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培临床经验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张元素养正除积思想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金·张元素,字洁古,易州(现河北易水县)人,以脏腑盛衰,产生的寒热虚实变化,剖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证候病机,加以治疗为研究课题,且卓有成就,而成为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易水学派”的开山祖师。多年来,李老在众多恶性肿瘤治疗上,倾注之大量心血,其中对张氏“养正积自除”经验体察尤深,应用中多所发挥。
(一)正虚为本,首当切重
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灵枢·百病始生》)。李老认为,举凡罹患癌症者,鲜有不是正气先虚。正气一虚,邪气易侵。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以及饮食、劳倦和外伤(包括虫、蛇咬伤)等种种因素,导致肤表、肌腠、经络、脏腑和四肢百骸气机阻滞,以致气滞痰凝,气滞血瘀,痰瘀胶结,形成“积聚”,此诚如《医宗必读》所云“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初起身体多无不适,纵小有不适,人多忽之,及至郁遏既久,发为“痰核”“恶核”“败疮”“恶疮”“恶血”和“癥积”等范畴之病证,其中很多就包括了恶性肿瘤。
癥瘕积聚的特征与形成机理。《灵枢·百病始生》:“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难经·五十五难》言积聚有脏腑之分,“积者五脏所生……其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六腑所成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篇》:“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辗转痛移”,是对《难经》见解之首肯。《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界定癥瘕特征谓:“盘牢不移是癥也,言其形状可征验也”;“瘕者,假也,谓虚假或动也”。林佩琴《类证治裁》同意巢元方看法“犹难经之积聚而已,第无形之瘕聚,其散易;有严之癥积,其破难”。后世多宗此,泛指实而不移之有形肿块称为癥积。
《血证论·瘀血》:“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结为癥瘕。”王清任进一步阐释道:“无论何处,皆有气血,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而“血块”之成缘于“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昔贤察微知渺道出了癥积形成之主要病理机制。且亦如《医宗必读》所言“积之为义,日积月累,匪伊朝夕”,有个渐进过程,区别于瞬间形成的血凝块,如外伤所致瘀血。
历经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会诊大量癌症患者的基础上,借鉴古今治癌经验教训,李老深切地认识到,癌症患者虽多为大积大聚之证,然而正虚毕竟是本,邪实为标,乃典型之本虚标实。曾见有些医者,急功近利地一味主攻,大剂开破逐瘀,以及大剂峻泻逐水,个别虽取快一时,但大多因伤戕正气,加速病情恶化以“促命期”告终。瞬即在研读张元素著作时,认为张氏卓有见地提出和实践的“养正积自除”,其语言简意赅,涵义深邃,对于癌症的治疗,深具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他会其意,将此学术思想用于多种癌症冶疗上,对于减轻甚至消除患者痛苦,提高生活与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都显现出一线曙光。
(二)治疗大法,标本兼治
患者罹癌症之后,益加耗损本已虚怯之正气,然而癌症病机毕竟以本虚标实者居多,是故他以张元素倡导“养正积自除”为指导思想,标本兼治,治癌一般以扶正为主,治标为辅,即“补不足,损有余”。但具体应用时,又宜视正邪消长态势,权衡治本、治标之孰轻孰重,孰长孰短,因拟“扶正消积汤”(下简称“本方”)。

扶正消积汤组成:

党参、黄芪、白花蛇舌草各30~45~60g,炒白术12~15g,陈皮10~15g,薏苡仁、仙鹤草、天花粉各15~30g,炙甘草3~6g。

方药功效简析:

患者罹癌症后,益加耗损本已虚怯之阳气,所遣参、术、苓、陈、草是益气健脾名方五味异功散,加黄芪意在增强益气之功。癌症相当于中医的“恶疮”,湿毒、热毒较盛,故选薏苡仁健脾利湿,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仙鹤草又名“脱力草”,有明显之“增气力”之功,对症兼头昏乏力、咳嗽、汗出及衄血有确效。热毒久羁鲜有不伤阴耗液者,佐天花粉养阴生津。诸药相须为用,健脾益气、解毒利湿和养阴生津功效卓著。
以上阐释仅系一般言之,实则方中诸药尚有其更深涵义。方中:
黄芪,《本经》:“主痈疽,久败疮”;《别录》:“逐五脏间恶血”;《日华本草》:“破癥癖,治瘰疬、瘿赘”;《本草经疏》:“凡营卫间阻滞无不尽通”。
白术,《日华本草》:治“痃癖气块,妇人冷癥瘕”。
陈皮,《日华本草》:“消痰……破癥瘕痃癖”;《本草纲目》:治“痰痞”;《随息居饮食谱》:主“噫噎”;《医学启源》:“破滞气”,滞气运行,诸证自瘳矣(《本草经疏》);“总属理气之珍”(《本草汇言)。
甘草,《日华本草》:“通九窍,利百脉”;《汤液本草》:“消五发之痈疽,与黄芪同功”。
天花粉,《日华本草》:“排脓,消肿毒……仆损瘀血”;《滇南本草》:治“痈疮肿毒”。
仙鹤草,《生草药性备要》:“散疮毒”;《百草镜》:“下气活血,理百病,散痞满”;《伪药条辨》:“治瘰疬”。
白花蛇舌草,《泉州本草》:治“痈疽、疮疡、瘰疬”,李老40年前曾单以本品治疗阑尾炎,发现清热解毒作用颇佳,且尚有较好之扶正健胃功效,堪称消补并行之佳品。前述药物与党参、茯苓、薏苡仁伍用,对恶性肿瘤之治疗,确已纲举目张。
本方妙在药性乍看平淡冲和,但顾护正气、消滞除积功效可资肯定。证诸大量现代研究资料,方中各药皆能明显地增强免疫功能,大多数药物还有良好之抗癌抑癌作用,并可促进新陈代谢、保护骨髓造血功能和安定中枢神经系统。
(三)既抓共性,又抓个性
“癌”噬人气血,久遏酿生之“癌毒”致病最为凶悍迅速,走注全身,无孔不入,无论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窍隧皆可长驱直侵,出现严重病变,短期即可使人殒命;有者虽经手术与放化疗得以保全性命,但却留下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致人痿废,带病终生。
治癌大法与基础方“扶正消积汤”之厘订,是李老从正虚邪实基本病机考虑后,抓共性举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形不足者补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后者叶天士认为以血肉有情之品最佳。李老常用之全蝎、蜈蚣、地龙、壁虎等诸虫类药,除具有很好之抗癌抑癌作用,亦属血肉有情之品,确具补虚扶羸之功效,不可轻忽。李老云,从古说今验观之,本虚标实为肿瘤病机的普遍规律,即局部既为实邪,则当在扶正基础上,酌加相应软坚散结之品缓消癥结,使邪去正复。故标本同治为肿瘤的基本治疗大法。
如此首尾在顾护正气总治则指导下,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全面兼顾,常获佳效。在具体应用时,又当抓个性,即针对不同癌症及病情,适当损益药物。

1.食管癌

酌加黄药子、骆驼蓬子、莪术、山慈菇、龙葵、壁虎、生半夏、生南星、急性子、威灵仙、干蟾皮、黑硵砂、蜣螂虫、熊胆、柿蒂、紫草、石见穿、肿节风、山豆根、草河车、冬凌草、天葵子、白鲜皮、金刚刺、藤梨根、野葡萄根、云南白药等。

2.贲门癌

酌加白头翁、冬凌草、白英等。

3.胃癌

酌加刺五加、半枝莲、白鲜皮、蒲公英、白英、肿节风、山慈菇、鸦蛋子、急性子、紫草、重楼、露蜂房、莪术、水红花子、牛黄、壁虎、蜈蚣、土鳖虫、三七、石上柏、白及、鸡内金、竹叶、芙蓉叶、七叶一枝花、无花果、石见穿、水杨梅根、土茯苓、龙葵、蛇莓、马尾莲、凤尾草、金刚刺、藤梨根、野葡萄根、墓头回等。

4.肠癌

酌加乌梅、鸦蛋子、大黄、石见穿、红藤、半枝莲、鱼腥草、椿根皮、地榆、黄芩、黄柏、苦参、冬凌草、槐花、石榴皮、马尾莲、马齿苋、败酱草、胡黄连、肿节风、凤尾草、无花果、草河车、土茯苓、藤梨根、墓头回、金刚刺、野葡萄根、童便、紫河车、香连丸等。

5.肝癌

酌加熊胆、牛黄、黄芩、甜瓜蒂(研末喷鼻取嚏)、童便、莪术、鸦蛋子、石见穿、龙葵、丹参、鳖甲、龟甲、土鳖虫、凌霄花、三七、山慈菇、柴胡、郁金、白鲜皮、蜈蚣、紫草、蒲公英、金钱草、茵陈、半枝莲、半边莲、垂盆草、天葵子、马鞭草、草河车、野菊花、马尾莲、白英、竹叶、冬凌草、凤尾草、蛇莓、肿节风、墓头回、桃仁、斑蝥、蟾酥等。

6.胆囊癌

酌加同“肝癌”药、猪(或牛、羊、鸡)胆汁、芒硝。

7.胰腺癌

酌加牛黄、大黄、金钱草、郁金、熊胆、柴胡、栀仁、八月札、蒲公英、肿节风、半枝莲、半边莲、茵陈、瓜蒌、大柴胡汤等。

8.鼻咽癌

酌加石上柏、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野菊花、黄芩、山豆根、苍耳子、辛夷、壁虎、鹅不食草、丹皮、金刚刺、肿节风、蝉蜕、蜈蚣、全蝎、僵蚕、牛黄、白蒺藜、射干、桔梗、马勃、白芷、无花果、蒲公英、童便等。

9.唇癌

酌加牛黄、青黛、栀仁、黄芩、苦参、竹叶、山豆根、板蓝根、大黄、草河车、半枝莲、肿节风等。

10.舌癌

酌加牛黄、竹叶、栀仁、黄连、黄芩、苦参、马勃、山豆根、青黛、丹皮、赤芍、夏枯草、童便、白茅根、肿节风等。

11.喉癌

酌加山豆根、石上柏、野菊花、蝉蜕、马勃、胖大海、青黛、元参、木蝴蝶、青果、射干、僵蚕、贝母、牛蒡子、黄芩、蛇莓、栀仁、无花果、肿节风、草河车、童便、梅花点舌丹、锡类散、六神丸等。

12.肺癌

酌加冬虫夏草、鱼腥草、竹叶、黄芩、紫草、射干、重楼、蝉蜕、马勃、野菊花、蒲公英、石上柏、山豆根、无花果、天葵子、垂盆草、石见穿、凤尾草、猫爪草、马尾莲、白英、猪苓、八月札、瓜蒌、山慈菇、金荞麦、冬凌草、蛇莓、龙葵、芙蓉叶、铁树叶、石见穿、了哥王、童便、花蕊石、黛蛤散、紫菀、百部、大蒜、三七、蛇胆、云南白药等。

13.恶性淋巴瘤

酌加夏枯草、连翘、重楼、鱼腥草、野菊花、山慈菇、了哥王、天冬、元参、牡蛎、浙贝母、猫爪草、草河车、白鲜皮、墓头回、天葵子、马鞭草、羊蹄根、童便、鳖甲、海藻、昆布、黄药子、莪术、皂刺、甲珠等。

14.甲状腺癌

酌加黄药子、山慈菇、夏枯草、南星、半夏、海藻、莪术、海蛤壳、猫爪草、冬凌草、野菊花、蛇莓、土茯苓、甲珠、大小蓟、蝉蜕、瓜蒌、草河车等。

15.脑瘤

酌加牛黄、麝香、马钱子、重楼、雄黄、冰片、江剪刀草、壁虎、蜈蚣、全蝎、水蛭、山豆根、半夏、南星、地龙、僵蚕、蝉蜕、肿节风、野菊花、草河车、藁本、甲珠、急性子、皂刺、苍耳子、辛夷、黄芩、乳香等。

16.乳腺癌

酌加天冬、漏芦、瓜蒌、山慈菇、蜂房、陈皮、郁金、玫瑰花、赤芍、鱼腥草、猫爪草、冬凌草、凤尾草、芙蓉叶、天葵子、草河车、重楼、了哥王、连翘、甲珠、王不留行、鹿角霜、皂刺、蒲公英、柴胡、仙人掌等。

17.子宫癌

酌加马钱子、莪术、紫草、苦参、蜂房、石见穿、土茯苓、白英、椿根皮、赤芍、苍术、黄柏、天花粉、射干、丹参、土元、半枝莲、白鲜皮、墓头回、天葵子、马鞭草、铁树叶、农吉利、水杨梅根等。

18.恶性葡萄胎

酌加紫草、半枝莲、石上柏、穿心莲、牙皂、龙葵、山豆根、白英、五灵脂、蒲黄、乳香、没药、莪术、血竭、鳖甲、山慈菇、桃红四物汤等。

19.绒毛膜上皮癌

酌加紫草、石上柏、葵树子、凤尾草、水杨梅、向日葵盘、半枝莲、穿心莲、龙葵、白花蛇、蜈蚣、蜂房、甲珠、泽兰、丹参等。

20.卵巢癌

酌加核桃树枝、莪术、土鳖虫、水红花子、海藻、土茯苓、半枝莲、半边莲、夏枯草、抽葫芦、甲珠、苦参、桃仁等。

21.肾癌

酌加猪苓、半枝莲、半边莲、莪术、海金砂、商陆、瞿麦、萹蓄、白茅根、野葡萄根、海藻、蜂房、荠菜、竹叶、童便、大黄、藕节、黄柏等。

22.前列腺癌

酌加肿节风、马鞭草、海藻、蜂房、山慈菇、王不留行、皂刺、琥珀、徐长卿、刺猬皮、黄柏、木通、童便、乌药、甲珠、川牛膝等。

23.阴茎癌

酌加农吉利、野葡萄根、土茯苓、血竭、象皮、枯矾、青黛、鸦蛋子、马钱子等。

24.膀胱癌

酌加山豆根、竹叶、苦参、明矾、瞿麦、莪术、虎杖、童便、大蓟、小蓟、龙葵、白茅根、白英、白鲜皮、半枝莲、芙蓉叶、琥珀、川牛膝、海金砂、车前子、滑石等。

25.骨肿瘤

酌加肿节风、寻骨风、白英、蜂房、徐长卿、土鳖虫、甲珠、自然铜、蜈蚣、全蝎、地龙、蜣螂虫、川断、骨碎补、乌头、木瓜、威灵仙、马钱子等。

26.软组织肉瘤

酌加商陆、乳香、没药、莪术、昆布、海藻、甲珠、土鳖虫、浙贝母、半夏、土茯苓、南星、白芥子、桃红四物汤、五味消毒饮、如意金黄散、消核膏、小金丹等。

27.白血病

酌加半枝莲、重楼、山豆根、草河车、墓头回、农吉利、羊蹄根、紫草、野菊花、马鞭草、狗舌草、青黛(慢粒)、雄黄(慢粒)、两面针(慢粒)、六神丸等。

28.皮肤癌

酌加农吉利、白鲜皮、苦参、紫草、漏芦、野菊花、芙蓉叶、地肤子、无花果、象皮、甲珠、山慈姑、蜈蚣、鸦蛋子、蓖麻子、狗舌草、蟾蜍、马钱子等。
(四)验案举隅

验案1:子宫颈癌

张某某,女,45岁,农民。1976年10月6日初诊。

病史:

头晕乏力,白带发黄夹杂血性分泌物2月余,经某省级医院妇科妇检及病理检查,诊断:子宫颈癌。随即于1976年9月15日住院,经用化疗两疗程,因头晕乏力加重,心悸气短,食纳锐减,血检: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10 9/L,乃出院来李老处要求中医治疗。

现症:

面唇苍白,瘦削憔悴,舌质淡白边有齿痕,苔薄黄,脉沉细滑数。

辨治:

证属脾虚气弱,下焦湿热。法予补气健脾,清利湿热。方疏扶正消积汤加减。

处方:

党参、黄芪、茯苓、苡仁、白花蛇舌草、仙鹤草各30g,白术、紫草、天花粉各15g,陈皮、黄柏、莪术各10g,炙甘草3g。
以本方及本方加减,经3个半月治疗,服药144剂,诸症逐渐消失,体力明显增强。后以本方加怀山药15g,全方5倍剂量研极细末,加等重量煎蜂蜜(至不浸纸或滴水成珠状为度),反复和揉均匀,制为10g重量蜜丸。1丸,口服,一日三次。服蜜丸两料,完全康复。正常参加田间劳动。随访迄今已28年,除偶有咳嗽及轻度气短(胸透证实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轻度肺气肿),夜寐稍差外,余无其他不适,能从事一般家务劳动,生活自理,起居如常。患者6年前死于肺心病伴严重感染,续发心衰、呼衰。

【按语】

患者系一农妇,终年劳作伤正罹癌。径投扶正消积汤加减,历3个半月服药144剂诸症消失,体力恢复显著;续以获效方制蜜丸剂,服两料达致完全康复。是例关键在于治疗及时,方证合拍,故获佳效。

验案2:胃癌

李某,男,63岁,新疆塔城地区电信移动分局干部。2002年4月16日初诊。

病史:

患者15岁左右时曾上腹不适数年,后自愈。因头晕,乏力,胃胀痛,泛酸,嗳气1月余,在新疆某肿瘤医院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于3月行“全胃切除术”。术后进行10个疗程化疗,由于体力不支,有似全身各部功能明显减退,困顿乏力,相当难受,无法坚持化疗而中断出院。经友人介绍,出院次日即来就诊。

现症:

面色微黯黑,精神委顿,形体瘦弱,四肢酸软,上腹部微胀满,食欲不振,饭量只及病前三分之一,纳后嗳气频频,上腹发凉,稍进瓜果、冷食或凉菜即可引起上腹疼痛,睡眠欠佳,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微腻多津,脉沉细濡缓。

辨治:

证属正气大损,脾虚湿滞,胃气上逆。法当补气扶正,健脾化湿,和中降逆。扶正消积汤加减治之。

处方:

吉林白参、黄芪、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各10g,薏苡仁、山药、八月札各15g,木香、砂仁各6g,甘草3g。

2002年6月18日二诊:

服上方14剂,精神气色、眠纳二便转佳,上腹发凉疼痛消失,纳后嗳气著减。上方加仙鹤草、白花蛇舌草各30g,续服15剂,已无任何不适感。惟5月多普勒彩色B超检查发现肝右叶边缘有肿块形成,疑“胃癌肝转移”,即行手术探查并切除,病理组织切片显示为“良性肿块”。乏力,纳减,腹胀,嗳气,时有畏寒,左背及左颌下各有两个如蚕豆、杏核大之肿大淋巴结,苔薄白,脉细缓。上方既效,为未雨绸缪计,上方增损,并辅以外用中药。

1.内服处方

吉林白参、白术、当归、茯苓、莪术、陈皮各10g,黄芪、薏苡仁、山慈菇、八月札各15g,三七末(冲服)、壁虎各6g,甘草3g。

2.外用处方

当归、川芎、白芍、红花、丹参、乳香、没药、青黛(另包备用)、制川乌各90g,干蟾皮(剪为米粒状大小)、苦参、商陆各180g,冰片(另包备用)18g,蜈蚣60条,全蝎60g,山慈菇、五灵脂、土鳖虫、白鲜皮各120g。
制用法:

(1)冰片:

本品不溶解于水,但能缓慢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乙醇等。大超市购每瓶1市斤装共3瓶普通白酒,每瓶加冰片6g后,密闭瓶盖,多次反复用力摇晃振荡酒瓶,使之完全溶解,即成冰片酒,密闭备用。

(2)装袋:

余药研末,加入青黛混匀,分为6份,分别装入6个布袋中。方法:买薄白布数米,按患者锁骨下缘至耻骨联合上缘为长度,两胸腹之最大横径为宽度,裁剪成24张。制袋时,先以两幅长方形布平摊在洁净方桌上,将1份药末均匀地撒布于白布上,高低不平处可用平尺或筷子推平,但须注意布块四周边缘1.5cm~2cm不得撒布药末,药末上再覆盖两幅布块,与下对整齐,最后用针线将四周密缝两圈。圈内,用针线如缝被样纵横交错地多缝几圈几行,从而药末较好地被固定在药袋中,不致拿放使用时药末堆积,备用。5天用1袋,再换1袋,6袋用30天。可以一次先装1袋,5天后再装1袋均可。

(3)备件:

①购置小型手压喷花壶1个;②热水袋两个;③钢精大蒸锅1个。

(4)具体用法

1)应用流程:蒸药袋→取出药袋散热→喷冰片酒→平放药袋于患者胸腹部上→药袋上盖塑料薄膜→放热水袋→盖薄被或毛巾毯。
2)具体方法:将1袋药放入已装水的大蒸锅中,药袋在锅内呈四周卷曲状,中间留个较大空间。每袋第1次大火煮沸后,中等火候蒸30~45分钟,以将药末蒸熟蒸透为度。用筷子取出药袋,平放洁净桌上,任高温蒸汽散失至仍较热但不烫手时,取已装冰片酒之喷花壶,均匀地喷药酒6~8喷后,把喷酒一面之药袋,平展地放在已躺在床上的患者露出的胸腹部上,患者或助手以手轻轻将药袋紧压勿令药袋与皮肤留有缝隙。其上放一塑料薄膜,以防温度流散过快及水分蒸发过多。再于胸、腹部覆盖药袋的塑料薄膜上各放置1个已装1/3~1/2袋开或热水之热水袋(水袋起到保温和重压两大作用。水温根据气温与患者体质灵活掌握,如冬天宜用烫开水,用至患者感到不热时,可倒出凉水,换入烫水。炎热夏天用微温水即可。装水后将水挤至袋口即排掉空气,拧紧螺旋袋塞,袋体积变小易放。袋上覆盖物,视季节气候和患者体质,选用薄棉被或毛巾毯,以轻便、保暖、舒适为宜。切忌药袋蒸后还很烫即外用,有者将皮肤烫黑,甚至起疱,旧病未愈,反添新伤,殊不足取,是故治病当以安全为第一)。初始,每次外敷半小时,一日三次。待适应后,逐步增加至每次1~1.5~2小时,一日三次。敷后取下药袋,放入塑料袋内后,置于电冰箱恒温层中。第二次起每次只需蒸10分钟左右即可,用法同前,如此周而复始。

2003年3月18日三诊:

服上方120剂持时4个月余后,各况甚佳,仅偶尔饭后脘腹稍有不适,去年11月底因饮食过度,几天后出现上腹部嘈杂胀满,时有轻痛,食纳著减,嗳气,矢气,遂至某肿瘤医院行纤维胃镜复检,取原手术胃空肠吻合口色泽似不正常处组织病理切片,报告称“疑胃癌复发”。于12月外科手术切除,并取吻合口组织,制多张病理切片,均证实“未发现胃癌复发”。术后自行调理两个月后前来续诊,诉精神明显不如术前好,纳谷不馨,脘腹胀满,嗳气频作,舌苔薄白,脉沉细缓。仍予二诊方,内服药去三七、壁虎,加百合30g,枳壳12g,砂仁6g;外用药同前。
服上方35剂,过程中胃部不适症状逐日好转,及至完全消失,精神、食欲大振。上方去百合、枳壳、砂仁,加三七末(冲服)、壁虎各6g。续服本方及本方略有加减方320剂,持时1年,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上腹无任何不适,纳眠二便佳。停外用药,内服方服30剂计2个月后,改为隔日一剂,又服60剂,佳况同前。拟完全停药,应患者要求,为巩固疗效,每隔2~3天服一剂,再进30剂,诸况正常,终止服药。完全停药后迄今8年余,一直过着有规律的晚年退休生活,常晨间去公园散步、做操等锻炼身体,并帮助老伴干些零星家务活。每年去肿瘤医院进行全面复查,胃癌无复发征象。
2015年春节前慰问随访时,患者自谓:“切胃后,服中药疗效很好。因为老伴见我仍很消瘦,担心营养不够,便把饮食搞得比较丰盛,鸡鸭鱼肉牛奶鸡蛋不断,总劝我多吃点,我自己也有意多吃点想把身体补上去,两次出现胃不舒服。虽然又挨两刀,所幸后来的两次手术都证明不是癌症复发,也值得。这说明中药疗效确实好,我毫不怀疑了。”

【按语】

首诊患者脾虚气弱,精神不振,形体不充,脘胀纳差;脾阳不运而怕凉腹泻;胃失和降,嗳气频作,舌脉也皆一派脾虚湿盛之象,可谓整体为虚,胃气一败,百药难施。李老举重若轻,方遣扶正消积汤加减,加八月札舒肝经之 郁而理气,平降冲逆。二诊精神已复,胃气和顺,用药攻补巧配,缓散癥瘕。再诊见左背及左颌下各有两个如蚕豆、杏核大之肿大淋巴结,为邪毒蕴结之征,加山慈菇化痰散结,解毒消痈;壁虎祛风活络散结。另加当归活血养血,莪术破血行气,三七行瘀止血并行,使活血而无耗血之虑,以散瘀止血消肿。全方主次分明,思路清晰,培元补虚以治其本,理气祛湿以治其标。又因痰瘀胶结气更滞,邪毒积聚正愈虚,故在此基础上通络散结以防转移。
关于肿瘤的“外治法”。癌瘤患者久病必瘀,言十瘤十瘀,不为过分。而破血逐瘀药久用过用均易伤气。李老受到清代外治大家吴师机“草木之菁英”“变汤液而为薄贴,由毫孔而入其内,亦取其气而已。”复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开透皮缓释剂外治法先河的启示。总结多年经验,自创外用方及外用法,药袋面积大,吸收好,也避免了肝脏首过作用和碍胃弊端,如此另辟一给药途径,见解独到。此法尤对服药难,疼痛重,即令发生转移者用之,在止痛,减轻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诸方面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
癌毒深藏,盘根错节,非攻不可,攻法除活血化瘀外,尚有坚者削之,结者散之,客者除之诸法。以活络效灵丹定痛,复加血中气药红花通利经脉,气中之血药川芎行气散瘀,灵脂破血行血,白芍缓肝敛阴,疏挛止痛。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为止痛要药;山慈菇消痰解毒;苦参清热燥湿,散热结;青黛泻肝胆郁火,散风郁燥结,三者清热燥湿散结又防川乌之热性太过。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干蟾皮解毒消胀,商陆消肿散结,共奏祛风燥湿,化痰散结,利水消肿之效。治癥瘕,欲逐瘀消坚,通络散结,草木不及灵动之物虫类药迅猛,如全蝎能息风定痉,通络止痛;蜈蚣可搜风舒挛,祛瘀解毒;土鳖虫善化瘀血,三者合用,峻猛攻邪,开瘀通脉,攻毒散结,能使毒去凝开,经行络畅。冰片走而不守,借酒入血速引诸药直捣病灶,行气止痛,共杀邪恶毒气;现代药理试验证实,冰片还有穿透血脑屏障之作用,其意义不言而喻。
本案用汤药内养其不荣为主,亦兼以消积;佐外敷药外攻其不通,则治在外无禁制、无窒碍、无牵掣、无黏滞。内外协和,俾气血畅达而不留余蕴,瘤自消散也。

验案3:胆囊癌

孙某,男,58岁,某厂家属。2010年2月22日初诊。

病史:

上腹疼痛半年,于2009年12月住入新疆医科大学某附属医院检查,确诊为胆囊癌伴腹膜转移,建议进行放化疗治疗,因其畏惧放化疗反应出院。后因高热、黄疸再次于1月底住院,治疗好转出院。经朋友介绍来李老处就治。

现症:

乏力,巩膜及皮肤黄染,上腹部疼痛较甚,正使用止痛泵,食纳减半,大便干,二、三日一行,舌苔薄黄而腻,脉细弦而数。

辨治:

证属少阳邪热未解,阳明里实炽盛,湿热弥漫,瘀血内停,肝胆郁滞。法当和解少阳,泻阳明热结,辅以清利湿热,疏利肝胆,活血化瘀。方予大柴胡汤、茵陈蒿汤合柴胡舒肝散加减治之。

处方:

金钱草、石见穿、茵陈、麦芽各30g,柴胡、枳壳、香附、栀仁、蛇莓、龙葵各10g,郁金、赤芍、丹参、鸡骨草、半边莲、大黄(后下)各15g,炙甘草3g。

2月26日二诊:

服上方4剂,黄疸明显消退,精神、食纳明显增进,大便爽软,日一行,皮肤发痒背部尤甚。

1.内服药:

上方加黄芩10g,地肤子、白鲜皮各15g。

2.外用药带:

增加给药途径,藉以增强疗效。

处方:

干蟾皮、苦参、商陆各360g,莪术、灵脂、地肤子、延胡索、土鳖虫、青黛各180g,蜈蚣60条,全蝎60g,冰片(另包泡入1500ml高粱酒中)40g,当归、川芎、丹参、红花、赤芍、乳香、没药、制川乌各90g。

制用法:

同例2李某“胃癌案”。

3月27日三诊:

以上方内服药为主,间有酌情加减,服药8剂,皮肤发痒止。续进4剂,巩膜及皮肤黄疸退尽,药袋外敷后疼痛消失。再进4剂巩固之,续用前法益以鳖甲、牡蛎消积软坚。

处方:

金钱草、石见穿、茵陈、麦芽、鳖甲、牡蛎(后两味先煎1小时)各30g,柴胡、黄芩各12g,党参、枳实、栀仁、桃仁、鸡内金、土鳖虫各10g,郁金、赤芍、丹参、半边莲、大黄(后下)各15g,炙甘草3g。
服上方27剂,辅以外用药一料装袋热敷,持时近两个月,经多普勒彩超复查胰周及腹膜转移灶消失,胆囊癌明显缩小。嘱继续内服上方、外用药袋热敷1个月,巩固疗效。4年后,其女婿介绍其他患者来诊时谓,言其无任何症状与不适,正常生活。

【按语】

本案癌毒酿致湿热乖张,形成多方面重笃证势之际,李老以为此犹“荡寇”,贵乎神速,是故紧扣病机,在柴胡、郁金引领下,集大剂重剂清利湿热,活血化瘀,消积导滞诸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俾诸药直达肝胆以利之消之和之,以冀一击中的,“驱邪即以扶正”,奏效快捷,仅4剂即获黄著退,纳显增,病势得挫。后续内外兼治,辅以扶正调中,消积软坚,虫类搜剔诸品,短期竟收意外佳效。倘优柔寡断,常规平淡轻剂用之,势将难遏病势,必然贻误战机。

验案4:鼻咽癌

姚某,男,38岁,化工厂驾驶员。2000年6月16日初诊。

主诉及病史:

8个月前出现咽干痛、鼻衄,经单位医务所及医院按“鼻咽炎”用药(具体不详)治疗见效不大。两月多前,上述症状加重,在某省级医院检查诊断为“鼻咽癌”。被亲戚介绍前往南方某肿瘤医院再次确诊为“鼻咽癌”,经放射治疗6次及对症处理(具体不详),因白细胞降至2×10 9/L以下,体力不支,回到新疆。有吸烟史25年,其中极度嗜烟史16年,每天吸烟达2包半到3包,偶饮少量酒。前来李老处要求中医治疗。

诊查:

面色黧黑,形体瘦削,精神萎靡不振,右侧颈部当胸锁乳突肌上二分之一部位皮肤发硬扪之如板状,右颌下有4个肿大质硬之淋巴结,左颌下有3个肿大质硬之淋巴结,鼻内灼热而干无丝毫涕液,咽干口燥,声音嘶哑,讲话如耳语音,频繁饮冷开水而难以解渴,每天可饮3.2L暖瓶凉开水达3~4瓶,心烦易怒,眠差多梦,食纳极差,较正常饭量减少六成,小便黄,大便干结难下,二、三日一行,舌光红无苔,脉沉微细数。

辨证:

证属气阴两虚,肺火热毒炽盛,心肝失调,痰瘀互结。

治法:

益气养阴,清肺解毒,豁痰化瘀。

处方:

北沙参、夏枯草、牡蛎、白花蛇舌草、炒枣仁各30g,金银花、天冬、生地、元参、肿节风各15g,白术、茯苓、山豆根、辛夷、浙贝母、蝉蜕、桔梗各10g,甘草3g。

6月30日二诊:

服上方14剂,精神明显好转,心烦大减,咽干口燥、鼻灼热感及声嘶减轻,纳稍增,每餐能进少量薄粥,大便隔日一行稍干,夜寐三四小时,仍多梦。上方去辛夷、山豆根,加黄芩、知母各10g,浙贝母、天花粉、僵蚕、地龙各15g,百合20g。

7月18日三诊:

服上方14剂,精神较好,仅偶有轻度困乏,口干渴著减,饮凉开水已减半,声嘶大为好转,鼻内灼热感消失,颈部淋巴结变小变软,大便软爽,日一行,夜寐可达六个小时左右,梦已少。上方去山豆根,加西洋参10g(另炖),海藻30g,莪术、麦冬各15g。

9月20日六诊:

服上方96剂(其中略有个别加减),自觉精神很好,口干渴已减至微,除喝中药外,饮水量每日未超过3.2L,声嘶、颌下淋巴结肿大和右胸锁乳突肌皮肤发硬如板状感均完全消失,睡纳二便均佳。为巩固疗效,以三诊方去金银花、夏枯草、黄芩、蝉蜕,按五倍剂量加怀山药150g,法制10g蜜丸,糖纸包,贮于冰箱恒温层最下格食品盒中备用。1丸,一曰三次,饭后半小时嚼碎,温开水送服。
连服三料,疗效巩固,一如常人,停药。之后恢复工作,自办小企业,不时出差并多次国外旅游,精力充沛。2015年初夏,患者在妻子陪同下,前来看望并感谢李老,声音洪亮,仅身体稍消瘦,云其无不适之处,正常工作,曾几度在新疆或赴南方某肿瘤医院复查,均未发现复发征象。

【按语】

本案患者缘于放疗副作用太大,不得不中断治疗,初始情绪低落,万念俱灰,但在妻子家人亲友劝慰鼓励下,也抱着“破釜沉舟”服中药的一线希望返乌治疗。李老安抚患者后,脉证合参,认为是例“癌毒”致病酷烈,元气大损,伤阴劫液甚为严重,不得稍懈,遂急投扶正消积汤加减治之。从始至终,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为务。药用西洋参、北沙参、二冬、白术、生地、元参、茯苓、甘草补气养阴,枣仁养心和肝,扶正即以祛邪;夏枯草、白花蛇舌草、金银花、黄芩、肿节风、山豆根清热解毒散结,牡蛎、浙贝母、海藻、莪术、地龙豁痰散结、活血化瘀,蝉蜕、僵蚕、桔梗疏风化痰利咽,祛邪即以扶正也。守方稳进,间有增损,诸症消失。续制蜜丸三料,巩固疗效,达致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