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专心:一心走路,用安稳的步伐丈量红尘
出发的理由:让心里的渴望给你方向
明朝宰相张居正在《先公致祸之由敬述》中写道:“二十年前,曾有一宏愿,愿以其身为蓐荐,使人寝处其上,溲溺垢秽之,吾无间焉,有欲割舍吾眼鼻者,吾亦欢喜施与。”蓐荐是荆楚之地流行的一种卧具,用稻草绾绳编结而成。张居正这一宏愿,表示他身为父母官,甘为百姓奔波劳苦,欲救百姓脱离苦海。他的这一精神,其实已经具备了佛陀甘为众生而舍肉身的大慈悲精神。张居正的一生,也是在为实现这一宏愿而努力,其做法虽有些地方招人非议,但并不妨碍他的济世情怀。
佛法认为,有了愿力,就会有奇迹发生。所谓愿力,就是希望、愿景。修佛法也好,救济众生也好、普度人间也好,没有愿力,便很难成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提之路。
火再大,只要有心就一定能够扑灭。欢喜首的愿力看似不切实际,但其“精卫填海”的精神和大慈大悲的情怀足以撼天动地,奇迹又怎么可能离它而去。
佛说,每一种善行都有回声。而在修行的道路上,每一种愿力都能有想象不到的回报。
在佛法当中,有一种奇迹的入定方式,叫作“站禅”。这种站禅入定法便要依靠一颗纯净的求佛参禅之心才能做到。
有人说,这就是“站禅入定”,还有一些人直接称他为“肉身佛”。
每个修行成肉身佛的僧人,因为心中有坚定的信仰,有修成正果的愿力,一心一意地礼佛,所以在何时何地都能够进入心中的道场,成就自己的菩提路。然而,有许许多多的人从未经受修行的苦难,却让生活中的一点小烦恼弄得委靡不振,在生活之路上走得磕磕绊绊。他们哪知道其实生活便是由一个个苦难和烦恼的念珠串成的,每一段苦难和烦恼都是一次锤炼,有了希望就能将念珠转过去,而没有希望、没有信念,转过去的烦恼念珠在转回来的时候还会带来新的烦恼。
一心走路,才能步步莲花
《阿弥陀经》里讲,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才可以往生极乐净土。这并不是说你念佛就能够往生极乐国土,而是因为你念佛产生了定力,有了一心不乱的定力做基础,才可以往生极乐国土。换句话说,只要你上班、工作一心一意,有了定力,你也可以借助这个定力以及善的发心,想往生哪里,就往生哪里,并不是只有诵经、打坐、念佛,才可以往生极乐净土。每一个法门都是为了产生定力,有了定力才能随心所欲,而一心不乱就是最大的定力。
不管你身在何处,在你朝着那个方向走的时候,能够认真地坚持下去才能有所收获。认真便是道!认认真真地做每一件事情才能得道。认真,对于每一个平凡人来说都是一种生活姿态,一种对生命历程完全负起责任来的生活姿态,一种对生命的每一瞬间注入所有激情的生活姿态。我们回顾历史便会发现,许多成就斐然的人无一不是以真心对待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修身齐家,就连撞钟这样看似平凡的小事,他们也能用心来做。
这位新来的和尚便是著名的悟由禅师。从此以后,他牢记奕尚禅师的教诲,事事认真,做任何事都保持撞钟的禅心,后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撞钟的时候想到的只能是撞钟,无论是谁有了这样的认真态度,他的前途都是不可限量的。
我们虽然都会撞钟、走路,但常常心浮气躁、步履匆匆,结果总把焦虑和痛苦印在大地上。如果我们忘记焦虑,一心走路,每一步都心怀平静和喜悦,那我们的每一步都会使大地绽放莲花!
跌倒别急站起,看看低处风景
有位哲人曾说:“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而产生的。”这句话很经典,它引导我们解脱,而解脱的最好方式是面对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思路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因为事物都是有多面性的,视角不同,所得的结果就不同。
要解决一切困难是一个美丽的梦想,但任何一个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矛盾,而对于每一个矛盾只要找到合适的界点,就可以把矛盾的双方统一。这个界点在不停地变幻,总是在与那些处在痛苦中的人玩游戏。转换看问题的视角,就是不能用一种方式看待所有的问题和问题的所有方面。如果那样,你肯定会钻进一个死胡同,离那个界点越来越远,处在混乱的矛盾中而不能自拔。
活着是需要睿智的,如果你不够睿智,那至少可以豁达。以乐观、豁达、体谅的心态看问题,就会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以悲观、狭隘、苛刻的心态看问题,你就会觉得世界一片灰暗。两个被关在同一间牢房里的人,透过铁栏杆看外面的世界,一个看到的是美丽神秘的星空,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垃圾和烂泥,这就是区别。
换个视角看人生,你就能从容坦然地面对生活。即使跌倒,也别着急,正好可以看看低处的风景。当痛苦向你袭来的时候,不要悲观气馁,要寻找痛苦的原因、从中得到的教训及战胜痛苦的方法,勇敢地面对这多舛的生活。
匍匐着看低处的人生,是一种突破、一种解脱、一种超越、一种高层次的淡泊宁静,更是一种获得自由自在的乐趣。转一个视角看待世界,世界无限宽大;换一种立场对待人事,人事无不轻安。
活着需要睿智,需要洒脱,如果这些你做不到,至少还可以勇敢。生活也许到处都是障碍,同时也到处都是通途,只需大胆地向前走。
举人一听,觉得更有道理,于是振奋精神参加考试,果然考中了。
换一种思维方式,把问题倒过来看,你就能变负为正,在做事情时找到峰回路转的契机,同时赢得一片新的天地。如果有个柠檬,就做一杯柠檬水,变负为正是许多成功的人都具备的一种能力。谁的生活都不会一帆风顺,当你遭遇到负面力量时,你必须努力将负的变为正的,由此才能更接近目标。
不必远眺,彼岸此刻在脚下
多少人在人生的旅途中走马观花、步履匆忙,时而好高骛远,时而瞻前顾后,总被那“乱花丛”迷了双眼。殊不知,何必远眺?我们奋力追寻的彼岸,此刻就在我们的脚下啊!
佛陀告诉我们,人只能生活在今天,也就是现在的时间中,谁都不可能退回“昨天”或提前进入“明天”。当一切变成黑暗,后面的来路与前面的去路都看不见,如同前世与来生都摸不着,我们要做的还是“看脚下,看今天”。“昨天”是存在过的,不可及;“明天”仅是可能存在的,同样不可及。
在佛法上,时间是相对的。南怀瑾禅师在讲解佛经时说:“痛苦的时候,一分一秒却有一万年那么长,幸福快乐的时候,一万年一百年,也不过一刹那就过去了。”因此,佛法已经点题了,“一时”就是无古今,也无未来。
只要活得明心见性,随缘任运,不管是长寿,还是短命,都不虚度此生。“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生命是虚无而又短暂的,它在一呼一吸之间,如流水般消逝,永远不复回。一个人只有真正认清了生命的意义和方向,好好地活着,将生命演绎得无比灿烂、无比美丽,才是真正懂得善待生命的人。
故事中各位弟子的不同回答反映了不同的人性。人是惜命的,希望生命能够长久,才会有那么多帝王将相苦练长生之道,但他们无法改变生命是短暂的这一事实;人是有贪欲又是有惰性的,才会有那么多的“鸟为食亡”的悲剧发生;而人又是争上游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只争朝夕”,从不松懈。
扼杀我们心智的最可怕的一句话是“还有明天”。“还有明天”,这是一种可怕的思想,它让人不思进取,蹉跎岁月,浪费生命。它成了人做事拖延的借口,也是许多人一事无成、无所事事的原因。
昨天是一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一张期票,而今天是你唯一拥有的现金,所以应该聪明把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一边后悔着昨天的虚度,一边下定决心,从明天开始做出改变,而今天就在这后悔和下决心之余被他轻轻放过。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你所能拥有的只有实实在在的今天。只有好好把握今天,明天才会更美好、更光明。
依止自己: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岛屿
人人信佛,可佛陀自己又该信谁呢?
自心自悟,自伞自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岛屿,无需倚傍他人,你可以依止自己。
对于普通人来说,扫地是一件枯燥劳累之事,但对有心人来说,扫地也是一种修行。人的心灵变化是无限的,从肮脏的心灵可以产生出肮脏的世界,从纯洁的心灵中可以产生出清净世界,这正是“心净则佛土净”的含义。
佛陀所创造的世界,是脱离了烦恼的清净世界。学佛在自心,成佛在净心。佛教的一切法门,主要是使人明白自心,佛教的一切修行方法,主要是使人清净自心。
据说,军阀孙传芳的部队中有一位军官在这县城扎营时,突然起意要放下屠刀,恳求老和尚收他为佛门弟子。这位军官丢下他的兵丁,拿着扫把,跟在老和尚的身后扫地。老和尚心中自是了然,向他唱了一首偈: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
人人都把心地扫,世上无处不净地。
也许那些物欲太盛的人会讥笑这位老和尚除了扫地,扫地,还是扫地,生活太平淡、太清苦、太寂寞、太没劲。其实这位老和尚就是在这与世无争的生活中,给县城扫出了一片净土,为自己扫出了心中的清净,扫出了一生的平淡美。
世人心中之所以有诸多痛苦和烦恼,都是因为自己的心不净,如果不能去除淫心、贪心、怒心,人就会陷在尘世的各种诱惑、迷惘中不能自拔,从而难以享受到生命中最本真的快乐。如果心灵是污浊的,人生的道路就会坎坷不平;如果心灵是清净的,人生的道路就会宽广平坦。
当下全心全意,将来才不会只有追忆
关于这首《锦瑟》,历史上至少有十几种说法:咏瑟说、情诗说、悼亡诗说,等等。每一种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但这些不同的说法背后都蕴藏着一个共同的警示,那就是:用心感知当下,把握今天,别等到年华老去,空留下惘然的追忆和无尽的迷思。
生命匆匆,今天该做什么,就全心全意地去做,不要为昨天的事犯愁,也不要为将来的事烦忧,这样才能在每个今天,都感受到幸福的自在真意。
圆梦的最好方法就是忘记它!梦中经历的事情,纵然精彩绝伦,也始终只是一个梦境,与现实何益?睡醒后洗洗脸,洗完脸后喝喝茶,才是真实而完满的生活。又何必想着梦里的那些人和事有什么样的比喻和暗示呢?
一心走路,才能步步莲花。把整颗心都放在当下,才能让人间行脚的每一步,都开出只属于自己的莲花。
弘一法师正是这样,他精彩的一生,与他“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是分不开的。弘一法师做名士时,寄情声色,纵情诗文,狂放恣意,是个彻彻底底的名士;等做了和尚,他就把红尘旧事统统抛诸脑后,无牵无挂,“芒鞋禅杖走天涯”,是个无牵无挂的真和尚。
夏丏尊先生说弘一法师做人的一个特点就是“做一样,像一样”,而俞平伯则形容得更为生动完整:“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风流名士;演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弘一法师何以能够做一样像一样呢?就是因为他做一切事都认真地、严肃地、献身地做。”
若是凡事都能认真、严肃、献身地去做,自然能做一样,像一样,而那每一样,也都是一朵清净自在的莲华。
遗憾的是,现实中的大部分人都无法专注于现在,他们有的悲叹过去的苦难,有的怀想曾经的荣光,有的担忧明天的衣食,有的憧憬下辈子的福报。可惜了这匆匆的流年,和旅途中开得正艳的繁花,也可惜了他们自己。
石屋禅师有首偈子云:“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枝头的梅子没成熟时,你做什么能使它成熟?窗下的栀子没结花苞时,你又能做什么使其花满枝头?其实,这都是没有意义的问题,梅子没熟时,就去晒晒太阳;栀子没开时,就去看看夕阳,当我们从今天已经成熟、盛开的清风明月、晚风斜阳里获得心满意足的幸福时,那梅熟栀香自然会悄然而至,与我们人生的“锦瑟”音声相和。
佛陀期许我们的幸福圆满,莫过如此吧。
莫总遥望,脚下即是幸福原乡
人们求的是遥望着远方的彼岸,幻想着自己的幸福,是否正在那个地方开花结果,等自己去摘取。而佛陀告诉我们:倘若幸福在明天,那明天永不会到来;倘若彼岸在远方,那远方也永不会靠近。
多少人在人生的旅途里走马观花、步履匆忙,时而好高骛远,时而瞻前顾后,总在那乱花丛里被迷了双眼。何必遥望呢?我们奋力追寻的人生彼岸、幸福原乡,就在我们此刻的脚下啊!
人只能生活在今天,也就是现在的时间中,谁都不可能退回昨天或提前进入明天。如果当一切变得黑暗,当后面的来路与前面的去路都看不见,如同前世与来生都摸不着时,我们要做的只能是“看脚下,看今天”。昨天是“存在过”的,不可及;明天仅是“可能存在”的,同样不可及。这不可及的一切,又怎么可能是幸福的原乡呢?
生命是虚无而又短暂的,生死有时就在转眼之间。我们只有一心一意地体会当下的一颦一笑、一呼一吸,才能不虚度这一生一世。
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曾经鲜活的脸庞,可能下一秒就会永远凝固。对此,经典电影《春风化雨》里的基廷老师有过更生动的描述。
如果我们也静静地翻翻已经逝去的亲友的相片,也许就能对佛陀的开示、基廷老师的教诲有更深的感触。生命,这一呼一吸间的生命,这正在流淌的、脚下的一切,才是我们拥有的全部。人间行脚,并不是艰苦跋涉,越过千山万水去寻一处世外桃源,而是把那千山万水,用我们清净温暖的内心,在脚下踏成美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