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晚年生活
回到鲁国后,孔子受到优厚的待遇,但是,并没有被委以重任,孔子也不求任。“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56]除了继续从事教育,同时又集中精力整理文献。晚年时的孔子,已经过了“六十而耳顺”之年,到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所谓“耳顺”,就是经过一番周游之后,经历了人生的种种考验,能够适应任何环境,听得进任何声音,能够进行分析而不感到惊异。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领会了人生的真谛,贯通了天人之道,获得了精神自由,做到了“求仁而得仁”,随心之所至而不逾越宇宙法则。只有心与天道合一,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孔子勤奋一生,只是到了晚年,才认为自己达到了这个境界。富与贵,早已不足论了;“道”之行与不行,也已经付之于“命”了。但是,只有一件,至死不能放弃,这就是完成天所赋予的神圣使命,完成人格,传承文化,教育后生。这才是他一生为之追求,且行之久远的事情。因此,他始终保持着“学而不倦”的精神,以“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为最大的快乐,也以此来勉励学生。
孔子晚年,虽然不问国事,但是经常有人咨询、请教。比如季康子要实行“田赋”,便派冉求向他征求意见。孔子说,我不知道。连问三次,仍不答。冉求说:“子为国老,待子而行,若之何子之不言也?”孔子终不以“国老”顾问的身份回答,而是私下对冉求说:“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57]关于“丘赋”与“田赋”的问题,一直有争论。有一种解释认为,“丘赋”属井田制,十六井为一丘,每丘各出军赋若干(杜预认为是马一匹,牛三头);“田赋”则是只按土地多少征赋,但实际上增加了收入。详细情形不必讨论,在这个问题上,孔子提出了他的原则:“施取其厚”,即施于民要丰厚;“事举其中”,即办事无过无不及而取中;“敛取其薄”,即取于民要少。厚施而薄敛于民,这是孔子的一贯主张,对于季氏的厚取于民,他一直是持批评态度的。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孔子还提出一个原则,就是按周公之礼办事。“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58]就是说,季氏若要实行什么政令(“法”),周公的典籍就在那里;若要另外实行一套,又何必问我呢?以“复古”相标榜,这也是孔子和儒家的一贯做法,他的理想社会,就是古代圣人治理下的社会。但这是不是完全回到古代社会,则是另一个问题了。比如他提出的三条原则,显然是针对当时社会的,他曾在各种场合下直接间接地批评季氏的“厚敛”[59],其依据则是古代圣人。孔子是推崇并维护“周礼”的,但“周礼”究竟是什么样子,已经很难说了。孔子虽然读过很多典籍并进行过许多考察,一生以恢复“周礼”为职志,但是,照这里所说,则只取其基本原则和精神而已,并且赋予了某种理想化的成分。因为经过几百年之后,特别是春秋大变革之后,“周礼”的具体制度已经不复存在了。“丘赋”与“田赋”的区别,在孔子心目中只代表“薄敛”与“厚敛”之不同。这就是孔子的“复古”。
这次讨论,不知冉丘是如何告诉季氏的,但事实是,季氏并没有按照孔子的原则办事,而是在第二年的开始(鲁哀公十二年“春王正月”)终于“用田赋”。孔子认为,冉求帮助季氏实行厚敛,所以不能容忍。“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60]这是孔子对学生最严厉的一次批评,竟然主张其他学生敲锣打鼓地去讨伐冉求。但是,政见的不同并没有妨碍他们师生之间的关系。孔子的教育分四科,弟子三千,大贤七十二人,而冉求被归入四科中的政事科,成为最有成就的十大弟子(“十哲”)之一,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在晚年生活中,有一件事是孔子亲自找鲁君的。这就是请鲁君讨伐齐国陈成子。鲁哀公十四年(前481),“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61]春秋时期,臣杀其君者多矣。陈恒是齐国的执政者,在一次内乱中杀了齐简公,这事发生在孔子生前,在《春秋》三世中,属于“所见世”。孔子认为,陈恒杀君,就是“犯上作乱”。由于他忝居大夫之位,所以很隆重地报告鲁君,“请讨之”。但鲁君不能做主,让他请示三桓即季孙、叔孙、孟孙,而三桓却“不可”,即不答应。陈恒在齐国的地位相当于季氏在鲁国的地位,当然不会同意,孔子也知道不会答应,但他还是这样做了。因为“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即尽到做大夫的责任罢了。这说明,孔子对于“礼崩乐坏”的现实是非常不满的,但又是无能为力的。孔子主张通过“损益”即改革的办法实现理想的“德政”,而不主张用流血的方式获得权力,从这件事即可得到证明。
孔子一生从事教学,培养出大量人才,师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些学生先于他而去世,曾引起孔子的极大悲痛,从中可以看出师生感情之深厚。子路尚勇,经常跟随孔子,保护孔子,能够坦诚地向孔子提问并表明自己的态度,性格耿直,非常可爱。孔子对子路多有批评,但又十分厚爱。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即孔子去世的前一年,子路做卫国执政者孔悝的家臣,逃亡在外的卫国太子蒯阝贵发动政变,攻进卫国都城,逐出出公辄,孔悝被围,子路冲进宫去救孔悝,被砍断冠缨(帽带),子路临危不惧,说:“君子死,冠不免。”将冠缨系好,结果被砍成肉酱。这就是史书所说的“结缨而死”[62]。孔子早年说过,子路勇敢过人,承诺的事一定会完成,但很可能遇险而“不得其死”,果然不出所料。事情发生后孔子十分悲痛。
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小孔子三十岁,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孔子七十一岁时死去。孔子悲痛万分,叹息说:“噫!天丧予!天丧予!”[63]跟随的学生们看见老师这个样子,便说,先生哭得太悲痛了!孔子说:“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64]他对颜渊的评价是“好学”“不迁怒,不二过”“其心三月不违仁”“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鲁哀公和季康子都问过孔子,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无例外地回答说:“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65]颜渊之贤,弟子们是公认的,而颜渊之死,孔子最伤痛。因此,弟子们想厚葬,连颜渊的父亲也要求孔子用旧车子的木材给儿子作棺材的外廓,但孔子都没有答应,因为这样做不合于“礼”。但门人还是厚葬了颜渊。孔子于是说:“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66]孔子这里所说,有两层涵义,一是说明师生之亲近犹如父子,二是正因为如此,故不能厚葬。但是,他又不能阻止弟子们的行为,因为厚葬虽不合于礼,但他们都是出于对孔子的尊敬、对同门弟子的怀念。
在颜渊、子路去世之前,孔子的妻子亓官氏和儿子孔鲤就已经先后去世了。妻子去世于孔子自卫返鲁的前一年,即鲁哀公十年(前485)[67],儿子去世于鲁哀公十三年(前482)。因此,孔子的晚年很凄惨。子路死后的第二年即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孔子病了。他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唱出了最后的心声。“孔子蚤作,负手曳杖,逍遥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盖寝疾七日而没。”[68]孔子去世的具体时间,据《左传》记载,“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己丑,孔子卒”,即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十一日,享年七十三岁。
孔子去世后,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旁,弟子服丧三年。子贡则筑茅舍于旁,服丧六年。后世为了纪念孔子,将这里称为“孔里”;而将孔子生前居住、讲学的地方改称“孔庙”,世世香火不绝;孔子的后代,则另择居处,即现在的“孔府”。
[1] 《左传·昭公七年》。
[2] 据《孔子家语·本姓解》。
[3] 《左传·襄公十年》。
[4] 《史记·孔子世家》。
[5] 《史记·孔子世家》。
[6] 《论语·子罕》。
[7] 匡亚明:《孔子评传》有考证,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版。
[8] 郑环:《孔子世家考》。
[9] 据《史记·孔子世家》。
[10] 同上。
[11] 司马贞:《史记索隐》。
[12] 《史记·孔子世家》。
[13] 《论语·为政》。
[14] 胡仔:《孔子编年》。
[15] 《孟子·万章下》。
[16] 《史记·孔子世家》。
[17] 同上。
[18] 《孔子家语·观周》。
[19] 《史记·孔子世家》。
[20] 《左传·昭公十七年》。
[21] 《论语·子张》。
[22] 《论语·述而》。
[23] 《史记·孔子世家》。
[24] 同上。
[25] 孔安国:《论语集解》。
[26] 孔安国:《论语集解》。
[27] 《左传·定公五年》。
[28] 《论语·阳货》。
[29] 《史记·孔子世家》。
[30] 同上。
[31] 《论语·卫灵公》。
[32] 《论语·阳货》。
[33] 《史记·孔子世家》。
[34] 《孔子家语·相鲁》。
[35]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36] 《孔子家语·好生》。
[37] 《论语·颜渊》。
[38] 《史记·孔子世家》。
[39] 《史记·孔子世家》。
[40]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46页。
[41] 匡亚明:《孔子评传》,第79页。
[42] 《论语·子路》。
[43] 《论语·宪问》。
[44] 《论语·卫灵公》。
[45] 《论语·卫灵公》。
[46] 《论语·子罕》。
[47] 《论语·述而》。
[48] 《史记·孔子世家》。
[49] 《论语·卫灵公》。
[50] 《史记·孔子世家》。
[51] 同上。
[52] 《论语·述而》。
[53] 《论语·子路》。
[54]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4页。
[55] 匡亚明:《孔子评传》,第88页。
[56] 《史记·孔子世家》。
[57] 《左传·哀公十一年》。
[58] 同上。
[59] 见于《论语》。
[60] 《论语·先进》。
[61] 《论语·宪问》,《左传·哀公十四年》亦有记载。
[62] 《左传·哀公十五年》。
[63] 《论语·先进》。
[64] 同上。
[65] 《论语·先进》,《雍也》记录更详。
[66] 《论语·先进》。
[67] 胡仔:《孔子编年》。
[68] 《礼记·檀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