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影像医学·心血管系统卷(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心脏核医学

心脏核医学是核医学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领域之一,心脏核医学在心肌血流、心肌代谢、心功能测定等方面有着敏感性高,方法简单、准确,定性、定量、定位相结合等优势。心脏核医学是现代心血管疾病诊断与研究的重要手段。随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的问世,核医学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日臻完善,核医学不仅可用于诊断心血管疾病,更重要的是可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危险程度分级和预后评估。
随着科技的进步,材料学的发展,计算机处理速度的加快,核医学的成像设备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最初的γ相机逐步发展到目前的数字化SPECT-CT、数字化 PET/CT。

1.SPECT

主要针对单光子核素示踪剂。在心脏领域,主要进行门控心血池显像测定心功能,心肌灌注显像测定缺血、梗死心肌的范围,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损伤的程度、部位和范围等。
传统SPECT由准直器、NaI(TI)晶体、光电倍增管、位置电路、能量电路、显示系统、后处理系统、扫描机架组成。其中准直器、晶体、光电倍增管组成探头,探头可旋转且有单探头、双探头、多探头等不同型号。近年来,也有CZT半导体(正CdZnTe)型的新型SPECT,用CZT半导体取代NaI(TI)和光电倍增管,可直接将单光子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SPECT的工作原理:利用引入人体的放射性核素发出的γ射线,经过准直器后经NaI(TI)晶体产生荧光,荧光光子再经光电倍增管转换为光电子,并将光电子成倍放大,最后被放大的光电子经位置电路和能量电路的整合,产生数字信号,显示在显示系统中,最后经后重建系统进行迭代法,或者滤波反投影法的图像重建得到断层图像。
SPECT-CT:SPECT图像分辨率较CT和MRI的分辨率差,有些病灶无法通过SPECT图像精确定位,而且γ射线穿过人体时经过衰减,需要进行衰减校正提高图像质量。为了准确诊断,并且得到更好的图像,将SPECT跟CT结合起来,两者轴心一致,且共用一个检查床,在一次检查中就可同时采集到同一部位的SPECT图像和CT图像,将两者进行图像融合,即可准确定位病灶位置,通过CT值得到放射衰减系数也可完成SPECT图像的衰减校正。

2.PET

PET与SPECT不同,PET主要针对正电子示踪剂,通过正电子核素发生湮灭辐射后产生的对光子来进行现象显像。PET/CT在核心脏领域的应用包括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所致心肌缺血损伤的程度和位置;②心肌代谢显像,评价存活心肌;③大血管显像,评价大血管炎等。
传统PET/CT主要由探测器环(晶体,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电子线路、重建机组、扫描机架(包含CT机架)组成。近年来,也有用SIPM半导体(Silicon photomultipliers)探测器代替传统光电倍增管的新型PET/CT出现,提高了分辨率和灵敏度。
PET/CT的工作原理:正电子药物注射入人体后,正电子发生湮灭辐射,形成能量相同(511keV)、方向相反的的两个γ光子,在探测环探测到γ光子的过程中,电子学线路进行电子准直,并标记湮灭辐射发生的位置,从而得到正电子药物的分布情况,经重建机组的重建后得到PET图像,最后跟CT图像进行融合,并完成衰减校正之后得到最终的诊断图像。
除此之外,近年来PET/MRI也逐渐成熟,并开始在临床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