来自石油、石化、冶金、通信、金融、交通运输和电力系统。这些企业员工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4倍。如果说他们的高收入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而形成的一种收入分配秩序,人们还能理解,问题是并非如此,他们的高收入是因为行业垄断造成的。

在行业垄断下,谁拥有垄断权,谁掌握了垄断资源,谁的工资福利就高,待遇就好,这已成了工资分配秩序的一个“潜规则”:高工资高福利待遇的背后并不是高贡献、高效率,恰好相反,由于垄断扼杀了竞争,使得垄断企业缺乏竞争的动力,效率低下。

企业背后的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交换劳动力的场所,即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与生产经营中使用劳动力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交换的场所,是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的经济关系的总和。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表现为劳动力和货币的交换。

建立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是调节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比例相适应,实现劳动力合理配置,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劳动力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区域性市场为主。劳动力市场和其他商品市场一样,也应是全国统一的市场。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在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原始手工业、传统的大机器和现代技术产业并存,劳动力的素质相差悬殊,职业偏见的存在,再加上地区分割等,阻碍了劳动力在全国范围流动,大多数只能在区域内运转,只有少数高科技人才可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从而形成的主要是区域性市场。二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的范围是广泛的,一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人都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我国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随着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加上国有企业和国家机关的富余人员,因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形成买方市场。三是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流动和交换实现的,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着社会劳动力在各地区、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的流动;劳动报酬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和竞争的影响,劳动力在供求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实现就业。劳动力的市场配置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劳动者由于原有的劳动技能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结构性失业现象。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是一种特殊商品。既然是商品,就具有商品的基本特点。但劳动力作为特殊商品,与普通商品又有不同:

(1)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表现形式不同。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工资具有刚性,一般情况下只能涨不能降,这是劳动力价格与普通商品价格的重要不同点。因此,当劳动力供不应求时工资就会上涨,供大于求时不是出现工资的下降,而是出现失业。

(2)劳动力与其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同。普通商品卖给消费者后,购买者即对该商品拥有所有权和任意处置权,而劳动力商品出卖的只是劳动者的劳动,而不是劳动者本人,劳动力商品的主要消费者是法人,法人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契约关系,法人不拥有对劳动者的所有权和任意处置权,对劳动者的管理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

(3)劳动力之间及劳动力与普通商品之间的需求关系不同。在普通商品之间,同类商品有竞争关系,对A品牌商品需求大了,对B品牌商品的需求就会变小;不同类商品之间也存在变相的竞争关系,在购买力一定时,对A类商品需求大了,对B类商品的需求就会变小。劳动力商品则不同。劳动力需求增加,会使社会购买力增加,从而使其他商品的需求增加,进而又会使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一种劳动力需求增加会由于互补关系使其他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增加。反过来,一般商品需求增加,也会使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只有机器与劳动力存在竞争和替代关系。

(4)劳动力在具有商品属性的同时,还具有人的基本要求,即有生存的权利、有劳动的权利、有获得尊重的权利,还有发展的权利。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发挥与这些权利的满足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劳动力的这些权利与企业的要求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既有一致的地方,又有矛盾的地方,当这对矛盾处理得比较好时,劳动力的积极性就会高,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会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反之,劳动力就会消极怠工,甚至会产生对企业和社会的破坏作用。因此,不能像对待普通商品那样简单地对待劳动力,企业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就业者的基本要求。

(5)劳动力同时具有多种不同的使用价值,既可以服务于多种生产,又可以服务于多种消费,而且劳动力具有自身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提升能力,即有学习能力。通过学习和培训可以使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得到不断提高,或者获得新的使用价值,从而使劳动力自身主动适应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在不同行业和企业之间进行转移和调整,从而满足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要求。

(6)普通商品供给有弹性,而劳动力的供给无弹性。从总量上说,当普通商品出现供大于求时可以削减供给,供不应求时可以迅速增加供给。而劳动力的供给则具有刚性,供大于求时无法减少供给,供不应求时也很难增加供给。由于这个特点,调节劳动力在各不同行业之间流动的主要是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高的行业和企业劳动力供给就比较充裕,而工资水平低的行业和企业就经常出现劳动力短缺。

(7)供求关系的调节因素不同。普通商品的供求主要是通过价格调节,而劳动力的供求不完全按照工资调节,决定劳动力流向的除了工资外,还有社会地位、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发展前景等非价格因素,那些高素质而市场上又短缺的劳动力往往还要求参与利润的分配。

因此,劳动力既然是商品,劳动力市场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这种状况就是通常所说的失业。从全社会来说,由于企业竞争和结构调整总是不断进行的,因此,失业状态也就经常存在。而且一定比例失业的存在有助于形成劳动力的买方市场,促进劳动力之间的竞争,对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积极意义。对每个失业者来说,通过学习、培训和寻找过程总能找到新的工作岗位,因此,失业总是暂时的。

为什么不同工作之间工资差别很大——工资

按经济学家的说法,工资是劳动的价格。它和任何一种物品与劳动力的价格一样取决于供求关系。劳动市场上,工人提供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供给,企业雇佣劳动,这就是劳动的需求。当劳动的供给与需求相等时,就决定了市场的工资水平,称为均衡工资。因此,工资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劳动的供求。

劳动的价格即工资,对于比较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工资水平很重要。实际上,人们的工资差别很大,普通工资就像普通人一样难以定义。在美国,汽车公司总裁一年能挣500万美元以上,而办事员仅能挣20000美元,医生的收入则是救生员的10~20倍,如此等等。

我们如何解释工资的这些差异呢?让我们先考虑完全竞争的劳工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有大量的劳工和雇主,谁也没有力量有效地影响工资水平。如果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劳工市场上所有的工作和所有的人都是相同的,竞争使每小时工资水平完全相等,没有一个雇主会为一个劳工的工作支付比与他相同的劳工或具有相同技巧的劳工更高的工资。

在西部某城市的一家面馆,生意兴隆,3名年轻服务生跑前跑后,端盘子、擦桌子、倒茶水、拖地板……忙得不可开交,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颊上流淌着汗水。一位吃面的顾客问一位女服务生:“生意这么好,老板一个月发给你多少工资?”女孩低声回答:“300元。”顾客吃完面,出门时看到了正在烤羊肉串的一个小伙子,于是又问小伙子:“一个月挣多少钱啊?”小伙子回答:“不多,就300元。”这位顾客感叹着走了:“这么少的工资怎么能维生呢?”同样的地方,在一家被服厂干活,女工们的工资却仅仅只有150元。看到这样的情景,很多人都愤愤不平,都以为面馆和被服厂的老板是典型的剥削分子,这么少的工资怎么让这些服务人员维生呢?这不是剥削是什么?

其实造成这种低工资现象的原因,除了跟老板压低工资有关外,还跟社会对劳动力总需求有直接关系。

无论是面馆老板每月支付给服务生的300元工资,还是被服厂老板每月支付给女工的150元工资是高还是低,不取决于工资的多少,而取决于供求的状况。在小老板所在的地方,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的收入也远远低于每月150元的水平,因此会有大量农村劳动力想来此找份工作。在被服厂或在饭馆做服务生都是一种极为简单的工作,任何人都可以胜任。当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时,从事这一简单工作的人是很多的,这就是说,劳动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但当地工业并不发达,像这样生产被服的企业也不多,对这种简单劳动的需求并不大。根据供求规律,供给多而需求少,工资水平低就是正常的。小老板能以每月150元的工资雇到他所需要的工人,说明从供求关系来看,这种工资水平还是合理的。

工资低而产品价格高,小老板当然利润丰厚。但既然允许私人企业存在与发展,这种丰厚的利润也无可厚非。无论开饭馆还是被服厂,老板们的意图都是赚取高额利润。小老板并不是慈善家,他办企业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产品价格既定时,增加利润只有压低成本,所以,小老板只要能雇到工人就尽量压低工资成本是一种理性行为,无可非议。美国有位经济学家曾指出,在发展中国家里,当劳动供给无限时,以低工资雇佣劳动是利润的主要来源,这种利润可用于投资,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应该说,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小老板赚了钱或用于投资扩大生产,或用于消费刺激需求,都是对社会有利的。

当然,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等报酬,会因质量、行业、分工等不同而产生差异。产生工资差异的背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质量的差异

判断身价高不高,工资少不少,不能单纯看学历高不高,而应该看他创造的劳动价值与工资待遇是否成正比。现在的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生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但是由于目前大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大学生往往没有从事与其学历相适应的工作,其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创造的价值并不大。而农民工之所以工资上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现在的农民工经过社会实践,拥有了一定工作经验和技术,其工作质量比较高。

2.行业的差异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劳工市场,任何一个老板都不会愿意为一个劳工的工作支付比与他相同的劳工或具有相同技能的劳工更高的工资。这就意味着,在解释不同行业的工资差别时,我们必须考虑行业之间的差异。

3.工种之间的差异

工作之间的巨大差别有一些是由于工种本身的质量差别造成的,各工种的吸引力不同,因此必须提高工资诱导人们进入那些吸引力较小的工种。例如,一个上夜班的人其工资一般比上白班的人工资要高。

4.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

不同的劳动者劳动效率也是不一样的,为了奖勤罚懒,所以我们需要给劳动效率高的人以高工资,以奖励他们努力工作;而给低效率者以低工资,促使他们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你为什么愿意在楼下买烟——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又称交易成本,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提出。他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认为交易成本是通过价格机制组织产生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以及利用价格机制存在的其他方面的成本。

交易费用的提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而交易费用理论表明交易活动也是稀缺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交易是冒风险的,因此说交易活动是有代价的,从而有了如何配置交易活动的问题。至此,资源配置问题成为经济效率问题。所以,一定的制度必须提高经济效率,否则旧的制度将会被新的制度所取代。这样,制度分析真正纳入到经济分析当中来。

无论是企业内部交易,还是市场交易,都存在着不同的交易费用。但是,我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往往忽视了购买商品的交易费用。《韩非子》里有一则“郑人买履”的故事。

有个郑国人,想要到集市上去买鞋子。早上在家里时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他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当他拿起鞋子的时候,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鞋呢?”他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郑人买履”的寓言意在讽刺那些固执己见、死守教条、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单从“郑人”买鞋的结果来看,他在集市与家之间往返两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还是没有买到鞋子。用经济学的话来说,他的交易费用实在是太高了。

我们再看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小李对他的女儿视若明珠,一天,女儿想吃饺子。于是,小李清早便去排队买饺子皮,没想到排队买饺子皮的人实在太多了。等了半天之后,终于轮到他了。等他买完饺子皮回家,再急急忙忙赶去上班,还是迟到了5分钟。如果直接能购买,不用排队,就不用承担迟到的损失了。

小李买饺子皮排队所花的时间和迟到所受到的损失,就是他的交易成本。

学术界一般认可交易费用可分为广义交易费用和狭义交易费用两种。广义交易费用即为了冲破一切阻碍,达成交易所需要的有形及无形的成本。狭义交易费用是指市场交易费用,即外生交易费用。它包括:搜索费用、谈判费用以及履约费用。

总体而言,可将交易成本区分为以下几项:

第一,商品信息与交易对象信息的搜集,在琳琅满目的商品种类中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必定要付出一定的时间或精力,这就是搜寻成本。

第二,取得交易对象信息与和交易对象进行信息交换所需的成本,这就是信息成本。

第三,交易成本还包括议价成本,针对契约、价格、品质讨价还价的成本。在讨价还价中,所耽误的时间应计算在内,当然还有双方调整适应对方的谈判成本。

此外,还有决策成本,即进行相关决策与签订契约所需的内部成本。

交易发生后,当违约时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交易行为,都要以不同的形式支付交易成本。如果你是一个烟民,明明知道楼下小商店的香烟的价钱比商场里的要贵5毛钱,但你还是在楼下小商店里买。虽然我们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到交易成本的概念,其实这个行为本身已经蕴含了交易成本的概念。我们简单地来分析一下:在楼下小商店里买香烟,虽然贵5毛钱,但你只需要下楼就能够买到香烟。倘若去商场,你要乘车,或要多走很长时间的路,其中所消耗的时间,是你并不愿意支付的。多花5毛钱,为自己节省了大段时间和精力,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很合算的。也就是说,楼下小商店在定价的时候,已经将你的交易成本算进去了。

交易成本是人与人之间交易所必需的成本。对于每个不同的人来说,其自身的交易成本是不同的。在菜市场上可以看到不少老太太与小商贩为几毛钱的菜价而讨价还价。这是因为,老太太已经退休,她用来讨价还价的时间并不能作它用,如果能买到便宜的蔬菜,就是降低自己的生活成本了。但是如果放到年轻人身上,贵几毛钱就贵几毛钱吧,有讨价还价的时间还不如抓紧时间多挣钱呢。

到底谁是上帝的手——市场失灵

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眼中,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是非常完美的。它们认为,在价格机制的自发调节下,市场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亚当·斯密用他的“看不见的手”把国家的经济职能限定在最小范围。

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它具有任何其他机制和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但是,市场经济也有其局限性,其功能缺陷是固有的,光靠市场自身是难以克服的,完全摒弃政府干预的市场调节会使其缺陷大于优势,导致“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或者说市场机制的某种障碍造成配置失误或生产要素浪费性使用。

20世纪20年代末的一场经济危机宣告了古典经济学“市场神话”的终结,“市场失灵”这一经济术语在西方经济学界被广泛使用。市场失灵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存在使得价格机制在调节经济的同时也会带来许多副作用,使市场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些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主要有:外部性、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均等。

1.市场不能保持经济的综合平衡和稳定协调地发展

市场调节实现的经济均衡是一种事后调节并通过分散决策而完成的均衡,它往往具有相当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由此产生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经济总量的失衡。在粮食生产、牲畜养殖等生产周期较长的产业部门更会发生典型的“蛛网波动”。此外,市场经济中个人的理性选择在个别产业、个别市场中可以有效地调节供求关系,但个人的理性选择的综合效果却可能导致集体性的非理性行为,如当经济发生通货膨胀时,作为理性的个人自然会作出理性的选择——增加支出购买商品,而每个人的理性选择所产生的效果便是集体的非理性选择——维持乃至加剧通货膨胀;同样,经济萧条时,也会因每个个体的理性选择——减少支出而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行为——维持乃至加剧经济萧条。市场主体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谋求最大的利润,往往把资金投向周期短、收效快、风险小的产业,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

2.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最终必然会走向垄断

因为生产的边际成本决定市场价格,生产成本的水平使市场主体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同地位,进而导致某些处于有利形势的企业逐渐占据垄断地位。同时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一些市场主体往往通过联合、合并、兼并的手段,形成对市场的垄断,从而导致对市场竞争机制的扭曲。

3.市场机制无法补偿和纠正经济外部性

外在效应是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动减弱或消除,往往需要借助市场机制之外的力量予以校正和弥补。显然,经济外在效应意味着有些市场主体可以无偿地取得外部经济性,而有些当事人蒙受外部不经济性造成的损失却得不到补偿。前者常见于经济生活中的“搭便车”现象,即消费公共教育、公用基础设施、国防建设等公共产品而不分担其成本,后者如工厂排放污染物会对附近居民或者企业造成损失、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司空见惯的随处抽烟等。

4.市场机制对组织与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无能为力

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能够同时供许多人共同享用的产品和劳务,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使用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如公共设施、环境保护、文化科学教育、医药、卫生、外交、国防等。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于是只要有公共产品存在,大家都可以消费。这样一方面公共产品的供给固然需要成本,这种费用理应由受益者分摊,但另一方面,“它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策谁来得到它”,即公共产品的供给一经形成,就无法排斥不为其付费的消费者,于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如前所述的经济外部性以及由此而出现的“搭便车者”。更严重的是,既然如此,人人都希望别人来提供公共产品,而自己坐享其成,其结果便很可能是大家都不提供公共产品。

5.市场分配机制会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两极分化

一般说来,市场能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但不能自动带来社会分配结构的均衡和公正。奉行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原则的市场分配机制却由于各地区、各部门(行业)、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人的自然禀赋、教养素质及其所处社会条件的不同,造成其收入水平的差别,产生事实上的不平等,而竞争规律往往具有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财富越来越集中的“马太效应”,导致收入在贫富之间、发达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市场失灵所造成的破坏作用是巨大的,甚至会引起经济危机,如1929~1932年大危机就是一次典型的市场失灵。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美国失业人口17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要优化资源配置,必须由政府进行干预。正因为市场会失灵,才需要政府的干预或调节。市场规律和政府调控相结合,才能有效遏制“市场失灵”现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