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一世——庞大的北欧帝国之主
从公主到女王
玛格丽特一世出身贵族,生于1353年,她的父亲是丹麦国王瓦尔德马四世。她出生后,在罗斯基勒教堂的大主教的洗礼下,得到了玛格丽特这个名字。一开始,玛格丽特有5个兄弟姐妹,但最后家中只有哥哥克里斯托夫、姐姐英厄堡和最小的玛格丽特三人活了下来。
后来,克里斯托夫被王室立为储君,姐姐英厄堡与德意志北部的梅克伦堡公爵喜结连理,而玛格丽特则与比她大15岁的挪威王子哈康结婚,那时她才只有10岁。哈康王子是瑞典第30位国王马格努斯·艾立克松的儿子,挪威国王是他的外祖父,后来外祖父死后,瑞典国王继承了挪威王位,所以哈康王子有两个身份:挪威国王马格努斯七世和瑞典国王马格努斯二世。也因此,玛格丽特同时是挪威和瑞典两国的王妃。中世纪时,挪威还是个积弱成疾的国家,这一点可以在玛格丽特公主写给瓦尔德马四世的信中看出。她谈到,那时候冰冻三尺,家里却没有足够的柴火用来取暖,还有一次她居然连着几天没吃饭,差点饿死。在玛格丽特17岁的时候,她诞育了第一个儿子——奥拉夫王子。
1375年,玛格丽特的父亲与世长辞,而王位传给玛格丽特的姐姐英厄堡所生的儿子,除此之外的任何王室成员都无权继承,这是因为瓦尔德马四世在与汉撒同盟的梅克伦堡公爵阿尔布莱克特的斗争中失败了,并被逼无奈签订了和约。睿智又心怀天下的玛格丽特对此感到十分生气。22岁的她马上采取行动,带着还是婴儿的奥拉夫提早回到了哥本哈根,并且早于她的姐姐们。回来后,她利用自己的智慧,通过各种方式,贿赂了丹麦的王室与贵族,致使合法继承人——英厄堡的儿子没办法继承王位。虽然她组织了合法的王储登基,但却以承诺自己不当君主为条件,并将土地拱手送人。最后,仅仅只有6岁的奥拉夫成了皇帝,由于年纪过小,便由母亲玛格丽特摄政,至此,玛格丽特的目的实现了,她掌握了丹麦的实际国家大权。
玛格丽特从小在父亲的教育下长大,对政治的兴趣十分强烈。作为国家的执政者,她注重以柔克刚,德威并用。她为了使敌人认输,在充当了冷面杀手的同时,也用温和的方式收买人心。仅仅用了几年,国家不但在她的治理下走向强大,王室贵族们也在她面前俯首称臣。1380年,奥拉夫顺理成章地在父亲哈康六世后继承了挪威的王位,同样,他的母亲依旧摄政。此时,执掌丹麦和挪威两国权力的人是玛格丽特。但是心有大志的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自己征服其他国家的脚步,她还试图将瑞典、丹麦、挪威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不幸的是,1387年,年仅17岁的奥拉夫突然夭折,玛格丽特遭遇了沉重的打击,因为玛格丽特原本的计划是心无旁骛地培育儿子,尽力保持自己的统治大权,为此她也没有改嫁,但是谁也没料到年轻的儿子还未长大成人便去世了,她要统一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愿望也就此停滞。不仅如此,她对丹麦、挪威两国的统治权也受到了威胁,因为她并不是真正的君主,只是代行权利的摄政王。
幸而这个问题随着丹麦人的反德意识的高涨迎刃而解。那些宗教界和王室的领导者们,手中握有大权,他们在奥拉夫国王离世以后,拥护并推举玛格丽特为丹麦的“全权统治者和监护人”,目的是防止丹麦的王权被阿尔布莱克特夺去,毕竟阿尔布莱克特拥有德国人的血统。趁此机会,即便没有被授予女王头衔,玛格丽特还是变成了实际意义上的丹麦女王,掌握了对丹麦的实际统治权。
不久,又传来了好消息,1388年2月挪威的议会更改了一直以来的世袭制度,并推举玛格丽特为真正的君主,且具有终身统治权,玛格丽特也被人称为“名正言顺的统治者”。
创立“卡尔马联盟”
1397年,来自丹麦、挪威、瑞典三国的使臣聚集在瑞典东南部的沿海城市卡尔马,玛格丽特在会上郑重宣布,丹麦、瑞典、挪威三国正式联合结成同盟,被后人称为“卡尔马联盟”,联盟的疆域很广阔,包括如今北欧五国的范围和格陵兰,至此,卡尔马成了盘踞北欧的强盛帝国。挪威、瑞典与丹麦在形式上地位平等,但实质上掌握统治大权的是丹麦。
为巩固三国联盟,玛格丽特从自己的后裔开始入手。她的儿子已经离世,若想日后巩固联盟,玛格丽特就需要找一个与自己在血缘上和情感上都亲近的人,经过深思熟虑,她最终选定了姐姐英厄堡的外孙即英厄堡的女儿所生的儿子。这个名叫斯拉夫的孩子出身波美拉尼亚公爵家,出生地是波美拉尼亚山,出身上完全符合要求。于是,玛格丽特收养了这个孩子,并给他改名为艾立克,悉心地栽培他,同时竭尽全力劝说丹、挪、瑞三国的国务委员会推举艾立克为王储,此后,她为了让臣民承认艾立克,带着他巡游了卡尔马三国,并宣布他为王。三国代表纷纷响应,声明会效忠于玛格丽特,并正式承认年仅16岁的艾立克为卡尔马三国真正的国王,此后玛格丽特又像从前那样退居幕后,居摄政地位,一直持续到1412年她与世长辞。
历史表明,虽然玛格丽特被尊为女王,但她真正坐在女王之位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0年(1387~1397年),其余大部分时间坐在摄政王的宝座上。由于玛格丽特一直没有被加冕,所以她也被后来的人称作“无冕女王”。
1412年,玛格丽特开始了完成自己愿望的征途,她乘船一路向南,想要加强对日德兰南部地区石勒苏益格公国的控制。在她的计划中,除了征战之外,还要在外交上做文章,同时也要拉拢当地商人,获得他们的支持。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玛格丽特的船队才刚刚到达弗兰斯堡海湾时,她就感染了鼠疫(即“黑死病”),最后在船上悄然离世。
玛格丽特死后,30岁的艾立克开始独立且正式地成为北欧帝国的君主,他统治的领土不仅包括瑞典、挪威、丹麦三国,还有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格陵兰、冰岛、法罗群岛和设得兰群岛。艾立克虽然继续着玛格丽特生前推行的政策,但他缺乏玛格丽特的智慧与才能,在人格魅力上也远逊于女王。艾立克国王满心想完成两件事:一是在军事力量上超越德意志;二是建立三国统一的专制君主政体。但是现实却不如理想完美,连年的战争使瑞典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专制体制的建立又触犯了瑞典贵族的利益,招来了他们的不满,于是,大规模的反抗活动开始,最终,艾立克在1439年被贵族废黜。
玛格丽特一世女王最大的功绩就是“卡尔马联盟”,它自1397年起,经历了126个岁月的考验。而丹麦、挪威两国的联盟历史更久,从1380年哈康国王去世后,一直到1814年,持续了434年,将近4个半世纪,最终被瑞典国王贝尔纳多特抢夺去了。在当时的盛况下,挪威的远洋领地格陵兰、冰岛和法罗群岛都曾是丹麦的囊中之物,而格陵兰和法罗群岛时至今日还是丹麦的领土。所以,即便此后挪威作家亨利·易卜生称玛格丽特统治时期是挪威历史上的“400年黑夜”,人们也还是会感叹,玛格丽特女王不愧是丹麦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关于“国王”的称号
玛格丽特去世之后,由儿子将遗体移葬,长眠于罗斯基勒市的大教堂,与其他国王的灵魂团聚。罗斯基勒市的大教堂入列世界遗产,里面长眠着38位国王,而唯独玛格丽特一世的遗体被安放在石棺内,石棺还被放在神坛前,其他的国王均被放在侧室中。不仅如此,玛格丽特的面容还被雕刻在石棺上,一直受人瞻仰。
玛格丽特还以建造过一座宫殿而闻名于世。时至今日,这座宫殿已经被历史吞噬了,但是人们在它的遗址上建立了另一座建筑——目前唯一一座不在丹麦的丹麦语高级中学。
翻阅丹麦的历史,玛格丽特一世被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历史中卓越的、谜一样的人物”,并被载入丹麦史册,拥有“玛格丽特女王”的称号。根据丹麦的历史,在玛格丽特女王以前的诸多国王,都会被冠以一个绰号,算是对国王的性格和特点进行说明和补充,且多为褒义。如:高姆国王被称为“老王”、哈拉尔一世称为“蓝牙王”、斯凡被叫作“八字胡子王”、马格努斯名为“善良王”、瓦尔德马二世被人称赞为“胜利王”,等等,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但是,人们或是因为尊重,或是因为她作为第一位女王的地位,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给玛格丽特女王起绰号,玛格丽特之后历史也发生了改变,再没有人为国王起绰号。究竟是因为什么,到现在也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