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病从根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中医是怎样治病的——平衡阴阳,调和五行

中医治病的基本理论

阴阳就像硬币的正反面——中医的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医的一种理论学说,阴阳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阴阳之间此消彼长,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中。在中医里调理好阴阳之间的关系,身体才会健康,下面看看中医是怎么运用阴阳的理论来调理身体的吧。根据阴阳学说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的规律,则人之体表在外为阳,脏腑在内为阴;头在上为阳,足在下为阴;背在上外为阳,腹在下内为阴。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来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无论是人体的整体还是各部分的生理功能,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健康与否,都决定于阴阳是否调和。人体的生理功能都是通过气机的升降出入实现的,而阳主升,阴主降;阳主出,阴主入。人体之阴阳调和则气机升降出入协调平衡,人体就健康,中医称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可归纳为:

1.阴阳与人体病理的关系

阴阳失调是指人体阴阳失去平衡。阴阳失调后就会表现出各种病症,古人对症状的分类,也是用阴阳来代表说明的,即阳证和阴证。阳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发热、口渴、脉数(快)等,这类症状,又被称为热证。阴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不发热、口不渴、手足冷、脉迟(慢)等,这类症状,又被称为寒证。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临床上还有一类阴阳失调关系是阴阳偏衰。即是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失调,其一方低于正常水平,而另一方保持正常水平,或双方都不同程度低于正常水平,故出现虚证。阴不足,阳相对偏盛则阴虚生内热;阳不足,阴相对偏盛则阳虚生外寒;阴阳双方都不同程度不足,则虚寒、虚热并见或阴阳两虚。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阳两虚”。

2.阴阳在诊断上的应用

阴阳是诊断的总纲。疾病虽然很多,但其病变部位、性质及证候的属性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如从疾病发展部位来看,不在表(阳),就在里(阴)。从疾病性质来看分热证(阳)、寒证(阴)。从疾病发展趋势来看分实证(阳)、虚证(阴)。在临床辨证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

3.阴阳在治疗上的应用

中药种类甚多,但就其性能不外阴阳两类,从药性来看,不外寒、热、温、凉四性,其中温热属阳,寒凉属阴。其治疗原则是“调整阴阳,以平为期”,针对阴阳盛衰,采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异常现象得到纠正,恢复其相对平衡状态。

五行与人的关系——中医的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行学说以自然界中的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特性以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

⊙五行特性概述

⊙五行与人体的关系

木:对应肝、胆

肝、胆是解毒器官,当人食用了有毒的食物后,会经由肝脏分解,后再经由肾脏排出。肝主管筋络的活动,从而支配全身肌肉关节的活动,而筋又需要肝血的滋养,肝血不足筋就会失去滋养,会出现肢体屈伸不利、麻木、痉挛等症状,也会造成指甲变形、色泽变暗,出现口干、口臭、便秘、精神松懈、疲劳、注意力不能集中、急躁易怒,情绪抑郁、胸闷痛等症状。

火:对应心

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统管身体各器官,使各部分协调活动,在脏腑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所以“五脏六腑,心为之主”。心藏神,包括神经状态、意识、思维活动等。

土:对应脾、胃

中医学认为,“土”是后天之根本,如同脾胃主管饮食的消化吸收,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器官,因此中医有“后天之本在于脾胃”的说法。脾、胃不好人体无法吸收营养,身体的各个器官也会受影响。

金:对应肺

肺属于呼吸系统最重要的器官,进行气体交换,促进血液循环。正常情况下,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如因肺气壅塞引起呼吸功能不调时,则有咳嗽、气喘、呼吸不顺等症状。声音的产生与肺的功能也有关,肺气充足的人声音洪亮,肺气虚弱的人声音低微,所以感冒时,会出现声音嘶哑或失声的状况。

水:对应肾脏

中医认为,肾乃先天之本,肾与骨骼的生长、发育有关,它能维持新陈代谢平衡,同时也是排毒器官。肾气的盛衰从毛发上也可得知,肾气盛者毛发茂密有光泽,肾气弱者毛发易脱落发白。而牙齿若容易松动,也是肾气不足的反应。

换个角度认识脏腑——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的基础是脏腑。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依赖于脏腑的生理活动,所以观察、了解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变化规律是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藏象学说除了了解脏腑各自的生理功能外,还知道整体活动过程中脏腑功能活动的调节机制和相配合的规律。这对于认识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辨证施治均有重要意义。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其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脏非脏。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

气、血、津液组成人体——生命物质基础学说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是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也是这些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是不断运动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血,基本上是指血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它来源于父母禀受的先天之气,饮食中的营养物质和存在于自然中的气,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器的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起来生成,气的生理功能有: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血具有滋润和营养作用。它是由营气和津液组成,而营气和津液均来源于饮食经脾胃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水谷精微。血之所以具有营养和滋润人体的作用,是在气的推动之下在脉管中运行的。津液来源于饮食,通过脾胃的运化功能生成,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主要是脾的传输,肺的肃降和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布全身,因此津液具有滋润和濡养的生理功能。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是: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为气之母;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血和津液有同源之说,津液渗注于脉中则组成血液,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构成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中还有“精”。“精”在中医学理论上的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和从饮食中来的营养物质;狭义之“精”,即通常所说的肾中所藏之精,这种精与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都有直接关系。

气、血、津液均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都离不开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因而气和血,气和津液,血和津液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认“经”识“络”,治病不用愁——中医的经络学说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经脉贯通全身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络,有网络的意思。络脉是经脉分出和延伸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络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1.阐释病理变化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所以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可能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内传于五脏六腑的传变途径。由于脏腑之间有经脉沟通联系,所以经络还可成为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2.指导疾病的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络属的脏腑,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症,因而在临床上,就可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例如: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在临床实践中,还发现在经络循行的通路上,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处,有明显的压痛或有结节状、条索状的反应物,或局部皮肤的形态变化,也常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3.指导疾病的治疗

经络系统遍布全身,气、血、津液主要靠经络为其运行途径,才能输送到人体各部,发挥其濡养、温煦作用。脏腑之间,脏腑与人体各部分之间,也通过经络维持其密切联系,使其各自发挥正常的功能。所以经络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内外,联络上下,将人体各部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保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平衡协调。

人为什么会生病——病因及发病学说

《黄帝内经》认为,人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人体脏腑器官在组织结构上不可分割,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界,与自然界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形成人体局部与整体统一,人与自然统一的天人内外统一体,并以阴阳五行学说说明人体内部和外界的联系: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以六腑、奇恒之腑为附属;以四时五行阴阳为中心,概属五方、五季、五气、五味等,形成四时五脏相通的整体联系。这一观点反映在病因学方面,是从人与自然统一关系的破坏、机体本身整体联系失调两方面来认识致病因素的。

下面介绍一下中医学中的四大病因:

1.疫疠

一种传染性强烈的邪气,具有发病急、病情重、传染性强的特点,其传染途径是与空气接触,自口鼻而入,无论男女老少,接触后都会生病。疫疠发生与流行,与自然界气候的反常(如久旱、酷热、湿雾、瘴气等)、环境污染、饮食不卫生等因素有关。

2.七情

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属于精神致病因素。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内脏有不同的影响,《黄帝内经》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情志的异常变化伤及内脏,主要是影响内脏的气机,使气机升降失调、气血功能紊乱。七情致病虽可及于五脏,但根据临床观察,主要以影响心、肝、脾为多见。

3.饮食劳逸

饮食和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饮食要有一定节制,劳逸要有合理的安排,否则也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或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使人体产生疾病。因为饮食而致病,主要有三方面,即饮食失常、饮食不洁、饮食偏嗜。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故饮食所伤,首先影响脾胃,然后累及其他脏腑或变生他病。

劳力过度则耗气,劳心过度伤阴耗血,房劳过度易耗伤肾精;过度安逸,完全不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亦会使气血运动不畅、脾胃功能呆滞、机体抵抗力降低,诱发其他病症。

4.痰饮、瘀血

痰饮、瘀血都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同时又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机体的某些脏腑组织引起疾病,故也是致病因素之一。

(1)痰饮:痰和饮都是由水液代谢的局部障碍而引起的病理产物,分有形与无形两类。有形的痰饮是指视之可见,听之有声音的痰或饮而言。较为黏稠的叫痰;较为清稀的则称为饮。所谓无形之痰饮,是指有痰饮的症状,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昏不识人等,却看不到排出来的或其他实质性的痰或饮。

(2)瘀血:凡血液运行不畅,或体内离经之血未能消散者,都可形成瘀血。

病机是人体内的战争——正与邪的交战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人体正气强弱不一,病变部位有深浅不同,阴阳平衡状态有别,邪气性质与盛衰亦有差异,在疾病过程中的病机也是随着正邪消长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正气和邪气之间相互斗争,根据正气、邪气的盛衰可将病分为实证和虚证。

1.实证

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堆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实证的成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邪侵入人体,一是脏腑功能失调以致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停积于体内所致。随着外邪性质的差异,致病之病理产物的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症候表现。

临床表现:由于病因不同,实证的表现亦极不一致,而常见的表现为: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呼吸气粗,痰液很多,大便秘结,或下痢,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淋沥涩痛,脉实有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

证候分析:邪气过盛,正气与之抗争,阳热亢盛,因此会发热,实邪扰心,或蒙蔽心神,故烦躁甚则神昏谵语;邪阻于肺,则宣降失常而胸闷,喘息气粗。

实邪积肠胃则腑气不通,大便秘结,腹胀痛拒按。湿热下攻,可见下痢里急后重,水湿内停,气化不得,所以小便不利。湿热下流膀胱,导致小便淋漓涩痛。邪正相争,搏击于血脉,因此脉搏强盛有力。

2.虚证

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虚证的形成,有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和疾病耗损等多种原因。

临床表现:各种虚证的表现极不一致,很难全面概括,常见的有: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自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淡胖嫩,脉虚沉迟,或为五心烦热,消瘦颧红,口咽干燥,盗汗潮热,舌红少苔,脉虚红数。

3.实证和虚证的鉴别

从临床来看,有一些症状,可出现于实证,也可见于虚证。例如,腹痛,虚证实证均可发生。因此,要鉴别虚实,必须四诊合参,通过望形体、舌象、闻声息、问起病、按胸腹、摸脉象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一般说来,虚证的人身体虚弱,实证的人身体粗壮。虚证的人声息低微,实证的人声高息粗。久病多虚,暴病多实。舌质淡嫩,脉象无力为虚;舌质苍老,脉象有力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