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静心:在喧嚣中安顿身心
世事无常,不必挂怀
在300多年前的日本,有一位老禅师在圆寂之前应弟子所求留下遗偈,他只写了一个“梦”字,而后便含笑去世,他就是高僧泽庵宗彭。
高僧圆寂之时,一般都会根据自己一生的修行或者大悟之后的禅理为后人留下遗偈,一般以五言、四方为主,像泽庵禅师这样只留下一字为偈的实属罕见。他在入灭之际为后人揭示了人生如梦的真谛,他一生写了上百首有关“梦”的诗和歌,其中一首写道:
人世沧桑虽有情,来去匆匆皆为梦。红枫染尽群山麓,残阳西下闻秋岁。
生命就像是大梦一场,梦醒之后,即使头脑中还残留着梦中的些许痕迹,但是双手已经握不住一物。古人语“一指弹风花落去,浮生若梦了无痕”,人生本来如此,世人在不可掌控的时空变迁中忙碌奔波,直至死去。
永嘉大师在《证道歌》里也谈到过梦:“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觉后为空,而未觉之时,则感叹世事无常,被莫测的命运捉弄。一切事物生灭变化,迁留不住,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就像《佛说无常经》中所言:“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
不仅这群牛不知道无常的道理,很多人从生到死也都像是在梦中一样,在其中忙忙碌碌、吵吵闹闹,煞有介事。而世间的一切,每时每刻都不断变化着,没有永恒的东西,例如人有生老病死,这些都是无常。
佛法说,人生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苦的事实,而在这个苦里就有无常。无常生白发,无常催别离,无常导致求不得,无常将朋友变为冤家。捉摸不定,随时变化,这是无常,也是空。
无常就是没有永恒,同时又是永恒,表面看来这是一个悖论,事实上并不矛盾。佛法讲“无常”,指的是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不变的,只有“经常在变”这个原则永远不变,所以无常就是永恒。
诗仙李白曰:“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人生浮泛,如梦一般,能有几多欢乐?又何必过于痴迷?
苏轼也在《前赤壁赋》中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在浩瀚的宇宙面前,生命不过是须臾一瞬,注定要受无常红尘的颠簸。从梦中醒来,心中便会开阔明澈再无挂碍,对生死、自我也将不再执着。
假如有一天世人能够认识并接受世事无常的事实,就能够明白自己心中的欲望皆是妄念,自己所执着的一切都不是永恒的存在,想到这些而放下执着,才能得到解脱。
不自扰,烦恼都在身外
生命短暂,快乐有尽而苦难无穷。在佛教的四圣谛中,苦谛是最关键的一谛,也是佛教人生观的理论基础。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一个人从出生后发出第一声啼哭,到去世时留下最后一抹微笑,几十年都无法逃避人生的重重劫难。因此,人们寄希望于修行,希望在修行中得到解脱,而佛教的解脱之道就是灭苦之道。
解脱分为身体的解脱和心的解脱,也就是肉体的自由与心灵的自在,其中心的解脱比身体的解脱更为重要。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人抱怨学业不顺利、生活节奏太快、工作太累这些人身在牢笼之外,却将自己的心困于牢笼之中;而有的人即使身陷囹圄,也能够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心,欣赏明媚春光,聆听虫鸣鸟语,享受柔和微风。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确,大多数烦恼其实都是人们自找的。
开悟之前的道信没有领悟到是自己的心束缚了自己,心不自在,即使肉体进退自如,依旧会挣扎于痛苦与困惑之中。
《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无所挂碍、不执着,让心自在,不让心停在任何事物上,事过心过,事来心生。做了好事马上要丢掉,同样,对于痛苦的事情,也要丢掉。如果不丢掉,就是心有所住,也就是心被困住了。
马祖禅师用诙谐的语言点出了学僧的心态:放不下他人的毁誉,一点小小的烦恼时时放在心上,不肯释怀。殊不知只要自己放得下,一切烦恼便都在身外,不会对自己产生丝毫影响。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古人的诗句道出了人生苦恼的境地。其实世间本没有烦恼,是人心有了欲望,有了攀比心,才生出了“得不到”的烦扰和“比不上”的苦闷。一个人若能从容淡定,便会远离烦恼,体验另一种生命,另一番境界。
人只要活着,便会有无尽的烦恼,是纠结其中,还是超脱其外,全在于自己。不做庸人不自扰,不将烦恼放心头,风过耳处,才能享受云淡天高。
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
世上人,无论学佛还是不学佛都深知“放下”的重要性,可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却不多。“放下”二字,诸多禅味,人生在世,想要做到提放自如,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提起需要承担责任的勇气,放下也需要斩断妄念的魄力。提得起的人,是慈悲的人,是负责的人,是奉献的人;而能够放下的人,是有智慧的人,是自在的人,是解脱的人。
大多数人,总是提不起意志和毅力,放不下成败;提不起信心和善心,放不下贪心和嗔心。
大和尚背女子过河的举动是提起,是负责和奉献;背完之后立刻抛到脑后,是放下。既提起,也放不下,这是大境界。小和尚则当提起时提不起,当放下时又迟迟不放,在提放之间走入歧途。
佛法言:悬崖撒手,自肯承担。“悬崖撒手”就是一种放的姿态,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唯有放下,才能真提起。放下,不仅要放下自己,还要放下周遭所有的一切。表面的不执着并非真正的放下,正如故事中的小和尚一样,看见别人有难,却为了佛门戒律而袖手旁观,以为是谨守佛门戒律,却不知自己的挂心才是真正的放不开。
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做到提放自如,才能达到放下荣辱,自在解脱的大境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连自己拥有什么、缺少什么都分辨不清,又何谈提起与放下?
我们缺少的东西,其实是实实在在拥有的东西,而我们却看不见自己的本真,无故寻愁觅恨,不满足,不知足,追求一些追求不到的东西。
我们无法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应该在乎什么,应该放下什么,所以才被心魔所困。我们要知道,放下了,才有可能真正抓住生命本身的乐趣。放下了,才有可能得以释怀。放下时不执着于放下,自在;拿起时不执着于拿起,也自在。世间万物,不必计较太多,跟着自己的心走,心里放下了,也就真的放下了。
不拘于外物,便是轻松
佛祖在一次法会上说:“人生历世,多一物多一心,少一物少一念,不要为外物所拘,心安理得处,就可明心见性,参悟佛法。”
不拘于外物,是一种大智慧。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渴望获得自由,为此,就必须摆脱外力的影响,才能真正达到逍遥的境界。何为逍遥?在古人看来,如果人们能做到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遨游,他们就不必再仰赖外物,自然能逍遥遨游于天地之间。
要做到不依赖于外物,必须有大舍弃。倘若一个人,只顾在富贵功名里钻营,心被外物桎梏,就没有机会停下来思索自己的人生。人生在世,需要纯粹一点,才看得见眼前广阔的风景。
只有舍弃心外之物,才能活得轻松。若盲目地执着于外物,就只会让自己活在束缚之中。
表面看来,居士拥有珠宝,实际上却是被珠宝所缚。
对于外物的追求和执着,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根源。我们对生命有太多苛求,因而生活得精疲力竭,远离了幸福与快乐,生命也变得仓促,充满了忧虑和恐惧。其实,人生于世,赤条条而来,离开时也不过两手空空,在生命的过程中,一切拥有都是暂时的,都是身外物,没有什么真正属于自己。既然如此,何必执着于外物,被外物所役?超越外物,就是超越自我,无物就是无我。不拘于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给生命一份从容,给自己一片坦然,心境就不会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
不拘于外物的真正含义在于抛去一切多余的杂念,直指目标。把握住人生的大方向,其余一切都是无谓的执着。执着于外物而忽视自己的身心,无异于本末倒置,不如保持心境的安宁,舍弃繁华和喧嚣。
释怀是看不见的幸福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诸多事情,好的、坏的,不一而足。如何对待自己经历过的每一件事,牢记于心,还是抛到脑后,是需要用心考虑的事。在佛家看来,执着于眼前的念想,而忘记生活的方向,是大糊涂。处世做人,应当时时警醒自己记住本心,记住人生的大方向、大目标,而忘记生活中小事的纠葛,才能做到佛家所说的释怀。
人生如海,潮起潮落,既有春风得意、高潮迭起的快乐,也有万念俱灰、惆怅漠然的凄苦。快乐时,不妨尽情享受快乐,珍惜眼前的一切;痛苦时,也不要怨天尤人。生于尘世,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苦雨凄风,面对艰难困苦,想开了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
我们应当在“忘”与“记”之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忘掉不愉快,记住别人的好;忘却自己的不满之心,记住一些美好的东西,这样才能活得更自在、更轻松。
佛家讲究释怀,法师不执着于琐事,心不为烦恼所挂碍,这就是一种释怀。
释怀是一种看不见的幸福,不与别人斤斤计较,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使我们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释怀也是一种财富,能够释怀,便拥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遗忘别人的不好,铭记别人的好,我们对别人释怀,即是对自己释怀。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类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我们仍然要原谅他们,因为他们就是我们。”
人之所以有痛苦和烦恼,是因为放不下执着心。放下不是放弃一切,而是放下让自己感到沉重的东西,放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放下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大度,是一种坦然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命的境界。
生活中的不如意不可避免,事过心过,不要被它绊住自己的脚步,让身心沉入无止境的痛苦之中。学会对生活中的磨难与痛苦释怀,学会忘记他人的不好,记住一切美好的事,使内心充满快乐和安宁,才能在人生的路上顺畅前行。
执着是茧,缚住自己也隔绝幸福
《菩提心论》里曾对“执着”作过这样的解释:执着是对自我的过分坚持。人总是趋向于保护自我、相信自我、供养自我、信赖自己,凭自己旧有的经验行事。
人常作茧自缚。世人为了能够突显自己,而用各种办法诋毁他人,甚至踩在别人头上往上爬,其实是在给自己编织蚕茧,慢慢使别人远离我们的世界,直到有一天别人再也进不来,自己永远也出不去的时候,就会被生活拒绝,成为幸福的绝缘体。
若执着在人生的愁绪和痛苦当中,就无法得到解脱。人生在世要学会轻安,自在,不刻意追求,不索取,不用任何执着心给自己设置障碍。能活得简单自然,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世间之事大多有自己运行的规律,许多事由不得我们做主,越执着就越错,也就越不可解脱。
苏东坡禅功不及佛印禅师正表现在,他心中还有一个执着于我的羞耻心,说自己是佛就高兴,说别人是牛粪就沾沾自喜,如果别人说自己是牛粪,就会心中冒火,这正是一个人执着于自我的表现。
究其根源,都是为了一个“我”,最放不下的也是这个“我”。于是所有人都拼尽一生,去赚取这个“我”所需要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最终衍生出无穷无尽的痛苦。如果一个人能够放下执着,那么他的心境就会柔和清净,万事万物在他的眼里都是愉悦的、美好的。
呱呱坠地的婴儿,生下来都是两手紧握,两只小小的拳头仿佛要抓住些什么;垂死的老人,临终前都是两手摊开,撒手而去。上天弄人,当人们双手空空来到人世的时候,偏让他紧攥着手;当双手满满离开人世的时候,偏让他把手摊开。无论穷汉还是富翁,无论高官或是百姓,都无法带走任何东西。既然如此,又何必执着于一事、一物?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碍,实现某种突破,就必须放下执着。
破除“我执”,生活处处动人
佛家有一个概念叫“我执”,就是人性对自我的盲目执着,就是人的私心和私欲,“我执”是净心的最大障碍之一。作为人性的根本缺陷,“我执”深深潜藏于知见、情绪、实践等各个方面。
无法破除“我执”的人,总是感到凡是“我”想的理所当然是对的,凡是“我”要的理所当然要得到,“我”理所当然高于一切、优于一切,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偏执、痛苦、贪婪、怨恨、征服欲。人心成了炼狱,人间成了地狱,佛所说的各种痛苦和罪恶就都出现了。
实际上,“我”并非优于一切、高于一切。众生平等,不能以平等之心对待别人,别人也不会以平等之心对待我们。以恶对恶,以自私对自私,自私与恶的恶性循环一旦开始,就无法终结,最终使人难逃苦海。只有破除“我执”,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和世界观,才能摆脱这种状况。
世间一切烦恼,皆由“我”而起,因“我”生执,因执而生苦,为“我”所困,内心便无法安宁。
我们经常习惯说:我的钱、我的面子、我的家、我的名誉、我的身体“我的”让人们处处计较,耿耿于怀。世间事常常因求不得而生烦恼,进而生痛苦、生贪婪。过于执着于自我,就常常被外物牵着鼻子走。一旦破除“我执”,则一切烦恼痛苦事即时消失,禅定境界立现于眼前。若能够体验到“无我”的境界,无论忧愁还是喜悦,一切自然会随风消散。
超然忘我,放下得失之心,不执着于自己的得与失、喜与悲,便不会陷入欲求的痛苦之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拥有一颗宁静的心,才能从容地面对自己的生活。生活的美与丑,全在自己怎么看,如果将心中的丑陋和阴暗面彻底抛弃,选择积极的心态,懂得用心去体会生活,就会发现,生活处处都美丽动人。
有所舍弃,才能活得洒脱
万里行游而心中不留一念,漫步云端而世事无所牵挂,这般情境是否令你心驰神往?世事因缘,聚散无常,因此佛教大师经常劝诫人们:“只有放下,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一个人能够不为虚妄所动,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不为得意而忘形,才能体会到自己的真正本性,看清本来的自己。
禅宗认为,一个人只有把一切受物理、环境影响的东西都放下,才能够逍遥自在。人之所以无法达到这般洒脱的境地,就是因为无法舍弃已有的一切。
佛陀说的“放下”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有了功名,自然放不下功名;有了金钱,就放不下金钱;有了爱情,就放不下爱情,所谓“放不下”其实源于“舍不得”。
有了权势,就会拼命将权势抓在手里,舍不得放手;有了金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还能过上奢侈华贵的生活,自然会希望钱越多越好,不仅无法舍弃,而且还会拼命敛财。
其实,有得必有失,得到越多,失去也就越多,然而人生的诱惑实在太多,看透名利背后真正的得失并非易事。我们的双眼只看着得到的,却看不到失去的;只看得到表面的辉煌,却不知失去的珍贵。追名逐利中,我们忘了欲望的永无止境,也忘了失去的东西永不再来。身体上的重担,心灵上的压力,何止手上的两个花瓶?
面对禅师的追问,中年人无法作出回答。一方面,他不愿舍弃任何东西;另一方面又觉得很沉重很累。想活得轻松,又想拥有一切,这是人心的贪婪。即使不能舍弃名声、财富、家庭、事业、朋友,至少可以做到舍下对名声的执着,抛下对财富的占有欲,放下家庭中因牵绊而生的烦恼,舍弃对事业成败的在意,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舍去自私。
人们参禅,总是希望有所得而归,但法师常常告诫修行之人:“你来这里,不是我们要给你什么东西,而是希望你放弃很多东西,在这里听到的东西,不要成为你的负担。不要执着,应该放下。若不放下,不舍弃,负担重,会痛苦。”禅修不是为了得到,而是为了学会舍得。学会舍弃,学会剪除生活多余的枝叶,才可以使心灵获得解脱,让自己活得洒脱,不为名利成败所累,身心自在。
卸掉重负,轻装上路
历史上,很多得道禅师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而放下了一切,丰子恺在谈到佛教大师出家时就作了如下分析: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为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一座三层楼。”
“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这里,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
“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类人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些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
为了探知生命的究竟、登上灵魂生活的层楼,把财产子孙都当作身外物,轻轻放下,轻装前行,这是一种气魄。
法师便是看透了人世无常,也看透了“不抛又安可得”的人生真相,所以毅然割舍尘世。
人活于世,被诸多事情缠身——事业、爱情、金钱、子女、财产、学业这些东西看起来都那么重要,一个也不可放下。可是,什么都想得到的人,最终往往为物所累,导致一无所有。只有懂得放弃的人,才能达到至高的境界。
生活中,每个人都背着背囊在路上行走,负累的东西少,走得快,就能尽早接触到生命的真意。遗憾的是,人们想要的东西太多了,背负着沉重的负累还不够,还要给自己增添莫名的烦忧。
“生命不必如此沉重”,我们也能从中体会到生命的智慧:放下痛苦,才能收获幸福;放下负担,才能走得更远。
天空广阔能容下无数的飞鸟和云彩,海湖广阔能盛下无数的游鱼和水草,要想拥有足够轻松自由的空间,就得抛去琐碎的繁杂之物,比如无意义的烦恼、多余的忧愁、虚情假意的阿谀奉承如果把生命比做一座花园,这些东西就是无用的杂草,不如将其剪除。
人生旅途上,每个人都会得到很多,幸福、泪水、温暖、孤独,不论好坏,每一种都是属于自己的收获。有收就有放,只有坦然放下一切多余的负累,才能真正提起生命的意义,在收放之间,自我才能不断提升。为心灵找一个安顿之所,卸掉背上的重负,轻装上路吧,人生本不必如此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