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讯问程序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侦查讯问研究综述

一、中国:侦查学和诉讼法学视角下的讯问研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研究侦查讯问的学者主要是从侦查学的角度,以探讨侦查讯问技巧作为研究侦查讯问的基本方式。例如徐加庆等编著的《讯问言语学》[1]、曹文安主编的《侦查讯问教程》[2]、王传道主编的《讯问学》[3]、沈廷湜主编的《讯问对策教程》[4]是20世纪末学者从侦查学角度研究侦查讯问的典型成果。进入21世纪以后这种研究模式仍然持续,出现了胡关禄主编的《侦查讯问学》[5]、魏鹏主编的《侦查讯问》[6]、王怀旭主编的《侦查讯问学》[7]、毕惜茜主编的《侦查讯问理论与实务探究》[8]、云山城著的《侦查讯问学原理》[9]、齐文祥等著的《刑侦讯问方略》[10]、侯英奇主编的《侦查讯问》[11]、徐加庆编著的《侦查讯问策略与技巧》[12]等一大批教材和专著。这些教材与专著大多从侦查讯问的外部保障、被讯问人和侦查讯问人员的心理分析、侦查讯问的基本策略、侦查讯问方法和技巧、侦查讯问中的语言使用等方面探索侦查讯问的应然运行状况。这些著述对于侦查讯问本身的认识较多地强调讯问的追诉性和斗争性,例如云山城著的《侦查讯问学原理》一书在自序中即给讯问一词下定义称“讯问(俗称‘审讯’),是指为弄清事实真相而对被讯问人所进行的审问。它既是一种斗争方法,又是一门古老的艺术”[13],立场大多十分鲜明,即如何更好地帮助侦查讯问人员从被讯问人处获得供述,尤其重视讯问在发现案件实体真实方面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一些诉讼法学专业的学者开始从刑事诉讼法学的角度审视侦查讯问程序,尤其是以刑事诉讼基本价值和理念作为研究的指向标,使得对侦查讯问的研究呈现出新的面貌。这些学者在CSSCI法学类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些论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对侦查讯问程序的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梁玉霞于2002年发表《侦查讯问的程序意义——一个审判中心主义的视角》[14]一文,探讨受到审判权制约的侦查讯问权运行状况。徐美君在《政法论坛》2003年第1期上发表《侦查讯问的程序性原则》[15],主张侦查讯问实行禁止先行讯问、禁止刑讯逼供、公开秘密结合、法定讯问和不轻信口供五原则;并于同年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出版了《侦查讯问程序的正当性研究》[16]一书,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侦查讯问的正当化问题;2005年她又在《现代法学》上发表《“适当成年人”讯问时在场制度研究——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为中心》[17]一文,从保护未成年嫌疑人权利的角度出发论述讯问时“适当成年人”在场制度。徐美君的论著在研究侦查讯问程序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但由于时隔多年,其中的一些内容和观点似乎有更新的必要。郝宏奎的《侦查讯问改革与发展构想》[18]、李建明的《人权保障视野中讯问方法的合法运用》[19]和顾永忠的《关于建立侦查讯问中律师在场制度的尝试与思考》[20]是同一时期较有代表性的另外三篇论文,这些文章或视野宽宏地论述侦查讯问程序的改革方向和功能定位,或以人权保障的价值取向论述侦查讯问的适当运用,或以实证研究为基础集中关注侦查讯问中的律师在场制度。2007年,樊崇义、顾永忠教授组织的侦查讯问程序改革实证研究项目成果《侦查讯问程序改革实证研究》[21]出版,引起重大反响。此后,胡铭在《环球法律评论》上发表的《刑事政策视野下的刑讯问题》[22]、占善刚在《法学评论》上发表的《当事人讯问之比较研究》[23]、陈永生在《当代法学》上发表的《论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的保障机制》[24]和瓮怡洁在《现代法学》上发表的《英国的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25]在学界均有较大影响。也有一些学者从证据法学的角度研究侦查讯问,尤其是针对非法讯问取得的证据的排除规则,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改革意见,并影响了立法和司法实践。

二、美国侦查讯问研究概述

对侦查讯问程序的研究是美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与侦查讯问相关的著述浩如烟海、不胜枚举。由于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一案[26]对讯问制度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关于侦查讯问的研究也无法回避该案确立的相关规则,因而本书对美国侦查讯问研究状况的介绍主要限于米兰达案件之后影响力较大的论文和著作。从总体上看美国学者主要是以两种途径为研究进路的:一是从联邦宪法第五修正案,尤其是其中规定的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特权为着手点探讨侦查讯问程序的合宪性、正当性;二是从米兰达规则和侦查讯问的常态结果——供述为主要切入点、重点研究供述的任意性和合法性的。然而这两种途径的研究在美国宪法语境下往往密切相关、互相交叉,甚至殊途同归,因此对二者的区分只能是大概和粗略的。另外与讯问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刑讯或酷刑(Torture)的使用,尤其是2001年“9·11”事件后和反恐战争的进行,是否允许对恐怖主义分子进行刑讯也成为研究的热点。[27]

在以联邦宪法第五修正案为着手点进行的研究中,列维教授著名的《第五修正案的起源》[28]一书影响极为深远,是理解第五修正案必读之书。20世纪70年代哈尔·孔茨《第五修正案下的免证权范围》[29]和拉里·里奇的《违反第五修正案之强迫》[30]两篇论文对20年代犯罪率上升时伯格法院对第五修正案的运用进行研究。80年代的重要著述有《第五修正案和对沉默的有罪推定》[31]、《施默贝尔案和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特权》[32]、《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特权有逻辑基础吗》[33]、《简化传唤制度:严肃对待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特权》[34]和《自我归罪及借口》[35]。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侦查讯问程序有较大变化,学者对第五修正案与讯问制度继续进行了深入研究,如《自我归罪与自保本能》[36]、《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特权之善言》[37]、《第五修正案第一原则:自我归罪条款》[38]和《远远背离本初第五修正案:反对强迫自证其罪重新定位为审判权利》[39]等,其中耶鲁大学郎本教授(John H. Langbein)的《普通法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特权的历史起源》[40]一文为我国学者所熟知。

相比对于讯问相关的第五修正案问题的研究,从米兰达规则和供述切入的著述更多。早期的如卡密萨的《对米兰达反对意见之反对》[41]和《何为讯问?其何时重要?》[42]、鞠鄂福的《供述与强迫的社会心理学》[43]、格兰诺的《自愿性、自由意志和供述法》[44]和《有必要重新思考供述法的宪法前提》[45]、怀特的《警察欺骗以引诱供述》[46]、英博的《反应过度:米兰达之害》[47]、卡普兰的《质疑米兰达》[48]、罗森伯格的《废止监禁下供述刍议》[49]等论文较为重要,围绕着米兰达和供述问题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其后较为重要的著述则包括《对米兰达实证辩论之坦言》[50]、《不实供述与宪法》[51]、《于不实供述和受惑供述及米兰达中保护无辜》[52]等。21世纪以来,尤其是联邦法院通过一系列与米兰达规则相关的判例后,学者对米兰达规则和供述的研究不断升温,《后迪克森时代的米兰达例外》[53]、《米兰达警告保护:迪克森案后的警察讯问实践》[54]、《记录监禁下讯问的警察经验》[55]、《供述心理学》[56]、《讯问令状》[57]、《强迫讯问应当合法化吗》[58],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维森博格教授的《迪克森案后的警察监室》[59]和《哀悼米兰达》[60]等是其中代表。

就对侦查讯问程序的研究而言,旧金山大学的理查德·利奥教授被美国学界公认为研究讯问制度的“第一人”。笔者无论在哈佛大学接受培训期间还是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期间,所遇所有学者,凡谈起讯问制度,均认为利奥教授的研究最为深入透彻,其中维森博格教授甚至称利奥教授为讯问制度的“活图书馆”。他在20世纪9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与讯问相关的论文,如《伦理学视角的欺骗讯问》[61]、《讯问室之中》[62]、《米兰达的影响再探》[63]、《米兰达的复仇:警察以欺骗而为讯问》[64]、《不实供述之决定:理性选择和非理性行为》[65]和《以无辜者做米兰达的替罪羊》[66]等,均引起巨大反响。进入21世纪后,利奥教授仍然继续着对讯问制度的研究,《米兰达在二十一世纪现实意义之质疑》[67]、《后DNA时代的不实供述问题》[68]、《“第三级”和美国心理讯问的起源》[69]、《回归现实:二十一世纪的不实供述和法律保障》[70]及《从不实供述到错误定罪》[71]等均为其近期力作。然而在其所有著述中,最重要的当属《警察讯问和美国司法》[72]一书。该书完整地研究了美国的警察讯问制度,是利奥教授基于大量数据和亲身调查所作,是目前研究美国讯问制度公认的最佳教材。

三、中美研究比较

中国学者对侦查讯问程序的研究,相较于美国学者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的显著不同:

第一,美国学者多从宪法实施和宪法权利保障的角度切入探讨侦查讯问基本问题,而中国学者在研究侦查讯问时,对宪法的关注程度显然较低。出现这样的差异并不稀奇。美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与宪法关系极其紧密,联邦最高法院常常以宪法理论为依据而作出刑事案件的判决并制定相关规则,一个研究刑事诉讼制度的美国学者倘若不溯源于宪法,其研究是根本无法展开的。在中国,宪法虽然是名义上的“根本大法”,但由于缺乏实施机制,实际上是“书本上的法”,与刑事诉讼制度的距离也较远。而研究刑事诉讼的中国学者与研究宪法的学者之间因研究领域的划分,似乎交集也甚少。因此中国学者在探讨侦查讯问时难以运用宪法理论作为支撑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美国学者更为重视对判例的研究。美国是传统的判例法国家,尽管成文法在其刑事司法制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法院判例,尤其是联邦最高法院判例仍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刑事司法制度的走向。就侦查讯问而言,以米兰达案为代表的判例塑造了美国侦查讯问程序的基本框架,因此在美国,不研究判例而讨论侦查讯问程序是不可想象的。判例研究体现出英美法系重视经验法则的研究传统,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与整合,能够归纳出某种事实规则或制度规范,并对其进行批判和借鉴,对于侦查讯问研究自然是大有好处的。我国一些学者已经逐渐认识到这一研究方法的意义,在研究中加大案例分析的力度。

中美两国学者在侦查讯问研究上的差异是由两国的法律制度和研究传统所决定的。不可否认美国学者的一些研究方法对我们而言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客观地说中国学者的研究也有自身的优势,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在其研究在推动侦查讯问立法改革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作用。学者的研究,尤其是试点性的研究,在推进我国尽快实现侦查讯问全程录音录像、非法证据排除等制度的建立方面发挥的作用,是值得给予充分肯定评价的。就推动立法改革而言,中国学者对侦查讯问的研究成果足以令美国同行称羡。

[1] 徐加庆等编著:《讯问言语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 曹文安主编:《侦查讯问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 王传道主编:《讯问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 沈廷湜主编:《讯问对策教程》,群众出版社1999年版。

[5] 胡关禄主编:《侦查讯问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 魏鹏主编:《侦查讯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 王怀旭主编:《侦查讯问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 毕惜茜主编:《侦查讯问理论与实务探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 云山城:《侦查讯问学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 齐文祥等:《刑侦讯问方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 侯英奇主编:《侦查讯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12] 徐加庆编著:《侦查讯问策略与技巧》,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 云山城:《侦查讯问学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14] 梁玉霞:《侦查讯问的程序意义——一个审判中心主义的视角》,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4期,第55—61页。

[15] 徐美君:《侦查讯问的程序性原则》,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1期,第131—136页。

[16] 徐美君:《侦查讯问程序的正当性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 徐美君:《“适当成年人”讯问时在场制度研究——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为中心》,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3期,第23—26页。

[18] 郝宏奎:《侦查讯问改革与发展构想》,载《法学》2004年第10期,第68—76页。

[19] 李建明:《人权保障视野中讯问方法的合法运用》,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5期,第60—65页。

[20] 顾永忠:《关于建立侦查讯问中律师在场制度的尝试与思考》,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5期,第66—71页。

[21] 樊崇义、顾永忠主编:《侦查讯问程序改革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 胡铭:《刑事政策视野下的刑讯问题》,载《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第2期,第15—22页。

[23] 占善刚:《当事人讯问之比较研究》,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6期,第61—69页。

[24] 陈永生:《论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的保障机制》,载《当代法学》2009年第4期,第70—81页。

[25] 瓮怡洁:《英国的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载《现代法学》2010年第3期,第103—111页。

[26] Miranda v. Arizona, 384 U.S. 436 (1966).

[27] See generally Karen J. Greenberg, The Torture Debate in Americ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Mark Osiel, The End of Reciprocity: Terror, Torture, and the Law of Wa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Jeremy Waldron, Torture, Terror, and Trade-Offs: Philosophy for the White Hous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David P. Forsythe, The Politics of Prisoner Abuse: The United States and Enemy Prisoners after 9/1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Marjorie Coh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orture: Interrogation, Incarceration, and Abuse,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11.

[28]Leonard W. Levy, Origins of the Fifth Amendment: The Right against Self-Incrimin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29]Hal M. Koontz & Jeffrey C. Stodel, The Scope of Testimonial Immunity under the Fifth Amendment: Kastigar v. United States, 6 Loy. U. L. Rev. 350 (1973).

[30]Larry J. Ritchie, Compulsion That Violates the Fifth Amendment: The Burger Court's Definition, 61 Minn. L. Rev. 383 (1977).

[31]Donald B. Ayer, The Fifth Amendment and the Inference of Guilt from Silence: Griffin v. California after Fifteen Years, 78 Mich. L. Rev. 841 (1980).

[32]Peter Arenella, Schmerber and the Privilege against Self-Incrimination: A Reappraisal, 20 Am. Crim. L. Rev. 31 (1982).

[33]David Dolinko, Is There a Rationale for the Privilege against Self-Incrimination, 33 UCLA L. Rev. 1063 (1986).

[34]Robert P. Mosteller, Simplifying Subpoena Law: Taking the Fifth Amendment Seriously, 73 Va. L. Rev. 1 (1987).

[35]William J. Stuntz, Self-Incrimination and Excuse, 88 Colum. L. Rev. 1227 (1988).

[36]Donald A. Dripps, Self-Incrimination and Self-Preservation: A Skeptical View, 1991 U. Ill. L. Rev. 329 (1991).

[37]Stephen J. Schulhofer, Some Kind Words for the Privilege against Self-Incrimination, 26 Val. U. L. Rev. 311 (1991).

[38]Akhil Reed Amar & Renee B. Lettow, Fifth Amendment First Principles: The Self-Incrimination Clause, 93 Mich. L. Rev. 857 (1995).

[39]Thomas Y. Davies, Farther and Farther from the Original Fifth Amendment: The Re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ight against Self-Incrimination as a “Trial Right” in Chavez v. Martinez, 70 Tenn. L. Rev. 987 (2003).

[40]John H. Langbein, The Historical Origins of the Privilege against Self-Incrimination at Common Law, 92 Mich. L. Rev. 1047 (1994).

[41]Yale Kamisar, A Dissent from the Miranda Dissents: Some Comments on the “New” Fifth Amendment and the Old “Voluntariness” Test, 65 Mich. L. Rev. 59 (1966).

[42]Yale Kamisar, Brewer v. Williams, Massiah, and Miranda: What Is Interrogation? When Does It Matter?, 67 Georgetown L. J. 1 (1978).

[43]Edwin D. Driver, Confessions and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oercion, 82 Harv. L. Rev. 42 (1968).

[44]Joseph D. Grano, Voluntariness, Free Will, and the Law of Confessions, 65 Va. L. Rev. 859 (1979).

[45]Joseph D. Grano, Rhode Island v. Innis: A Need to Reconsider the Constitutional Premises Underlying the Law of Confessions, 17 Am. Crim. L. Rev. 1 (1979).

[46]Welsh S. White, Police Trickery In Inducing Confessions, 127 U. Pa. L. Rev. 581 (1979).

[47]Fred E. Inbau, Over-Reaction: The Mischief of Miranda v. Arizona, 73 J. Crim. L. & Criminol. 797 (1982).

[48]Gerald M. Caplan, Questioning Miranda, 38 Vand. L. Rev. 1417 (1985).

[49]Irene Merker Rosenberg and Yale L. Rosenberg, A Modest Proposal for the Abolition of Custodial Confessions, 68 N.C. L. Rev. 69 (1989).

[50]George C. Thomas III, Plain Talk about the Miranda Empirical Debate: A “Steady-State” Theory of Confessions, 43 UCLA L. Rev. 933 (1996).

[51]Welsh S. White, False Confessions and the Constitution: Safeguards against Untrustworthy Confessions, 32 Harv. C. R.-C. L. L. Rev. 105 (1997).

[52]Paul G. Cassell, Protecting the Innocent from False Confessions and Lost Confessions-And from “Miranda”, 88 J. Crim. L. & Criminol. 497 (1998).

[53]Susan R. Klein, Miranda's Exceptions in a Post-Dickerson World, 91 J. Crim. L. & Criminology 567 (2001).

[54]Welsh S. White, Miranda's Waning Protections: Police Interrogation Practices after Dickerso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1.

[55]Thomas P. Sullivan, Police Experiences with Recording Custodial Interrogations, 88 Judicature 132 (2004).

[56]Saul M. Kassin and Gisli H. Gudjonsson, The Psychology of Confession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Issues, 5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33 (2004).

[57]Russell D. Covey, Interrogation Warrants, 26 Cardozo L. Rev. 1867 (2005).

[58]Eric A. Posner & Adrian Vermeule, Should Coercive Interrogation Be Legal?, 04 Mich. L. Rev. 671 (2006).

[59]Charles D. Weisselberg, In the Stationhouse after Dickerson, 99 Mich. L. Rev. 1121 (2001).

[60]Charles D. Weisselberg, Mourning Miranda, 96 Cal. L. Rev. 1520 (2008).

[61]Jerome H. Skolnick and Richard A. Leo, The Ethics of Deceptive Interrogation, 11 Crim. Just. Ethics 3 (1992).

[62]Richard A. Leo, Inside the Interrogation Room, 86 J. Crim. L. & Criminol. 266 (1996).

[63]Richard A. Leo, The Impact of Miranda Revisited, 86 J. Crim. L. & Criminol. 621(1996).

[64]Richard A. Leo, Miranda's Revenge: Police Interrogation as a Confidence Game, 30 Law &Soc'y Rev. 259 (1996).

[65]Richard Ofshe and Richard Leo, The Decision to Confess Falsely: Rational Choice and Irrational Action, 74 Denv U. L. Rev. 979 (1997).

[66]Richard A. Leo, Using the Innocent to Scapegoat Miranda: Another Reply to Paul Cassell, 88 J. Crim. L.& Criminol. 557 (1998).

[67]Richard A. Leo, Questioning the Relevance of Mirand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99 Mich. L. Rev. 1000 (2001).

[68]Steven A. Drizin & Richard A. Leo, The Problem of False Confessions in the Post-DNA World, 82 N. C. L. Rev. 891 (2004).

[69]Richard A. Leo, The Third Degree and the Origins of Psychological Interrog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G. Daniel Lassiter Ed., Interrogations, Confessions, and Entrapment,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2004, pp.37—84.

[70]Richard A. Leo, Steven A. Drizin, Peter J. Eufeld, Bradley R. Hall & Amy Vatner, Bringing Reliability back in: False Confessions and Legal Safeguard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2006 Wis. L. Rev. 479 (2006).

[71]Richard A. Leo and Deborah Davis, From False Confession to Wrongful Conviction: Seven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38 J. Psychiatry & L. 9 (2010).

[72]Richard A. Leo, Police Interrogation and American Just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