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天下有道与天下无道

天下有道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1]

[译文] 天下要是有道,战马都退还到田里耕地。天下要是无道,那么马崽都出生在战场上了。罪过没有比欲望更大的了,灾祸没有比永不满足更大的了,过失没有比想要得到更大的了。所以,知道满足于满足,就永远是满足的。

[释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似粪。”这一句先是提出了一种理想类型“天下有道”,这种理想类型不是人之道,而是天之道,也就是自然之道。在自然之道流行天下的时候,马匹都退还到了田地里。[2]说马匹退还田地,意思是马本来就是用来奔跑与作战的,《说文》:“马,怒也,武也。”[3]当战场无所可用的时候,即便是本来用来作战的马,就只好退还田里做着牛干的活儿。所以,老子说了个“却”字,即退还的意思。[4]“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这个“天下无道”,方家解释不尽相同,有认为是君主无道,有的认为未必指天下无人间之道,只是无自然之道而已。因为这段话似乎是针对战争这种极端情形而言的,故而,论者也多从战争和国君方面做了理解,这么说是不韪老子之意的。只是这里有一个思想方法的问题,老子说“天下有道”或“天下无道”的时候,他所指向的那些类型中,自然包含了有道之君和无道之君,却可能不唯独指他们,如有道之君不会发动战争,会主张和平,马儿都到田地去耕作了;而无道之君会发动战争,常年的战事使得马驹都出生在郊野了。但是,有道之君不一定会产生“却走马以粪”的结果,反之,无道之君也不一定会“戎马生于郊”,可以导致这两种结果的条件有很多,有道之君也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发动连年的战争,无道之君也可能心里想却无力发动战争。一群好战的大臣也可以推动国君发动战争,社会风尚的好坏都可以左右国家的兴与废。也就是说,天下有道与天下无道,并不唯独体现在有道之君或无道之君上。

由于老子将天之道与人之道对立起来,天之道为理想类型,那么人之道就是利益世界,由利益驱动的世界,终将会陷入自相残害的境地。所以说,老子所说的天下有道或天下无道,都不是指是否具有人之道,而是是否具有天之道,或者说是否具有自然之道。在这个方面,王弼的理解是颇得老子要领的:“天下有道,知足知止,无求于外,各修其内而已,故却走马以治田粪也。”[5]依王弼的理解,老子说的这个“天下有道”,不是寻常意义上的道德境界与社会风尚,而是以天为则的自然境界与自然和谐。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几句话都应当是针对“人之道”的种种情形。“可欲”“不知足”“欲得”,表明的是凡俗的欲望世界,即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的世界。既然是一个利益世界,那么其欲望总会是无止境的。然而,贪欲与需求并不是一回事,贪欲是人的永不会满足的欲望,并非必要的需求,即当满足了必要的生活需求之后,人们依旧会追逐更多的利益,所以,贪欲并不是需求。需求表达的是必要的物质需要,当这些“必要的物质利益”达到需求的时候,就当满足。在人欲横流的社会里,贪欲本身成为人的需求,而不是物质必需。因此,有的人就把贪欲看成了人的本性。诸如一个贪官,他所贪的东西几代人也消费不尽的情形下,这些东西已经远非他的消费所需,但他还会继续贪,因为他不是需要物质利益,而是需要贪。所以,罪过、灾祸与过错,皆是由此而来,可以说,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天下有道”,则表现为“知足”,即生活必须得到满足的时候会知足。人何以会知足呢?这就要看行的是什么道,如果是人之道,就不可能知足;如果行的是天之道,就是可能的。因为天之道讲求一种自然精神,人以自然需求为目的,当自然需求得到满足时,其他的东西便是多余的,对待多余的就当止步、知足。

老子的这个思想容易被人理解为拒绝接受,理解为对于利益的轻蔑,甚或理解为不识人间烟火,这其实是不明老子之意。老子的知足绝非不需要物质利益,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自我满足,他要表达的只是人经常会满足,也就是人的必要需求满足之后的满足,这就是“知足之足”,前一个“足”是物质必须的满足,后一个“足”是得到这些东西之后的态度。既然有了这个态度,当然也就是“常足”了。常足就会欲心不生,清静自在了。

对于老子的“天下有道”和“天下无道”,《庄子》有过进一步的描述:

“凤凰啊,凤凰啊,怎么这么衰落呀!未来的世界不可以等待它来,过去的世界不可以追回来。天下有道,圣人就会成就天下;天下无道,圣人也只能苟全性命。如今之时,仅仅免遭刑戮而已!幸福比鸿毛还轻,没有人知道如何承受;灾祸比大地还厚重,没有人知道规避。算了吧,算了吧,以德教人!危殆啊,危殆啊,在地上画出行迹,要人遵循!迷阳迷阳,不要伤我的脚!我行随顺物性,不要伤我的脚!”[6]

这是楚国的贤人狂接舆到了孔子门前所唱的一段词,其中表示了“天下有道”与“天下无道”的人们的处境。这里还没有区分天道与人道的区别,即并不知道庄子所说的“天下有道”是天道,还是人道。在《天地》篇里,庄子又谈到了圣人的生活处境与人生的选择:

圣人啊,他像小鸟一样居住与食用,用度极其简单,也像小鸟那样悄无声息地出行,而不会惊动四周。天下要是有道,那么他就会使天下万事万物都繁荣昌盛;天下要是无道,那么他就会择一个僻静之地修养自己的德性。活够了千年,然后悄然离开,升了仙,乘了白云,奔了帝乡而去。[7]

在这段话里,庄子也没有将天道与人道作出区分,而且似乎天下有道也就是天下有人道一样,但是,人间之道不是庄子的理想类型,人间之道不可能满足天之道的条件,可以说,在老子和庄子的理想类型中,历史上从来就没有满足过那些条件,尽管老子和庄子都崇尚“古始”,但即便尧舜时代也不是那个条件。

[1] 这里采用河上公本。王弼本少“罪莫大于可欲”句,傅奕本、帛书本皆有此句。“却走马以粪”,傅奕本写为“却走马以播”。“咎莫大于欲得”,傅奕本、帛书本皆写为“咎莫憯于欲得”;“常足矣”,帛书和竹简本皆写为“恒足矣”。

[2] 吴澄《道德真经注》:“却,退也。”

[3] 段玉裁引《释名》:“马,武也。大揔武事业也。”

[4] 《韩非子·喻老》:“天下有道,则无急患,则曰静。遽传不用,故曰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攻击不休,相守数年不已,甲胄生蟣虮虱,雀处帷幄,而兵不归,故曰戎马生于郊。”《老子河上公章句》认为:天下有道,“谓人主有道”;天下无道,“谓人主无道”。李荣、唐玄宗等也持相同看法。刘笑敢认为:“战争是天下无道的结果。无道的道不必是儒家之道或道家之道,而是任何道德、道理、道义。任何正确的原则都无效了,解决问题就只有诉诸于武力。战争的结果是人禽不安。”(《老子古今》上册,第468页)

[5] 王弼《老子注》。

[6] 《人间世》:“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郤曲,无伤吾足。”

[7] 《天地》:“夫圣人,鹑居而彀食,鸟行而无彰。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