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原理与实践理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 涂逢祥.住宅建筑节能形式[J].住宅科技,2005(9): 20-26.

[2] Naki' cenovi'c N, Grübler A, McDonald A.Global Energy Perspective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3] 卢求.德国2006建筑节能规范及能源证书体系[J].建筑学报,2006(11): 26-28.

[4] 卢求,Henrik Wings(德).德国低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及发展趋势[J].建筑学报,2007(9): 23-27.

[5] 侯冰洋,张颖.德国建筑“能源证书”简介[J].建筑学报,2008(3): 36-38.

[6] Dena.Dieneue Energieeinsparverordnung(EnEV 2007).2007[M].Berlin: dena, 2007: l-8.

[7] 柳杨.浅析日本在建筑节能领域的研究及成效[J].上海节能,2010(11): 17-20.

[8] 李大寅.日本建筑节能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J].住宅产业,2008(12): 23-25.

[9] 和田纯夫,王唏慧.日本“零排放住宅”[J].建筑学报,2010(1): 52-55.

[10] 江亿.能耗定额体系是重中之重[N].中国投资,2008-12-15.

[11] U.S.Green Building Council.LEED-EB ® for Existing Buildings, Reference Guide.2005.

[12] Mills, E, et al.The Cost Effectiveness of Commercial Buildings Commissioning[R].LBNL -56637, 2004.

[13] 江亿.波兰:旧房“取暖现代化”[N].中国投资,2008-12-53.

[14] 环球聚氨酯网.发达国家建筑节能政策分析[J].聚氨酯,2009(3): 30-31.

[15] 涂逢祥,王庆一.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J].保温材料与建筑节能,2004(7): 40-42.

[16] 涂逢祥.住宅建筑节能形势[J].住宅科技,2005(9): 20-26.

[17]《中国建筑年鉴》编委会.中国建筑年鉴(1984-1985)[Z].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588.

[18] 建设部.2005年城镇房屋概况统计公报[N].http: //www.gov.cn/gzdt/content_ 326591.htm, 2006-07/04/.

[19] 张元端.纪念中国住房制度改革30年[J].上海房地,2010(4): 4-9.

[20] 卢卫.居住城市化[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21]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7)[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2]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3]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发展报告(201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4] 江亿.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途径分析[J].新建筑,2008(2): 4-7.

[25] 庾莉萍,周查理.我国建筑节能立法成就及国外立法经验借鉴[J].保温材料与节能技术,2009(5): 1-8.

[26] 倪维斗.构建节能中国的四重思考[N].科学时报,2010-04-20.

[27] L.Mumford.The City in History, its Origins, its transformations, and its prospects[M].London:Secker&Warburg, 1963.

[28] C.A.Doxiadis.Athropopolis: City for Human Development[M].Athens Publishing Center, 1975.

[29] Cliff Hague.The Development of Planning Thought-A Critical Perspective[M].Hutehinion, 1984.

[30] Peter Hall.1946-1996 From New Town to Sustainable Social City[J].IN Town &Country Planning.1996, 65(11): 295-297.

[31] 华虹,陈孚江.国外建筑节能与节能技术新发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6, VOL23,增刊1: 148-152.

[32] 邹德侬.“适用、经济、美观”---全社会应当共守的建筑原则[J].建筑学报,2004, 12: 74-75.

[33] 王昕.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低碳建筑实现途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 9.

[34] 龙惟定.建筑节能与建筑能效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5] 江亿,等.住宅节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6] 薛志峰.公共建筑节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7] 薛志峰.既有建筑节能诊断与改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8] 武涌,刘长滨,等.中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9] 张丽.中国终端能耗与建筑节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0] 韩英.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测度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1] 武涌.中国建筑节能管理制度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2] 龙恩深.建筑能耗基因理论与建筑节能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3] 郝斌.建筑节能与清洁发展机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4] 涂逢祥,等.坚持中国特色建筑节能发展道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5]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绿色人文学组.绿色建筑的人文理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6] 江亿.建筑节能与生活模式[J].建筑学报,2007(12):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