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科
野罂粟
Papaver nudicaule L.
又称山罂粟、山大烟。罂粟科罂粟属。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茎极短缩。叶全部基生,叶片轮廓卵形至披针形,长3~8厘米,羽状浅裂、深裂至全裂,裂片2~4对,全缘或再次浅裂至深裂,两面被毛;叶柄长5~12厘米,基部扩大成鞘。花葶一至数枚,直立,被毛。花单生于顶部;花蕾密被褐色刚毛,通常下垂;萼片2,早落;花瓣4,黄色,有时下部有红晕,瓣片宽楔形或倒卵形,长2~3厘米,边缘具浅波状齿;雄蕊多数,花丝长6~10毫米,黄色,花药长圆形;雌蕊倒卵形,无花柱,柱头4~8,辐射状。蒴果孔裂;种子多数。花期5—8月。
分布于华北、黑龙江、陕西、宁夏、新疆等地;两半球的北极地区以及中亚、北美也有。生于山坡草地、林缘、疏林下。北京西北部高海拔山地较常见。照片6—8月摄于东灵山、海坨山和百花山海拔1800米以上山坡草地。
罂粟属 罂粟科。约100种,主产于欧洲至亚洲温带,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南部也有;中国有7种、3变种。分布于北部各地。多数种类可供观赏,如虞美人;有些种有药用价值。草本,含白色乳液;茎通常被刚毛;叶多基生,羽状分裂,两面被刚毛。花多为单生;花葶直立,通常被刚毛;花蕾下垂;萼片2,稀3枚,开花前脱落;花瓣多为4,稀5或6;雄蕊多数;子房上位,1室,胚珠多数,无花柱,柱头4~18,辐射状。蒴果,于辐射状柱头下孔裂。
白屈菜
Chelidonium majus L.
又俗称土黄连、断肠草。罂粟科白屈菜属。多年生草本,具金黄色汁液。茎高30~60厘米,分枝。叶互生,长达15厘米,羽状全裂,裂片2~4对,不规则深裂,深裂片边缘具不整齐缺刻,上面近无毛,下面疏生短柔毛,有白粉。花数朵,近伞状排列;苞片小,卵形,长约1.5毫米;花梗长2~8厘米,幼时被长柔毛;萼片2,疏生柔毛,早落;花瓣4,黄色,倒卵形,长约1厘米,无毛;雄蕊多数,花丝黄色,长约8毫米;雌蕊无毛,子房线形,长约8毫米,绿色,花柱长约1毫米,柱头2裂。蒴果条状圆柱形,长达3.2~5厘米,宽3毫米;种子卵球形,长约1毫米。花果期4—9月。
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省区;生于海拔2200米以下山坡、山谷、林缘草地、沟边、路旁。东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及欧洲也有分布。植物体含白屈菜碱、前鸦片碱、小檗碱等多种生物碱,有毒,入药有镇痛、止咳、消肿等作用。北京各地较常见。白屈菜属有5种,中国均产,其中白屈菜最常见。照片2007年5月摄于北京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