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粤
以上所讲的,都是北方的种族,以下就要讲到南方了。南方的种族和汉族最早有交涉的,自然要推黎族,已见第三章第二节,兹不复赘。黎族之外,还有一个极大的种族,就是所谓“粤族”。粤也写作越。近来讲历史的人,对于“黎”、“粤”二族,都不甚加以分别,未免失之笼统。14
“黎族”是后世所谓“苗族”,“粤族”是现在所谓“马来人”。这一种人,在古代也是根据在中亚高原的。后来沿横断山脉南下,分布在亚洲沿海之地。凡现在“亚洲的沿海”,和地理学上所谓“亚洲大陆的真沿边”,都是这一族人所据的。这个证据甚多,一时不暇细讲。我现在且从中国历史上,举出两条坚证如下:
其(一)这一种人,是有“文身”的风俗的。从历史上看起来,如上所述的地方,都可发现同一的风习。
其(二)食人的风俗,前文所述的地方也是都有的。
《节葬下》:越东有葅沐之国,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
以上两种证据,都系略举。若要全抄起来,还可得许多条。此外,(一)如铜鼓,是这一种人所独有的器具,含有宗教上的意味;而铜鼓发见的地方,和我刚才所说这种人分布的地方相合。详见近人《饮冰室文集·中国民族历史上之观察》。(二)《后汉书·南蛮传》“珠崖、儋耳二郡,在海洲上,其渠帅,贵长耳,皆穿而缒之,垂肩三寸”。《淮南子·地形训》说耽耳在北方。也可见得这种人的分布,是沿海而成一半规形。总而言之,现在“亚洲的沿海”,和地理学上所谓“亚洲大陆的真沿边”,都是这一种人所分布的,如今称为马来人,古人则谓之粤——越——古代所谓东夷者,都是此族,所谓南蛮者,却不是此族——黎族——为什么古代不称此族为南蛮呢?因为夷蛮戎狄,是和汉族接境的异族,间接的就不在内。参看下章自明。
古代这一族和汉族有交涉的,便是:
嵎夷《书·尧典》:“宅嵎夷,曰旸谷。”《释文》:“马曰:嵎,海嵎也。夷,莱夷也。《尚书考灵曜》及《史记》作禺。”《禹贡》青州“嵎夷既略”。《索隐》按《今文尚书》及《帝命验》并作禺,在辽,而,古夷字也。《说文》土部:“嵎夷,在冀州阳谷,立春日,日直之而出。”山部:“山,在辽西。一曰:嵎谷也。”按《说文》既加“一曰”二字,则“嵎夷谷也”与“山在辽西”,明非一义。《索隐》:“在辽西”三字,须另为一句。不得认作《今文尚书》和《帝命验》里的话。嵎夷自系莱夷。当以马说为准。
鸟夷《书·禹贡》:冀州“岛夷皮服”,《史记》作鸟。《集解》:“郑玄曰:鸟夷,东北之民,搏食鸟兽者。”《书疏》亦谓“孔读鸟为岛”,则今本岛系误字。扬州“岛夷卉服”。《汉书·地理志》亦作鸟。案《后汉书·度尚传》:“深林远薮椎髻鸟语之人”注“鸟语,谓语声。似鸟也。”《哀牢传》:“其母鸟语。”此亦鸟夷的一义。《孟子》所谓“南蛮駃舌之人”。
淮夷《禹贡》:“淮夷珠暨鱼。”《史记集解》:“郑玄曰:淮水之上民也。”
徐戎《说文》“邾下邑也,鲁东有徐城”,《史记·鲁世家》:“顷公……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集解》:“徐广曰:徐州,在鲁东,今薛县。”《索隐》“……又《郡国志》曰:鲁国薛县,六国时曰徐州”。
其中以(一)莱夷和(二)淮夷徐戎为两大宗。莱夷灭于齐,春秋襄六年。淮泗夷到秦有天下,才悉散为人户。《通典》。其南岭以南,则直到秦始皇手里才征服。见第二篇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