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社会性别语言的语用对比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在我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俄汉社会性别语言的语用对比研究》(批准号09BYY076)顺利结项并以同名付梓之际,我心里仍然踌躇再三,七上八下:虽说经历了三年多来四处调研搜寻资料、夜以继日伏案撰写、反复斟酌、悉心修改的艰辛过程,但成果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仍然心存疑问。社会性别语言学毕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内容复杂而宽泛,涉及跨学科的多门学科,如何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准确地把握俄汉两种社会性别语言的基本语用意义及其标记特点,如何突破传统的注重分析非语言因素的思维定势,从认识语言本质的角度、从语言体系本身出发来研究引发社会性别语言变异的成因,如何对比分析俄汉两种社会性别语言在各个言语交际单位层面的不同语用形式、特点及其机制,如何发掘俄汉两种社会性别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文化内涵,在俄汉两个学界的社会性别语用对比研究互不平衡的情况下,如何从浩瀚厚重的汉语文献和纷繁多样的日常用语中科学地遴选与俄语相对称的汉语语料,以供对比研究之用,等等。这是近几年来我一直认真思考并试图在本课题研究中解决的几个问题。尽管为此花费了不少心血,但尚不知能否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当代社会性别语言研究的蓬勃兴起主要受两大因素驱策:一是随着20世纪50年代语言学研究向社会范式的转型,“语言与社会”“语言与社会中的人”开始成为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主流样式;二是随着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女权运动的迅猛发展,在社会地位、人权、语言等方面要求男女平等的女性主义思潮空前高涨,将西方社会语言学家的研究视野吸引到“语言与社会中的女性”这一新型命题上来,从而使得语言学研究中的“后结构主义”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女性主义”在解构传统的语言秩序问题上殊途同归,形成合力,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社会性别语言研究迅猛发展。

从1979年起,国内英语学者王文昌、戴炜栋、徐祥武、何勇、陈中绳等开始发表文章,对莱科夫、齐默曼、韦斯特、索恩、博林格等西方著名学者的语言与社会性别研究成果进行评介。与此同时,国内汉语学界的社会性别研究也随之展开,并体现出两大特点:一是相关汉语著述竞相涉足这一研究课题,如叶蜚声、徐通锵、邓伟志等学者的专著以及韩军征、黄衍、严筠等学者的文章均有所示;二是以汉语为语料,研究汉语中的社会性别变异,如曹志耘、胡明扬、姚亚平等学者的文章以及陈松岑、陈原、王德春、孙汝建等学者的专著均作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探讨。

俄罗斯语言学界的社会性别研究同样始于西方理论评介,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在理论性和系统性方面已居于国际社会性别语言学研究前列。1993年,著名俄语口语学专家Е.А.泽姆斯卡娅教授提出了“应该重点研究具有社会交际特征的社会性别,注意区分具有生物个体特征的生理性别”的重要思想。Н.Д.阿鲁玖诺娃、А.В.邦达尔科、А.B.基里利娜、Г.Е.克列依德林、М.А.基泰戈罗茨卡娅、Н.Н.罗扎诺娃、Г.В.科尔尚斯基、Н.Б.科尔尼洛娃、Е.В.克拉西利尼科娃、Н.И.福尔马诺夫斯卡娅、О.В.里亚博夫、А.К.拜布林、Е.И.戈罗什科、Г.М.帕沙耶娃、Н.В.乌菲姆采娃等著名学者分别从不同视角研究男女两性的言语行为和社会性别定型特点,注重社会性别的语用研究,著述甚丰,成果彪炳。

在我国俄语学界,徐翁宇、赵蓉晖、彭文钊、李琳、吕鸿礼、李明宇、孙晶、唐媛、史崇文、李学岩、姜宏、曾婷、周民权等俄语学人近年来先后发表或出版相关著述,对俄罗斯语言学界的社会性别研究状况进行较有成效的探索,逐步实现了俄语与汉语社会性别语言的对接与本土化研究。

国内外学界的社会性别语言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应充分肯定。但不能不指出的是,国内外学者所做的上述研究基本上局限于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心理语言学、口语学等视阈,并没有覆盖社会性别语言研究的全貌,也没有系统涉及语用学领域,更没有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对俄汉两种社会性别语言进行语用对比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

一是通过社会性别语言与语用学理论研究的对接,为社会性别语言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丰富其研究内容,亦为语言学中人本位而非符号本位的语用研究增添学术积累;

二是通过俄汉两种社会性别语言的历时与共时语用对比研究,对俄罗斯学者在社会性别语用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进行整体评价和全面描述,展现他们在西方理论本土化、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向国内学界展示这些成果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为促进汉语在这一研究领域与世界其他语言的对接与互通,提供较为翔实的参照依据;

三是通过俄汉社会性别语用对比研究,探究俄汉两种语言的社会性别语用异同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不同民族习性、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为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视野参照,为增进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语言理解与文化交流发挥桥梁作用;

四是通过社会性别语言的本土化研究,为俄语及汉语教学提供较为翔实的语用实例,指导不同性别的学生学会使用适合自己性别角色的语言进行得体的言语交际,这对俄汉两种语言及男女两性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无疑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亦为国内外语教学中的社会性别教育与研究提供借鉴,有助于社会性别语言学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进行,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研究男女学生在心理、生理、体能等方面的特殊性,把“因材施教”与“因性施教”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扬长补短的性别差异教育研究,促进他们对言语交际中的社会性别特点的理解;

五是通过探究社会性别语言在营造融洽的言语交际氛围中的积极作用,为发掘男女两性言语行为与构建和谐社会保持协调一致的语用机制,提供较有意义的人文观察与理性思考。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2.1 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涉及俄汉两种语言、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语用对比,两条主线,纵横交织,拟以其历时的形成及发展脉络梳理为经,以共时的语用对比为纬,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9个部分:

1.探究社会性别语言研究的哲学渊源及方法论,客观评价哲学思想对社会性别语言研究产生的正负效应。具体的论述以西方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为切入点,从生理决定论到缺陷论、支配论、差异论再到社会性别建构论,直至社会性别语言学理论的确立,对早期的生物学和生理学研究、中期的二元对立研究、后期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视角的多元性别建构研究作了深度分析;

2.客观地述评俄罗斯语言学界的社会性别语言研究概况,对其历史沿革以及以俄语语音研究为先导的社会性别语言属性研究、俄语体态语的社会性别差异研究、俄语与其他语种的社会性别语言跨文化交际对比研究、深层次的社会性别语用对比研究等4个基本研究特点进行梳理与分析;

3.客观地述评国内外语和汉语学界的社会性别语言研究概况,在略述研究分期的基础上,对社会性别语言差异的表现形式研究、言语交际中的社会性别语用差异研究、外语教学中的社会性别语言研究等3个层面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对研究前瞻作了简要阐述;

4.从称谓形式不对等、词义褒贬上的差异、词序所反映的尊卑观念、汉语中的“女”字偏旁等4个层面对比分析俄汉语言中的社会性别歧视表现形式,对其历史、社会文化、传统观念等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5.探究俄汉语言中的社会性别定型,在诠释其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语言意识中的社会性别定型、社会性别定型与言语交际风格、俄汉语言中的社会性别定型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挖掘男女两性适切行为以及性别角色的社会期望在言语交际能力中体现出的社会性别定型差异;

6.分析标记理论在俄汉社会性别语言研究中的运用情况,对国内外学者的标记理论研究进行概括与梳理,在此基础上论述俄汉两种语言的社会性别特征在形式、语义、语用和分布标记等方面的不对称现象;

7.突破传统的社会性别语言单功能观,展开俄汉称呼语、问候语、恭维语、道歉语、抱怨语、请求语等言语行为的社会性别语用对比研究,并穿插分析影响俄汉两种语言的社会性别语用差异的成因(语言环境、语言体系、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生理、性别角色等),表明社会性别言语行为不仅可以描写并反映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和结果,而且可以行事或者施为,为研究男女两性的性别语言建构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与契机;

8.阐释俄汉社会性别语言中非口头交际的基本概念、口头交际与非口头交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辅助语言行为、动作行为、触觉行为、姿势行为等非口头交际类型及其语用特点,在此基础上对非口头交际行为的特点与功能、俄汉成语的非口头交际特征及其意义进行探究,重点分析了沉默和目光语的俄汉社会性别语用对比研究;

9.分析社会性别语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静态化转向动态化、宏观化转向微观化、国际化转向本土化等4个层面对社会性别语言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上述基本内容中的第6、7、8项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其特点是突出了动态、微观、本土化研究,展现了作为语言主体的男女两性的语言使用特点及其规律,凸显了社会性别语言的标记性,从中可以看出俄汉两种语言中不同社会性别在语言规则(语音、语调、词汇、句法结构等)、语言使用(言语行为、言语礼节、交际策略、关联性、间接用语、交际失误、话语风格等)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影响俄汉两种语言的社会性别语用差异的成因(语言环境、语言体系、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理念、社会地位、心理、生理、性别角色等)。

2.2 基本观点

(1)社会性别语言具有特定的内涵,它所体现的民族性、规约性、强制性、稳定性、简约性、复现性、可传递性以及可预测性等特点在世界各个民族语言中不尽相同,俄汉语言概莫能外;

(2)男女两性不尽相同的社会性别语言实质上是两种文化的碰撞,通常受大社会文化的制约,遵从既定的社会规约和期望,既有积极作用与合理性,也不乏消极作用与偏见。因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助于不同性别之间的言语交际,用简洁明快的语用固有表征资源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3)社会性别语言本身涉及男女两性,即语言主体。因此,对该语言的研究应该与时俱进,顺应当代语言学中“以人为本”的主流研究范式,突破以往的研究视阈,立足本土观,进行人本位的俄汉语用对比研究;

(4)“语用对比”作为一种研究语言的自觉意识和基本立场,乃是众多对比研究中认知人类言语行为的最常用方法,其要义为:以语用解释为基础,为对比分析提供语料与佐证,分门别类,阐发俄汉社会性别语言的异同,揭示支配男女言语行为表现的各种内在与外在机制,找出俄汉社会性别语言的语用规律;

(5)俄汉社会性别语言的语用对比研究不仅涉及男女两性的言语交际以及对语言本质的认识,而且触及俄汉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不同社会文化内涵以及诸多语言外因素。

2.3 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突破现有的从社会语言学、社会心理语言学视角阐释与社会性别语言有关的研究方法,以社会性别语言学理论为支撑,以语用学理论、标记理论为方法论,对俄汉社会性别语言的语用特点从两个维面进行对比研究:一是梳理与整合现代俄汉语言中不同社会性别的语用形式及其标记特点,分别阐释俄罗斯和国内语言学界的社会性别语言研究成果,并进行简要的对比分析;二是对俄汉两种社会性别语言进行宏观和微观的语用对比研究,分析语用共性和差异及其标记特征,发掘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语用机制,进而分析影响这种机制形成的原因。

在上述两条主线的语用对比研究中,前者是对俄汉语言中本身存在的社会性别差异和社会性别歧视现象进行静态描写,后者则是对俄汉语言中不同社会性别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共性与差异进行动态对比研究。

2.4 研究方法

以对比分析法为主导,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同时兼顾静态与动态、宏观与微观、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最终落实到社会性别语言的本土化研究层面。在充分论证俄汉社会性别语用对比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基础上,从日常言语交际、教材及文学作品中选取语料,并通过国内外学者所进行的问卷调查以及对男女两性分别进行个人意识和社会集体意识两个方面的“刺激—反应”联想实验等形式获取数据,对所获语料进行分类、征实、归纳、反思、互证及语用对比分析。

2.5 创新之处

关于本课题的创新之处,我们不敢随意拔高,只能说做了以下努力和尝试:我们认为,对社会性别语言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性差心理的对比分析,亦应研究语言与语言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探究不同社会性别的语言使用模式对于营造和谐的社会言语交际氛围可能发挥一定促进作用的语用机制。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语用学理论和标记理论引入俄汉社会性别语言的跨文化交际对比研究,通过展现俄罗斯语言学界在这一研究领域中的本土观或者本源视角,发掘俄语和汉语本身的性别非对称现象以及不同社会性别在使用俄汉两种语言时所产生的语用差异和标记特点,运用语用学理论和标记理论进行对比分析、梳理演绎、归纳概括,尝试突破原有的静态的、离散性的研究模式,建立动态的、连续性的系统语用理论范式,为跨文化交际的拓展性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为丰富和发展社会性别语言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本课题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以语用学理论为方法论,对俄汉社会性别语言进行对比研究,为该研究提供新的视阈和理论支撑,且其中的语用对比不是语言事实的纯粹罗列和简单比附,也不是异同现象的单纯发掘,而是悉心探索社会性别语言的使用规律,尝试建立较为完整的俄汉社会性别语用体系。

3.前期相关研究成果

项目启动之后,我一直心存压力,不敢怠慢,努力进行前期阶段性研究成果的积累工作,迄今为止,我作为项目主持人,除了在国外出版1部俄语专著、发表5篇俄语论文之外,在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它们是:

(1)当代俄罗斯社会性别语言学研究论略,《中国俄语教学》2010年第3期。

(2)国内俄语学界社会性别语言学研究略论,《中国俄语教学》2011年第2期。

(3)社会性别语言学的哲学渊源及方法论探究,《外语教学》2011年第4期。

(4)20世纪俄语音位学研究及其影响,《外语学刊》2012年第2期。

(5)沉默:社会性别语言学研究之一隅,《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6)俄罗斯语言学界社会性别原型研究概观,《中国俄语教学》2012年第4期。

(7)国内俄汉语界社会性别歧视研究探微,《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8)汉俄称呼言语行为的社会性别语用对比分析,《中国俄语教学》,2013年第4期。

另有两篇非核刊论文发表,它们是:中俄两国俄语学界的社会性别语言学研究(第12届世界俄语大会文集《时间与空间中的俄语与俄罗斯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俄汉恭维语的社会性别语用对比研究(《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此外,我的两篇论文作为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主办的国内学术研讨会大会主题发言,其中一篇是《俄汉言语礼节中的社会性别语言研究》(2009年10月提交苏州大学承办的中国俄语年系列活动之一“传统与创新—专业俄语学科建设国际高端圆桌会议暨中国俄语周”),另一篇是《俄语语言文化视角的社会性别定型研究》(2012年11月提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俄语语言与文化研讨会”)。

所出版和发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及两次大会主题发言引起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关注,反响较大,曾有一些对社会性别语言研究有兴趣的学者不时和我们交流切磋,共同探讨相关问题,彼此深感受益匪浅。一些阶段性研究成果内容被多次转载和引用。凡此种种,可以说增加了该成果的可信度和社会影响力,为保证其学术质量和应用价值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最后就本成果的撰写和编排情况做3点说明:

1)苏州大学赵爱国教授、复旦大学姜宏教授是该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他们在项目申请阶段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建议,尽管后来由于忙于各自承担的科研项目而无暇参加本成果的撰写,但仍然一如既往关注本课题的进展情况,如赵爱国教授就课题研究内容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姜宏教授发表了《俄汉语中性别范畴的对比研究:本质特征、语义类型及表达手段》(《外语研究》2011年第6期)一文,作为本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在最终成果送审之前,黑龙江大学孙淑芳教授、浙江大学王仰正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吴军教授曾就相关内容提出一些宝贵的建议;成果后边的人名索引和全文的文字校对由我的硕士生李兰琴和博士生陈春红分别协助完成,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2)为了便于查阅,每章后面都附有本章节所引用或者参阅的“参考文献”,并标明作者、著述名称及其类别、出版社及其所在地以及出版时间、发表期刊及刊物年期以及论文起止页码等完整信息,脚注则在当页按照编号完成。

3)成果正文部分的外文姓名尽可能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约全部译成汉语,并将译名与原文一道列入成果后边的“人名索引”,便于对照查询,正文中的主要外文例句亦译为汉语。

俄汉社会性别语言的语用对比研究牵涉到的不仅是两种语言,还涉及男女两性及其所代表的不同社会性别文化,涉猎范围很广,头绪繁多,错综复杂,一时难以穷尽,加之囿于学识和认知能力,且迫于项目时限,本成果尚有一些不足之处或者缺憾,如对俄汉语言中的社会性别定型对比研究未能全方位展开,对俄汉社会性别语言中的承诺、拒绝、指责、命令、祝愿、告别等言语行为未曾详细论及,如此等等,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疏漏和谬误之处,敬请学界专家及同仁不吝指正。

作为“前言”的结束语,我非常真诚地向北京大学出版社外语编辑部的张冰主任、李哲老师以及为本专著顺利出版而付出辛勤劳动的所有朋友们说一声:“衷心感谢你们的鼎力相助!”

周民权
2014年3月于苏州