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天道与人道

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1]

[译文] 天地并不表现为仁慈,任万物自己生长;圣人也不表现为仁慈,任百姓自己生养。天与地之间,犹如一个大风箱,空虚而不穷竭,鼓动起来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就会陷入穷困,不如守持适中。

[释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句中的“仁”指仁慈,“天地不仁”,谓天地不需要表现为仁慈。依道家的观念,表现为仁慈,其实就有了偏爱,仁慈总是对于特定的对象的,如果对待所有人和事都一视同仁,也就无所谓仁慈了。天地之所以不表现为仁慈,就因为天地没有偏私、偏爱,也就没有厌恶与憎恨。[2]“刍狗”本是祭祀所用的草扎的狗,用完便扔了。[3]天地把万物看作是刍狗,意味着天地平淡、公平地看待万物,不会因为亲疏、好恶而对一些事物好,对另外一些事物不够好,所以都当成刍狗一样,不会用完后再把它收藏起来。[4]不会表现出所谓的“仁”,即不必刻意改变其自然性质,不必“有恩有为”。王弼有一个理解认为,你要是试图改变万物,那么万物就会失去它们真实的性情;你要是“有恩有为”,就不能把你的恩惠施及每一物,而你既然对待事物有了偏差,就不能承载天下之物了。[5]有一种观点认为,老子这是反对儒家的仁慈、恩爱,应当说这是不确当的。老子虽然批评过仁义等,但老子的时代儒家未必就形成了,应当说老子是对周朝以来形成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仁爱观的批评,因为这种仁爱未能从亲尊关系中走出来,未能实现对偏爱偏私的超越。要说老子这个观点是正面价值而非负面价值,是完全正确的,[6]因为老子的主要意图是强调天地的无私与公正,推崇的是任自然的观念,或许天地行了仁恩的事情,却不希望人们记得其仁恩。至少,天地与万物相忘了彼此的仁恩。[7]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前一句话讲天道精神,这句话则讲人道精神。“圣人”乃是道家的理想人格,不过,这个理想人格并不是“素王”,不是没有权利的人,而是拥有帝王的权柄,同时具有自然与公平的精神、超越的境界,所以他没有偏私偏爱,没有小集团利益,他对待任何人、任何事情都能自然地、公正地处理,像对待用来祭祀的刍狗一样,如此,天地与圣人,天道与人道,这之间是承袭的关系,在老子看来,最好的人道精神就是天道的精神,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在于他因袭、承载、依循了天地自然精神。[8]而这也是符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精神的。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这句把天地比喻成大风箱,这风箱看起来空虚,但其妙用无穷无尽,它只要鼓动起来,万物就会生生不息,在这生息之间,就涵养着万物自得其所、自得其乐的合理性在其中了。是何种力量使得这橐龠鼓动起来呢?是自然之道。[9]万物要生长,就是万种的力,而这些力却要依循自然合理性,彼此既相制约,又相均调,而道的作用就在其中了。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10]话到这里突然一转,从天地、圣人转到治国理政,从理想境界转入现世的告诫。为政者如果政令频出,不断地折腾,百姓将不堪其言,不堪其负,而令国家很快就倾覆了。与其那样,为政者还不如明智点,守持适中为好。先说这个“中”字,有人解为“一道”[11],有人解为橐籥中间之处[12],有人解为“守德于中”[13],有人解为“冲和自然”[14],有人解为“中和”[15]。这些解释主要为三种,第一种解为“一道”和“冲和自然”,都指的是“道”;第二种解为处所,如橐籥中间之处;第三种为修炼中身体的中心关窍,如“守德于中”及“中和”,而不是儒家所说的“过犹不及”的意思。[16]《庄子·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应该说,庄子的这个“道枢”——“环中”之意,是比较合乎老子的这个比喻的。“橐籥”如“环”,“守中”如守“环中”。只是庄子的比喻指是非问题,老子的比喻指治国中的偏私偏爱问题。“中”本来是指橐籥中间的方位的,但是这里只是借喻,意谓治国理政中的道要、枢中,也就是治国者当守持公平中正、不偏不私之道。相对于“多言数穷”,老子则又有深意了。如果一个领导人自以为行的是公平之政,但政令频出,不断地教化百姓,算不算守中呢?老子既然做了比较和选择,那么“多言数穷”,就不可能守中了,这两者是对立的。这其中包含了诸多没有展开的东西,如治国者说的越多,错的也越多,治国者并不见得聪明过人,所谓“君之智,未必最贤于众也”[17];政令频繁,宰制了百姓的正常理智,百姓手足无措,如教农民如何种地,工匠如何做工,士兵如何打仗,就是不让百姓自己决定自己该干的事情,等等。[18]

[1] 河上公、王弼本同,从之。傅奕本写为:“虚而不诎,动而愈出。”帛书本写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2] 李荣《老子注》:“有爱则有憎,天地无心,绝于憎爱,以无爱,故曰不仁。”

[3] 朱谦之《老子校释》引高秀注:“刍狗,束刍为狗,以谢过求福。”(第22页)

[4] 《老子河上公章句》:“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吴澄《道德真经注》:“仁谓有心与爱之也。……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

[5] 王弼《老子注》:“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矣。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赡矣。若慧由己树,未足任也。”

[6]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引陈荣捷评语:“‘不仁’一辞大有争议,它或许可被视为老子反对儒家仁义思想的一种强烈展示。但事实上此处所描述的道家观念是肯定面的,而非否定面的,它意指天地不偏不党,公正无私,毫无人为蓄意的仁爱之意,几乎所有的注者都能理解,庄子发挥得尤为精妙,像Blakney等将之译为unkind方式,可以说全然误解道家的哲学。”(第75页)

[7] 林希逸《道德真经口义》:“生物,仁也,天地虽生物而不以为功与,与物相忘也。养民,仁也,圣人虽养民而不以为恩,与民相忘也。不仁,不有其仁也。刍狗已用而弃之,相忘之喻也。”

[8] 王弼《老子注》:“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刍狗也。”《老子河上公章句》:“圣人爱养万民,不以仁恩,法天地任自然。”

[9] 王弼《老子注》:“天地之中,荡然任自然,故不可得而穷,犹若橐籥也。”

[10] 吴澄《道德真经注》:“数,犹速也。”

[11] 成玄英《道德经疏》:“中,一道也。”

[12] 吴澄《老子注》:“中谓橐之内,籥所凑之处也。”

[13] 《老子河上公章句》:“不如守德于中,育养精神,爱气希言。”

[14] 唐玄宗《御注道德经》:“故不如抱守冲和自然皆是也。”

[15] 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若法天地之虚静,同橐籥之无心,抱守中和,其自然皆足矣。”

[16]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引张默生《老子章句新释》:“‘不如守中’的‘中’字,和儒家的说法不同,儒家的‘中’字,是不走极端,要合乎‘中庸’的道理;老子则不然,他说的‘中’字,是有‘中空’的意思,好比橐籥没被人鼓动时的情状,正是象征着一个虚静无为的道体。”(第77页)

[17] 《慎子·民杂》。

[18] 严复《道德经点评》:“今夫儒、墨、名、法所以穷者,欲以多言求不穷也,乃不知其终穷。何则?患常出于所虑之外也。惟守中可以不穷,庄子所谓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也。夫中者何?道要而已。”见《严复全集》卷九,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