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令里读唐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八月秋高风怒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1],下者飘转沉塘坳[2]。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3],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4],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注释】

[1]罥:悬挂。[2]坳:低凹的地方。[3]俄顷:顷刻,一会儿。[4]见:通“现”。

【赏析】

定居成都后,杜甫难得地过上了平静而闲适的生活,可是,一场狂风吹毁了他辛苦修建的茅屋,屋漏偏遇连夜雨,风定之后一场冷雨浇下,杜甫一家在凄风冷雨里度过了一个狼狈的夜晚。诗人彻夜难眠,由自己的遭遇联想到天下寒士的命运,发出了忧国忧民的感慨。

从首句到“归来倚杖自叹息”是全诗的第一段,这是室外之景,交代了茅屋为秋风所毁的具体情况,以及诗人面对风起屋破的情况既焦灼又无奈的心情。

全诗开篇扣题,以拟人的手法表现出秋风之迅猛势如破竹。“八月秋高风怒号”,一“怒”一“号”,表现了风起之疾、风势之猛和风力之强。正因如此,屋上茅草才会轻易地被狂风卷走,或挂于树梢,或沉入塘坳,这几句明写茅草,实际上仍然是在写风,无形的风被作了有形化处理。风越大越猛,越能显出茅屋的破败不堪。

高树上、低塘里的茅草已经无法捡回,诗人有心把落在平地上的茅草捡回,以留待风停后修葺茅屋之用。但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这个情节耐人寻味:诗人若非贫穷至极,就不会急于捡回茅草;群童如果不因家贫,也不会“公然抱茅入竹去”。面对这些抢劫茅草的“盗贼”,诗人只“呼”而未追赶,一方面对应前文的“老无力”,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因为诗人的恻隐之心所致。唇焦舌燥呼而不得,诗人只能“归来倚杖自叹息”。这声“叹息”既为了自己,也为了与自己同样贫穷的百姓。

从“俄顷风定云墨色”到“长夜沾湿何由彻”是第二段,写屋破又遇暴雨的凄惨遭遇。

诗人对秋雨骤降时的情形进行了详细的描写。“风定”承接前文,使全诗的脉络不会因为人物、情节的插入而被打断。“云墨色”开启下文,说明乌云密集,大雨马上就要来了。“秋天漠漠向昏黑”既是对客观环境的描写,也是诗人心情的映照。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这四句写的是室内的情景,倾盆的秋雨从破败的屋顶坠入屋内,床上的被褥用了多年,又旧又破,凉如冰冷似铁,根本不能御寒,儿子睡相可恶,把这布衾踢踹得更破了。“骄儿恶卧”一方面确实是因为他睡相可憎,另一方面是因为薄被不能御寒,屋内又阴雨连连,孩子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此时此刻,漏雨已经把床头完全打湿,连一点干燥的地方都没有了,连成一串的雨点没完没了地落下来。在这样的夜晚,连孩子都睡不安稳,作者更是如此。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自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晚上总是睡不安稳,这个屋漏床湿的漫漫长夜,又该怎么熬到天明呢?诗人所企盼的长夜之“彻”,恐怕不仅是自然意义上的天亮,更是国家时局、人民命运的天亮。

余下诗句是全诗的第三段。清代杨伦在《杜诗镜铨》中指出了这一段之妙:“若再加叹息,不成文矣,妙竟推开自家,向大处作结。”诗人推己及人,由自己的不幸联想到天下人的不幸,并发出甘愿以自己之身救广大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热情呼吁,表现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