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病从根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医诊断病症的特点

认识疾病的真面目,中医辨证而治之

中医认为,阴阳失调就会发生疾病。机体适应外界环境,内部各方面活动相协调,人体就会健康。中医以阴阳来说明身体有无疾病,因此,健康又可高度概括为阴阳消长的动态平衡,或者说“阴平阳秘”。而疾病就是阴阳失衡或被破坏,其具体可表现为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不适应,自身精神心理与形体机能之间关系失常,以及不同脏腑经络功能之间不能相互协调,这些都可用“阴阳不和”加以概括。

“阴阳失调”实际是指人体的血液、体液酸碱度的差距过大,也就是太偏向于强碱或强酸,在这种强碱或强酸的恶劣环境下细胞自然无法生存,人体则将得病。所以说阴阳失调谓之病,由于现代人日常饮食中大部分的食物都偏向于酸性,因此人体欲呈微碱性的体质几乎不可能,由此可理解人体病变皆因酸性体质所引起,酸就是毒,酸毒就是人体致病的主要原因。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治疗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辨证与那种对于头痛给予止痛药、对于发热给予退烧药、仅针对某一症状采取具体对策的对症治疗完全不同,也根本不同于用同样的方药治疗所有患同一疾病的患者的单纯辨病治疗。

病、证、症相结合,中医诊治各不同

认识是通过辨症、辨证、辨病三个方面来进行的,要科学治病,必须首先澄清病、证、症三者的关系。在中医学中,有“症”“病”“证”,其概念各不相同。

“症”,是指疾病的单个症状以及舌象、脉象等体征。如恶寒、发热、头痛、恶心、气短、面色苍白、苔腻、脉细等,都是症。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通过若干症状而显示出来的。因此,症是机体有了病变的客观表现,是判断疾病、进行辨证的主要依据。

“证”,是通过综合分析各种症状和体征等,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如风寒表实证,其病因是“风寒”,病性属“实”,病位在“表”;又如心阳虚血瘀证,其病位在“心”,病因病性是“阳虚”与“瘀血”。所以,证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作出的结论。在中医学中提到的病名很多,其命名方法多种多样:

①根据某一个或几个突出的临床表现而确定的,如白喉、消渴、咳嗽、带下、闭经、龟背,疔疮、脱肛、疝气、雀盲、梅核气等,这是中医命名“病”名的主要方法。

②有一部分疾病,由于病情发展较快,主症不固定,或者病情较复杂而主症不突出等,有按病因病理确定病名的,如湿温、秋燥、虚劳、痰饮、肺痿、胸痹等。

③有少部分疾病,根据其病变部位而命名,如肺痈等。此外,百合病、狐惑病、太阳病、厥阴病等,属于古代的一些特殊病名,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根据部分人的经验而提出来的。

从上述“症”、“证”、“病”的不同概念可以看出,“病”与“证”的确立,都是以“症”为主要依据。正是由于“病”与“证”的概念并不相同,所以,临床上有“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等不同。

不同的疾病,相同的病因,表现为相同的“证”,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治疗,称为“异病同治”;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同一性质的“证”,也用相同的方法治疗,这就是“异病同治”。如水肿病与泻泄病,虽然其主症各不相同,但都可能出脾肾阳虚证,因而均可以采用温补脾肾的治法。

中医诊断病症之望诊——望而知之谓之神

望诊是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见征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状态。望诊主要包括:观察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络脉、皮肤、五官九窍等情况,以及排泄物、分泌物,包括分泌物的形、色、质量等。舌诊和面部色诊虽属头面五官,但以舌象、面色反映内脏病变较为准确。

人体外部和五脏六腑关系密切,若脏腑功能活动有变化,必然在人体外部的神、色、形、态等各方面有相关的反映。五脏六腑和体表由十二经脉贯通在一起,又分别和全身的筋、骨、皮、肉、脉(五体)相配:肺主皮毛,肝主筋,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肾主骨。五官与五脏的关系:鼻为肺之窍,目为肝之窍,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窍,耳为肾之窍。观察体表和五官形态功能的变化征象,可推断内脏的变化,同时还可反映全身精气的盈亏。精充、气足、神旺,是健康的征象;精亏、气虚、神耗,是疾病的表现和原因。因此,望诊不仅可诊察内脏病变,还可了解人体精、气、神的动态变化情况。

1.望局部病变

外科疾病的症状,首先反映在体表,且有局部病变,这是外科疾病的特点。望局部病变,主要望患部的皮色和局部的特点。如肿疡色红、高突、根脚收束为热证、实证、阳证;若色白、平塌、根脚散漫多为寒证、虚证、阴证;疔疮多发于颜面手足,冻疮好发于暴露部位或四肢末端,蛇串疮常发于胁肋部,白疙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

2.望精神

指望患者的精神状态。若患者精神振作,形容如常,目光有神,呼吸均匀,则说明正气未衰;若患者精神萎靡,形容憔悴,目陷睛暗,呼吸急促或不均匀,则说明正气已衰。

3.望形态

望患者的外形体态。如肥胖者多痰,瘦者多火;行路脚跛者,可能是下肢筋骨关节有病;驼背者,可能是脊椎有病;颈项强硬不能转侧者,可能是颈项部有病变,如有头疽、颈痈;患者以手托下颌,而呈颈缩俯形之态,可能是颈椎流痰。

4.望舌象

包括观察舌质、舌苔和舌的形态三个方面的变化。舌为心之苗,苔为胃气之反应,因此脏腑气血之虚实、病邪之深浅、津液之盈亏等,均可在舌质和舌苔上表现出来。

中医诊断病症之闻诊——闻而知之谓之圣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察疾病的方法。听声音,主要是听患者说话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及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等声响的不同,以分辨病情的寒热虚实。嗅气味,主要是嗅患者病体、排出物、病室等的异常气味。

人体的各种声音和气味,都是在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所以鉴别声音和气味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为诊病、辨证提供依据。

⊙听声音

(1)正常声音

健康的声音,虽有个体差异,但发声自然,音调和畅,刚柔相济。由于人们性别、年龄、身体等形质禀赋之不同,正常人的声音也各不相同,男性多声低而浊,女性多声高而清,儿童则声音尖利清脆,老人则声音浑厚低沉。

(2)病变声音

病变声音指疾病反映于声音上的变化。一般来说,在正常生理变化范围之外以及个体差异以外的声音,均属病变声音。

①发声异常:在患病时,若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多属实证、热证;若感受风、寒、湿诸邪,声音常兼重浊;若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多属虚证、寒证或邪去正伤之证。

②语言异常:语言异常多属心的病变。一般来说,沉默寡言者多属虚证、寒证;烦躁多言者,多属实证、热证。

⊙闻气味

(1)病体气味

①口臭

口臭是指患者张口时,口中发出臭秽之气。多见于口腔本身的病变或胃肠有热的人。口腔疾病致口臭的,可见于牙疳、龋齿或口腔不卫生等。胃肠有热导致口臭的,多见胃火上炎,宿食内停或脾胃湿热之证。

②汗气

出汗的原因不同,汗液的气味也不同。外感六淫邪气,如风邪袭表,或卫阳不足,肌表不固,汗出多无气味。气分实热壅盛,或久病阴虚火旺之人,汗出量多而有酸腐之气。

③鼻臭

指鼻腔呼气时有臭秽气味。有三个原因:一是鼻涕,如鼻流黄浊黏稠腥臭之涕、缠绵难愈、反复发作。二是鼻部溃烂,如梅毒、疠风或癌肿可致鼻部溃烂,而产生臭秽之气。三是内脏病变,如鼻呼出之气带有“烂苹果味”,是消渴病之重症。若呼气带有“尿臊气”,则多见于阴水患者,病情垂危的险症。

④身臭:身体有疮疡溃烂流脓水或有狐臭、漏液等均可导致身臭。

(2)排出物气味

呕吐物气味臭秽,多因胃热炽盛。若呕吐物气味酸腐,呈完谷不化之状,则为宿食内停。呕吐物腥臭,挟有脓血,可见于胃痈。若呕吐物为清稀痰涎,无臭气或腥气为脾胃有寒。

嗳气(打饱嗝)酸腐,多因胃脘热盛或宿食停滞于胃而化热。嗳气无臭多因肝气犯胃或寒邪客胃所致。

小便臊臭,其色黄混浊,属实热证。若小便清长,微有腥臊或无特殊气味,属虚证、寒证。

大便恶臭,黄色稀便或赤白脓血,为大肠湿热内盛。小儿大便酸臭,伴有不消化食物,为食积内停。

中医诊断病症之问诊——问而知之谓之工

问诊,是医者通过询问患者或陪诊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中医问诊的内容很多,概括起来有两大类:

一是问姓名、年龄、职业等,以及疾病发病的时间、原因、病程、治疗经过、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生活习惯、饮食爱好等一般情况,用以了解和分析疾病的病因、病位、体质类型等。

二是问患者自觉症状,主要包括发热、恶寒、出汗、体力、疼痛、饮食、睡眠、大便、小便、女子的月经带下等情况。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症状的问诊方法:

1.问发热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对发热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一定要问其有无恶寒、肌肉酸痛,以及出汗等情况。如果一位病人表现为发热,恶寒甚,无汗,周身肌肉酸痛,面色白,手足不温,那么不论体温多高,在中医看来都有寒邪郁闭体表的因素,在治疗时就要用发散风寒的药物,轻者可以用生姜红枣汤,或刮痧疗法。

若发热恶寒,出汗,面色白,鼻塞,流清涕者,为感受风邪、营卫不和的感冒,多见于体虚者。还有先恶寒,后发热,继则汗出热退的发热症,称为“寒热往来”,多因邪在半表半里所致,中医称为“少阳证”。

此外,还有高热,不恶寒,汗大出,口渴,欲冷饮的发热;有发热如潮水起伏一样定时而作,或定时升高的潮热;有午后或入夜即发热,晨起热退的发热等等,病性均不同,治疗也各异。

2.问疼痛

疼痛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总结为两点:一是由于气血的运行不通所致,中医有“不通则痛”之说,属于实证;二是因脏腑经脉失去濡养所致,属于虚证。不同原因所致的疼痛,表现特点也不同。

3.问饮食

一般来说,无论何病,凡是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有饥饿感者,多食因为胃火炽盛,食物腐熟过快所致,称为“消谷善饥”,要用清胃火的药物治疗;食欲减退,或不欲饮食,多因胃阳不足、脾胃气虚,或湿困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所致。

4.问味觉

通过询问患者的味觉,也可以了解病性。口味正常,中医称“口中和”。异常的口味主要有:口中淡而无味,多为脾胃气虚的表现;口甜,多因湿困脾胃;口粘,多因痰饮阻肺,或食积内停所致;口苦,多属热证,如胃火炽盛、心火偏亢,或肝胆湿热,胆汁上蒸所致;口酸,多见于肝胃蕴热,或食积内停;口咸,多属肾虚,多为肾液上乘之象。

口渴,又称口干,通常为人体缺少水液,或津液不能正常输布的反应。在疾病过程中,若口不干,表示津液未伤或输布正常,多见于感受寒邪,或阳虚内寒证。口渴而又想多喝水,并喜冷饮者,多为热盛津伤证,可以用清热生津的食品,如西瓜、梨汁、藕汁、荸荠汁、橙汁等治疗。

中医诊断病症之切诊——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切诊是指医生用手在病人身上作某种形式的诊察,或切或按,或触或叩,以获得辨证的资料。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两个部分。

⊙脉诊

脉诊是以手指按切病人动脉以了解病情的内在变化,也称诊脉。

脉贯通全身,五脏六腑的气血都要通过血脉周流全身,当机体受到内外因素刺激时,必然影响到气血的周流,脉搏随之发生变化,医者可以通过了解脉位的深浅,搏动的快慢、强弱、节律、脉的大小及血流的流利度等不同表现而测知脏腑、气血的盛衰和邪正消长的情况以及疾病的表里、虚实、寒热。如病变在肌表时呈现浮脉;病变在脏腑时,呈现沉脉;阴证病候时阳气不足,血行缓慢,呈现迟脉;阳证病候时血流加速,呈现数脉等。

⊙触诊

触诊是医生用于对病人肌肤、四肢、胸腹等病变部位进行触摸按压,分辨其温、凉、润、燥、软、硬、肿胀、包块及病人对按压的反应,如疼痛、喜按等,以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中医诊断病症之面诊——看面知五脏六腑

身体的异常变化,可能发生在面部变化出现之前或之后。检查面部,可发现有骨的形状、肌肉紧张度、弹性、收缩力的变化,还可有肿胀、皱纹、结痂、缺陷、面部皮肤颜色改变及充血、疼痛等。欲知哪一脏器有病,只要看一下面部所表示的部位,有无上述异常变化,如有,即表明其对应脏器有疾病,一般判断如下:

①如果在面部出现皱纹、斑点和皮色改变,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失调。

②如面部出现小疙瘩、充血、肿胀,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遭受病菌感染,侵入血液。

③黑眼眶,表明肾脏、卵巢或膀胱有病。

④巩膜黄染表明肝脏有病。

中医诊断病症之舌诊——观舌医治疾病

舌诊是通过舌诊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病邪的性质、轻重与变化。其中舌质的变化主要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而舌苔的变化主要用来判断感受外邪的深浅、轻重,以及胃气的盛衰。

中医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四部分,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侧属肝胆。根据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脏腑病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舌诊可以从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诊断。

⊙舌质

舌质是指舌的本体,主要观察其色、形、态三方面。

正常舌质为色泽淡红,含蓄荣润,胖瘦老嫩适中,运动灵活自如,表示气血充足。见于健康人,也可见于外感初起或内伤病情轻浅者。

(1)舌色

①淡白色:表示病人患虚证、寒证、血气亏虚证。如果舌淡白而瘦薄,则属血气两虚;舌淡白而湿润,舌体胖嫩,有齿痕,多为虚寒证。若舌淡白,毫无血色,枯萎无光泽,无舌苔,称为熟白舌,此情况属病症严重,病人阳气衰微,阴精衰竭。

②红舌:舌色较正常舌稍红,甚者呈鲜红色,则表明病人患热证。如果舌色鲜红但干燥少津液,舌苔黄厚者,属实热证。仅仅为舌尖变红,则为心火上炎。舌边红色为肝胆火旺。如果舌中红色则为中焦热盛。若舌布满了深红色小点,为温热之邪伤于心脾。舌中伴有紫斑,表示将要发斑。舌色鲜红,少苔或舌起裂纹者,属虚热证。

③绛舌:舌苔深红色,颜色介于红色与紫色之间,称为绛舌,表示病人有外感或内伤之证。绛舌的形成,是由于热盛血行加速,舌体脉络充盈所致。舌绛而干燥,舌面有芒刺、裂纹,为里热炽盛,热入营血。若舌绛而有黄白苔,为邪留气分。舌绛有大红点者,为热毒攻心。舌尖绛为心火炽盛。舌中干燥而绛为胃火伤津。舌根绛为血热内燥。若舌绛也少津液,少苔,舌体瘦小或有裂纹,为阴虚火旺之证。如果舌绛而枯萎,光滑无苔,称为镜面舌,此证为胃、肾阴液枯竭之危候。若舌绛少苔而泽润,多为血瘀之证。

④紫舌:表示寒、热病及瘀血症。若整个舌头全为紫,为脏腑热极。舌紫且肿大,而见大红点,为热毒攻心。舌质紫暗,为瘀血证。舌尖有紫色斑点者,为心血肝郁血瘀。舌色紫如猪肝,枯晦无泽,为胃、肾阴液已衰竭之危证。

(2)舌形:是指舌体的形状,包括老嫩、胖瘦,胀瘪、裂纹、芒刺、齿痕等异常变化。

①苍老舌: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谓苍老舌。不论舌色苔色如何,舌质苍老者都属实证。

②娇嫩舌:舌质纹理细腻,其色娇嫩,其形多浮胖,称为娇嫩舌,多主虚证。

③胀大舌:分胖大和肿胀。舌体较正常舌大,甚至伸舌满口,或有齿痕,称胖大舌。舌体肿大,胀塞满口,不能缩回闭口,称肿胀舌。胖大舌,多因水饮痰湿阻滞所致。肿胀舌,多因热毒、酒毒致气血上壅,致舌体肿胀,多主热证或中毒病症。

④瘦薄:舌体瘦小枯薄者,称为瘦薄舌。多由气血阴液不足,不能充盈舌体所致。主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舌苔

舌苔是正常人的舌背上那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由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血细胞等组成。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咀嚼和吞咽动作,以及唾液、饮食的冲洗,经常不断地清除掉舌表面的物质,仅表现为薄白的一层舌苔。当患病时,进食少或只进软食,使咀嚼和舌的动作减少,或唾液分泌减少,舌苔就变厚。正常人的舌苔,一般是薄而均匀地平铺在舌面,在舌面中部、根部稍厚。

(1)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

②黄苔: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

③灰苔:苔灰而干燥,为热病或阴虚火旺,主里证。苔灰薄而润滑,多为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

④黑苔:黑苔大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成,表明病情极其严重。苔黑而润滑,为阳虚阴寒极盛。苔黑而干燥,为热盛津亏。舌尖苔黑而干燥,为心火盛。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

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苔愈厚表示邪愈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

(3)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水分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

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黏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

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

中医诊断病症之耳诊——望耳知脏腑安康

耳是人体体表与内脏联系的重要部位。五脏之中,耳与肾、心的关系最为密切。耳为肾所主,肾开窍于耳,《黄帝内经》曰“肾主耳”“肾在窍为耳”。

耳部诊察方法有多种,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1.望诊法

望诊法是通过肉眼观察耳郭皮肤上出现的色泽、形态改变、血管变化、丘疹、脱屑等“阳性反应物”的出现及耳郭的大小、厚薄等,并依据其所在耳穴对疾病做出诊断。

2.触诊法

触诊法包括触摸法和压痛法。触摸法是医生左手轻扶耳郭,用拇指指腹放在被测耳穴上,食指衬于耳背相对部位,两指腹互相配合进行触摸;或利用作压痛测定的探棒或耳穴测定仪的探测及在探测耳穴时稍用压力,并在划动中感知耳穴的形态变化。触摸法主要探查有无隆起、凹陷、压痕及其深浅和色泽改变。用压痛法查耳郭或在耳轮脚周围、肿瘤特异区、三角窝探查痛点时,还可采用划痕法,即用上述压力,均匀地在被测部位滑动,以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并根据划痕颜色的红、白和凹陷恢复的快慢来决定有关病症的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